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0553-2021 塑料 适合家庭堆肥塑料技术规范

GB/T 40553-2021 塑料 适合家庭堆肥塑料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57.0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18:09:43



相关搜索: 塑料 堆肥 40553 技术规范 适合家庭

内容简介

GB/T 40553-2021 塑料 适合家庭堆肥塑料技术规范 ICS83.080.01 CCS Y 2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553—2021
塑料 适合家庭堆肥塑料技术规范
PlasticsSpecifications for plastics suitable for home composting
2021-10-01实施
2021-08-20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55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厂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安徽中成华道制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
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市联发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萍乡市轩品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安徽恒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龙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南京工业大学、蚌埠天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成华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崇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驰塑业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翁云宣、李字义、赵燕超、吴开建、艾蓉、温亮、尹甜、冯申、周久寿、王熊、周义刚、 王鹏、严德平、张春华、魏文昌、朱晨杰、李淑珍、万玉青、纪传侠、高婷、张坚洪、魏杰、汪纯球、汪秀丽、 宋飞、吴刚、胡科杰。
1 GB/T 40553—2021
塑料适合家庭堆肥塑料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适合家庭堆肥塑料产品的化学特性、生物分解性能、崩解性能、生物分解过程影响、堆肥质量的要求和评价程序,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家庭堆肥用塑料材料及其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9345.1一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533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19276.1 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
量的方法
GB/T19276.2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GB/T19277.1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9277.2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2部分: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GB/T19466.1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 GB/T 19811 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 GB/T 20220 塑料薄膜和薄片样品平均厚度、卷平均厚度及单位质量面积的测定称量法(称
量厚度)
GB/T 21809 化学品蚓急性毒性试验 GB/T28206可堆肥塑料技术要求 GB/T33047.1塑料聚合物热重法(TG)第1部分:通则 GB/T37837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通则 ISO20200塑料模拟堆肥条件下在实验室规模的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Plastics一Deter
mination of the degree of disintegration of plastic materials under simulated composting conditions in a laboratory-scale test)
EN13432:2000包装通过堆肥化或生物分解方式回收包装物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案和最终验收标准(PackagingRequirements for packaging recoverable through composting and biodegradation—Test scheme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inal acceptance of packaging
1
SAG GB/T40553—2021
ASTME1676用正蚓科赤子爱胜蚓和线蚓(Enchytraeusalbidus1)进行实验室土壤毒性或生物累积试验的标准指南(StandardGuideforConductingLaboratorySoilToxicityorBioaccumulation Tests with the Lumbricid Earthworm Eisenia Fetide and the Enchytraeid Potworm Enchytraeus albi dus)
OECD208陆生植物试验出芽率和植物生长测试(TerrestrialPlantTest:SeedlingEmergence and Seedling Growth Tes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堆肥化 composting 产生堆肥的一种需氧处理方法。
3.2
家庭堆肥 homecomposting 一种处置私人或家庭产生的有机废物的产物如食物、花园和纸制品废物等的堆肥化处置过程。 注:产生的堆肥一般无需进行任何商业交易、用于私家使用目的
3.3
崩解disintegration 制品在堆肥过程中由于物理或化学作用成为极其细小碎片。
3.4
总干固体 total dry solids 将已知体积的材料或堆肥在105℃下干燥至恒重所得到的固体量
3.5
生物分解biodegradation 由生物活动引起的降解,尤其是酶的作用引起材料化学结构的显著变化,并最终导致材料被分解成
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
注:如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
3.6
最终需氧生物分解ultimateaerobicbiodegradation 在需氧条件下,有机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COz)、水(H,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
以及新的生物质。 3.7
挥发性固体 volatilesolids 将已知体积的材料或堆肥的总干固体量减去在550℃温度下焚烧后得到的残留固体量所得的差。 注:挥发性固体含量用于表征材料的有机物含量。
3.8
组分constituent 塑料中包含的全部材料及化学物质。
3.9
部件 component 用手或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从塑料产品上分离的部分。
2 GB/T40553—2021
3.10
中空产品hollowarticle 最大尺寸与其开口面积之比大于1cm-1的产品。 注:最大尺寸通常为中空产品的高度。
4评价要求
4.11 评价程序
对塑料产品或塑料产品部件的堆肥质量评估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程序: a) 化学特性; b)生物分解性; c)崩解性能; d)堆肥质量; e) 可识别性。
4.2 2等同形式
对于已经通过4.1评价并获得“适合家庭堆肥”的材料或制品,以下几种情况时,其可家庭堆肥能力都可以被认为是等同:
a) 对具有相同或更小的质面比或壁厚的、以特定形式声明“适合家庭堆肥”的塑料产品,也可被认
定为适合家庭堆肥。
b) 对于已通过采用更高厚度或质量-表面比接受的相同成分和等效形式的塑料产品,不需要进行
额外的试验。 c) 对于使用较小厚度或质量-表面比而被接受的相同成分和等效形式的塑料产品,只需要进行额
外的崩解试验。对于最大壁厚小于同一可接受材料厚度一半的中空产品,则无需进行额外的崩解试验,
注:如果中空产品的开口太窄,微生物只能通过中空产品外表面进行分解。 4.3 3包含多个部件的塑料产品
如果一个塑料产品是由不同的部件组成,其中一些可家庭堆肥,而另一些不能,则该产品不应被认定为适合家庭堆肥。
塑料产品(即测试样品),应明确是单一产品(只含单一部件)还是组装产品(含多个部件)。由多种
部件组成的产品评价程序按照附录A执行。 4.4有印刷的塑料产品
带有印刷的塑料产品,只有所使用的油墨也被评估为可家庭堆肥后,才可被认定为适合家庭堆肥。
4.5天然材料
天然来源的未经化学改性的成分,如木材、木纤维、棉纤维、淀粉、纸浆或黄麻应被认为是可生物
降解的,无需进行生物分解试验。但是,它们应进行化学特性、崩解和堆肥质量试验,并满足相应的要求。
3 GB/T40553—2021
5技术要求
5.1化学特性 5.1.1重金属及特定元素含量
重金属及特定元素含量限量要求见表1。
表1重金属及特定元素含量
限量 mg/kg干重"
限量 mg/kg干重 0.5
元素 Hg Mo Ni Pb Se Zn
元素 As Cd Co Cr Cu F
5 N0.5 ≤38 ≤50 ≤50 ≤100
1 ≤25 N50 ≤0.75 ≤150
干重:是指在60℃烘干至恒重后质量,
5.1.2最小挥发性固体含量
测定并记录塑料产品的挥发性固体质量含量,其结果应大于50%。 5.2生物降解性能
生物降解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相对生物分解率应大于或等于90%,且材料中组分大于或等于1%的有机成分的生物分解率
应大于或等于60%; b) 如果可降解餐饮具由混合物或多种材质复合组成,则组分含量小于1%的有机成分也应可生
物分解,但可不提供生物分解能力证明,各组分加和总量应小于5%。
5.3 崩解性能
当根据GB/T19811或ISO20200中测试时,塑料产品应通过崩解测试并得到满意的结果,即受控堆肥试验180天后,未通过2mm筛的残留样品应不超过原始测试材料干重的10%。所有残留样品,与堆肥中的其他物质在500mm的距离上肉眼应无法分辨,
如果产品根据GB/T19811已经进行高温崩解定量测试,并且结果不小于90%,则产品的崩解性能可通过25℃士5℃测试的外观定性表征。
当使用框架进行测试,崩解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0 a)试验结束时样品面积至少减少81%(残余样品应以适当的量化方式),相当于90%的平均长度
和90%的平均宽度(框架数量至少10个,以相同方式计算其余框架)。 b)试验结束后的堆肥残留物,与堆肥中的其他物质在500mm的距离上肉眼无法分辨。 如果崩解不是用框架、而是在完整的材料上(例如在甘蔗基材面板上)进行,试验结束时,该材料与
堆肥中的其他物质在500mm的距离上肉眼无法分辨,则可认为试验结果符合要求
4 GB/T 40553—2021
5.4堆肥质量
5.4.1堆肥性质
塑料产品崩解后堆肥性质,包括总干固体含量、有机物含量、碳氮比、PH、总氮含量、氨氮和硝酸根氮含量,应符合GB/T28206和EN13432:2000的要求 5.4.2生态毒性
测试前加入塑料产品的样品堆肥与未加塑料材料或受控元素的空白堆肥相比,对动植物生长不得
有不利影响。应确保塑料产品在堆肥后不对堆肥质量或环境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含有样品测试后堆肥与不含样品堆肥的动植物生长、存活以及生物量各项比率不得低于90%。 5.5可识别性 5.5.1塑料产品及其各部件的相关信息
塑料产品及其各部件的产品说明书或包装应标有名称、材质成分、最大厚度、质量。
5.5.2添加的着色剂或添加剂
塑料产品及其各部件的产品说明书或包装应有所添加的着色剂或添加剂的主要成分声明。 5.5.3印刷油墨
如使用印刷油墨,产品说明书或包装应有所添加的油墨的主要成分声明
SAC
5.5.4物理化学性能
产品说明书或包装上可标明塑料产品及其各部件熔点、热分解温度。
6 试验方法
6.1化学特性 6.1.1重金属含量
将样品经高压系统微波消解,然后用原子吸收仪按GB/T15337进行测试,或者按照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按照GB/T37837进行检测。仲裁时按照GB/T15337进行检测 6.1.2总氟含量
将高温水解炉设置1250℃土25℃,30min,向蒸馏水烧瓶内注入3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开启温控至水沸。氧气流量调节1.0L/min,用推样杆胶塞塞紧石英管进样口。
将0.5g称量精准至0.1mg样品与石英砂放在燃烧舟里混合再盖上适量石英砂,置于燃烧炉口,缓
慢推进至炉中,搬烧15min,同时收集冷凝液。经孔径≤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用离子色谱测定仪进行氟含量测试。
6.1.3最小挥发性固体含量
有机成分(挥发性固体含量),按GB/T9345.1一2008方法A测定,测定温度650℃。
5 GB/T 40553—2021
6.2 生物降解性能
最终需氧生物分解测试应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测试,按照GB/T19277.1或GB/T19277.2进行。仲
裁时按照GB/T19277.1进行测试,
测试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5℃士5℃,并且整个试验周期内不得高于30℃。 被测材料(如印刷油墨、添加剂或着色剂等)的类型和性能不适宜采用受控堆肥条件下测试时,可采
用水溶液,按照GB/T19276.1或GB/T19276.2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也被认可。仲裁时按 GB/T19276.1进行测试,
试验周期不应超过365天。
6.3 崩解性能
按GB/T19811或ISO20200试验,试验环境温度为25℃士5℃,试验周期为180天。 当产品需要同时测试崩解性能和生态毒性时,应根据GB/T19811进行根据GB/T19811,在某个试验组中,为测试堆肥质量分析和生态毒性测试时,试验材料的添加量
如下:
a)堆肥湿重1%的最终形态的试验材料; b)堆肥湿重9%的粉状或颗粒状的试验材料当产品仅测试崩解性能时,可分为定量法和定性法。 定量法按ISO20200测定崩解度定性法按35mm框架试验方法测定可崩解性。采用框架试验时,应先通过GB/T19811测定崩解
度。试验材料应制备成5cm×5cm的薄膜样品形态,将样品固定在35mm标准框架上,与堆肥混合后,置于25℃士5℃黑暗环境中进行试验。应特别注意定期的堆肥的搅拌和混合操作,以确保框架的结构完整性。测试结束后观察框架并恢复其形状,
测试产品时,应以与预期使用相同的形式对产品进行测试。 对于具有不同厚度或密度的产品,如薄膜、容器和泡沫,只要化学成分和结构方面保持不变,则只需
测试最厚或最致密形式的产品。
6.4堆肥质量
6.4.1堆肥性质
堆肥性质按照GB/T28206或EN13432:2000进行测试。仲裁时按照EN13432:2000进行测试。
6.4.2生态毒性
按照OECD208和EN13432:2000中附件E中修订的规定进行测试,在试验开始时添加试验材料的样品堆肥发芽率和植物生物量大于空白堆肥的90%
按照GB/T21809或ASTME1676测试14天,计算生物存活率和重量。仲裁时按照GB/T21809 进行测试。
6.5可识别性
6.5.1塑料产品及其各部件的相关信息
6.5.1.1材质
材质成分按GB/T6040规定的红外光谱法进行测定
6
上一章:GB/T 40612-2021 塑料 海水沙质沉积物界面非漂浮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通过测定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下一章:GB/T 40280-2021 塑料 液态或乳液态或分散体系的树脂 用单筒旋转黏度计测定表观黏度

相关文章

GB/T 40553-2021 塑料 适合家庭堆肥塑料技术规范 GB/T 28206-2011 可堆肥塑料技术要求 GB/T 41639-2022 塑料 在实验室规模模拟堆肥化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率的测定 GB/T 33797-2017 塑料 在高固体份堆肥条件下最终厌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分析测定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 GB/T 33797-2017 塑料在高固体份堆肥条件下最终厌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分析测定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 DB32/T 3129-2016 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技术规范 GB/T 32487-2016 塑料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31402-2015 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