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0006.5-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GB/T 40006.5-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24.0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17:46:49



相关搜索: 材料 再生 塑料 abs 苯乙烯 部分 丁二烯 丙烯腈 40006 40006 丙烯腈

内容简介

GB/T 40006.5-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ICS 83.080.20 CCS G 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006.5—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Plastics—Recycled plastics-
Part 5 :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materials
2022-05-01实施
2021-10-1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006.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厂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0006《塑料 +再生塑料》的第5部分。GB/T4000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一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 -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
-

-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一第7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 - -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
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共盈塑业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
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山东万达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重庆庚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新华美塑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同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维、朱宽、段春明、麻一明、陈敏剑、谢鹏、杨建海、周炳炎、夏文君、蔡青、李、 高建国、郭凌宵、赵磊、王青青、罗川、何国山、叶晓光、曹沛、刘新锋、张彦君、于泓锦、谢丰鸣
I GB/T40006.5—2021
引言
塑料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塑料的
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为解决“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领域尚无产品标准,行业内无标准可依。因此,制定了GB/T40006《塑料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依据塑料产品特点,本系列标准拟由12个部分组成,其中第1部分通则规定了再生塑料的命名、术语和气味等级、限用物质含量、放射性等通用要求,其余部分标准除通则中共性要求外,按塑料种类规定了该种材料再生塑料的技术要求
本系列标准在总标题《塑料 再生塑料》下拟由以下1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
第7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第11部分:聚氯乙烯(PVC)材料;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的第5部分,本文件针对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的特点,规定了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再生塑料的特征性能。在规定这些性能要求时,既考虑了原生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的标准要求,又关注到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的特性。
II GB/T40006.5—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5部分: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ABS塑料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包含拉条、热切和/或水切等造粒工艺)制成的ABS再生塑料颗粒。该ABS再生塑料的基体为GB/T12672一2009 规定的,以苯乙烯和丙烯共聚物为连续相,与以聚丁二烯和按一定数量的其他组份为分散相组成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本部分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ABS再生塑料。 本部分不适用于ABS和其他塑料材料再加工的混合塑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2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043.1—2008 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 2547 塑料取样方法 GB/T 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1 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6040—2019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5.1一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7037.1—2019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
样和长条形试样的制备
GB/T19466.2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20417.22006 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
备和性能测定
GB/T 30102 塑料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 GB/T37426 塑料试样 GB/T40006.1—2021 塑料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SH/T1541.1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第1部分:目测法
1 GB/T40006.5—2021
6试验方法
6.1试验结果的判定
试验结果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按GB/T8170规定进行。 6.2 试样制备
ABS再生塑料注塑试样的制备按GB/T20417.2一2006中3.2的规定进行。 试样制备采用GB/T17037.1一2019中的A型模具制备符合GB/T37426规定的A1型试样,B型
模具制备的B型试样为80mm×10mm×4mm的长条试样。 6.3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6.3.1试样的状态调节
试样的状态调节应按GB/T2918的规定进行。试样状态调节的条件为: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10%,时间至少16h。 6.3.2试验的标准环境
所有试验都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试验环境下进行,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
±10%。 6.4主体材料定性 6.4.1红外
按GB/T40006.1一2021中附录A规定的透射法和衰减全反射法的红外光谱法进行材料定性薄膜压制的温度220℃,推荐压膜厚度为30um~40um。 对压制的薄膜样品,按照GB/T6040一2019,在红外光谱仪上用透射法进行全波段扫描,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至少32次。 6.4.2玻璃化转变温度
按GB/T19466.2规定进行。氮气流量50mL/min(1士10%),升/降温速度10℃/min,取第2次加热扫描曲线上的外推起始温度(Tt)和外推终止温度(Tfg)两条外推基线间的中线与曲线的交点。 6.5 气味等级
ABS再生塑料的气味等级宜小于或等于5级
6.6限用物质含量
按GB/T40006.1—2021中6.2规定进行。 6.7放射性物质检测
按GB/T40006.1一2021中6.3规定进行。 6.8 3颗粒外观
按SH/T1541.1的规定进行
4 GB/T40006.5—2021
6.9灰分
试验按GB/T9345.1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采用直接缎烧法(A法),灼烧温度为600℃土25℃。 6.10密度和密度偏差
密度试样取自注塑试样,按GB/T1033.1测试,仲裁方法为浸渍法。 密度偏差为测试值与标称值之差。
6.11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6.11.1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按GB/T3682.1中的规定进行测试。试验条件为220℃,负荷10kg。取三个试样进行测试,报告平均值(MFR),作为该样品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按公式(1)计算MFR的MFR标准偏差(SMFR):
-"(MFR,-MFR)
S MFR
.....( 1)
(n-1)
式中: n1 MFR, MFR的单次测量值,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min),i=1,2,3; MFR MFR的平均值,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min)。
测试次数,取n=3;
6.11.2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按公式(2)计算MFR变异系数(C.VMFR):
S MFR MFR
C.VMFR
X100%
·(2)
式中: SMFR——MFR的标准偏差,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min); MFR一MFR的平均值,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min)。
6.12拉伸强度
注塑试样为按6.2制备的A1型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6.3规定进行。 测试按GB/T1040.2规定进行,试验速度50mm/min。 拉伸强度取拉伸屈服应力。
6.13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的测定
注塑试样为按6.2规定制备的B1型80mm×10mmX4mm长条形试样。 试样应在注塑后的1h~4h内加工缺口,缺口类型为GB/T1043.1一2008中的A型缺口。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6.3规定进行。 测试按GB/T1843规定进行。 推荐使用机加工缺口,试样数量选取10个样条,报告平均值。
5
上一章:GB/T 40006.6-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下一章:GB/T 40718-2021 绿色产品评价 轮胎

相关文章

GB/T 40006.5-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5部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GB/T 37427-2019 塑料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专用料 GB/T 37427-2019 塑料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专用料 GB/T 37427-2019 塑料 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专用料 GB/T 42620-2023 增材制造 材料挤出成形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丝材 GB/T 42620-2023 正式版 增材制造 材料挤出成形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丝材 QB/T 5621-2021 回收和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分级技术规范 GB/T 40006.3-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