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 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
准设计第二批制(修)订计划》(冀建节科函〔2021〕117 号)的
要求,由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公司(监理公司)、河北工业
大学和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联合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 11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
3. 基本规定;4. 工程设计;5. 施工准备;6. 模板工程;7. 钢筋工
程;8. 混凝土工程;9. 施工阶段成品保护;10. 质量验收;11. 维
护管理。
本标准由河北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由河北省
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
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河北工业大学土木
与交通学院刘平收(地址:天津市北辰区西平道 5340 号,邮政编
码:300401,电话:13682009207,邮箱:2002LP@163.com),以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
主 编 单 位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公司(监理公司)
河北工业大学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雄安荣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石家庄融桥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张桂林 戎 贤 陈 庞 李 猛 齐金定
丰希奎
孟立杰 靳健欣 张立群 杨 祥
张
超 白 艳 金晓明 李兵兵 刘北京
蔺高凯
潘玉珀 房海波 王凤亮 张建新
王敬德
李晓令 王 刚 李艳艳 刘 平
审 查 人 员 :
冯 云 张健新 叶雄涛 蒋小军 谭乃豪
徐长春 易善斌 林纪涛 刘 小 何宝佳
张志强 钟建宇 刘利维 王建伟 韩 阳
张洪波 齐建伟 王振宗 宫海军 线登洲
王新英
赵会超
目
录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工程设计.........................................................................................5
4.1
建筑设计...............................................................................................5
4.2
结构设计...............................................................................................5
5
施工准备.........................................................................................7
5.1
技术准备...............................................................................................7
5.2
材料准备...............................................................................................7
6
模板工程.........................................................................................9
6.1
一般规定...............................................................................................9
6.2
模板设计............................................................................................ 10
6.3
模板制作............................................................................................ 12
6.4
模板安装............................................................................................ 13
6.5
模板拆除............................................................................................ 14
6.6
施工阶段模板维护.............................................................................15
7
钢筋工程.......................................................................................16
7.1
钢筋的材质.........................................................................................16
7.2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16
7.3
钢筋的防护.........................................................................................17
8
混凝土工程...................................................................................18
8.1
原料....................................................................................................18
标准
8.2
配合比设计.........................................................................................19
8.3
搅拌和运输.........................................................................................20
8.4
浇筑....................................................................................................20
8.5
养护....................................................................................................21
8.6
保护剂施工.........................................................................................21
9
施工阶段成品保护....................................................................... 23
10
质量验收.....................................................................................24
10.1
一般规定.......................................................................................... 24
10.2
主控项目.......................................................................................... 24
10.3
一般项目.......................................................................................... 25
11
维护管理.....................................................................................32
本标准用词说明.................................................................................33
引用标准名录.....................................................................................34
附:条文说明.....................................................................................35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General Requirement......................................................................4
4
Engineering Design........................................................................ 5
4.1
Architectural design..............................................................................5
4.2
Structural design...................................................................................5
5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7
5.1
The precast-site preparation..................................................................7
5.2
Material preparation..............................................................................7
6
Formwork Engincering...................................................................9
6.1
General provisions................................................................................9
6.2
Formwork design................................................................................10
6.3
Formwork manufacture...................................................................... 12
6.4
Formwork assembla............................................................................13
6.5
Formwork removal.............................................................................14
6.6
Formwork Curing during construction.............................................. 15
7
Reinforcing Bar Engineering....................................................... 16
7.1
Material of reinforcement.................................................................. 16
7.2
Banding and Installation of Steel Bar..............................................16
7.3
Prot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reinforcement..................................... 17
8
Concrete Engineering................................................................... 18
8.1
Materials............................................................................................. 18
标准
8.2
Concrete mix design..........................................................................19
8.3
Mixing and transport..........................................................................20
8.4
Casting................................................................................................20
8.5
Curing.................................................................................................21
8.6
Protective agent construction............................................................. 21
9
Protection of finished products during construction.................. 23
10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Criteria................................. 24
10.1
General provisions............................................................................24
10.2
Dominant item..................................................................................24
10.3
General item.....................................................................................25
11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3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33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4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5
1
总
则
1.0.1
按照河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编制组借鉴国家相
关标准,经充分调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建筑工程现浇清水混凝土的设计、施工
与质量验收。
1.0.3
现浇清水混凝土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标准
2
术
语
现浇清水混凝土
cast-in-situ fair-faced concrete
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现浇混凝
土。
普通现浇清水混凝土
ordinary cast-in-situ fair-faced concrete
表面颜色无明显色差,对饰面效果无特殊要求的现浇清水混凝
土。
饰面现浇清水混凝土
ordinary cast-in-situ fair-faced concrete
表面颜色基本一致,由有规律排列的对拉螺栓孔眼、明缝、蝉
缝、假眼等组合形成的、以自然质感为饰面效果的现浇清水混凝土。
装饰现浇清水混凝土
concrete
formlining cast-in-situ fair-faced
表面形成装饰图案、镶嵌装饰片或彩色的现浇清水混凝土。
现浇清水混凝土样板
component
cast-in-situ fair-faced concrete sample
2.0.1
2.0.2
2.0.3
2.0.4
2.0.5
现浇清水混凝土正式施工前,用以检验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合物
性能、模板体系和施工工艺,通过相关方确认后作为质量检验的结
构构件。
2.0.6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 cast-in-situ fair-faced concrete formwork
模板体系中与现浇清水混凝土直接接触,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或
压力且能满足现浇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和表面装饰效果的承力板。
2.0.7 内衬模 sheathing surface mould
设置在模板内表面,用于形成现浇清水混凝土表面装饰图案的
内衬板。
2
2.0.8 装饰图案 facing pattern
现浇清水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形成的凹凸线条或花纹。
2.0.9 装饰片 facing sheet
镶嵌在现浇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装饰物。
2.0.10 明缝 visible joint
凹入现浇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分格线或装饰线。
2.0.11 蝉缝 panel joint
模板面板拼缝在现浇清水混凝土表面留下的细小痕迹。
2.0.12 拼缝 plate joint
同一块现浇清水混凝土大模板内不同板块间拼接形成的缝隙。
2.0.13 对拉螺栓孔眼 eyelet of tie rod
对拉螺栓在现浇清水混凝土表面形成的有饰面效果的孔眼。
2.0.14 堵头 bulkhead
模板内侧对拉螺栓套管两端的定位、成孔配件。
2.0.15 假眼 artificial eyelet
在没有对拉螺杆的位置设置堵头或接头而形成的有饰面效果的
孔眼。
2.0.16 表面色差 differences in surface color
现浇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表面颜色差异。
2.0.17 保护剂 protective agent
提高现浇清水混凝土耐久性、耐污染能力,但不改变其表观效
果的涂层。
3
标准
3
基本规定
3.0.1
现浇清水混凝土可分为普通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及
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和质量要求应由设计
确定,也可参考普通清水混凝土的相关规定。
3.0.2
现浇清水混凝土施工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饰面效果要求
相同的现浇清水混凝土,材料、模板和施工工艺应保持一致。
3.0.3
施工前应做样板。样板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和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其满足设计意图及质量要求后,作为工程质量
验收的参照。现浇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应进行技术交底,并编制专
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应进行精细化管理。
3.0.4
现浇清水混凝土工程应在上一道施工工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
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0.5
处于潮湿环境和干湿交替环境的现浇清水混凝土,应选用非
碱活性骨料。
3.0.6
有自防水要求和用于人防工程的现浇清水混凝土构件,必须
采取防裂、防渗漏、防污染及密闭等措施,其措施不得影响现浇清
水混凝土饰面效果。
4
4
工程设计
4.1
建筑设计
4.1.1
建筑设计应明确现浇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现浇清水混凝
土构件尺寸宜标准化和模数化。
4.1.2
饰面和装饰现浇清水混凝土建筑,应绘制构件详图,明确明
缝、蝉缝、拼缝、对拉螺栓孔眼、装饰图案及装饰片等的位置、形
状及尺寸。
4.1.3
现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缝位置宜与明缝位置一致。
4.1.4
影响现浇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的关键或重要部位,应出具预
留预埋专项设计文件。
4.1.5
现浇清水混凝土的外表面宜喷涂透明或着色透明保护剂。
4.2
结构设计
4.2.1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清水混凝土时,应定期对清水混凝土
表面进行维护管理,进而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应与建筑同寿命。
4.2.2
现浇清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0,相邻现浇清水混
凝土构件强度等级宜一致,且相差不宜超过两个强度等级。
4.2.3
现浇清水混凝土的适用环境类别宜选为一、二 a 及二 b 环境
类别。
4.2.4
现浇清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由设计确定,且应符合《清水
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规定。
4.2.5
当钢筋混凝土伸缩缝的间距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5
标准
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时,现浇清水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
于 C40。
4.2.6
伸缩缝间距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规定的楼(屋)盖和墙体,其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钢筋宜
采用带肋钢筋、工程宜设置后浇带或跳仓施工、后浇带宜设在明缝
处,后浇带宽度宜为相邻两条明缝的间距。
6
5
施工准备
5.1
技术准备
5.1.1
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图纸),明确清水混凝土表面类型
和施工范围,按设计要求进行细部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包括模板、
钢筋、混凝土、施工缝留设、预留孔洞、预埋件、保护层厚度、后
浇带位置、预应力设计及综合布线等。并应综合考虑施工工序对清
水混凝土饰面效果的影响,进而确定现浇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5.1.2
现浇清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应经审批后,方可用于指导施
工。并应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逐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执行现浇清水混凝土工程各项施工工序自检、专检及交接检验制度。
5.2.1 1 5.2 材料准备
模板材料应依据模板设计进行准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的面板可采用木胶合模板、钢模板、铝
合金模板、塑料板、玻璃钢板等材料,应满足强度、刚度、周转使
用及加工性能的要求。面板材质选择应考虑设计对清水混凝土表面
质感要求,同一视觉面应采用相同模板材料。
2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骨架可采用金属标准型材、木梁、钢木
组合梁、铝梁等材料,规格应一致,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3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材料可采用钢管和型钢等材料,应
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4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连接可采用夹具连接、对拉螺栓连接等
7
标准
方式,模板连接件强度和刚度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
5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配件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可
采用对拉螺栓、夹具、型材吊具、钩头螺栓等金属连接件。
6
现浇清水混凝土对拉螺栓的规格和品种应满足使用功能及
受力要求。对拉螺栓套管及堵头应根据对拉螺栓直径确定,可采用
塑料、橡胶、尼龙等材料。
7
现浇清水混凝土明缝条材质可选用硬木、塑料、尼龙、不锈
钢及铝合金等,界面形式宜为梯形。
8
内衬膜可选用 PVC 板、橡胶板、聚氨酯板、玻璃钢板和不
锈钢等材料。
9
脱模剂应选用对现浇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不产生影响的优
质脱模剂。
5.2.2
钢筋工程、清水混凝土原材料、保护剂的材料准备应符合《清
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的规定。
8
6
模板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用于现浇清水混凝土的模板除应满足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
符合现行标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 50214、《混凝土模板用
胶合板》GB/T 17656、《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JGJ/T 74、《钢
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 9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等的相关规定。
6.1.2
模板应按设计图纸制作,应满足现浇清水混凝土构件顺利脱
模、成型和表观效果要求。
6.1.3
模板存放区域应有防火、防潮、防水、排水等措施。
6.1.4
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进厂时应抽样检验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观、规格和尺寸。模板
组装后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清水混凝土
浇筑过程应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6.1.5
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爬升式模板工程、工具式模板工
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技术论证。
6.1.6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
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6.1.7
模板及支架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规定》GB 50666 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9
标准
6.2.1 1 6.2 模板设计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现浇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施工方法、施工流水段
划分、模板周转次数等要求确定模板类型;模板周转次数较高的工
程,宜选用全钢大模板。
2
现浇清水混凝土所选用模板应技术先进、结构可靠、构造简
单、支拆方便、经济合理。
3
同一工程中同类构件应选用同种模板。
4
模板设计应明确模板的类型、模块的划分、模板体系加固方
式等内容。
6.2.2 5 模板设计应综合考虑运输、堆放及装拆过程对模板的影响。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具体
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应整体制造,拼缝应对称、均匀分布。
2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规格应准确,拼缝应严密。
3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分块方式应整体化、通用化、定型化,
且应按大模板工艺进行设计。
4
水平模板排列应横平竖直、均匀对称,对于弧形平面,应沿
径向辐射布置。
5
竖向模板应高出结构高度 50mm 以上。
6
模板为钢板时,其分割刮缝宜竖向布置,钢板竖向接高时,
其模板横缝宜在同一水平高度。
7
现浇清水混凝土内衬模板的面板分割应确保装饰图案的连
续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
8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连接处,进行构造密封或材料密封处
10
理。
6.2.3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明缝、蝉缝、拼缝、对拉螺栓、门窗洞
口、阳角、阴角、背楞、堵头、假眼等设计应按照设计文件进行,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明缝、蝉缝应均匀对称,同一楼层的明缝、蝉缝水平方向应
交圈,竖向方向应顺直。模板分割宜定型化、模数化、通用化和整
体化,应尽量减少模板拼缝。明缝应设置在施工缝、楼层标高、梁
底标高、轮廓变化位置及其他分格线位置。
2
绘制拼缝排版图,使混凝土饰面形成有规律性装饰线条,拼
缝不宜错峰排列,横缝应在同一标高位置,应有防止漏浆措施。
3
对拉螺栓宜选用三节式对拉锥体螺栓,对拉螺栓部位两侧设
置加劲肋,间距不超过设计要求,对拉螺栓距门窗洞口边不应小于
150mm,宜利用下层构件的对拉螺栓孔支承上层模板。
4
门窗洞口宜采用木模板,模板周边应贴密封条,门窗洞口下
口应设置排气孔,门窗洞口企口和斜坡应一次成型,滴水线模板应
采用易拆除材料。门窗洞口厚度不应小于 8mm,宽度不应小于墙宽
加 40mm。
5
阴角部位应配置阴角模,阴角模与大模板之间应密封处理。
阳角部位两面模板应直接搭接。
6
模板水平缝位置应设横向背楞,模板竖缝后应设竖向背楞;
背楞宜采用 48mm×3.6mm 的圆钢管或 8#槽钢;背楞与面板的连接
应采用沉头自攻螺钉,自攻螺钉间距不大于 300mm。
7
堵头、假眼应按现浇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进行布置,假眼应
采用堵头或锥形接头固定在模板上。
11
标准
6.3.1 1 6.3 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原则:
模板制作应按设计图和工艺文件进行,下料尺寸应准确,切
口应平直,拼装前应调平调直。
6.3.2 2 模板间拼装应严密、平整、无错台。
3 大模板制作应设置吊环,模板加工后应进行预拼并验收。
现浇清水混凝土模板龙骨、拼接、焊缝、开孔、钢模板抛光
等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当无设计要求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
龙骨不宜有接头,当确需接头时,接头应分散布置,同一断
面上有接头龙骨占比不应超主龙骨数量的 50%;木胶合模板与龙骨
连接宜采用自攻螺钉,钉头沉入模板 1mm~2mm,螺钉间距控制在
150mm~300m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