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080.99
CCS C 35
广
东 省 护 理 学 会 团 体 标 准
T/GDNAS 044─2024
动力工具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
Technical operation standard for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power tools
2024-07-23 发布
2024-09-01 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 布
T/GDNAS 04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设备设施与耗材要求 ................................................................. 2
5 人员要求 ........................................................................... 2
6 术后预处理 ......................................................................... 2
7 回收 ............................................................................... 2
8 拆卸与分类 ......................................................................... 2
9 清洗 ............................................................................... 2
9.1 手工清洗 ......................................................................... 2
9.2 机械清洗 ......................................................................... 3
9.3 清洗关注要点......................................................................3
10 消毒与干燥 ........................................................................ 3
10.1 消毒 ............................................................................ 3
10.2 干燥 ............................................................................ 3
11 检查包装 .......................................................................... 3
11.1 清洗质量检查 .................................................................... 4
11.2 功能检查 ........................................................................ 4
11.3 润滑保养 ........................................................................ 4
11.4 装配 ............................................................................ 4
11.5 包装 ............................................................................ 4
12 灭菌 .............................................................................. 4
附录 A(资料性) 动力工具种类和结构特点 ...............................................5
A.1 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 5
A.2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 6
I
T/GDNAS 04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
孙逸仙纪念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术
洁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华中科技
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合英、何惠燕、冯晓英、叶凤清、潘彦龙、任素桃、吴可萍、白雪玲、谭
燕华、郑文、李焕平、邓杏灵、郝淑芹、王继梅、张立南、钟丽君、梁金秀、许楚容、张梅霞、吴立
香、李春、金伟端、陈权文、林勇。
II
T/GDNAS 044─2024
动力工具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动力工具的术语和定义、设备设施与耗材要求、人员要求、术后预处理、回收、拆
卸与分类、清洗、消毒与干燥、检查包装、灭菌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院和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器械再处理的服务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 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YY/T 0752-2016
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
T/CAME 17-2020
电池供电骨组织手术设备使用及维护
YY/T 0802-2020
医疗器械的处理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11-2023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力工具 power tool
通过电源供电或气源供气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实施骨组织切割、打磨、定位及钻孔等功能的手
术器械,可分为蓄电池型和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3.2
主机 main frame
提供电能或气能,并对马达的转速进行实时调节、监控等功能的装置。
3.3
电缆 cable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的主机与马达之间传输电能的部件。
3.4
软轴 flexible cable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的主机与马达之间传输气能的部件。
3.5
马达 motor
将电能或气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部件。蓄电池型的马达在主机部位,不可拆卸;非蓄电池型的马
达与电缆或软轴相连,分可拆卸和不可拆卸。
3.6
手柄 handpiece
由操作者握持并控制手术刀具(如:钻类、铣类、磨类、锯类、刨类等)来实现手术目的的部件。
3.7
适配器 adapter
1
T/GDNAS 044─2024
用于打开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手柄后端端口,进行内部腔隙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及保养
的辅助器具。
3.8
附件 accessory
动力工具所有能拆卸清洗的部件,包括:蓄电池型动力工具的蓄电池保护套、蓄电池盖和钥匙;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的转接头;复用性或一次性锯片、钻头、磨头、铣刀及刨削刀头等。
4
设备设施与耗材要求
应根据动力工具结构特点,合理配备相关清洗设备设施与耗材。包括污物回收器具、转运车、转
运筐/盒、超声波清洗机、蒸汽清洗机、压力水枪/气枪、清洗消毒器、干燥设备、转接头、适配器及
配套的动力工具电池等;清洗工具、中性清洗剂、专用清洁剂、专用润滑剂等。
5
人员要求
工作人员应具备动力工具清洗消毒及灭菌相关知识与技能,包括掌握动力工具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见附录A),以及拆卸方法、清洗、消毒、维护保养、包装、灭菌、灭菌效果监测和相关质量控制的
方法等。
6 术后预处理
6.1 术后应及时去除动力工具电缆/软轴、手柄和附件等表面的污物。
6.2 动力工具操作端应在液面(宜用注射用水)下多次短暂启闭交替转动,直至附件接头/钻头夹的
表面、孔道、齿槽、腔隙等部位无明显血污或组织碎屑等。
6.3
不能 1 小时内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动力工具,应遵循产品说明书对其(含管腔内部)进行保湿
处理。
7 回收
7.1 电缆/软轴、马达、手柄和附件宜单独放置在密闭回收容器中,精密、锐利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
7.2 清点电缆/软轴、马达、手柄和附件等的数量,初步检查其外观完好性和基本功能等。
8 拆卸与分类
遵循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拆卸至最小单位。根据动力工具的材质、种类、耐湿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9 清洗
9.1 手工清洗
9.1.1 蓄电池型
9.1.1.1 外表面
手柄、主机和钻头夹外表面可先用湿布擦拭,再用低纤维絮擦布蘸取医用清洗剂进行擦拭,最后
用软水及经纯化的水反复擦拭干净。清洗时,钻头夹部朝下,电池盖旋转至关闭状态,避免电池腔进
水。
9.1.1.2
钻头夹
a)
可拆卸型钻头夹:应拆卸后清洗,根据孔道直径选择相匹配的清洗刷,反复刷洗孔道内部及
齿槽。
b)
不可拆卸型钻头夹宜进行以下操作:
2
T/GDNAS 044─2024
1)
用钥匙将钻头装载孔道打开至最大位置,选择匹配的清洗刷,反复刷洗孔道内部及齿槽;
2)
装入电池,钻头夹放入容器且完全浸没在液面下,开启电钻正/反转动,转动 3 秒~5 秒,
停止 2 秒~3 秒,重复 8 次~10 次。转动过程中确保主机不进水,操作结束及时关闭开
关。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操作方法相同。
9.1.1.3
电池及电池腔
取出电池,电池的外表面用低纤维絮擦布反复擦拭至洁净,电池腔可使用棉签擦拭电极等部分。
注意保持电极部分彻底干燥。
9.1.2 非蓄电池型
9.1.2.1 外表面
电缆/软轴与主机、马达连接端应进行防水处理,电缆/软轴、马达不应浸泡液面下。
9.1.2.2
手柄
a)
手柄一体型:从手柄管腔后端向前端冲洗,并使用相匹配的管腔刷进行贯通刷洗。
b)
手柄拆卸型:
1)
两端相通型:从手柄管腔后端向前端冲洗,并使用相匹配的管腔刷进行贯通刷洗。
2)
两端不相通型:应采用相应的适配器打开后端,从手柄后端注入专用清洁剂,旋转组件,
确保内腔通畅,观察手柄前端开口处流出的清洁剂,直至清洁透明。
9.2
机械清洗
9.2.1
耐湿、耐热的附件如蓄电池型动力工具的蓄电池保护套、蓄电池盖和钥匙;非蓄电池型动力工
具的转接头;复用性锯片、钻头、磨头、铣刀及刨削刀头等刀具首选机械清洗消毒。
9.2.2
应遵循清洗设备及动力工具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选择合适的清洗程序,清洗程序应包括:
预清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干燥等步骤。
9.3
清洗关注要点,具体如下:
a)
冲洗、洗涤、漂洗的清洗用水宜用软水/纯化水,终末漂洗应用纯化水;
b)
应评估管腔、孔道直径,选择相匹配的清洗刷。建议:清洗刷直径=器械管腔内径×
(1.05~1.12);
c) 管腔相通应进行贯通刷洗;管腔直径不规则应选择不同规格的清洗刷分步刷洗;
d) 齿槽、缝隙等部位宜采用蒸汽清洗机清洗。
10 消毒与干燥
10.1 消毒
耐湿、耐热的附件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湿、不耐热的电缆、软轴、马达、手柄等,可采用低纤
维絮软布蘸70%~75%乙醇擦拭,作用3分钟。
10.2 干燥
10.2.1 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软布、压力气枪等对动力工具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10.2.2 蓄电池型动力工具开启电钻,宜转动 3 秒~5 秒,停止 2 秒~3 秒,重复 3 次,排尽钻头夹内
残留水分。
10.2.3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应采用压力气枪吹干内部腔隙水分。
10.2.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11 检查包装
3
T/GDNAS 044─2024
11.1 清洗质量检查
11.1.1 应采用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马达、手柄、电缆/软轴表面和附件等无碎屑、
血渍、污渍、水垢和锈斑等。
11.1.2
带有孔道结构的选择与其直径大小相匹配的白色通条,可蘸取 70%~75%乙醇或无菌水,贯通
管道内腔至少 3 次,确认白色通条洁白无污渍。
11.2 功能检查
11.2.1 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钻头夹与钥匙匹配,安装钻头锁紧钻头装载孔道后,钻头应与钻头夹衔接紧密,用手拔动钻头无
松脱,按下启动键,运行正常。
11.2.2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电缆/软轴、马达、手柄、附件连接牢固无松动;电缆/软轴表皮无破损、断裂、皱褶;电缆宜采
用绝缘检测仪进行绝缘性能检测。
11.2.3
附件
目测或在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钻头、锯片、磨头等应无磨损及卷刃,安装部接口无缺损,钥匙的
齿槽无磨损,功能完好;电池盖、电池与电池腔应紧密闭合。
11.2.4
功能故障处理
不应自行拆解和修理动力工具,应及时报修。
11.3
润滑保养
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的指引对动力工具及其附件进行维护、保养及润滑。
11.4 装配
11.4.1 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的指引,组装动力工具及相关组件。
11.4.2 应采用固定卡槽、保护垫/套等保护措施,动力工具的空腔、阀门应打开,利于灭菌介质穿透。
11.4.3 电缆/软轴应大弧度盘绕装载,直径宜大于 20cm,无锐角。
11.5 包装
根据动力工具的类型、重量、体积、灭菌方式及储存运输方式等,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
法。
12 灭菌
12.1 耐湿、耐热的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湿、耐热的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或低温甲醛
蒸汽灭菌等。
12.2
动力工具手柄不适用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12.3
可灭菌的电池应在充电后冷却 1 小时再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12.4
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动力工具应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方可使用。
12.5
不应随意更改灭菌方式。
4
T/GDNAS 044─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动力工具种类和结构特点
A.1
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蓄电池型动力工具是通过电能(直流电)转化为机械能。由手柄(内有电池)(图A.1)或手柄和
电池组件(图A.2)、主机(内有马达)、钻头夹及附件(电池保护套、电池盖、钥匙,以及钻头、磨
头、铣刀及锯片等)组成。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钻头夹 主机(内有马达)
电池保护套
手柄(内有电池)
钥匙 图 A.1 电池盖
手柄电池型
主机(内有马达)
电池保护套
电池组件
手柄
钥匙
图 A.2
电池组件型
5
T/GDNAS 044─2024
A.2
非蓄电池型动力工具
非蓄电池型是通过电能(交流电)或气能(一般采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或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转
化为机械能。由主机(存放在手术室)、电缆/软轴、马达、手柄及附件等组成。具有电源或气源稳定、
动力充足及变速可控等特点。
A.2.1
手柄一体型
手柄、马达与电缆/软轴连为一体,手柄通常为管腔结构(图A.3)。
手柄
电缆/软轴 抽吸管
马达
图 A.3
手柄、马达、电缆/软轴一体型
A.2.2 手柄拆卸型
A.2.2.1 两端相通型
马达与电缆/软轴连为一体,手柄与马达之间可拆卸,手柄为两端开口的管腔结构(图A.4)。
马达
软轴/电缆
手柄
手柄两端相通
图 A.4
手柄与马达拆卸型
6
T/GDNAS 044─2024
A.2.2.2
两端不相通型(适配器型)
马达与电缆/软轴连为一体,手柄可拆卸(图A.5)或手柄、马达均可拆卸(图A.6);两类手柄前
端开口,后端需选择与其匹配的适配器方可打开。
前端
马达
手柄
电缆/软轴
后端
图 A.5 马达与电缆/软轴一体型
手柄
前端
电缆/软轴
马达 手柄
适配器
后端
图 A.6 马达、手柄、电缆/软轴拆卸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