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83.060 G35 备案号:48638-2015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316-—2014 代替HG/T3316-1988
氯丁二烯橡胶CR244
Chloroprene rubber CR 244
2015-06-01实施
2014-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31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316-1988CR2441、CR2442型氟丁橡胶》,与HG/T3316-1988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氟丁二烯橡胶CR244》(见封面,1988年版的封面);修改了范围,增加了CR2443、CR2444(见1、3.2);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一品级划分用“等”代替级”(见3.2);一删除了“门尼粘度”、“灰分”项目及其试验方法(见1988年版的3.2、4.1、4.4);增加了“5%甲苯溶液黏度”项目及其试验方法(见3.2、4.2); -修改了“剥离强度”、“挥发分”项目的技术指标(见3.2,1988年版的3.2); “验收规则”修改为“检验规则”,其内容做了相应修改(见5,1988年版的5); “剥离强度”由出厂检验项目修改为型式检验项目(见5.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6)
maso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长寿捷圆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T研究院、 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涂智明、李晓银、汪华琴、郝喜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3316-1988。
-
HG/T3316—2014
氯丁二烯橡胶CR24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丁二烯橡胶CR244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氟丁二烯为单体、松香皂为乳化剂,经低温乳液聚合制得的非硫调、非污染的氮丁二烯橡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4---2009 焦化甲苯 GB/T27911995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T 2909-1994 橡胶工业用棉帆布 GB/T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6038--2006 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 GB/T15340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 GB/T19187 合成生胶抽样检查程序 GB/T19188 天然生胶和合成生胶贮存指南 GB/T24131-2009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3要求 3.1外观:乳户色或浅黄色小块固体,无滑石粉外的机械杂质。 3.2CR244的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技术要求
CR 2441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CR 2442
CR 2443
CR 2444
项 日
5%甲苯游液黏度/(mPa·s)剥离强度/(N/cm) 挥发分(质量分数)/%
25~34 90 80 75 90 80 75 90 80 75 90 80 75
35~53
54~75
76~115
A 0.8 1.0 1.2 0.8 1.0 1. 2 0.8 1. 0 1. 2 0. 8 1. 0 1. 2
&试验方法 4.1外观的测定
目测。 4.25%甲苯溶液黏度的测定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测定。
HG/T3316—2014 4.3剥离强度的测定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测定。 4.4挥发分的测定
按GB/T15340均化样品,均化温度20℃±5℃,按GB/T24131一2009烘箱法B测定,样品量约为5g。 5 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正常情况下每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本标准第3章中所列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5%甲苯溶液黏度、挥发分为出厂检验项目。
5.2组批规则
以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批;生产厂也可以按一定生产周期或贮存料仓为批对产品进行组批。
每批产品应附有质盘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牌号、生产厂(公司)名称、生产批号、等级等有关内容,并加盖质量检验专用章和检验员章(签字)。 5.3抽样方法
按GB/T19187的规定确定抽样方案并进行抽样,按GB/T15340的规定制取实验室样品。 5.4判定规则和复检规则
对按照第5.3条规定的样品进行检验,任何一项不符合相应等级要求时,应对保留样品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等或定为不合格品。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6.1标志
产品外包装袋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牌号、净含量、生产厂(公司)名
称及地址、注册商标、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等。 6.2包装
产品用复合膜包装袋包装,或采用用户认可的其他形式包装。每袋净含量25kg。或其他包装单元。 6.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和雨水浸泡,运输车辆应整洁,避免包装破损和杂物混入。 6.4贮存
产品的览存条件应满足GB/T19188的要求,
7保质期
自生产之日起,在20℃以下保质期为1年,20℃~30℃为半年。
2
HG/T3316—201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氯丁二烯橡胶CR2445%甲苯溶液黏度的测定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测定氯丁二烯橡胶CR244质量分数为5%的甲苯溶液黏度的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氯丁二烯橡胶CR244。
A.2 2原理
通过转子在流体中旋转所需的力来测定溶液黏度,转子旋转的阻力由附在转子轴上的感应装置通过机电转换显示在仪器面板上,将读数乘以特定的系数即得到液体的黏度。 A.3设备 A.3.1 旋转黏度计:1mPa·s~60000mPa·s。 A.3.2 磁力搅拌器:转速可调。 A. 3. 3 3天平:精度0.01g。 A.3.4 4具塞三角瓶:500mL。 A. 3. 5 广口玻璃瓶:250mL。 A.4试剂
甲苯:应符合GB/T2284一2009合格品的要求 A. 5 操作步骤 A.5.1 5%甲苯溶液的制备
将样品剪成3mm6mm颗粒,称取12g士0.01g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瓶(A.3.4),加人228g 土0.1g甲苯(A.4),加塞,置于磁力搅拌器(A.3.2)上:调节转速约100r/min,在室温下溶解6h 观察并记录胶液中是否有不溶物。 A.5.25%甲苯溶液黏度的测定
样品溶解后,转人广口玻璃瓶(A.3.5)中,在23℃土1℃下静置1h~4h,使用旋转黏度计(A.3.1)1号转子进行测定并记录读数。平行测定两次。 A.6结果表示
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A.7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差值不大于10%。
3
HG/T 3316—2014
A.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标准的编号; b) 关于样品的详细说明; c) 试验结果; d) 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e) 本标准或引用标准中未包括的任何自选操作; f) 试验日期。
4
HG/T3316-201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氯丁二烯橡胶CR244剥离强度的测定
B.1范圈
本附录规定了测定氟丁二烯橡胶CR244剥离强度的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氟丁二烯橡胶CR244。
B.2原理
在拉力试验机上,以一定的速率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力单位面积上的力值即为剥离强度。 B.3设备 B.3.1天 开炼机:应符合GB/T6038-2006中6.1的要求。 B.3.2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T2791一1995的要求。 B. 3. 3 天平:精度0.1g。 B.3. 4 纯棉帆布:应符合GB/T2909~1994中4.2.3的要求。 B. 3. 5 具塞三角瓶:250mL B.4操作步骤 B.4.115%甲苯溶液的制备
称取生胶样品200g土5g,在辊温35℃土5℃、辊距0.5mm±0.05mm的开炼机(B.3.1)上薄通9次,然后以辊距0.2mm士0.05mm薄通下片。
称取上述胶片18g土0.1g,剪成10mm×2mm的细条,置于具塞=角瓶(B.3.5)中,加人 102g士0.1g甲苯,室温下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B.4.2剥离试片的制备
取长约15cm、宽约10cm的纯棉帆布(B.3.4)两片,将按B.4.1制备的胶液分3次~5次全部涂刷于纯棉帆布上,有效涂刷长度11cm、宽度10cm。待手感略干后进行黏合,然后用重约2.5kg 的手辑滚压约10次。 B.4.3剥离试片的环境调节
按GB/T2941--2006的规定,在23℃士2℃、相对湿度50%±10%下放置48h后进行测定。 B.4.4剥离强度的测定
将剥离试片剪成宽度为2.5cm的试片,共3片,其有效剥离长度10cm。按GB/T2791一1995 第7章进行测定。 B. 5 5结果表示
平行测定3次,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5
HG/T 3316—2014
B.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标准的编号; b) 关于样品的详细说明; c) 试验结果; d) 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e) 本标准或引用标准中未包括的任何自选操作; f) 试验日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