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T 5286-2024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DB37/T 5286-2024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14.3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11:15:20



相关搜索: 建筑施工 技术规程 评估 现场 性能 性能

内容简介

DB37/T 5286-2024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
于印发2022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
字〔2022〕8号)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原规
程实施近十年的实践经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参考有关技术标
准和资料,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对原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现
场施工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DBJ14-063-2010,进行了
全面修订,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主要承载构件评估;5.主要工作机构评估;6.整机评估;7.安全性
能评估判定;8.安全性能评估报告。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 调整了规程的部分章节。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主要
承载构件评估;主要工作机构评估;整机评估;安全性能评估的
判定;安全性能评估报告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修改,删去了原
第 4 章。
2. 调整了相应的名词术语。
3. 修改了原规程与现行国标和规程相互统一的内容。
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建筑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有关单位结合实
践,认真总结,如有修改补充,请反馈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山东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 29 号;邮政编码:250031,
电话:0531-85595268,邮箱:sdjjjc@163.com)。
主 编 单 位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 :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
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山东天元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德州市建筑业发展促进中心
青岛晟泰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黄 楠 张英明 刘 康 赵红红
秦国栋
张双军
孙从磊
王明月 王安国 万立华
王绍帅 梁荣建 柴玉霞
孙庆林 王海涛 魏建玉

雷 贾燕芳 王有祚 赵 斌

翔 刘瑞宇 冯功斌
主要审查人员:
肖学全 王洪林 曹树坤 魏建林
王积永
慕德义 崔太刚 岳伟保
李晓南
张艳国



1

则..............................................................................................1
2

语.............................................................................................................2
3
基本规定..........................................................................................4
4
主要承载构件评估......................................................................... 7
4.1 一般规定.....................................................................................................7
4.2 腐蚀与磨损评估.........................................................................................7
4.3 裂纹评估.....................................................................................................8
4.4 变形评估.....................................................................................................9
5
主要工作机构评估....................................................................... 10
5.1 一般规定...................................................................................................10
5.2 齿轮齿条升降机工作机构评估...............................................................10
5.3 物料提升机工作机构评估.......................................................................16
6
整机评估........................................................................................18
6.1 齿轮齿条升降机整机评估.......................................................................18
6.2 物料提升机整机评估...............................................................................20
7
安全性能评估判定....................................................................... 21
7.1 主要承载构件评估判定...........................................................................21
7.2 工作机构评估判定...................................................................................23
7.3 整机评估判定...........................................................................................27
7.4 整机安全性能评估判定规则...................................................................29
8 安全性能评估报告....................................................................... 31
附录 A 评估升降机基本信息..........................................................32
附录 B 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必备仪器设备及精度........................ 35
附录 C 安全性能评估报告.................................................................37
本规程用词说明................................................................................. 59
引用标准名录......................................................................................60
附:条文说明......................................................................................64
标准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2
3
Basic Regulations·························································4
4
Evaluation of the Main Bearing Components························ 7
4.1
General Provisions··················································· 7
4.2
Corrosion and Wear Assessment··································· 7
4.3
Crack Assessment···················································· 8
4.4
Deformation Assessment············································ 9
5
Evaluation of the Main Working Agencies·························· 10
5.1
General Provisions·················································· 10
5.2
Evaluation of Working Mechanism······························ 10
5.3
Evaluation of the Material Hoist Working Mechanism········16
6
The whole Machine Evaluation······································· 18
6.1
Evaluation of Gear Rack Lift······································18
6.2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te Machine of the Material Hoist·· 20
7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Judgment······················21
7.1
Evalu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Bearing
Components···································································21
7.2
Evaluation and Judgment of the Working Organization······ 23
7.3
Complete Machine Evaluation and Judgment·················· 27
7.4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Judgment rules of the
Whole Machine···················································· 29
8 Safe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eport····························· 31
Appendix A Basic Technical Data of Builder’s Hoist················32
Appendix B Main Instrument of Inspection and Appraisal of
Builder’s Hoist············································· 35
Appendix C
Report of Inspection and Appraisal of Builder’s hoist3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5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60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61
标准
1


1.0.1
为规范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工作,制定
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
施工现场使用的齿轮齿条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性能评
估,不适用于钢丝绳式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性能评估。
1.0.3
建筑施工现场使用升降机的安全性能评估除应符合本规程
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0.1 施工升降机 2 术 语
builder’s hoist
临时安装的、带有有导向的平台、吊笼或其他运载装置并可
在建设施工工地各层站停靠服务的升降机械。简称升降机。
齿轮齿条升降机
hoist rack and pinion hoist
采用齿轮齿条作为载荷悬挂系统的升降机。
2.0.3 物料提升机 material hoist
采用钢丝绳提升的货用施工升降机。
升 降 机 主 要 承 载 构 件
weight of builder’s hoist
main components for bearing the
2.0.2
2.0.4
升降机金属结构中承受工作载荷的主要构件,主要包括导轨
架(标准节)、吊笼、天轮架、底架及附着装置等。
2.0.5 一般焊接部位 common weld part
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吊笼、天轮架、底架及附着装置
等主要承载构件中腹杆与主弦杆的焊缝,栏杆等辅助结构的焊缝
等部位,以及上述焊缝的热影响区。
2.0.6 重要焊接部位 important weld part
升降机导轨架(标准节)连接件与主弦杆的焊缝,吊笼、天
轮架、底架及附着装置中主要受力构件间的焊缝、变截面构件焊
缝,以及上述焊缝的热影响区。
2.0.7 降级使用 degraded application
当升降机出现主要承载构件壁厚减小等现象,但未达到本规
程及有关标准的报废标准时,如继续使用,必须在降低升降机安
装高度或额定载重量等技术性能参数的状态下使用。
2.0.8 安全性能评估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对升降机的设计、制造等情况进行了解,对使用、保养等情
况进行考核,对结构部件的磨损、锈蚀、裂纹、变形等损伤情况
进行检查与测量,结合计算分析等手段,并按规定对整机性能进
2
标准
行试验,对升降机做出合格、降级使用与不合格结论的评价活动。
3
3
基本规定
3.0.1
升降机应是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生产
单位生产的产品,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国外制造的升降机应具
有产品合格证和国家规定的其他资料。
3.0.2
升降机应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备案信息应与
设备一致。
3.0.3
升降机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其产权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
评估机构进行安全性能评估,未进行评估或评估不合格的,不得
使用。
1
齿轮齿条升降机出厂年限超过8年,物料提升机出厂年限
超过5年;
2
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后;
3
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事故发生后。
3.0.4
委托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时,产权单位应向评估机构提供
以下文件资料:
3.0.5 1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设备产权备案证书;
2 升降机基本信息(见附录A);
3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
4 型式试验报告与主要承载结构件的设计值等技术资料;
5 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以下简称产品说明书);
6 升降机使用及维保记录。
升降机使用超过设计规定相应载荷状态允许工作循环次数
时,应作报废处理,产权单位不应委托评估机构进行安全性能评
估;标识不全、无使用维护记录、无法追溯制造、改造、重大维
修信息的升降机,不应进行评估。
3.0.6
评估机构应根据对升降机的安全性能评估情况,作出合格、
4
标准
降级使用和不合格的判定。评估合格的升降机,其工作有效期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物料提升机评估有效期不应超过 1 年,齿轮齿条升降机评
估有效期不应超过 2 年;
2
超过上款期限,如需继续使用应再次评估。
3.0.7
评估机构应受升降机产权单位委托对产品进行安全性能评
估,并对其检测数据、评估结论负责。
3.0.8 1 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的程序及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理委托。
2 对委托方提供的升降机资料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制造许可
证、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使用履历记录、保养和修理记录、
事故记录、自检记录等资料。
3
根据资料审核和产品情况,制定评估及抽样方案,并经委
托方确认。
4
在升降机解体状态下,对主要承载结构及工作机构部件外
观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对可疑部位、主要承载结构及机构部件进
行壁厚、变形、表面缺陷等项目的检测。解体检查应包括金属结
构、主要零部件及安全装置检查。解体检查的重点是金属结构,
在进行全面目测检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对主要零部件进行腐蚀
与磨损、裂纹、变形等抽查。
5
根据需要,进行计算分析或试验分析。
6
升降机安装调试后,进行整机载荷试验、需要时进行应力
测试。解体检查不合格的,不进行整机试验。
3.0.9 7 出具评估报告。
8 对评估后的升降机进行标识。
评估机构应对经评估升降机的主要承载结构及工作机构部
件进行标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并置于部件的明显部位;
2
评估后降级使用的升降机,产权单位应在设备铝牌处挂牌
明示降级使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原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
5
等文件资料上加注降级使用的主要技术参数;
3
有关单位应对评估标识和降级使用明示牌进行保护。
3.0.10
升降机解体检测及整机试验应在白天进行。整机试验应在
风速不大于 8.3m/s,环境温度为-20℃~40℃状态下进行。
3.0.11
评估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相应的
检测工具(见附录 B),其量程与精度应当满足要求,应经检定
或校准合格。
3.0.12
产权单位应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配合评估
单位进行现场评估检测。
6
标准
4
主要承载构件评估
4.1
一般规定
4.1.1
升降机主要承载构件安全性能的评估检测宜在解体状态下
进行。
4.1.2
主要承载构件的评估检测内容应包括腐蚀与磨损、裂纹和
变形。
4.2
腐蚀与磨损评估
4.2.1
检测应包含下列部位:
1
主要承载构件的焊接部位;
2
外观有缺陷或目测可疑的部位;
3
使用中经常磨损的部位。
4.2.2
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轨架标准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 20%,且应包括不同
主弦杆壁厚的导轨架标准节,每节标准节主弦杆及齿条至少检测 1
处;检测存在不合格的,应增加抽检数量;再次出现不合格的,
应全数检测。
单节导轨架标准节,重要焊接部位,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
一般焊接部位,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外观有缺陷或目测可疑的
部位及使用中经常磨损的导轨全部检测。
2
吊笼立柱、顶梁抽检数量各不少于 1 处,底梁抽检数量不
少于 2 处,重要焊接部位,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一般焊接部位,
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外观有缺陷或目测可疑的部位及经常磨损
的部位全部检测。
3
驱动齿轮和导向轮及附墙架等重要焊接部位,抽检数量不
少于 3 处,一般焊接部位,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外观有缺陷或
7
目测可疑的部位及经常磨损的部位全部检测。
4.2.3
可使用超声波厚度测量仪及卡尺等测量材料规格及厚度尺
寸,与构件原设计值或未磨损、锈蚀部位进行比较,获得构件的
锈蚀或磨损量。
4.3
裂纹评估
4.3.1
检测应包含下列部位:
1
主要承载构件的焊接部位;
2
结构高应力区和承受交变荷载区、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的部
位;
3
外观有缺陷或目测可疑的部位。
4.3.2
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轨架标准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 20%,且应包括不同
主弦杆壁厚的导轨架标准节,每节标准节主至少检测 1 处;检测
存在不合格的,应增加抽检数量;再次出现不合格的,应全数检
测。
齿轮齿条升降机单节标准节主弦杆与水平长腹杆连接焊缝、
物料提升机单节标准节主弦杆与螺栓套连接焊缝、结构高应力区
和承受交变荷载区,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一般焊接部位,抽检
数量不少于 3 处;外观有缺陷或目测可疑的部位全部检测。
2
吊笼立柱、顶梁连接焊缝抽检数量各不少于 2 处,立柱、
底梁连接焊缝抽检数量各不少于 2 处;重要焊接部位,抽检数量
不少于 3 处,一般焊接部位,抽检数量不少于 3 处;外观有缺陷
或目测可疑的部位及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的部位全部检测。
3
重要焊接部位、结构高应力区和承受交变荷载区,抽检数
量不少于 3 处;一般焊接部位,抽检不少于 3 处;外观有缺陷或
目测可疑的部位及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的部位全部检测。
4.3.3
检测方法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待检测部位去除污垢、浮锈和油漆等,对所有抽样部位
母材及焊缝表面进行目测检查,必要时可采用 20 倍放大镜观察;
8
标准
2
对重要焊接部位、结构高应力区和承受交变荷载区、存在
明显应力集中的部位,如目测检查存在疑问,应采用磁粉或渗透
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表面缺陷,必要时可采用超声检测等其他方
法检测内部缺陷;如目测检查无疑问,则每个主要承载构件应抽
取 1 处,采用磁粉或渗透方法进行无损检测。
4.4.1 1 4.4 变形评估
检测内容应包含下列项目:
导轨架标准节主弦杆及腹杆直线度、连接面对角线长度差,
导轨架轴心线的垂直度;
2
吊笼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长度差,吊笼门框平行度;
3
天轮架、底架及附着装置的主弦杆及腹杆直线度;
4
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
4.4.2
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观有缺陷或目测可疑的部位全部检测。
2
导轨架标准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 20%,且应包括不同
主弦杆壁厚的导轨架标准节;检测存在不合格的,应增加抽检数
量;再次出现不合格的,应全数检测。
单节导轨架标准节,主弦杆直线度、连接面对角线长度差全
部检测;腹杆直线度抽检不少于 3 处。
3
吊笼应全面目测检查,对发现的可疑部位进行检测;目测
未见异常时,选择一台吊笼测量其笼门方向投影的对角线长度差
和吊笼门框平行度。
4.4.3
评估检测可按以下方法:
1
直线度可采用靠尺、塞尺检测;
2
升降机轴心线的垂直度可采用经纬仪检测;
3
连接面对角线之差可采用对角线检测尺检测。
9
5
主要工作机构评估
5.1
一般规定
5.1.1
升降机主要工作机构安全性能的评估检测宜在解体状态下
进行。
5.1.2
齿轮齿条升降机主要工作机构检测内容应包括传动机构、
齿轮和齿条、导向轮、钢丝绳和滑轮、安全钩、电气系统、安全
装置,以及连接螺栓等部件的腐蚀与磨损、裂纹、变形及老化等。
5.1.3
物料提升机主要工作机构检测内容应包括提升机构、导向
轮、钢丝绳和滑轮、电气系统、安全装置,以及连接螺栓等部件
的腐蚀与磨损、裂纹、变形及老化等。
5.1.4
齿轮齿条升降机的传动机构、物料提升机的提升机构解体
检查符合要求后,应重新组装进行空载运转、制动试验。
5.2
齿轮齿条升降机工作机构评估
5.2.1
传动机构的评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评估检测部件应包括传动机构的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
等组成部件。升降机上所有的传动机构均应检测。
2
评估检测的内容与要求:
1)电动机:检查外壳是否完好;检测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运转是否平稳、无异响、是否存在过热现象。
2)联轴器:检查零件是否缺损,联接有无松动,运转时有无
异常声响。
3)制动器:检查零件是否有可见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
防护罩缺件等缺陷;检测制动块磨损量;检测制动盘磨损量;检
查弹簧是否出现塑性变形。
4)减速器:检查箱体是否存在裂纹,固定螺栓、箱体联接螺
10
标准
栓是否存在松动、缺损情况;工作时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振动、
发热和漏油情况,输出轴轴承是否正常。
3
检测方法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解体状态下,目测外观质量,用 20 倍放大镜,必要时用
渗透方法检测裂纹缺陷,用游标卡尺或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磨损与
腐蚀情况,用塞尺测量制动间隙,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检测绝缘电
阻;
2)解体检查符合要求后,组装传动机构,进行空载运转,制
动性能试验在整机试验时进行。
5.2.2
齿轮和齿条的评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部齿轮均应检测,齿条抽检比例不应低于 20%;
2
评估检测的内容与要求:
1)检查齿轮、齿条是否有裂纹、断齿,检测齿厚磨损量;
2)在传动机构空载运转时,检查齿轮齿条啮合是否正常,是
否有异常声响,检测沿齿高接触长度、沿齿长接触长度,检测齿
面侧隙;
3
检测方法:目测外观质量,用 20 倍放大镜,必要时用渗
透着色检查裂纹缺陷,用公法线千分尺检测齿轮磨损情况,用齿
厚卡尺检测齿条磨损、腐蚀情况,用压铅法或塞尺检测啮合间隙,
用涂色检查方法检测啮合情况。
5.2.3
导向轮的评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包括全部吊笼导向轮、对重导向轮、传动机构导向轮。
2
评估检测的内容与要求:检查导向轮是否有裂纹,检查导
向轮磨损、腐蚀情况,检测导向轮径向磨损量和踏面(圆弧)磨
损量,检查轮轴是否弯曲、轴承是否正常。组装后,检查滚轮运
转是否正常,与导轨间隙是否符合要求。装机后,检查安装固定
是否可靠。
3
检测方法:在解体状态下,目测外观质量,用 20 倍放大
镜、必要时用渗透着色检查裂纹缺陷,用游标卡尺检测尺寸。
5.2.4
钢丝绳和滑轮的评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1
评估检测项目应包括全部钢丝绳和滑轮。
2
评估检测的内容与要求:
1)检查钢丝绳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检查是否
存在扭结、压扁、弯折、断股、笼状畸变、绳芯损坏、绳股挤出
等现象;检测钢丝绳直径减小量、钢丝绳断丝数。
2)检查滑轮规格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检查是否有裂纹或
轮缘破损,检查滑轮磨损、腐蚀情况,检测滑轮绳槽壁厚磨损量
和滑轮槽底的磨损量,检查滑轮轴是否弯曲、轴承是否正常。组
装后,检查滑轮运转是否正常,钢丝绳防脱装置设置是否符合要
求。
上一章:DBJ33/T 1059-2024 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立案结案标准 下一章:DB37/T 5285-2024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J 14-063-2010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DB37/T 5285-2024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DB37/T 5283-2024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安装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DB63/T 1525-2016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能规程 DBJ 14-064-2010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DB37/T 5235-2022 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管理规程 DB21/T 3393-2021 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评估规程 DB11/T 636-2023 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检验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