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SHJX 060-2024 上海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规范

T/SHJX 060-2024 上海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6-02 08:31:42



相关搜索: 地下 管线 探测 上海市 探测 障碍物

内容简介

T/SHJX 060-2024 上海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规范 团 体 标 准
T/SHJX 060-2024
上海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规范
Code for survey and detection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and barrier in
Shanghai suburban railway
2024-01-09
发布 2024-01-09 实施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发布


为满足上海市域铁路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指导上海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
探测工作,根据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市域铁路分会《关于发布<2021 年上海市域铁
路规范标准编写计划>的通知》(沪交协域铁(2021)第 2 号)的要求,借鉴上海和国内地
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经验,并参考上海、国家和铁路行业等相关规范,在广泛调查
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技术准备;地下管线及障碍
物调查;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探测;地下管线及障碍物专项探测;探测点测量;资料整理
与报告编制;附录 A-L。
本规范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反馈至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 901
号;邮编:20009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首批执行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铁投
资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
海京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山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通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
司。
授权委托单位: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市域铁路分会
主 编 单 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
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
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京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山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通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周黎月 胡立明 王德刚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肇伟
王万忠 王晓伟 史 伟 刘建军 许素文
刘铁华
位 伟 张 旭 肖庆疆 言利帮 杨 明

奕 赵 丹 费 翔 陶 建 曹建军 曹 晖
程晓龙
主要审查人:
陈茂华 顾国荣 蒋建良 徐张建 徐杨青 王笃礼

涛 陈 义 罗传根 陈 军 卢礼顺 刘 健
杨建刚
赵永辉 康 明 孙仕林 肖玉兰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6
3.1 地下管线类别名称与代号.........................................................................................6
3.2 测量基准.....................................................................................................................6
3.3 技术要求.....................................................................................................................7
3.4 精度要求.....................................................................................................................7
3.5 调查探测范围.............................................................................................................8
3.6 作业流程和质量安全要求.........................................................................................9
4 技术准备..............................................................................................................................10
4.1 一般规定...................................................................................................................10
4.2 地下管线现状调绘...................................................................................................10
4.3 地下障碍物调查目标圈定.......................................................................................11
4.4 现场踏勘...................................................................................................................11
4.5 探测仪器校验...........................................................................................................11
4.6 探测方法试验...........................................................................................................12
4.7 调查探测方案编制...................................................................................................13
5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14
5.1 一般规定...................................................................................................................14
5.2 地下管线调查...........................................................................................................14
5.3 地下障碍物调查.......................................................................................................15
6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探测......................................................................................................18
6.1 一般规定...................................................................................................................18
6.2 地下管线探测...........................................................................................................19
6.3 地下障碍物探测.......................................................................................................23
6.4 质量检查...................................................................................................................26
7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专项探测..............................................................................................29
7.1 一般规定...................................................................................................................29
7.2 地下管线专项探测...................................................................................................29
7.3 地下障碍物专项探测...............................................................................................31
8 探测点测量..........................................................................................................................34
8.1 一般规定...................................................................................................................34
8.2 探测点测量...............................................................................................................34
8.3 质量检查...................................................................................................................35
9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制..........................................................................................................36
9.1 一般规定...................................................................................................................36
9.2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36
9.3 地下管线三维建模...................................................................................................36
9.4 调查探测成果图及成果表编绘...............................................................................37
9.5 报告编制...................................................................................................................38
9.6 成果提交与验收.......................................................................................................39
附录 A
地下管线类别名称与代号 .....................................................................................41
附录 B
探测方法选用表 .....................................................................................................43
附录 C
地下管线绘图图式 .................................................................................................45
附录 D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记录表 .................................................................................... 48
附录 E
地下障碍物探测记录表 .........................................................................................49
附录 F
地下综合管线探查成果图样图 ............................................................................. 50
附录 G
重要节点地下综合管线横断面图样图 ................................................................ 51
附录 H
地下障碍物探查成果图样图 ................................................................................ 52
附录 J
重要节点地下障碍物横断面图样图 ......................................................................53
附录 K
地下管线成果表样表 ............................................................................................ 54
附录 L
地下障碍物成果表样表 .........................................................................................55
本规范用词说明......................................................................................................................56
引用标准名录..........................................................................................................................57
条文说明..................................................................................................................................58
1 总则
1.0.1 为规范统一本市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工作,保证成果质量,预防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地下管线、障碍物安全风险,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市域铁路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
的调查探测工作。
1.0.3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工作应根据探测目的、现场条件,选用合适的地球物
理探测方法与技术,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并应重视探测成果的综合验证和探测效果
的回访。
1.0.4 在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过程中,应积极推广成熟的经验,鼓励新技术、新
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且应满足本规范的精度要求。
1.0.5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市域铁路 suburban railway
中心城区联结周边城镇组团及城镇组团之间的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的轨道交通
系统。
2.1.2 地下管线 underground pipeline
埋设于地下的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其它管线及其附属设
施的统称。
2.1.3 地下障碍物 underground barrier
分布于市域铁路沿线,影响市域铁路区间线路穿越或车站建设的建筑物基础、人防、
隧道、箱涵、顶管工作井、综合管廊、桥梁基础、塔架基础、驳岸基础、码头基础及其
它障碍物等人工活动形成的地下埋藏物的统称。
2.1.4 地下管线调查 underground pipeline surveying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绘调查、走访获取地下管线明显管线点的位置、埋深及其有
关属性信息。
2.1.5 地下管线探测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ng
通过仪器探查,获取地下管线走向、空间位置及其有关属性信息,编绘地下管线图、
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的过程,包括地下管线探测、测量、数据处理、管线图编绘和数据
库建立等。
2.1.6 地下障碍物调查
underground barrier surveying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走访获取地下障碍物位置、埋深及其有关属性信息,为
地下障碍物探测准备已知条件的工作。
2.1.7 地下障碍物探测
underground barrier detecting
通过仪器探查,获取地下障碍物空间位置及其有关属性信息,编绘地下障碍物成果
图,评估地下障碍物对工程建设可能的影响的过程。
2.1.8 管线点 survey poi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地下管线探测过程中,为准确描述地下管线的走向特征和附属物、建(构)筑物信
息而设立的管线探测点。管线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包括管线线路上的特征
点,管线附属物、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及根据需要在管线路由上布设的其它测点。
2
2.1.9 综合管廊 underground pipeline gallery
将设置在地下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的隧道结构。
2.1.10 专项探测 special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为满足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常规探测的基础上,
对常规探测手段无法探明或可靠性存疑或需要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的目标进行专题研
究,通过加大探测工作量,采用精度更高的探测方法或综合探测方法进行详细探测的过
程。
2.1.11 信标示踪法 beacon tracing method
将示踪探头放入管道,通过地表接受探头信号确定探头的平面位置及埋深,通过移
动探头获取移动轨迹的一种探测方法。
2.1.12 惯性陀螺仪法 inertial gyroscope method
利用高速旋转的陀螺惯性特性对管道的距离和方位角进行实时测量,从而快速精确
的得到被测管道的空间三维坐标信息的一种测量方法。
2.1.13 井中磁梯度法 borehole magnetic gradient method
利用探测对象的磁性特征,在钻孔中探测对象的磁异常分布特征,进而确定探测对
象平面位置及埋深的一种探测方法。
2.1.14 微动探测法 microtremor detection method
利用拾震器在地表接收各个方向的来波,通过空间自相关法提取其瑞雷面波频散曲
线,经反演获取 S 波速度结构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2.1.15 水域物探方法 water area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
解决水域工程问题的相关地球物理方法,如声呐法、浅地层剖面法、水域磁法等物
探方法。
2.2 符号
2.2.1 探地雷达法使用的符号:
——雷达波波长;
h ——目标体埋深;
rf ——第一菲涅尔带半径;
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r ——相对介电常数;
3
t ——雷达反射波的旅行时间;
x ——水平距离;
2.2.2 信标示踪法使用的符号:
I ——感应电流;
H ——磁场强度;
M ——磁矩;
h ——信号源的深度;
r ——信号源中心至观测点的距离;
x ——观测点至信号源中心在地面投影点的距离。
2.2.3 惯性陀螺仪法使用的符号:
V ——速度;
a——加速度。
2.2.4 井中磁梯度法使用的符号:
Za ——磁场垂直分量;
Ha ——磁场水平分量;
T ——总磁场强度异常。
2.2.5 井间电阻率成像法使用的符号:
I ——供电电流强度;
s s ——视电阻率; ——视极化率;
n ——观测点数。
2.2.6 地震映像法使用的符号:
f ——频率;
VP ——纵波波速;
VS ——横波波速;
H ——探测深度。
2.2.7 瞬态瑞雷面波使用的符号:
4
f ——频率;
VR ——瑞雷波相速度;
VS ——横波速度;
H ——探测深度;
——动泊松比;
G——动剪切模量;
E ——动弹性模量;
——面波和横波速度转换系数。
2.2.8 高密度电阻率法使用的符号:
I ——供电电流强度;
s ——视电阻率;
H ——探测对象埋深;
n ——观测点数;
U——观测电位差。
2.2.9 瞬变电磁法使用的符号:
H ——探测对象埋深;
M ——发射磁矩;
——大地平均电阻率;
I ——供电电流强度。
2.2.10 微动探测法使用的符号:
S ——横波;
f ——频率;
H ——探测对象埋深;
R ——观测半径。
5
3 基本规定
3.1 地下管线类别名称与代号
3.1.1 地下管线分为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及其它等,具体类别
名称与代号应按附录 A 执行。
3.1.2 地下管线探测时需查明的属性项目,应符合表 3.1.2 的规定。
表 3.1.2
地下管线探测需查明的属性项目
管线类别 埋深 断面 根 (孔) 材 质 附属 物 偏距 载体特征 权属 单位
内 底 外 顶 管 径 宽× 高 压 力 流 向 电 压
电 力 管块 - ★ - ☆ ★ ☆ ★ ★ - - ☆ ☆
沟道 ★ - - ★ ★ ☆ ★ ★ - - ☆ ☆
直埋 - ★ - - ★ ☆ ★ ★ - - ☆ ☆
通 信 管块 - ★ - ☆ ★ ☆ ★ ★ - - - ☆
沟道 ★ - - ★ ★ ☆ ★ ★ - - - ☆
直埋 - ★ - - ★ ☆ ★ ★ - - - ☆
给水 - ★ ★ - - ☆ ★ ★ - - - ☆
排 水 管道 ★ - ★ - - ☆ ★ ★ - ☆ - ☆
沟道 ★ - - ★ - ☆ ★ ★ - ☆ - ☆
燃气 - ★ ★ - - ☆ ★ ★ - - - ☆
热力 - ★ ★ - - ☆ ★ ★ - - - ☆
工 业 压力 - ★ ★ - - ☆ ★ ★ ☆ - - ☆
自流 ★ - ★ - - ☆ ★ ★ - ☆ - ☆
沟道 ★ - - ★ - ☆ ★ ★ - ☆ - ☆
其 它 特殊管线 - ★ ★ - - ☆ ★ ★ - - - ☆
合杆 - ★ - ★ ★ ☆ ★ ★ - - - ☆
综合管廊 - ★ ★ ★ - ☆ ★ ★ - - - ☆
注: ★表示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的项目;☆表示地下管线探测宜查明的项目。
3.2 测量基准
3.2.1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工作的测量基准,应采用上海 2000 坐标系、吴淞高程
基准;采用其它坐标系和高程基准时,应与上述系统建立联系和转换关系。
3.2.2 地下管线标准图幅设计应与线路走向协调一致,比例尺应根据实际情况或要求确
6
定;地下障碍物标准图幅应根据探测区域的大小及障碍物的分布等确定图幅大小及比例
尺。
3.3 技术要求
3.3.1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工作内容应包含技术准备、资料调查、现场探测、专
项探测、成果测量、数据处理及数据库的建立、成果图编绘、报告编写和成果检查验收。
3.3.2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工作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坚
持调查在前、探测在后,充分收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
3.3.3 地下管线调查和探测对象应为调查探测范围内各类地下管线,主要有:电力、通
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其它等管线。
3.3.4 地下管线探测时,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高程)、规格、性质、
材质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
3.3.5 地下障碍物调查和探测对象应为调查探测范围内可能影响设计、施工的建筑物基
础、人防、隧道、箱涵、顶管工作井、综合管廊、桥梁基础、塔架基础、驳岸基础、码
头基础及其它障碍物等。
3.3.6 应根据测区实际条件和目标具体属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探测方法,专项探测应优先
选用经验证有效的成熟探测方法。
3.3.7 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专项探测应在常规探测的基础上,通过加密探测点距、线
距或增加探测孔数,用特定的高精度探测方法或综合探测方法进行探测,进一步查明目
标空间分布或提高探测精度。
3.3.8 对关键目标应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综合探测,以互相对比、印证,有条件的区域,
宜采用开挖、钻探、孔内摄像等直接手段验证探测结果。
3.3.9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成果应按委托要求的周期或在施工前进行更新。更新
主要采用补充调查探测的形式,及时编制补充调查探测报告及成果图,新增管线和障碍
物应特别标识。
3.4 精度要求
3.4.1 地下管线探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隐蔽管线点探测限差 平面位置限
差:0.10h 埋深限差:0.15h
7
h 为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 m,当 h<1m 时则以 1m 代入计算。
2 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限差为 50mm。
3.4.2 地下障碍物探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平面位置限差:
0.2m
埋深限差:0.05h(h 为障碍物实际埋深)
3.4.3 探测点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探测点的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 mcs 绝对值不应大于 50mm(相对于该探测点起算
点);
2 探测点的高程测量中误差 mch 绝对值不应大于 30mm(相对于该探测点起算点)。
3.4.4 专项探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专项探测精度应根据具体场地条件、目标性质和
采用的探测方法综合确定,精度不
低于委托要求。
3.5 调查探测范围
3.5.1 地下管线调查探测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包括但不限于全线车站、区间、停车场、车辆段、变电站、出入场(段)线影响
区域;
2 区间调查探测宽度为线路结构外轮廓线外 30m;
3 车站调查探测宽度为设计外轮廓线外 30m;
4 停车场、车辆段调查探测宽度为用地红线外 30m;
5 道路交叉路口调查探测至从路中心向两侧各延伸 100m;
6 调查探测范围内管线边界点应延伸至管线特征点。
7 对于设计有特殊要求的节点,范围可适当扩大。
3.5.2 地下障碍物调查探测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线车站、区间(包括地面、高架及地下明挖、暗挖、盾构等各结构类型的区间)
及出入场(段)线调查探测宽度为结构外轮廓线外 30m 范围内。
2 停车场、车辆段及地下段车站为用地红线外 30m 范围内。
3 对于特殊节点、风险性较大、重要性较高的障碍物,范围可适当扩大。
8
3.6 作业流程和质量安全要求
3.6.1 作业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资料调绘
2 现场踏勘
3 探测仪器校验
4 探测方法试验
5 探测方案编制
6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专项探测
7 探测成果测量
8 质量检查
9 成果编制
3.6.2 质量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地下管线探测应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2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探测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保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地下
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CJJ/T7、《工程物探技术标
准》DG/TJ08-2271 执行。
3.6.3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专项探测除满足本规范 3.6.1 条的作业流程外,还应在常规探测
的基础上,根据委托要求编制专项探测方案,并经委托方批准或确认后实施。
9
4 技术准备
4.1 一般规定
4.1.1 上海市域铁路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探测应根据建设阶段、探测任务具体要求进行技
术准备。
4.1.2 探测工作实施前应对设计线位进行全线踏勘,初步拟定针对性的探测方法与技术
路线;对设计线位范围内地形图、已有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资料进行资料收集、分类,
整理相关成果。
4.1.3 探测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定方法有效性进行现场试验,确定符合项目精度要
求的探测方法技术和拟采用的探测仪器。
4.1.4 探测技术方案应在资料调绘、现场踏勘、探测方法试验、探测仪器校验的基础上
编制。
4.1.5 探测工作应根据项目需要和目标特性,因地制宜,关键节点、关键目标应采用综
合物探手段互相对比、印证。
4.2 地下管线现状调绘
4.2.1 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收集已有地下管线资料;
2 分类、整理所收集的地下管线资料;
3 编绘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
4.2.2 地下管线收集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地下管线设计图、竣工图、栓点图、示意图、竣工测量成果、普查成果等;
2 技术说明资料及成果表;
3 已有地形图;
4 市政工程规划审批资料;
5 测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资料。
4.2.3 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编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宜根据管线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测成果编绘;无
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测成果时,可根据搜集的其它资料,按管线与邻近的建
(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路边线的相互关系编绘;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上应注明
10
管线资料来源。
2 宜将管线位置、连接关系、管线附属物或建(构)筑物、规格、材质、电(光)
缆根(孔)数、压力(电压)等管线属性数据转绘到现有比例尺地形图上,编绘成地下
管线现状调绘图。绘图图示参见附录 C。
4.3 地下障碍物调查目标圈定
4.3.1 地下障碍物调查目标应根据下列资料圈定:
1 设计方案和最新带状地形图;
2 历年地形图和航空影像图;
3 市政工程规划审批资料;
4 大型地下设施管理信息和收集资料;
5 测区范围内道路和建筑物新建、改建、扩建及已拆除的资料。
4.3.2 对圈定后的地下障碍物目标宜顺序编号。
4.4 现场踏勘
4.4.1 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核查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
2 核查调绘图上明显管线点与实地的一致性;
3 核查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状况,并检核其精度;
4 核查地形图的现势性;
5 查看测区地形、地貌、交通、环境及地下管线、障碍物分布情况,调查现场地球
物理条件和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以及探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4.2 现场踏勘应形成记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标明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上与实地不符的管线点;
2 应记录控制点保存情况和点位变化情况;
3 地形与现状不符时,应做书面记录;
4 应拟定探测方法试验场地;
5 对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权属单位进行排查。
4.5 探测仪器校验
4.5.1 探测仪器设备及其附件应满足性能稳定、结构牢靠、防潮、抗震和绝缘性能良好
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11
4.5.2 探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验,仪器校验包括单台仪器的稳定性校验和精度
校验及同类多台仪器的一致性校验,同类多台探测仪器的一致性校验应采用多台仪器对
同一已知位置的地下管线或障碍物进行对比探测,多台仪器对比探测的定位及定深结果
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5%。
4.5.3 探测仪器的稳定性校验应采用相同的工作参数对同一已知位置的地下管线或地下
障碍物进行两次及以上重复探测,重复探测的定位及定深结果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5%。
4.5.4 作为应用最普遍的管线仪,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一条已知管线上,选择一种信号施加方式,采用相近的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和 收
发距探测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
2 测量探测的平面位置与地下管线实际平面位置间的差值,计算探测的深度与地下 管
线实际深度间的差值,结果应如实记录;
3 变换地下管线探测仪,重新进行上述工作,直至所有投入使用的地下管线探测仪 均
进行校验。
4.5.5 探测仪器的精度校验宜在周边环境相对简单,且地下管线或障碍物位置已知段进
行,通过探测结果与实际对比评价其定位和定深精度。定位、定深精度应符合本规范
3.4.1~3.4.4 条的规定。
4.5.6 经校验不符合要求的各类探测仪器不得投入使用。对分批投入使用的各种探测仪
器,使用前均应按本规范第 4.5.2~4.5.5 条的规定进行校验。
4.6 探测方法试验
4.6.1 探测方法试验应在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探测前进行。
4.6.2 探测方法试验可与探测仪器校验同时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场地和试验条件应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2 试验在测区范围内的已知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或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分布简 单
的地段进行;
3 试验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埋深的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和不同地球物理条件分别进行;
4 对拟投入使用的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探测仪器均进行试验;
4.6.3 探测方法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和校核,评价、确定有效的探测方
法和技术参数。
12
4.7 调查探测方案编制
4.7.1 调查探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作业范围和作业内容及完成期
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 测区概况,说明工作环境条件及地球物理条件等情况;
3 已有资料及可利用情况;
4 执行的标准、规程、规范或其它技术文件;
5 方法有效性分析及作业方法与技术措施要求;
6 调查探测方案;
7 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
8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和保密措施;
9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10 有关的图表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技术要求。
4.7.2 调查探测方案应经过评审后实施。
13
5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调查
5.1 一般规定
5.1.1 地下管线调查应以实地调查为主,在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所标示的各类地下管线
位置、埋深及属性信息的基础上,对明显管线点的相关属性进行实地详细调查、量测和
记录。
5.1.2 地下管线调查应在现场记录调查结果,记录可分为纸质方式和电子方式。记录项
目应填写齐全、正确、清晰,不得随意更改。
5.1.3 通过明显管线点不能直接查明的属性信息,应采取权属单位交底的方式予以查明。
通过以上方式仍无法查明的,应在调查记录上注明原因,编入成果报告。
5.1.4 地下障碍物调查应已收集资料为主,收集与调查目标有关的规划、设计、施工、
竣工等资料,无资料障碍物应通过现场走访收集信息。
5.1.5 调查目标应实地测量平面位置,对地形图与现状不符的,应在地形图上予以更正。
5.2 地下管线调查
5.2.1 对地下管线特征点、附属物及建(构)筑物等明显管线点应做详细调查、量测和
记录。
5.2.2 实地调查时,应查明每条管线的性质和类型。
1 排水管道应查明流向。
2 燃气管道按压力大小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
3 工业管道按其所传输的介质性质进行分类。
4 电力电缆按其功能分为供电、路灯等。
5 通信按其权属分为电信、广电、信息、监控、专线、电通及其它通信等。
5.2.3 在窨井(包括检查井、闸门井、阀门井、仪表井、人孔和手孔等)上设置明显管
线点时,管线点的位置应设在井盖的中心。当地下管线中心线的地面投影偏离井盖中心
的偏距大于 200mm 时应分别定点。
5.2.4 地下管道(沟)规格量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等自流圆形管道断面应量测其内径;
2 非排水等圆形管道断面应量测其外径;
3 沟道、综合管廊应量测矩形断面内壁的宽和高;
4 计量单位均用 mm。
14
5.2.5 通信、电缆管组及供电电缆应调查总孔数、已用孔数和电缆根数;
5.2.6 非标准、不规则的电力、通信管组(塑料、多个管块组合不均匀等)断面尺寸应
为最外部包络尺寸,用宽×高表示。
5.2.7 地下管道应查明其材质,在明显管线上,应查明地下管线附属设施的类别。
5.2.8 有一个以上入口(一井多盖),或有一边长大于 2m 时,应实测窨井的内轮廓线,
在管线辅助层用规定的虚线画出窨井的内轮廓线。
5.2.9 测区内缺乏明显管线点或已有管线点尚不能查明实地调查中必须查明的项目时,
应查阅管线权属单位资料,必要时可采取开挖手段。
5.2.10 地下综合管廊宜包括管廊的结构形式、断面尺寸、顶(底)板埋深(标高)、围
(支)护结构形式、变形缝设置情况等内容。
5.2.11 非开挖电力、通信管线拖拉管应全面调查所有管束的施工情况。
5.2.12 地下管线三维信息调查宜增加下列调查内容:
上一章:NB/T 33013-2014 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控制规范 版本更好 下一章:T/WZBF 056-2024 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相关文章

T/SHJX 076-2024 上海市域铁路客流预测规范 T/SHJX 078-2024 上海市域铁路设施设备维护规范 T/SHJX 077-2024 上海市域铁路客运服务规范 T/SHJX 066-2024 上海市域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T/SHJX 061-2024 上海市域铁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规范 JJF(鲁) 204-2024 地下管线探测仪校准规范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DB1504/T 2002-2022 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