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 100. 40 G 70 备案号:60599-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253---2017
纺织染整助剂锦纶抗酚黄变剂
抗酚黄变效果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Polyamide blocking agent-
Determination of anti-phenolic yellowing effect
2018-04-01实施
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25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德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平安、吕小兰、陈燕敏、邓东海、刘凤珍、刘金华、吴少新、陈秋有、
赵婷。
I
HG/T5253—2017
纺织染整助剂锦纶抗酚黄变剂
抗酚黄变效果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中锦纶抗酚黄变剂抗酚黄变效果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锦纶抗酚黄变剂对锦纶抗酚黄变效果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8染料相对强度和色差的测定 仪器法 GB/T7568.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 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 HG/T4266 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的测定 ISO105-X18:2007纺织材料色牢度试验第X18部分:材料苯酚发黄可能性评估(Textiles一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Part X18: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to phenolic yellowing of materials)
3原理
织物使用抗酚黄变剂,经规定的浸渍法、浸轧法工艺条件整理后,参照ISO105-X18:2007的方法测试抗酚黄变效果,取出试样,评级或测试白度,根据试样的黄变级数或白度评定抗酚黄变剂的抗酚黄变效果。
4试剂和材料
4.1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2 乙酸:≥98%(质量分数)。 4.3 织物:符合GB/T7568.3规定的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用聚酰胺纤维贴衬织物。 4.41 酚黄变试纸:100mm×75mm,符合ISO105-X18:2007的规定。 4.5 聚乙烯塑料板:115mmX60mm,符合ISO105-X18:2007的规定。 4.62 不含BHT的聚乙烯薄膜:尺寸≥(400士5)mm×(200士5)mm。
1
HG/T5253—2017
5 仪器和设备
5.1 实验室用小样染色机。 5. 2 实验室用小型轧车。 5. 3 实验室用小型定型机。 5. 4 电热恒温干燥箱:可在室温~300℃控温,精度士1℃。 5.5 测色仪:符合GB/T6688的规定。 5.6 pH计:测量范围0~14,精确至0.01pH单位。 5.7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5.8灰色样卡:符合GB/T251的规定
6试验步骤
6.1含固量的测定及换算
锦纶抗酚黄变剂按照HG/T4266测定含固量,然后换算为50%的含固量进行以下试验。 6.2 浸溃法抗酚黄变整理 6.2.1 锦纶抗酚黄变剂工作液配制
锦纶抗酚黄变剂调节工作液pH值至4.0±0.1。
1.0%(0.w.f)
6.2.2 2漫渍法抗酚黄变整理工艺
浴比1:10,将织物在实验室用小样染色机中于40℃处理20min,脱水,在实验室用小型定型机上于160℃焙烘90s。 6.3 漫轧法抗酚黄变整理
6.3.1锦纶抗酚黄变剂工作液配制
抗酚黄变剂调节工作液pH值至4.0士0.1。
10 g/L
6.3.2 2漫轧法抗酚黄变整理工艺
将织物在实验室用小型轧车上一浸一轧,轧余率60%士5%,在实验室用小型定型机上于160℃ 焙烘90S。 6.4抗酚黄变效果测试评定
6.4.1测试步骤 6.4.1.1 将待测试织物裁剪成尺寸为30mm×90mm的测试样,分别放入沿100mm轴线对折的酚 2
HG/T5253---2017
黄变试纸中间,将每个夹有测试样的酚黄变试纸放在两块聚乙烯塑料板之间,使每个测试样与另一个测试样被聚乙烯塑料板隔开,并将塑料板堆叠放好。如果测试样本少于5个,测试时仍需放人7块聚乙烯塑料板。 6.4.1.2将重叠好的聚乙烯塑料板(夹有测试纸)用聚乙烯薄膜包3层,使用粘胶带封严,形成封闭的组合测试样。 6.4.1.3将包裹好的组合测试样平放在烘箱中,在50℃士2℃条件下放置16h。 6.4.1.4取出组合测试样,冷却后打开,在0.5h内评级或测试试样的白度,评定抗酚黄变效果。
注:因为有些白色织物抗酚黄变现象放置超过0.5h有淡化的现象。 6.4.2 抗酚黄变效果评定 6.4.2.1评级
以GB/T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沾色等级。5级沾色最小,抗酚黄变效果最好;1 级沾色最大,抗酚黄变效果最差。 6.4.2.2白度
按照GB/T6688的规定测试试样的白度。试样白度越高,表示抗酚黄变效果越好;反之,试样白度越低,表示抗酚黄变效果越差。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a) 样品的描述; b)本标准的编号; c) 所用织物及材料; d) 实际测试条件; e) 与本标准的差异; f) 试验结果; g) 试验日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