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080 CCS E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1—2021 代替GB/T261—2008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Determination of flash pointPensky-Martens closed cup method
(ISO2719:2016,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1一2008《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与GB/T261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范围由“适用于闪点高于40℃的样品”修改为“适用于闪点在40℃~370℃范围之内的样品”
(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 范围中增加了步骤A适用于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样品的表述(见第1章): c) 增加了步骤C,适用于BD10O生物柴油样品,包括范围、取样、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和精密度等
相关内容(见第1章、第8章、第10章和第13章):
d) 修改并增加了部分仪器的相关内容,包括对自动仪器的内置式压力计、气压计、温度测量装置、
防爆烘箱及仪器安装位置的要求(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6章); e) 细化并补充了取样和样品处理的部分内容(见第8章,2008年版的第8章); f) 扩大了闪点修正公式中精确修正闪点的大气压力范围(见第11章,2008年版的第11章); g) 附录B表B.1中增加了校正标准物质的允差值(见附录B); h) 为了配合自动测温装置的使用,删除了GB/T261一2008中附录D《温度计适配器》,并增加了
电子测温设备的相关内容(见附录D的D.1)。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719:2016《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本文件与ISO2719:2016相比在结构上有部分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文件与ISO2719:2016的
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文件与ISO2719:2016相比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186代替了ISO15528(见8.1);: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756代替了ISO3170(见8.1);: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777代替了ISO1513(见9.2);: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7867代替了GB/TISO3171(见8.1)。
本文件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一为与产品标准的表述保持一致,将“FAME(B100)”修改为“BD100生物柴油”;一一为适应我国的实际需求,在范围中增加了“闪点在40℃以下的喷气燃料也可使用本文件”的注
和关于用过润滑油适用性的注;
一为适应我国的实际需求,在精密度中增加了“本精密度的再现性不适用于20号航空润滑油”
的注;参考文献中用与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代替了相应的国际文件。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
GB/T 261—2021
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涛、梁迎春、蔺玉贵、徐华玲、赵杰、常春艳、陶志平、郑煜、孙欣婵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64年首次发布为GB261一1964,1977年第一次修订,1983年第二次修订,2008年第三次修订;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II
GB/T 261—2021
引言
闪点值能够用于运输、贮存、操作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可作为分类参数来定义“易燃物质”和“可燃物质”,其准确定义参见它们各自的法规及相关标准
闪点值能用于表示在相对非挥发或非可燃性物质中是否存在高挥发性或可燃性组分。闪点试验是对未知组成材料进行其他研究的第一步。
闪点试验不能用于有潜在不稳定的、易分解的或爆炸性的样品,除非事先确认在本文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加热与闪点测定仪金属部件相接触的样品不会产生分解、爆炸或其他不良影响。
闪点值不是被测样品不变的物理-化学参数,是与仪器的设计、使用条件和试验步骤有关的参数。 闪点仅仅是由本方法定义的,因此由不同的测定方法或使用不同的仪器得到的试验结果之间没有通用、 有效的关联性。
II
GB/T 261—2021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
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试验仪测定可燃液体、带悬浮颗粒的液体、在试验条件下表
面趋于成膜的液体和其他液体闪点的方法。
注1:闪点在40℃以上的煤油虽可使用本文件,但一般情况下煤油的闪点按照GB/T21789进行测定。通常未使
用润滑油的闪点按照GB/T3536进行测定。 注2:闪点在40℃以下的喷气燃料可使用本文件,但本精密度未经验证。 警示:由于某些混合物得不到本文件定义的闪点,而得到的是明显增大了的闪火(不是光晕的影响)
和出现闪火从蓝色到黄棕色的变化,持续的加热能够导致试验杯周围的蒸气发生燃烧
本文件适用于闪点在40℃~370℃范围之内的样品。本文件包括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三个试验步骤。步骤A适用于馏分燃料(包括柴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供热用油和汽轮机燃料)、未使用润滑油、油漆和清漆及其他不包含在步骤B和步骤C范围内的均质液体。步骤B适用于残渣燃料油、稀释沥青、用过润滑油、带悬浮颗粒的液体、在本试验条件下表面趋于成膜的液体或者黏度不适合在步骤A 规定的搅拌速度和加热条件下加热的液体。步骤C适用于BD100生物柴油样品的测定。本文件不适用于水性油漆和水性清漆。
注3:在监控润滑油系统时,为了进行未使用润滑油和用过润滑油闪点的比较,也可以用步骤A来测定用过润滑油
的闪点,但本精密度仅适用于步骤B。 注4:水性油漆和水性清漆的闪点可用GB/T5208进行测定;含高挥发性组分液体的闪点可用GB/T21775或
GB/T5208进行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2006,ISO15528:2000,IDT)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2015,ISO3170:2004,MOD) GB/T 20777 色漆和清漆试样的检查和制备(GB/T20777—2006,ISO1513:1992,IDT) GB/T 27867 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GB/T27867—2011,ISO3171:1998,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闪点flashpoint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被火焰引燃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1
GB/T 261—2021
4方法概要
将试样倒人试验杯中,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定速率加热试样。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人试验杯开口处,使试样蒸气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观察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
5试剂与材料
5.1 清洗溶剂:用于除去试验杯及试验杯盖上沾有的少量被测样品,依据被测样品及其残渣的黏性来选择。低挥发性芳烃(无苯)溶剂可用于除去油的痕迹,混合溶剂如甲苯-丙酮-甲醇可有效除去胶质类的沉积物。 5.2 2标准样品:见附录B
6仪器
6.1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闪点试验仪:按照附录C的规定使用
如使用自动仪器,要确保其测定结果能达到本文件规定的精密度;试验杯及试验杯盖的组装应符合附录C规定的尺寸和仪器的机械要求;试验步骤应按照第10章的规定;使用者应确保全部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注: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电子火源点火与火焰火源点火的试验结果会有差异。 在有争议时,除非另有规定,仲裁试验以火焰火源点火的手动试验结果为准。
6.2温度测量设备: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温度计与试验杯盖的装配和固定可依具体情况调整。 6.3气压计:精度为0.5kPa,分辨率为0.1kPa,
不应使用气象台或机场所用的已预校准至海平面读数的气压计。 注:有些自动仪器包括一个自动测量和记录绝对压力的整体气压计,并能对测得的闪点进行修订。
6.4加热浴或烘箱:用于加热样品,要求能将温度控制在土5℃之内。
烘箱应能够通风,且有防止加热样品时产生的可燃蒸气闪火的功能。推荐使用防爆型烘箱。
7仪器准备
7.1通则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装配、校正、校验(见7.5)和正确操作整套仪器,包括压力计(如使用)和温度测量装置(按附录D),特别是点火源的操作和设置。 7.21 仪器的放置
将仪器(6.1)安装在无空气流的房间内,并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 注:若不能避免空气流,可用防护屏挡在仪器周围。 可将仪器放置在能独立控制气流的通风柜中,在试验期过程中能排出蒸气流而不影响试验杯上方
的空气流。 7.3试验杯的清洗
先用清洗溶剂(5.1)冲洗试验杯、试验杯盖及其他配件,以除去上次试验留下的所有胶质或残渣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