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120
CCS B 46
WHHLW
武 汉 互 联 网 产 业 商 会 团 体 标 准
T/WHHLW 156—2024
无抗仔猪教槽料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method of non-resistant piglet trough teach material
2024 - 07 - 30 发布
2024 - 08 - 14 实施
武汉互联网产业商会 发 布
T/WHHLW 15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本文件由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武汉互联网产业商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湖北天海饲料有限公司、云南中知标准技术研究院、四
川中知汇创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山西中知标准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炳堂、刘志刚、尤伟、王霜、李超、程龙。
II
T/WHHLW 156—2024
无抗仔猪教槽料制备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抗仔猪教槽料的原料要求、制备方法、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检验、有效性验证。
本文件适用于无抗仔猪教槽料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GB 1352 大豆
GB 1353 玉米
GB/T 1354 大米
GB/T 1535 大豆油
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T 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 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T 6439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GB/T 14699 饲料 采样
GB/T 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19164 饲料原料 鱼粉
GB/T 19541 饲料原料 豆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教槽料 teaching trough material
又称为代乳料或人工乳,是一种专门为仔猪设计的饲料,用于替代母乳,帮助仔猪从依赖母乳过渡
到采食固体植物性饲料的过程。
杜长大三元杂交 duchangda ternary hybrid
一种通过三次不同品种猪的杂交而获得的商品猪品种。
4
原料要求
玉米应符合 GB 1353 的规定。
大米应符合 GB/T 1354 的规定。
大豆应符合 GB 1352 的规定。
大豆油应符合 GB/T 1535 的规定。
豆粕应符合 GB/T 19541 的规定。
鱼粉应符合 GB/T 19164 的规定。
5
制备方法
1
T/WHHLW 156—2024
用酵母细胞提取物替代血浆蛋白粉,避免了生物安全问题,同时提高了免疫力,用复合酶制剂、益
生菌等替代高铜高锌和抗生素,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菌群。
配方
5.1.1
第一组成分
第一组原料配比由表1组成。
表 1
第一组成分
原料 添加比例(kg/T)
玉米 280.0
大米 200.0
全脂膨化大豆 100.0
发酵豆粕 50.0
去皮豆粕(粗蛋白含量 48%) 50.0
鱼粉(粗蛋白含量 65%) 40.0
豆油 20.0
合计 740.0
5.1.2
第二组成分
第二组原料配比由表2组成。
表 2
第二组成分
原料 添加比例(kg/T)
高蛋白乳清粉(粗蛋白含量 12%) 150.0
酵母细胞提取物 50.0
白砂糖 20.0
磷酸氢钙 8.0
乳酸钙 10.0
酸化剂(乐达健胃酸) 3.0
氯化胆碱(氯化胆碱含量为 50%) 1.0
赖氨酸 3.0
蛋氨酸 1.0
苏氨酸 2.0
食盐 2.0
合计 250.0
5.1.3
第三组成分
第三组原料配比由表3组成。
表 3
第三组成分
原料 添加比例(kg/T)
猪用复合多维 0.5
仔猪复合酶制剂 1.0
甜味剂(甜蜜素) 0.3
香味剂(奶甜香) 0.5
抗氧化剂(丁羟甲苯) 0.5
复合益生菌 1.0
防霉剂(500g) 0.5
小肽铜(铜含量为 10.0%) 0.2
甘氨酸铁(铁含量为 10.0%) 0.8
甘氨酸锌(锌含量为 10.0%) 0.8
小肽锰(锰含量为 10.0%) 0.5
2
T/WHHLW 156—2024
表3
第三组成分(续)
原料 添加比例(kg/T)
碘酸钾(碘含量为 1.0%) 0.1
氯化钴(钴含量为 1.0%) 0.1
酵母硒(硒含量为 0.1%) 0.3
脱脂米糠 2.9
合计 10.0
原料营养成分
5.2.1
猪用复合多维
猪用复合多维营养成分见表4。
表 4
猪用复合多维营养成分
营养种类 含量
维生素A,IU/kg 50000000
维生素D3,IU/kg 5000000
维生素E ,mg/kg 69000
维生素K3,mg/kg 6500
维生素B1,mg/kg 10000
维生素B2 ,mg/kg 20000
维生素B6,mg/kg 12000
维生素B12 ,mg/kg 80
生物素 ,mg/kg 200
叶酸 ,mg/kg 2000
烟酰胺,mg/kg 70000
D-泛酸,mg/kg 40000
5.2.2
仔猪复合酶制剂
仔猪复合酶制剂营养成分见表5。
表 5
仔猪复合酶制剂营养成分
营养种类 含量
纤维素酶,IU/g 500
木聚糖酶,IU/g 2000
蛋白酶,IU/g 8000
植酸酶,IU/g 2500
5.2.3
复合益生菌
复合益生菌营养规格见表6。
表 6
复合益生菌营养成分
营养种类 含量
枯草芽胞杆菌,亿 /g 200
嗜酸乳杆菌,亿 /g 100
双歧乳杆菌,亿 /g 100
6
制备工艺
制备步骤
3
T/WHHLW 156—2024
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将玉米、大米、豆粕粒状原料进行粉碎,有利于均匀混合以及高温调质使其能充分化。
——2、将表 1 中原料进行高温(95-100℃)调质制粒,一方面使玉米、大米谷物原料淀粉糊化,
另一方面高温有效降低了豆粕、膨化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的活性,以及鱼粉中的有害细菌。
——3、将第一次制粒的原料粉碎后与表 2 和表 3 中的原料混合后低温(45-50℃)制粒。
图 1
制作流程图
加工指标
6.2.1
粉碎筛片
粉碎筛片加工参数见表7。
表 7
粉碎筛片加工参数
单位:mm
原料品种 筛片
玉米 1.0
大米 1.0
豆粕 1.0
第一次制粒后混合料 0.8
6.2.2
调质制粒温度
调质制粒加工温度见表8。
表 8
调质制粒加工温度
单位:℃
原料品种 温度
第一次制粒 95-100
第二次制粒 45-50
7
质量控制与检验
质量要求
7.1.1
感官要求
4
T/WHHLW 156—2024
应无霉变、结块,异嗅等情况。
7.1.2
营养成分
饲料成品营养成分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 9
营养成分
单位:%
项目 指标
粗蛋白 ≥ 32.0
粗纤维 ≤ 7.0
粗灰分 ≤ 15.0
钙 1.5-4.5
总磷 ≥ 1.2
氯化钠 0.8-2.4
赖氨酸 ≥ 2.8
水分 ≤ 12.0
7.1.3
采样
按GB/T 14699的规定执行。
检验方法
7.2.1
感官检验
取5g样品置于清沽、干燥的白瓷盘中,在正常光照、通风良好、无异味的环境下,通过目测、鼻嗅进
行检验。
7.2.2
粗蛋白质
按GB/T 6432的规定执行。
7.2.3
粗纤维
按GB/T 6434的规定执行。
7.2.4
粗灰分
按GB/T 6438的规定执行。
7.2.5
钙
按GB/T 6436的规定执行。
7.2.6
总磷
按GB/T 6437的规定执行。
7.2.7
氯化钠
按GB/T 6439的规定执行。
7.2.8
赖氨酸
按GB/T 18246的规定执行。
7.2.9
水分
按GB/T 6435的规定执行。
8
有效性验证
5
T/WHHLW 156—2024
试验猪头数152头,共10栏,品种为杜长大三元杂交,初始平均体重为4.8kg,饲料为本文件饲料,
试验时间共 23 天。试验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3 天,为预试期,饲喂本文件饲料,不计入正是试
验结果之中 ;第二阶段为哺乳期教槽,共计 10 天 ;第三阶段为断奶后,共计 10 天。试验阶段于每
天 06:00、10:00、1:00、4:00、7:00进行投料,每次投料量以下次投料时有少量剩余为原则,整个试
验期内,查看有无猪仔死亡的情况发生,若平均日增重超过200g、腹泻率低于4%、死亡率低于2%、仔猪
活跃、食欲正常,无明显异常行为,则表明饲料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