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2/T 2251-2024 中药材 虎杖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2251-2024 中药材 虎杖生产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58.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1:19:06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DB42/T 2251-2024 中药材 虎杖生产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38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2251—2024
中药材 虎杖生产技术规程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
2024 - 07 - 29 发布
2024 - 09 - 29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2251—2024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栽培技术 ........................................................................... 1
6 病虫害防治 ......................................................................... 2
7 采收与初加工 ....................................................................... 3
8 质量要求 ........................................................................... 3
9 包装与贮藏 ......................................................................... 3
10 生产档案 .......................................................................... 3
附录 A(资料性) 虎杖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参考方法 ....................................... 4
参考文献 .............................................................................. 5
I
DB42/T 2251—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房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
省果茶办公室、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一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义梅、封海东、陈运中、吴强盛、张泽志、鲍江峰、刘自华、郭锐、马毅平、
宗庆波、余坤、刘大会、张斌、余国军、李敏。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电话:027-87665821,邮箱:hbsnab@126.com,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中医药大学,电话:027-68890106,邮箱:617656021@qq.com。
III
DB42/T 2251—2024
中药材 虎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虎杖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质量要求、包装与贮
藏、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虎杖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虎杖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
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4 产地环境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
规定。
5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地块。利用旋耕机进行深翻,翻耕深度30 cm
以上,整细耙平,开沟做畦。畦宽100 cm、畦高20 cm~25 cm、畦沟宽25 cm~30 cm。地块四周挖围
沟,围沟宽30 cm~35 cm,围沟深25 cm~30 cm。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 kg/667 m
2~2000
kg/667 m
2,45%硫酸复合肥(N-P2O5-K2O =15-15-15)50 kg/667 m
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栽种
1
DB42/T 2251—2024
5.2.1 栽种时间
秋栽10月~11月或春栽3月~4月上旬。
5.2.2 栽种方式
栽种方式为种茎移栽或种子苗移栽。
a) 种茎移栽:选择无病虫害、芽头完好的根茎,截成长度为 10 cm~20 cm、带有 2 个~3 个芽头
的小段,采用 50%多菌灵 800 倍液进行喷洒消毒。畦面起条行沟,行距为 40 cm,沟内摆置种
茎,芽头朝上,株距为 25 cm,覆盖深度 3 cm~5 cm 的细土,浇透定根水。
b) 种子苗移栽:选择两年生以上,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种子苗。起苗后及时移栽,未能及时移
栽的种子苗置于阴凉处保存,保持根部湿润。每垄栽种两行,按照株行距 25 cm×40 cm 挖穴,
每穴栽植 1 株,覆盖细土稍镇压,淋透定根水。
田间管理
5.3.1 查苗补苗
及时去除病苗、弱苗,若有缺苗应及时补齐。
5.3.2 除草
视土壤板结情况和杂草多少,每年中耕锄草2次~3次,并稍培土于基部,保肥固苗。
5.3.3 施肥
移栽第二年以后每年的冬末初春未出苗前,追施一次腐熟农家肥1000 kg/667 m
2和45%硫酸钾复合
肥(N-P2O5-K2O =15-15-15)50 kg/667 m
2。每年出苗后,根据植株生产情况追施尿素1次~2次,每次5
kg/667 m
2~10 kg/667 m
2。
5.3.4 灌溉排水
适时排灌,忌积水。移栽定植期,保持田间湿润。久旱时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清沟排渍,确保沟内
无积水。
5.3.5 培土修垄
移栽第二年以后的每年开春出苗前培土3 cm~5 cm,修垄。
6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主要病虫害
虎杖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雨后注意排水,及时清沟除草,培育健壮植株,及时清除枯枝和病株并集中处理。
2
DB42/T 2251—2024
物理防治
使用黄板、黑光灯、振频式诱虫灯诱杀害虫或趋避害虫。
生物防治
宜用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800倍~1000倍液或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00倍~
1000倍液喷雾叶片防治叶斑病,每隔7 d一次,连续3次;利用瓢虫、草岭、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蚜虫或用
100 亿孢子/g绿僵菌粉剂500倍~800倍液喷雾整个植株防治蚜虫,每隔7 d一次,连续3次。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7 采收与初加工
宜在移栽满3年后采收,10月至翌年2月均可采收。宜选择无雨、无霜冻的天气采挖。清除地上部分
后,挖出根茎和根,抖掉泥土,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8 质量要求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虎杖”项下的质量要求。
9 包装与贮藏
包装
宜用干燥、洁净、无毒、无异味、可回收、易降解、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包装袋应当有清晰标签,
标签不易脱落或者损坏。标示内容应包括名称、规格、产地、重量、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等内容。
贮藏
包装好的药材应贮藏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污染的仓库中。
10 生产档案
建立虎杖生产全过程的生产档案,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保
存期不少于5年。
3
DB42/T 2251—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虎杖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参考方法
表A.1给出了虎杖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参考方法。
表A.1 虎杖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参考方法
病虫害名称 发生时期 为害症状 推荐防治方法
叶斑病 5 月~8 月 主要危害叶片。在患病初期,叶片上形成红 色的小圆斑,随着病情的发展,圆斑逐渐扩 散成不规则状,病斑中心颜色最深且易破 损,边缘颜色较浅,有一圈褪绿的黄色晕 圈。避叶脉生长,形成粉色与暗红色交替的 同心圆病斑。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1000倍 液,或50%托布津1000 倍液或65%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 d~10 d 一次,连续3 次~4 次。
蚜虫 4 月~10 月 植株处于旺盛营养生长和嫩枝抽生期发生为 害最重。聚集于植株的嫩叶和嫩梢,吸食汁 液,致使嫩梢和嫩叶的生长受到抑制,严重 时整个受害植株生长发育受阻。 发生期,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 喷施。药剂交替喷施 2 次~3 次,隔 7 d 喷一次。
B
4
DB42/T 2251—2024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5
上一章:DB6110/T 57-2024 滑子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5/T 3627-2024 肉用母牛-犊牛饲养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DB42/T 1719-2021 中药材 虎杖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DB34/T 3809-2021 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虎杖 DB42/T 2023-2023 中药材 射干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1006-2014 中药材 茯苓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1326-2018 中药材 半夏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2240-2024 中药材连翘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2128-2023 中药材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