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GXAS 506-2023 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T/GXAS 506-2023 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7.3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1 17:05:35



相关搜索: 保护 技术规范 资源 资源 西林 种质

内容简介

T/GXAS 506-2023 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ICS 65.020.30
CCS B.43 体 GXAS
团 标 准
T/GXAS 506—2023
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Xilin
spotted duck
2023 - 06 - 15 发布
2023 - 06 - 21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506—2023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百色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百色市农牧渔技术推广中心、西林县农业农村局、西林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凤梅、言天久、卢维、何明国、吕金凤、袁朝原、韦胜平、黄宏业、黄钰叶、
何兴农、颜波、岑海珍、谢桂萍、兰天艳、岑国斌、蒙淼、刘华江、陈耀甲、卢定恩、潘美香、赵聪、
农爱红、陆必科、李陟。
I
T/GXAS 506—2023
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保种场基本条件要求、保种方法、
保障措施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林麻鸭活体的种质资源保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T 8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823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
DB45/T 1160 地理标志产品 西林麻鸭
DB45/T 1481 地理标志产品 西林麻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西林麻鸭 Xilin spotted duck
饲养在西林县行政区域内,品种特性和外貌特征符合DB45/T 1160规定的麻鸭。
[来源:DB45/T 1481—2017,3.1]
3.2
家系 family
由一只公鸭和若干只母鸭及其繁育后代构成一个家系,一个家系内的同父同母个体称为全同胞,同
父异母个体称为半同胞。
[来源:NY/T 1901—2010,3.1,有修改]
3.3
家系等量留种 identical family selection
在每一世代留种时,所用公鸭选留相同数量的后代公鸭,所用母鸭选留相同数量的后代母鸭。
[来源:NY/T 1901—2010,3.2,有修改]
3.4
不完全随机交配 imcomplete random mating
在随机交配的基础上避开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
[来源:NY/T 1901—2010,3.3]
3.5
世代间隔 generation interval
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来源:NY/T 1901—2010,3.4]
4 保种场基本条件要求
4.1
养殖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88 的规定。生产区污染防控应符合 HJ/T 81 的规定。
4.2 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1
T/GXAS 506—2023
4.3 场址在原产地或与原产地地理及生态条件一致或相近的区域。保种场周围应设防疫隔离墙或防疫
沟,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且不交叉。
4.4
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无害化处理区、粪污处理区应分开,界线分明。
4.5 配备家系孵化专用的孵化机和出雏机、出雏网袋或纱布袋或出雏盒、脚号等相应的设施设备。按
不同饲养方式配备适合的设施设备。
4.6 有与保种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主管生产的技术负责人具备本科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
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直接从事保种工作的技术人员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掌握保护畜禽遗传资源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7
符合种用标准的西林麻鸭基础种鸭数量要求:母鸭 200 只以上,公鸭不少于 30 个家系。
4.8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饲养、繁育、保种、免疫等技术规程。
5 保种方法
5.1
资源收集与整理
5.1.1 资源收集
应来源于3个以上不同行政区的10个以上收集点,各个收集点的总数量基本相同,公母比例相近,
符合品种基本的外貌特征特性。
5.1.2 资源整理
体型外貌、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等。
5.2
饲养方式
网床饲养或平养或笼养。
5.3
世代间隔
应不少于一年。
5.4
留种方法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与遗传特性的个体留种。实行家系等量留种方法继代,即每个世代每个家系选
留1只公鸭与6~7只母鸭后代留种,每只母鸭至少留1只后代参与继代。
5.5
选配方法
5.5.1 选留的公母鸭群随机组建新的家系,组建家系时采用不完全随机交配。
5.5.2 从基础群中选留种用公鸭 30 只以上和母鸭 200 只以上,以 1 只公鸭和 6~7 只母鸭为一个家系,
组建 30 个 0 世代家系,记录 0 世代各家系公鸭脚号。
5.5.3 0 世代各家系继代繁殖时,各家系内采用随机交配方式,各家系等量随机留种。
5.5.4 新组建的 1 世代各家系,公母鸭均来自 0 世代各自家系,记录各家系公鸭脚号。
5.5.5 各家系继代繁殖下一世代时,公鸭实行交换制度。
5.6
繁育程序
5.6.1 组建新家系
应在66周龄以后按每个家系1只公鸭和6~7只母鸭组建新家系。
5.6.2 收集种蛋
30周龄后,母鸭产蛋率达60%时即可收集种蛋;父本与母本种蛋收集时间应间隔6周以上。每个家
系收集合格种蛋80枚以上,在每枚蛋的大头标识家系号和母鸭编号。按家系编号顺序将种蛋依次排放于
蛋盘。
2
T/GXAS 506—2023
5.6.3 孵化
把每个家系种蛋归类、登记,孵化7 d~10 d照检,记录受精蛋、无精蛋及血斑或肉斑蛋数量。孵化
至26胚龄时落盘,每枚蛋分别装进相应的塑料网兜并加以标识。
5.6.4 出雏
雏鸭出壳后按家系佩戴脚号,记录出壳重、每个家系的健雏数、弱雏数及毛蛋数,选留健康、体型
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的雏鸭,并记录每只雏鸭的脚号、上代公鸭号和母鸭号等信息。
5.6.5 育雏期、育成期
育雏期为0~6周龄,育成期为7~18周龄。出壳至开产前每2周抽样称重1次,并于42日龄时每个家
系选留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健壮的5只公鸭和所有母鸭,126日龄时抽测。
5.6.6 产蛋期
开产至66周龄。140日龄时每个家系选留健壮的3只公鸭和所有母鸭转产蛋舍圈养。测量并记录群体
产蛋率达5%时的日龄、体重和蛋重,抽测300日龄体重和蛋重。
注: 抽测体重时,将所有公鸭及随机抽30只母鸭分别进行称重,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抽测蛋重时,随机抽取90枚
鸭蛋进行称重,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5.6.7 整理资料
整理至少66周龄前的资料,供个体选留提供依据,并组建下一世代鸭群。
5.6.8 保种效果监测
每个世代监测鸭群的外貌特征性状、生长发育性能、产蛋性能、产肉性能等表型性状,建立各世代
的表型性状档案,分析世代间性状稳定性。
5.7
档案记录
5.7.1 要求
建立保种档案,档案信息包括保种鸭饲养全过程,保种档案专人管理,长期保存。
5.7.2 内容与格式
5.7.2.1 选种孵化记录
配种记录、孵化记录、孵化结果统计和选种记录等分别按附录表A.1、表A.2、表A.3、表A.4填写。
5.7.2.2 外貌体尺与主要生产性能统计
外貌特征记录与体尺和生产性能统计表分别按附录表A.5、表A.6填写。性能测定与数据统计按NY/T
823的规定执行。
5.7.2.3 日常管理记录
日常管理记录项目:日期、日龄、存栏数、死亡数、喂料量、舍内外温湿度、光照时间、鸭群健康
状况。
5.7.2.4 防疫记录
记录免疫时间、疫苗种类、生产厂家、免疫方法、疫苗保存期、免疫人员等内容,记录消毒时间、
消毒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消毒方法和用药浓度、兽药及添加剂使用记录等。
6 保障措施
6.1
防疫卫生
按DB45/T 1481的相关规定执行。
3
T/GXAS 506—2023
6.2
种鸭淘汰时间
下一世代种鸭达20周龄以上且鸭群健康时方可淘汰上一世代种鸭。
6.3
保种群与育种群
保种群不进行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选育,应与育种群分开饲养。
6.4
明确标识
家系保种群中所有鸭自出雏之日起应具有唯一标识(脚号),笼位具有唯一标识(编号);保种鸭舍
内应有个体笼位(或小间)标识与公、母鸭个体标识对照表。
6.5
避免混杂
在继代留种之前,将相邻鸭栏之间隔离好,以保证家系繁殖的准确性。
6.6
资源补充交换
必要时允许保种场与原产地符合种用要求的西林麻鸭进行遗传物质交换。
4
T/GXAS 506—2023
附 录 A
(资料性)
记录表格
A.1 配种记录
见表A.1。
表A.1配种记录
配种记录 批次:
家系号 公鸭脚号 母鸭脚号 后代脚号

注1:批次按 年 月 日编排,如2023年1月1日出雏,则批次记为230101。 注2:后代脚号按6位数编号,前两位为公鸭脚号;中间两位为母鸭号;后两位为个体号。如010312即为01号公鸭与 03号母鸭的第12号后代。
A.2 孵化记录
见表A.2。
表A.2孵化记录
孵化记录 批次:
家系号 脚号 入孵数 白蛋数 血斑或肉斑蛋数 落盘数 出雏数 健雏数 毛蛋数 弱雏数

A.3 孵化结果统计
见表A.3。
表A.3孵化结果统计
孵化结果统计 批次:
出雏日期 入孵蛋数,枚 出雏数量,只
受精率,% 孵化率,% 健雏率,%
A.4 选种记录
见表A.4。
表A.4选种记录
选种记录 批次:
时间 家系数,个 选留依据 a 每个家系选留公鸭数,只 每个家系选留母鸭数,只 选留总数,只
1日龄
6周龄
20周龄
43周龄
a指根据什么性状进行选留。
5
T/GXAS 506—2023
A.5 外貌特征记录
见表A.5。
表A.5外貌特征记录
外貌特征记录 批次:
观察时间 类型1 所占比例,% 类型2 所占比例,% 类型3
喙 1日龄
20周龄
喙豆 1日龄
20周龄
羽色 1日龄
20周龄
胫 1日龄
20周龄
蹼 1日龄
20周龄
爪 1日龄
20周龄
皮肤 1日龄
20周龄
A.6 体尺和生产性能统计表
见表A.6。
表A.6体尺和生产性能统计表
体尺和生产性能统计表 批次:
产蛋率达5%日龄
产蛋率达5%体重
产蛋率达5%蛋重
300日龄 公 体斜长,cm
龙骨长,cm
半潜水长,cm
颈长,cm
胸深,cm
胸宽,cm
髋骨宽,cm
胫长,cm
胫围,cm
母 体斜长,cm
龙骨长,cm
半潜水长,cm
颈长,cm
胸深,cm
胸宽,cm
髋骨宽,cm
胫长,cm
胫围,cm
产蛋数,只
体重,kg
蛋重,g
注: 所有公鸭及随机抽30只母鸭分别进行称重,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6
T/GXAS 506—2023
参 考 文 献
[1] NY/T 1901—2010 鸡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
[2]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4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西林麻鸭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T/GXAS 506—2023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上一章:T/GXAS 507-2023 广西原生葡萄酒 利口酒 下一章:T/GXAS 505-2023 西林麻鸭富硒饲养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T/GXAS 505-2023 西林麻鸭富硒饲养技术规程 T/GXAS 446-2023 家蚕种质资源活体保护技术规程 T/GXAS 519-2023 苦苣苔科野生与栽培种质资源图像采集规范 DB43/T 793-2013 麻鸭种质测定技术规程 T/GXAS 700-2024 西林冷水米水稻种植技术规程 T/GXAS 699-2024 西林冷水米 T/GXAS 407-2022 甘蔗苗期氮高效种质评估技术规程 T/GXAS 747-2024 甘蔗及其近缘属种质耐酸铝特性四段式筛选与评价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