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HBTSS 015-2024 远安黄茶-工艺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T/HBTSS 015-2024 远安黄茶-工艺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6.8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16:53:07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工艺 加工 远安 hbtss

内容简介

T/HBTSS 015-2024 远安黄茶-工艺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ICS 67.140.10 T/HBTSS
CCS X 55

北 省 茶 叶 学 会 团 体 标 准
T/HBTSS 015—2024
远安黄茶-工艺黄茶
加工技术规程
Yuanan yellow tea -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cessing of yellow
tea by process
2024-08-09 发布
2024-08-10 实施
湖北省茶叶学会 发 布
T/HBTSS 015—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鲜叶原料 ............................................................................ 1
5 加工基本条件 ........................................................................ 2
6 加工工艺流程 ........................................................................ 2
7 加工工艺技术 ........................................................................ 2
附录 A(资料性) 黄芽茶加工工艺要求 ....................................................3
附录 B(资料性) 黄小茶加工工艺要求 ....................................................5
附录 C(资料性) 黄大茶加工工艺要求 ....................................................7
I
T/HBTSS 015—2024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远安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茶叶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远安县农业农村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湖北鹿溪玉贡茶业
有限公司、宜昌鑫鹿茶业有限公司、宜昌市远安县先政传茗茶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晓红、张莹莹、王孝成、范起业、王家鹏、肖志鹏、唐小林、陈苗苗、廖小
梦、王阳阳。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HBTSS 015—2024
远安黄茶-工艺黄茶
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远安黄茶-工艺黄茶的术语和定义、鲜叶原料、加工基本条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
工艺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远安县境内特定区域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揉捻或理条、闷黄、干
燥等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黄茶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1726 黄茶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DB42/T 1015 远安黄茶
T/HBTSS 014—2024 远安黄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 和 DB42/T 101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安黄茶
符合 DB42/T 1015 远安黄茶的规定。
3.2
远安黄茶-工艺黄茶
符合 T/HBTSS 014.1—2024 远安黄茶 第 1 部分:工艺黄茶规定。
4 鲜叶原料
4.1 鲜叶质量要求
4.1.1 基本要求
应为当地适制工艺黄茶的无性系良种或群体品种茶树鲜叶原料,要求芽、叶基本完整,新鲜,匀净
,无机械损伤,无病虫芽叶,无夹杂物无污染。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等级应基本一致。
4.1.2
质量分级要求
1
T/HBTSS 015—2024
表1
鲜叶质量分级要求
规 格 要 求
黄芽茶 特一 单芽≥25%,一芽一叶初展≥65%。
特二 单芽及一芽一叶初展≥85%。
黄小茶 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初展≥60%,一芽二叶和嫩叶单片<40%。
黄大茶 一芽二三四叶≥50%,其他芽叶和嫩叶单片<50%,鲜叶采摘长度约≤6~8 cm。
4.2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4.2.1
鲜叶运输时,应用透气良好的篮、篓、筐等清洁工具进行盛装,应轻放、轻翻、禁压,以防止
机械损伤。
4.2.2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运输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4.2.3 鲜叶采摘后及时送到加工厂,合理贮存。
5 加工基本条件
应符合 GH/T 1077 的相关规定。
6 加工工艺流程
6.1 黄芽茶:鲜叶→摊青→杀青→冷却回潮→理条(二青)→回潮初闷(一闷)→加温复闷(二闷)
→提温烘闷(三闷)→焙干→提香。
6.2
黄小茶:鲜叶→摊青→杀青→冷却回潮→二青→冷却回潮→揉捻→初烘→冷却→常温闷堆(一闷)
→加温烘闷(二闷)→常温三闷→焙干提香。
6.3
黄大茶:鲜叶→摊青→杀青→冷却回潮→揉捻→滚二青→回潮初闷(一闷)→初次做形→回潮二
闷→二次做形→冷却→焙干提香。
7 加工工艺技术
7.1 加工设备及装置
加工设备应满足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工艺需求。
7.2
工艺要求
7.2.1
黄芽茶应符合附录 A 中的相关规定;
7.2.2
黄小茶应符合附录 B 中的相关规定;
7.2.3
黄大茶应符合附录 C 中的相关规定。
2
T/HBTSS 015—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黄芽茶加工工艺要求
A.1
摊青
摊青间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鲜叶到厂后及时摊青,用竹匾或竹
簾等设施进行摊放;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雨水叶与晴天叶分开摊放;摊青厚度 1 cm~2 cm;
摊青程度根据环境温湿度和鲜叶含水率而定,以鲜叶萎软,含水率在 65%~70%为好。
A.2
杀青
宜采用 80 型电磁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区间依次设置为 270 ℃、260 ℃、250 ℃,滚筒转速
设置 20 r/min,投叶量 80 kg/h~100 kg/h,。杀青叶含水率 50%~55%。
A.3
冷却回潮
杀青叶及时冷却回潮,可在茶叶上部盖上纱布。时间宜为 2 h~3 h。
A.4
理条(二青)
一般采用 10、12 槽理条机做形,温度设置为 230 ℃~250 ℃,理条频率 850 r/min~950 r/min
左右。(10 槽投叶量:1.1 kg~1.2 kg 杀青叶;12 槽投叶量:1.4 kg~1.6 kg 杀青叶)。二青叶含水率
25%~30%。
A.5
回潮初闷(一闷)
二青叶应迅速冷却至室温,散去水汽,用纱布包裹后放入带盖的容器中闷黄,时间 20 h~24 h,
至黄茶特有香气显露,色泽黄变明显即可。
A.6
加温复闷(二闷)
将一闷后茶叶摊开,散去水汽,冷却至室温,用纱布包裹放入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内进行热
闷(不开风机),温度设置为 60 ℃,叶温 40 ℃~50 ℃,闷黄时间 4 h~8 h,每隔 1 h 翻动一次,至
甜香浓郁色泽较黄亮后,出叶摊凉。
A.7
提温烘闷(三闷)
将二闷后茶叶再次放入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内进行热闷(去掉纱布,并开启风机,风机开启
量为 10%),温度设置为 80 ℃,叶温 50 ℃~60 ℃,时间 2 h。每隔 30 min 翻动一次,至含水率 10%~
15%,出叶摊凉。
A.8
焙干
3
T/HBTSS 015—2024
将三闷后茶叶放入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内进行焙干(去掉纱布,并开启风机,风机开启量为
10%),温度设置为 100 ℃,叶温 60 ℃~70 ℃,时间 1.5 h。每隔 20 min~30 min 翻动一次,至含水
率低于 6.5%即可。
A.9
提香
将焙干的成品茶放入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内进行提香(不开风机)。温度设置为 110 ℃~
115 ℃,叶温 85 ℃,时间 0.5 h~1 h。
4
T/HBTSS 015—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黄小茶加工工艺要求
B.1
摊青
摊青间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鲜叶到厂后及时摊青,用竹匾或竹
簾等设施进行摊放;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雨水叶与晴天叶分开摊放;摊青厚度 2 cm~3 cm;
摊青程度根据环境温湿度和鲜叶含水率而定,以鲜叶萎软,含水率 65%~70%为好。
B.2
杀青
宜采用 80 型电磁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区间依次设置为 270 ℃、260 ℃、250 ℃,滚筒转速
设置 20 r/min,投叶量 100 kg/h~120 kg/h,。杀青叶含水率 50%~55%。
B.3
冷却回潮
杀青叶迅速冷却至室温,散去水汽后收拢堆放至竹匾内回潮,可在茶叶上部盖上纱布。时间宜为
1.5 h~2 h。
B.4
二青
宜采用 80 型电磁滚筒杀青机滚二青。二青温度区间依次设置为 200 ℃、180 ℃、160 ℃,至含水
率 40%~45%。
B.5
冷却回潮
及时回潮,至叶质回软为宜。
B.6
揉捻
宜采用 45 型及以下型号揉捻机揉捻,以中轻压为主,时间 30 min~40 min。
B.7
初烘
宜采用链板式烘干机或五斗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设置为 70 ℃~80 ℃,至含水率 20%~30%。
B.8
冷却
冷却至室温,散去水汽。
B.9
常温闷堆(一闷)
5
T/HBTSS 015—2024
将冷却后的初烘叶用纱布包裹好置于带盖的容器内闷黄,时间 20 h~24 h,至黄茶特有香气显露,
色泽黄变明显即可。
B.10
加温烘闷(二闷)
将一闷后茶叶放入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内进行热闷(去掉纱布,适时开启风机,风机开启量
为 10%),温度设置为 90 ℃,时间 2.5 h。每隔 20 min~30 min 进行翻动一次,至含水率 10%~15%。
B.11
常温三闷
将二闷叶趁热用纱布包裹好并放入带盖的容器内闷黄,时间 15 h~20 h,到黄变加深,茶香浓郁
即可。
B.12
焙干提香
宜采用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焙干提香,(风量为 10%;温度设置为 110 ℃~120 ℃,叶温
85 ℃~90 ℃),时间 2.5 h。每隔 20 min~30 min 翻动一次,至含水率低于 6.5%。
6
T/HBTSS 015—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黄大茶加工工艺要求
C.1
鲜叶摊青
摊青间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鲜叶到厂后及时摊青,用竹匾或竹
簾等设施槽进行摊青;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雨水叶与晴天叶分开摊放;摊青厚度 3cm~5cm;
摊青程度根据环境温湿度和鲜叶含水率而定,以鲜叶稍萎软,含水率 68%~70%为宜。
C.2
杀青
宜采用 80 型电磁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区间依次设置为 290 ℃、270 ℃、250 ℃,滚筒转速
设置 20 r/min,投叶量 150 kg/h~180 kg/h,杀青叶含水率 50%~55%。
C.3
冷却回潮
杀青叶迅速冷却至室温,散去水汽后收拢堆放至竹匾内回潮,可在茶叶上部覆盖纱布,至叶质回软
为宜。
C.4
揉捻
宜采用 55 型揉捻机揉捻,中轻压为主,揉捻时间 25 min~30 min,至成条率≥85%。
C.5
滚二青
宜采用 80 型电磁滚筒杀青机滚二青。二青温度区间依次设置为 220 ℃、200 ℃、180 ℃,滚筒转
速设置 20 r/min,二青叶含水率 28%~32%。
C.6
回潮初闷(一闷)
二青叶迅速冷却至室温,水汽散去后放入带盖的容器内闷黄,时间 25 h~30 h,至黄茶特有香气
显露,色泽明显黄变即可。
C.7
初次做形
宜采用 50 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做形,单锅投叶量 3 kg~4 kg,温度设置为 220 ℃~230 ℃,大摆幅,
时间 40 min~50 min,炒制含至水率 15%~20%。
C.8
回潮二闷
迅速冷却至室温,水汽散去后,再放入带盖的容器内闷黄 12 h~15 h,至黄变加深,茶香浓郁。
7
T/HBTSS 015—2024
C.9
二次做形
宜采用 50 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做形,单锅投叶量 4 kg~6 kg,温度设置为 180 ℃~200 ℃,小摆幅,
时间 20 min~25 min,至含水率 6%~10%,茶坯成颗粒状。
C.10
冷却
下锅后冷却,散去水汽。
C.11
焙干提香
宜采用 TS-700 型仿真炭火电焙笼焙干提香,温度设置为 100 ℃~120 ℃,温度控制先高后低,叶
温 85 ℃~90 ℃,风机开启量 10%,时间 2 h~2.5 h。每隔 20 min~30 min 翻动一次,至含水率低于
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上一章:T/HBTSS 016-2024 远安黄茶-品种黄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下一章:T/HBTSS 014.2-2024 远安黄茶 第2部分:品种黄茶(绿茶)

相关文章

T/HBTSS 016-2024 远安黄茶-品种黄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T/HBTSS 014.1-2024 远安黄茶 第1部分:工艺黄茶 T/HBTSS 014.2-2024 远安黄茶 第2部分:品种黄茶(绿茶) DB42/T 1799-2022 远安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T/CTSS 53-2022 远安黄茶冲泡技术规程 DB42/T 1015-2014 远安黄茶 GB/T 39592-2020 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DB50/T 1590-2024 黄茶加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