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胶轮路轨系统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rubber
tyre
APM
system
DG/TJ
08—2392—2022
J
16174—2022
主编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2年6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4 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标定〔2022〕12号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
批准《胶轮路轨系统设计标准》为上海市
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主编的《胶轮路轨系
统设计标准》,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
编号为DG/TJ
08—2392—2022,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
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2年1月5日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1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
(沪建标定〔2017〕898号)的要求,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
计研究院任主编单位,会同相关单位,经调查分析、总结实践经
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胶轮路轨系统适用于联系大型居住区、郊区新城(镇)和大容
量轨道交通主干网的接驳交通,以及外围新城(镇)内轨道交通加
密线。浦江线是上海首次应用胶轮路轨系统技术的示范性线路,
采用了中央导向胶轮路轨车辆。编制组围绕胶轮路轨的导向和
运行、全自动无人驾驶和中运量等级三个方面开展标准制订
工作。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车辆;运营组
织;限界;线路;轨道;路基;车站建筑;高架区间结构;供电;通信;
信号;综合监控;站台门;车辆基地;控制中心;防灾与安全;环境
保护。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反馈至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地址:上海市世博村路300号1号
楼;邮编:200125;E-mail:shjtbiaozhun@126.com),上海市隧道
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999号;邮编:
200235;E-mail:office@stedi.cn),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
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shgcbz@
163.com),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1 —
参 编 单 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曹文宏 陈 鸿 利 敏 朱蓓玲 于潇源
王小峰 王庆国 王安宇 王嘉鑫 乐云凯
包佳健 朱冬进 许大光 李 炜 刘聪灵
沈哲强 张国龙 张 敏 陈丽峰 邵周赟
周晓玲 赵小文 赵 宁 相颖慧 施宇豪
祝 平 徐海大 奚 巍 黄小国 傅佳恩
焦丽莉 颜菁霞
主要审查人:杨立新 陆 静 陆 云 秦 悦 杨彩霞
顾民杰 陈 洪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 2 —
目 次
1 总 则
1
…………………………………………………………
2 术 语
2
…………………………………………………………
3 基本规定
5
………………………………………………………
4 车 辆
6
…………………………………………………………
4.1 一般规定
6
………………………………………………
4.2 车辆形式与列车编组
9
…………………………………
4.3 车 体
10
…………………………………………………
4.4 转向架
11
…………………………………………………
4.5 电气系统
11
………………………………………………
4.6 制动系统
12
………………………………………………
4.7 控制与诊断系统
13
………………………………………
4.8 安全与应急设施
13
………………………………………
5 运营组织
15
……………………………………………………
5.1 一般规定
15
………………………………………………
5.2 运营规模
15
………………………………………………
5.3 运营模式
16
………………………………………………
5.4 运营配线
17
………………………………………………
5.5 运营管理
18
………………………………………………
6 限 界
19
………………………………………………………
6.1 一般规定
19
………………………………………………
6.2 制定限界的基本参数
20
…………………………………
6.3 建筑限界
20
………………………………………………
6.4 设备和管线布置
23
………………………………………
7 线 路
25
………………………………………………………
— 1 —
7.1 一般规定
25
………………………………………………
7.2 线路平面
26
………………………………………………
7.3 线路纵断面
28
……………………………………………
7.4 配 线
29
…………………………………………………
8 轨 道
31
………………………………………………………
8.1 一般规定
31
………………………………………………
8.2 轨道超高
31
………………………………………………
8.3 运行道
32
…………………………………………………
8.4 导向轨
33
…………………………………………………
8.5 道 岔
34
…………………………………………………
8.6 辅助设备及常备材料
34
…………………………………
9 路 基
35
………………………………………………………
9.1 一般规定
35
………………………………………………
9.2 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35
………………………
9.3 基 床
36
…………………………………………………
9.4 路 堤
36
…………………………………………………
9.5 路 堑
37
…………………………………………………
9.6 过渡段
38
…………………………………………………
9.7 路基排水及防护
39
………………………………………
9.8 路基支挡结构
40
…………………………………………
10 车站建筑
42
……………………………………………………
10.1 一般规定
42
……………………………………………
10.2 车站总体布置
43
………………………………………
10.3 车站平面
44
……………………………………………
10.4 车站剖面
45
……………………………………………
10.5 车站出入口及附属建筑
45
……………………………
10.6 连廊及天桥
46
…………………………………………
10.7 人行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和站台门
46
………………
10.8 无障碍设施
48
…………………………………………
— 2 —
10.9 车站换乘
48
……………………………………………
10.10 车站环境设计
49
………………………………………
10.11 建筑节能
50
……………………………………………
10.12 车站最小高度、最小宽度
50
…………………………
10.13 管线综合
51
……………………………………………
10.14 区间建筑
52
……………………………………………
11 高架区间结构
53
………………………………………………
11.1 一般规定
53
……………………………………………
11.2 设计荷载
54
……………………………………………
11.3 结构设计
56
……………………………………………
11.4 附属结构设计
56
………………………………………
12 供 电
58
………………………………………………………
12.1 一般规定
58
……………………………………………
12.2 变电所
60
………………………………………………
12.3 接触轨
63
………………………………………………
12.4 电线电缆
65
……………………………………………
12.5 动力与照明
65
…………………………………………
12.6 电力监控
67
……………………………………………
13 通 信
69
………………………………………………………
13.1 一般规定
69
……………………………………………
13.2 传输系统
71
……………………………………………
13.3 电话系统
72
……………………………………………
13.4 无线通信系统
76
………………………………………
13.5 广播系统
77
……………………………………………
13.6 乘客信息系统
78
………………………………………
13.7 时钟系统
80
……………………………………………
13.8 信息资源网接入系统
80
………………………………
13.9 集中告警系统
81
………………………………………
13.10 通信电源和接地
82
……………………………………
— 3 —
13.11 通信用房技术要求
82
…………………………………
14 信 号
84
………………………………………………………
14.1 一般规定
84
……………………………………………
14.2 系统基本要求
84
………………………………………
14.3 系统构成
85
……………………………………………
14.4 系统的控制方式
86
……………………………………
14.5 子系统要求
86
…………………………………………
14.6 信号设置及显示
93
……………………………………
14.7 系统配电
94
……………………………………………
14.8 接地与防雷
94
…………………………………………
14.9 可靠性、可用性与可维护性
95
…………………………
14.10 其 他
98
………………………………………………
15 综合监控
99
……………………………………………………
15.1 一般规定
99
……………………………………………
15.2 系统组成及硬件基本要求
100
…………………………
15.3 系统基本功能
101
………………………………………
15.4 软件基本要求
104
………………………………………
15.5 系统接口要求
106
………………………………………
15.6 系统性能指标
106
………………………………………
15.7 其 他
107
………………………………………………
16 站台门
109
……………………………………………………
16.1 一般规定
109
……………………………………………
16.2 主要技术指标
109
………………………………………
16.3 布置与结构
111
…………………………………………
16.4 运行与控制
111
…………………………………………
16.5 供电与接地
112
…………………………………………
17 车辆基地
113
…………………………………………………
17.1 一般规定
113
……………………………………………
17.2 车辆段与停车场的功能、规模及总平面布置
114
……
— 4 —
17.3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116
…………………………………
17.4 车辆检修设施
119
………………………………………
17.5 综合维修中心
121
………………………………………
17.6 物资总库
122
……………………………………………
17.7 培训中心
122
……………………………………………
17.8 救援设施
122
……………………………………………
17.9 场区排水
123
……………………………………………
18 控制中心
124
…………………………………………………
18.1 一般规定
124
……………………………………………
18.2 工艺设计
125
……………………………………………
19 防灾与安全
127
………………………………………………
19.1 一般规定
127
……………………………………………
19.2 建筑防灾
128
……………………………………………
19.3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30
………………………………
19.4 防烟与排烟
133
…………………………………………
19.5 防灾通信
136
……………………………………………
19.6 防灾供电及应急照明
137
………………………………
1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7
…………………………………
19.8 其他灾害预防
138
………………………………………
20 环境保护
140
…………………………………………………
20.1 一般规定
140
……………………………………………
20.2 噪声污染防治
140
………………………………………
20.3 大气污染防治
143
………………………………………
20.4 水污染防治
143
…………………………………………
20.5 电磁辐射防治
144
………………………………………
20.6 其 他
144
………………………………………………
本标准用词说明
145
………………………………………………
引用标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