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省 林 学 会 GDFS
广 东 团 体 标 准
T/GDFS 41—2024
石仙桃育苗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holidota chinensis
2024 - 07 - 12 发布
2024 - 07 - 12 实施
广东省林学会 发 布
T/GDFS 41—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子育苗 ........................................................................... 1
5 组培育苗 ........................................................................... 2
6 建档 ............................................................................... 3
I
T/GDFS 4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学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浩、朱昔娇、钟远遵、向司宇、饶卫芳、蔡梅玲、简耀彩、张凤、范剑明、
黄锦荣、肖腊兴、谢金兰、王溢豪、李宇诚、蔡煜熙。
II
T/GDFS 41—2024
石仙桃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的种子育苗、组培育苗、建档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石仙桃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假鳞茎 Pseudobulb
石仙桃植株的变态茎,呈卵球形或椭圆形。
3.2
根状茎 Rhizome
石仙桃假鳞茎之间横生的肉质茎,匍匐似藤蔓,生有不定根。
4 种子育苗
4.1 种子
每年 2 月~3 月采集外形饱满、无病虫害、呈黄绿色的未开裂蒴果,蒴果采集后置于冰箱 4℃~6℃
冷藏备用,冷藏时间不宜超过一个月。播种前,用解剖刀剖开蒴果,获得种子。
4.2 作床
用黄心土和细河沙按体积比 1:2 混匀作为基质,在荫棚内作成宽 1.0 m、高 15 cm~20 cm 的苗床,
再用 0.2%高锰酸钾溶液均匀淋透,盖上薄膜消毒 1 d,四周设置排水沟。
4.3 播种
一般在每年的 2 月~4 月进行。微粒种子播种方法按 GB/T 6001 执行。
4.4 播后管理
4.4.1 水分
播后浇透水,搭建小拱棚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以相对湿度 70%~85%为宜。播种后约 45 d 长出原
球茎,再经过 60 d 左右,待原球茎分化长出芽后,撤去塑料薄膜,表土稍显干燥时,喷雾浇水使土壤
润而不湿。
4.4.2 光照与温度
1
T/GDFS 41—2024
保持在遮光度 75%的荫棚内通风培育。温度以 15℃~25℃为宜。
4.4.3 肥料
待假鳞茎长约 1 cm 且长出根状茎时,喷施 0.5%的腐熟有机肥液,淋透苗床即可,每新长出一个假
鳞茎且长约 1 cm 时喷施一次。
4.4.4 病害防治
夏季高温高湿时,偶有叶斑病或软腐病发生,宜保持苗圃遮荫棚通风。发生时,清除假鳞茎周围的
坏死组织后,用百菌清 700 倍~1000 倍液均匀喷雾,每 7 d~10 d 喷一次,连续喷 2 次~3 次。
4.4.5 虫害防治
石仙桃虫害较少,偶有蝼蛄咬断根状茎。发生时,用 50%除虫菊酯与炒香的豆麸按质量比 1:40 混
匀制成毒饵均匀播撒诱杀蝼蛄,每公顷毒饵用量 75 kg。
4.5 幼苗移栽
幼苗长出 3 个及 3 个以上假鳞茎,即可移植。
5 组培育苗
5.1 外植体
5.1.1 采集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假鳞茎饱满且带芽的石仙桃植株作为外植体材料,宜在连续晴天 3 d 以上
进行采集。
5.1.2 消毒
先用 1%洗衣粉水溶液洗去石仙桃表面泥污等杂质,再用自来水冲洗至无泡沫。将植株切成带 3 个~
4 个假鳞茎的根状茎段,用纯化水清洗 4 次~6 次,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0.1% HgCl2溶液浸泡并不断摇动
8 min~10 min 后,用无菌水清洗 4 次~6 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5.2 培养
5.2.1 条件
温度 25 ℃±2 ℃,相对湿度 70%~80%,光照强度 2000 lux~3000 lux,每天光照时长 10 h。
5.2.2 初代
初代培养基 MS+6-BA 1.0 mg/L+IBA 0.5 mg/L+30 g/L 蔗糖+20 g/L 香蕉泥+5 g/L 卡拉胶。将消毒
好的根状茎段在无菌环境下切成带芽的单个完整的假鳞茎,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中。1 个月左右可诱导出
幼芽。
5.2.3 增殖
增殖培养基 MS+6-BA 1.5 mg/L+IBA 0.5 mg/L+30 g/L 蔗糖+20 g/L 香蕉泥+5 g/L 卡拉胶。在无菌
环境下将初代培养诱导的幼芽或丛芽分割成每丛 3 个~4 个芽的小丛,转接至增殖培养基,每瓶 3 丛,
继代周期为 25 d~30 d。继代培养不超过 30 代。
5.2.4 生根
生根培养基 1/2 MS+IBA 1.0 mg/L+NAA 0.5 mg/L+30 g/L 蔗糖+20 g/L 香蕉泥+5 g/L 卡拉胶+1.5 g/L
活性炭。从继代培养的幼芽中,挑选叶片展开、叶面光亮、生长健壮的带有 2 个~3 个芽的小丛,转入
生根培养基,每瓶接种 3 丛~5 丛。
2
T/GDFS 41—2024
5.3 炼苗
当根长至 2 cm~3 cm 且假鳞茎长约 1 cm,直径约 0.4 cm 时,将瓶苗移至遮光度 20%~30%的荫棚
内炼苗 10 d~15 d,再开盖炼苗 3 d~4 d,即可移栽。
6 建档
执行 LY/T 2289 规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