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01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714.2—2020
塑料 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Plastics—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semi-finishedproducts- Part 2: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ISO13000-2:2005,MOD)
2021-07-01实施
2020-12-1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
塑料 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39714.2—2020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20年12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66807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GB/T 39714.2—2020
前言
GB/T39714《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共分为两个部分:一第1部分:要求和命名;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部分为GB/T3971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3000-2:2005《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第2部
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部分与ISO13000-2:2005相比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具体调整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B(见附录B)。 本部分与ISO13000-2:200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
的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33.1及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33.2代替ISO1183
(见6.4);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40.2代替ISO527-2(见6.3.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40.3代替ISO527-3(见6.3.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8.1代替IEC60243-1(见6.8.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8.2代替IEC60243-2(见6.8.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035代替ISO472(见第3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411代替ISO868(见6.9);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398.1代替ISO2039-1(见6.9);
S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342代替ISO1923(见6.2);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9714.1代替ISO13000-1(见第3章); ·用ISO22088-3代替ISO4599(见6.12); ?用ISO22088-4代替ISO4600(见6.12); ·删除了ASTMD621-64(见ISO13000-2:2005的第2章);一用ISO20568-1代替ISO12086-1(见附录A);一用ISO20568-2代替ISO12086-2(见附录A):增加了附录A中的参考标准内容(见附录A的[1]~[4])。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嘉目氟塑料有限公司、上海上
.
化氟材料有限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聊城氟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聊城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丹、钟勤、于文根、邬方涛、刘力荣、金石磊、毕静利、藤谋勇、部敏闵、胡全英、
夏忠、李小慧。
1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GB/T39714.2—2020
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警示一一如果可能,使用本文件的个人应熟悉常规实验室常规操作。本文件也不会提及所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用者应自已使用恰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确保服从法规要求。
1范围
GB/T39714的本部分规定了聚四氟乙烯半成品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聚四氟乙烯半成品的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33.1—2008,ISO1183-1:2004,IDT)
GB/T1033.2一2010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GB/T1033.2- 2010,ISO1183-2:2004,MOD)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040.2- 2006,ISO527-2:1993,IDT)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1040.3一2006, ISO527-3:1995,IDT)
GB/T1408.1—2016绝缘材料 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408.1- 2016,IEC60243-1:2013,IDT)
GB/T1408.2绝缘材料 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分:对应用直流电压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1408.2—2016,IEC60243-2:2013,IDT)
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2035—2008,ISO472:1999,IDT) GB/T 2411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2411一2008,ISO868:
2003,IDT)
GB/T 3398.1 塑料 硬度测定第1部分:球压痕法(GB/T3398.1—2008,ISO2039-1:2001, IDT)
GB/T6342泡沫塑料和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GB/T6342一1996,ISO1923:1981,IDT) GB/T39714.1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半成品第1部分:要求和命名(GB/T39714.1-
2020ISO13000-1:2005,MOD)
ISO36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尺寸测量设备:外部测量用千分尺设计和计量特性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Dimensional measuring equipment:Micrometers for ex ternal measurementsDesign and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O22088-3塑料耐环境应力开裂(ESC)性能测定第3部分:弯曲带法(Plastics一Determi
nation of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 (ESC)—Part 3: Bent strip method)
1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GB/T39714.2—2020
ISO22088-4塑料耐环境应力开裂(ESC)性能测定第4部分:球或针压人法(Plastics一De 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 (ESC)—Part 4:Ball or pin impression method)
ASTMD1389薄层固体电绝缘材料的耐电压测试的试验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Proof- Voltage Testing of Thin Solid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
ASTME94射线照相检验导则(StandardGuideforRadiographicExamination) CIE15比色法(Colorimetry) CIE1931标准比色体系(standardcolorimetricsystem) CIE1964 补充标准比色体系(supplementarystandardcolorimetricsystem)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和GB/T3971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取样
聚四氟乙烯半成品的取样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材料的物理形状。只要条件许可,应在聚四氟乙烯半成品上进行取样。试样需在统计学上满足测试方法的要求。
5 试样准备
用来测试的试样应直接从聚四氟乙烯半成品上取样,或者通过机械加工半成品的方式制得,不应有
其他处理。不应通过任何模塑工艺直接制备试样。无法通过加工聚四氟乙烯半成品获得试样时,应根据本部分的规定制备试样。在某些情况下,试样需要一些特殊成型工艺制备的除外。
6半成品测试
6.1概述
本部分所要求的性能测试应按本部分提出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密度、拉伸性能、硬度和电气性能时,试样应在(23土2)℃条件下放置至少4h。进行其他项目测试时,对放置条件无要求。
附录A列举了标准内容提及的其他聚四氟乙烯半成品相关的测试标准。 6.2尺寸
按GB/T6342的规定进行。 6.3拉伸性能 6.3.1拉伸试样 6.3.1.1 1概述
根据6.3.1.2~6.3.1.5的规定选择合适的试样。应从聚四氟乙烯半成品上至少取3组试样进行试验测试。
注:对于模压型材、棒材、管材的试样,无论是根据6.3.1.2还是6.3.1.3的要求,只要是从同一产品上取样,都会得
s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GB/T 39714.2—2020
到相似的结果。 对于挤出产品试样,其切割取样方向应平行于挤出方向,保证了每个试样都代表了轴向上的不同截
面和不同截面区域。对于车削带、车削板或薄膜产品试样,其取样方向应垂直于坏料的成型压力方向,即产品车削方向。如果该方向未知,则需准备2组试样进行测试,两组试样应呈90°方向垂直切割,取数值高的那一组(通常是垂直于成型压力方向)为最终结果。此过程可确保测试结果的统一性。微型拉伸试样(见6.3.1.3)常用于聚四氟乙烯产品中。 6.3.1.2 车削型哑铃型试样
试样经车削加工制备而成,其尺寸和形状见图1。D值为(7士0.5)mm或(10士0.5)mm或(20士 0.5)mm
1
w
说明:尺寸比例为: d =(0.45~0.55)D L=(5~6)D I =(3~3.5)D R =(0.2~0.3)D
图1车削型哑铃型试样
6.3.1.3微型拉伸试样(小的冲压型哑铃型)
首先,将产品机加工成1.5mm~2.5mm厚的板材或圆片,或车削成矩形截面的环后裁开并压平成板材,然后通过有锋利刀刃的冲模在板材或圆片上单次冲裁制成微型拉伸试样。冲裁试样的刀刃模具如图2所示,尺寸如表1所示,冲模的洛氏硬度(HRC)为45~50,冲模刀刃外侧应锐利见图2a)。对于任何一个试样,窄平直部分的厚度不应比平均值偏离超过2%。在冲裁试样时,板材应放置在有刚性基板的、平滑且柔性的材料表面上(如:皮革、橡胶或优质硬纸板)。冲模的刀刃应锋利且没有缺口或其他可见缺陷。当车削带的厚度在0.125mm~3.0mm,试样可以直接从聚四氟乙烯半成品中直接冲裁取样。
3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GB/T 39714.2—2020
单位为毫米
09
2
≥75
X 2A
说明:冲模的内部尺寸和试样一样。
a) 钢制冲模刀刃
9°0F9
5
5
91≤
22±0.25
>38
b)微型拉伸试样
a(1.5±0.3)mm或(0.8±0.15)mm或(0.5±0.1)mm或(0.125±0.030)mm。
图2用于微型拉伸(A型)试样和冲裁试样的刀刃模具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