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WAN 0024-2020 T/CEEIA 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T/CWAN 0024-2020 T/CEEIA 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83.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4:17:44



相关搜索: 系统 技术 信息化 472 系统 车间 0024 cwan ceeia ceeia

内容简介

T/CWAN 0024-2020 T/CEEIA 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ICS 25.160.30 J 64
CWA
WA
中国焊接协会团体标准
T/CWAN 0024—2020 T/CEEIA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welding workshop information system
2020-12-21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国焊接协 会 发布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目次
前言,
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 5
信息种类.. 正常工作条件.. 5.1供电电源 5.2环境条件
6 整体架构....
6.1设备层. 6.2传输层.. 6.3应用层... 6.4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 数据接口与通信协议 7.1数据接口. 7. 2 通信协议数据结构及内容 8. 1 协议顿.. 8.2 设备通信协议 8.3 故障代码.
8
9 应用层..
9. 1 工艺设计模块 9. 2 生产计划模块 9. 3 计划执行模块. 9.4 数据采集模块 9.5 质量管理模块 9.6 统计报表模块.. 9. 7 信息化系统接口.
10 数据存储附录A(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B(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12 附录C(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埋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 附录D(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电阻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
K
19 .23
附录E(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PLC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 附录F(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机器人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
...26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附录A~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由中国焊接协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双编号。 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
限责任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上海模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麦格来特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电焊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星云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肯电气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正特焊接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宪政、王克鸿、袁智、杨庆轩、吴九澎、陈树君、段彪、王兆臣、何志军、 林涛、韩沛文、汤子康、王进成、梁华勇、林彦锋、王绿原、张兰、张红河、刘佳金、王纯洁、魏占静、 李源、朱品朝、李恒敏、蒋昱宏、陈建武、曲杰、罗建坤、李家波、刘金龙、孙加鹏、高伟、王波、李新松。
本文件于2020年首次制定。
II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文件以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为对象,规范和约定了其涉及的信息化内容,以及与信息化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电阻焊、埋弧焊等焊接方法,
手工焊条电弧焊通信协议参照“信息化系统与理埋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C)”。 注: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简写为“信息化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24 GB 15578 GB/T 156 GB/T2900.22 电工名词术语 电焊机 GB/T 4365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标准电压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阻焊电阻焊机机械和电气要求
GB/T 5226.1 GB/T 8118 GB/T 8366 GB/T 15579.1 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 GB/T 15579.10 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GB/T 19582.2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2部分: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
现指南
GB/T 19582. 3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3部分:Modbus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指南
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数字化车间术语和定义
GB/T 37393 GB/T 37413 T/CWAN0003/T/CEEIA297
MIG/MAG自动化焊接电源接口与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3. 1
预置电流preset current 预先设置的焊接电源输出电流,单位:安培(A)。
3. 2
预置电压presetvoltage 预先设置的焊接电源输出电压,单位:伏特(V)。
3. 3
1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预置送丝速度presetwirefeedingspeed 预先设置的送丝机送丝速度,单位:米每分钟(m/min)。
3.4
倍率override 设备实际运行参数值与设备输出数据的倍数。 示例:电流单位A倍率0.1设备输出数值为N。实际电流值应为:N乘以0.1。 信息种类信息种类如表1所示。
1
表1信息种类
序号 分类
信息内容
人员 以焊接作业者为主,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操作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员、库房管理员、设备管信息 理员、工段长、班组长。内容为所在班组、工号、姓名、作业种类、持证等级等
1
以焊接设备为主,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与软件的制造商名称、制造编号、所在位置、设备名称、
设备
信息 设备型号、设备类型、软件版本、制造日期、维修状态、设备运行日志、设备维保信息、设备
2
更换配件信息、设备易耗清单、设备档案管理等包括但不限于母材规格、焊材规格、焊剂牌号、保护气体、压缩空气等
物料信息工艺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规格、焊缝编号、焊接位置、焊接方法、加热参数、坡口形式、焊材牌号、
3
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摆动参数、热输入、焊接电源种类、 极性接法、焊接层道数、检验方法、保护气体及气体流量等
4
信息质量 外观尺寸检测(焊缝宽度、焊脚长度、焊缝余高、表面缺陷、均匀程度等)、无损检测(超声信息 检测、射线检测等)、理化检测(力学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等)等消耗
5
信息 电能用量、气体用量、焊材用量、工时消耗等维护 异常信息、维保信息(任务编号、维保设备、维保内容、维保执行人、维保周期、执行时间、 信息 维保提醒、保养等级)、停机时间等安全
6
7
安全门、安全光栅、安全区域检测的状态和触发信息等
8
信息工序
信息 工序路线、工序顺序、生产描述、工位信息、质检方案等生产 焊接生产订单编号、产品规格、计划生产数量、实际生产数量、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 信息 计划达成率等环境
9
1o
供电状况、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11
信息
5正常工作条件 5.1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应符合GB/T156的规定。供电电网品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a)电压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 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0%; c)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
2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d)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土4%。 5.2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范围:
工作期间:+5℃~+40℃;存储期间:-10℃~十40℃。
b) 空气相对湿度:
不超过90%;周围空气中的灰尘、酸、腐蚀性气体或物质等不超过正常含量,由于焊接过程而产生的这些物
质除外;
c) 海拔高度不应超过1000m; d) 设备安装的倾斜度不应超过10°; e)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Q; f) 冷却液的电阻率p≥5kQ·cm: 冷却液的进口压力:0.15MPa~0.3MPa。 g) 不得有超过进入工厂(车间)设备(部品)的相关电磁兼容性标准规定的抗扰度值的电磁骚扰
信号,本设备(部品)自己产生的除外。 注: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可以商定不同的工作条件。这些条件如:供电电源、高湿度、异常的腐蚀性烟雾、蒸汽、过
量的油蒸汽、不正常的振动或冲击、过量的灰尘、恶劣的气候条件、大气条件等
6整体架构
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规划参考图如图1所示。
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
1 工艺设计模块 全 生产计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
1

计划执行模块统计报表模块
应用层
数据互联互通
服务器互联网
企业内部自组网
运营商网络4G/5G
传输层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
传感与控制装置
设备层
人机交互终端 焊接电源焊接工作站加热设备 检测装置
图1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规划参考图
6.1设备层
设备层主要包含数字化焊接车间内使用的数字化的焊接电源、人机交互终端、焊接工作站、其他设备,以及条形码、二维码、温度、图像、RFID等信息采集装置,负责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层下发信息的执行。 6.2传输层
3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传输层包括企业内部自组网、互联网、运营商网络(4G/5G/NB-IoT)、现场总线以及工业以太网
负责设备层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传输。 6.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含服务器及安装于服务器上的各种应用软件模块和接口,负责数据处理和提供焊接信息应用服务。 6.4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
包括ERP、MES、CAPP、WMS等,信息化系统可以与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数据通讯。 7数据接口与通信协议
为满足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的运行需求,实现设备层、传输层、应用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如下一种或多种通信方式。 7.1数据接口
RS485、CAN总线或以太网(有线或无线)。
7.2通信协议 7.2.1RS485通信协议
RS485通信可采用Modbus-RTU,通信波特率可采用9600bps、19200bps或38400bps。 7.2.2CAN总线通信协议
CAN总线通信可采用CAN2.OB标准数据帧、远程帧、标准帧或扩展顿,也可采用CANopen或
DeviceNet通信协议,通信波特率可采用125kbps、250kbps或500kbps。 7.2.3以太网通信协议
以太网通信协议可采用TCP、UDP、MQTT、OPC或Modbus-TCP、EtherNet/IP通信协议。
8数据结构及内容
数据结构及内容参照以下要求组织,但不限于附录所列数据,各厂家可依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增加的数据,须在已有数据后面依次增加;减少的数据,须保持对应字节位为空,不得占用。
多字节数据,高位在前。 8.1协议
信息化系统和设备之间通信应遵守四种协议帧:设备识别、查看参数、设置参数、实时数据。基本要求如下: 8.1.1设备识别
信息化系统向设备下发信息化系统厂商信息;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设备信息。 8.1.2查看参数
信息化系统向设备下发指令,要求查看参数;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指定的参数。 8.1.3设置参数
信息化系统向设备下发指令和数据,要求设置参数;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执行状态。 8.1.4实时数据
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设备实时数据。 8.2设备通信协议
信息化系统与下列设备间的通信协议按附录要求执行,未列入设备可参考附录格式自行添加。 8.2.1信息化系统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A) 8.2.2信息化系统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B)
4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8.2.3信息化系统与埋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C) 8.2.4 信息化系统与电阻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D) 8.2.5 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PLC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附录E) 8.2.6 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机器人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附录F) 8.3故障代码
故障代码由各设备厂商自行定义。
应用层 9.1工艺设计模块
9
工艺设计模块如表2所示,不限于表格所列信息。
表2工艺设计模块
序号 1 2 3 4
功能定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管理焊接工艺规程管理
功能解释
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基本信息、详细信息包括规程基本信息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信息包括焊工基本信息、焊工证书信息包括工件的基本信息、对应的焊缝信息包括产品规格、焊缝编号、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预热参数、坡口形式、 焊材牌号、焊丝/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 摆动参数、热输入、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工艺参数选择焊缝对应的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无损检测方法选择使用的焊材牌号、理论使用量、焊剂、辅材等如气体分类、接头形式、坡口形式、标准体系、质量等级等
焊工及证书管理
工件管理
焊缝管理
5
焊材信息基础信息
6 7 9. 2 生产计划模块
生产计划模块如表3所示,不限于表格所列信息。
表3生产计划模块
功能定义生产订单信息生产订单状态物料计划工艺工序人员管理
序号 1 2 3 4 5
功能解释
包括订单编号、产品规格、工件信息、焊缝信息、计划生产数量、实际生产数量、计划完成时间包括未下达、已下达包括母材、焊材、焊剂、保护气体、压缩空气、氧气、乙炔、 维护物料的供货数量和供货时间工序路线、工序顺序、生产描述、工位信息、质检方案包括操作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员、库房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工段长、 班组长等包括设备制造厂家、制造编号、所在位置、设备名称、型号、软件版本、 设备类型、出厂日期等
设备管理
6
9.3 计划执行模块
5 ICS 25.160.30 J 64
CWA
WA
中国焊接协会团体标准
T/CWAN 0024—2020 T/CEEIA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welding workshop information system
2020-12-21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国焊接协 会 发布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目次
前言,
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 5
信息种类.. 正常工作条件.. 5.1供电电源 5.2环境条件
6 整体架构....
6.1设备层. 6.2传输层.. 6.3应用层... 6.4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 数据接口与通信协议 7.1数据接口. 7. 2 通信协议数据结构及内容 8. 1 协议顿.. 8.2 设备通信协议 8.3 故障代码.
8
9 应用层..
9. 1 工艺设计模块 9. 2 生产计划模块 9. 3 计划执行模块. 9.4 数据采集模块 9.5 质量管理模块 9.6 统计报表模块.. 9. 7 信息化系统接口.
10 数据存储附录A(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B(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12 附录C(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埋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 附录D(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电阻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
K
19 .23
附录E(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PLC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 附录F(规范性)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机器人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
...26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附录A~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由中国焊接协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双编号。 本文件由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
限责任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上海模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麦格来特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电焊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星云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肯电气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正特焊接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宪政、王克鸿、袁智、杨庆轩、吴九澎、陈树君、段彪、王兆臣、何志军、 林涛、韩沛文、汤子康、王进成、梁华勇、林彦锋、王绿原、张兰、张红河、刘佳金、王纯洁、魏占静、 李源、朱品朝、李恒敏、蒋昱宏、陈建武、曲杰、罗建坤、李家波、刘金龙、孙加鹏、高伟、王波、李新松。
本文件于2020年首次制定。
II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文件以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为对象,规范和约定了其涉及的信息化内容,以及与信息化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电阻焊、埋弧焊等焊接方法,
手工焊条电弧焊通信协议参照“信息化系统与理埋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C)”。 注: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简写为“信息化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24 GB 15578 GB/T 156 GB/T2900.22 电工名词术语 电焊机 GB/T 4365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标准电压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阻焊电阻焊机机械和电气要求
GB/T 5226.1 GB/T 8118 GB/T 8366 GB/T 15579.1 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 GB/T 15579.10 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GB/T 19582.2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2部分: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
现指南
GB/T 19582. 3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3部分:Modbus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指南
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数字化车间术语和定义
GB/T 37393 GB/T 37413 T/CWAN0003/T/CEEIA297
MIG/MAG自动化焊接电源接口与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3. 1
预置电流preset current 预先设置的焊接电源输出电流,单位:安培(A)。
3. 2
预置电压presetvoltage 预先设置的焊接电源输出电压,单位:伏特(V)。
3. 3
1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预置送丝速度presetwirefeedingspeed 预先设置的送丝机送丝速度,单位:米每分钟(m/min)。
3.4
倍率override 设备实际运行参数值与设备输出数据的倍数。 示例:电流单位A倍率0.1设备输出数值为N。实际电流值应为:N乘以0.1。 信息种类信息种类如表1所示。
1
表1信息种类
序号 分类
信息内容
人员 以焊接作业者为主,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操作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员、库房管理员、设备管信息 理员、工段长、班组长。内容为所在班组、工号、姓名、作业种类、持证等级等
1
以焊接设备为主,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与软件的制造商名称、制造编号、所在位置、设备名称、
设备
信息 设备型号、设备类型、软件版本、制造日期、维修状态、设备运行日志、设备维保信息、设备
2
更换配件信息、设备易耗清单、设备档案管理等包括但不限于母材规格、焊材规格、焊剂牌号、保护气体、压缩空气等
物料信息工艺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规格、焊缝编号、焊接位置、焊接方法、加热参数、坡口形式、焊材牌号、
3
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摆动参数、热输入、焊接电源种类、 极性接法、焊接层道数、检验方法、保护气体及气体流量等
4
信息质量 外观尺寸检测(焊缝宽度、焊脚长度、焊缝余高、表面缺陷、均匀程度等)、无损检测(超声信息 检测、射线检测等)、理化检测(力学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等)等消耗
5
信息 电能用量、气体用量、焊材用量、工时消耗等维护 异常信息、维保信息(任务编号、维保设备、维保内容、维保执行人、维保周期、执行时间、 信息 维保提醒、保养等级)、停机时间等安全
6
7
安全门、安全光栅、安全区域检测的状态和触发信息等
8
信息工序
信息 工序路线、工序顺序、生产描述、工位信息、质检方案等生产 焊接生产订单编号、产品规格、计划生产数量、实际生产数量、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 信息 计划达成率等环境
9
1o
供电状况、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11
信息
5正常工作条件 5.1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应符合GB/T156的规定。供电电网品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a)电压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 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0%; c)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
2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d)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土4%。 5.2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范围:
工作期间:+5℃~+40℃;存储期间:-10℃~十40℃。
b) 空气相对湿度:
不超过90%;周围空气中的灰尘、酸、腐蚀性气体或物质等不超过正常含量,由于焊接过程而产生的这些物
质除外;
c) 海拔高度不应超过1000m; d) 设备安装的倾斜度不应超过10°; e)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Q; f) 冷却液的电阻率p≥5kQ·cm: 冷却液的进口压力:0.15MPa~0.3MPa。 g) 不得有超过进入工厂(车间)设备(部品)的相关电磁兼容性标准规定的抗扰度值的电磁骚扰
信号,本设备(部品)自己产生的除外。 注: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可以商定不同的工作条件。这些条件如:供电电源、高湿度、异常的腐蚀性烟雾、蒸汽、过
量的油蒸汽、不正常的振动或冲击、过量的灰尘、恶劣的气候条件、大气条件等
6整体架构
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规划参考图如图1所示。
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
1 工艺设计模块 全 生产计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
1

计划执行模块统计报表模块
应用层
数据互联互通
服务器互联网
企业内部自组网
运营商网络4G/5G
传输层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
传感与控制装置
设备层
人机交互终端 焊接电源焊接工作站加热设备 检测装置
图1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规划参考图
6.1设备层
设备层主要包含数字化焊接车间内使用的数字化的焊接电源、人机交互终端、焊接工作站、其他设备,以及条形码、二维码、温度、图像、RFID等信息采集装置,负责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层下发信息的执行。 6.2传输层
3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传输层包括企业内部自组网、互联网、运营商网络(4G/5G/NB-IoT)、现场总线以及工业以太网
负责设备层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传输。 6.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含服务器及安装于服务器上的各种应用软件模块和接口,负责数据处理和提供焊接信息应用服务。 6.4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
包括ERP、MES、CAPP、WMS等,信息化系统可以与其他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数据通讯。 7数据接口与通信协议
为满足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的运行需求,实现设备层、传输层、应用层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如下一种或多种通信方式。 7.1数据接口
RS485、CAN总线或以太网(有线或无线)。
7.2通信协议 7.2.1RS485通信协议
RS485通信可采用Modbus-RTU,通信波特率可采用9600bps、19200bps或38400bps。 7.2.2CAN总线通信协议
CAN总线通信可采用CAN2.OB标准数据帧、远程帧、标准帧或扩展顿,也可采用CANopen或
DeviceNet通信协议,通信波特率可采用125kbps、250kbps或500kbps。 7.2.3以太网通信协议
以太网通信协议可采用TCP、UDP、MQTT、OPC或Modbus-TCP、EtherNet/IP通信协议。
8数据结构及内容
数据结构及内容参照以下要求组织,但不限于附录所列数据,各厂家可依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增加的数据,须在已有数据后面依次增加;减少的数据,须保持对应字节位为空,不得占用。
多字节数据,高位在前。 8.1协议
信息化系统和设备之间通信应遵守四种协议帧:设备识别、查看参数、设置参数、实时数据。基本要求如下: 8.1.1设备识别
信息化系统向设备下发信息化系统厂商信息;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设备信息。 8.1.2查看参数
信息化系统向设备下发指令,要求查看参数;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指定的参数。 8.1.3设置参数
信息化系统向设备下发指令和数据,要求设置参数;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执行状态。 8.1.4实时数据
设备向信息化系统上传设备实时数据。 8.2设备通信协议
信息化系统与下列设备间的通信协议按附录要求执行,未列入设备可参考附录格式自行添加。 8.2.1信息化系统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A) 8.2.2信息化系统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B)
4 T/CWAN00242020 T/CEEIA472—2020
8.2.3信息化系统与埋弧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C) 8.2.4 信息化系统与电阻焊焊接电源的通信协议(附录D) 8.2.5 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PLC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附录E) 8.2.6 信息化系统与焊接工作站(机器人为主控设备)的通信协议(附录F) 8.3故障代码
故障代码由各设备厂商自行定义。
应用层 9.1工艺设计模块
9
工艺设计模块如表2所示,不限于表格所列信息。
表2工艺设计模块
序号 1 2 3 4
功能定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管理焊接工艺规程管理
功能解释
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基本信息、详细信息包括规程基本信息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信息包括焊工基本信息、焊工证书信息包括工件的基本信息、对应的焊缝信息包括产品规格、焊缝编号、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预热参数、坡口形式、 焊材牌号、焊丝/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 摆动参数、热输入、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工艺参数选择焊缝对应的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无损检测方法选择使用的焊材牌号、理论使用量、焊剂、辅材等如气体分类、接头形式、坡口形式、标准体系、质量等级等
焊工及证书管理
工件管理
焊缝管理
5
焊材信息基础信息
6 7 9. 2 生产计划模块
生产计划模块如表3所示,不限于表格所列信息。
表3生产计划模块
功能定义生产订单信息生产订单状态物料计划工艺工序人员管理
序号 1 2 3 4 5
功能解释
包括订单编号、产品规格、工件信息、焊缝信息、计划生产数量、实际生产数量、计划完成时间包括未下达、已下达包括母材、焊材、焊剂、保护气体、压缩空气、氧气、乙炔、 维护物料的供货数量和供货时间工序路线、工序顺序、生产描述、工位信息、质检方案包括操作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员、库房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工段长、 班组长等包括设备制造厂家、制造编号、所在位置、设备名称、型号、软件版本、 设备类型、出厂日期等
设备管理
6
9.3 计划执行模块
5
上一章:T/CWAN 0026-2021 T/CEEIA 507-2021 MIG/MAG焊枪电缆技术要求 下一章:T/CWAN 0002-2017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

相关文章

T/CWAN 0024-2020 T/CEEIA 472-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T/CWAN 0027-2022 T/CEEIA 584-2022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制造规范 T/CWAN 0026-2021 T/CEEIA 507-2021 MIG/MAG焊枪电缆技术要求 T/CWAN 0081-2023 激光焊接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T/CWAN 0002-2018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 T/CWAN 0002-2017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 T/CWAN 0105-2024 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37393-2019 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