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1123.3-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GB/T 41123.3-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1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9:58:00



相关搜索: 检测 计算机 无损检测 射线 工业 层析 验证 41123 部分 成像

内容简介

GB/T 41123.3-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ICS 19.100 CCS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Non-destructive testingRadiation methods for 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Part3:Qualification
(ISO 15708-4 :2017,Non-destructive testing—Radiation methods for computed
tomography—Part 4 :Qualification,IDT)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目 次
前言引言
II IV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测验证 5CT系统验证 6CT系统分辨率评价方法示例
1 GB/T41123.3—2021/IS015708-4:20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123《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的第3部分。GB/T4112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原理、设备和样品;一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第3部分:验证。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5708-4:2017《无损检测 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4部分:验证》。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修改了使用有误的引用文件(见第2章、4.2.3、5.3.3、6.3);修改了引用有误的章节号(见4.2.3);修改了图1的图题(图1);修改了编写有误的较高能量设备加速电压范围(见6.4.1);修改了CT灰度值符号(见6.4.4)。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瑞景检测(上海)有
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固鸿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建生、张义凤、张杰、王、肖永顺、倪培君、丁杰、裘吕超、刘振鑫、郭智敏、 黄冬琴、安康、付康、王福全、周志政、叶青、王晓勇、徐国珍、刘军。
II GB/T 41123.3—2021/ISO 15708-4:2017
引言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简称工业CT)是通过对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射线投影测量而获取物体横截面信息的成像技术,涉及放射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图形图像学和机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工业CT具有不受被测物体材料种类、组成结构、表面状况等限制,能给出与被测物体组分、密度、几何结构及尺寸特性等对应的断层图像,成像直观,空间及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冶金、机械、汽车制造、高铁、电子、地质、生物、考古等领域,用于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密度表征、装配结构分析、逆向工程等多种场合。
为了规范工业CT检测工作,并和国际接轨,在总结多年来工业CT研究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将 ISO15708(共四部分)转化为我国的标准文件,其中ISO15708-1修改采用转化为GB/T12604.12 《无损检测术语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纳入我国无损检测术语标准体系。 ISO15708-2~ISO15708-4等同转化为GB/T41123系列文件。GB/T41123分为3个部分:
-GB/T41123.1无损检测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第1部分:原理、设备和样品; —GB/T41123.2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GB/T41123.3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第3部分:验证。 GB/T41123规定了工业CT原理、设备和样品、操作和解释、验证等内容,对工业CT检测全过程
提出了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促进工业CT技术发展、交流及合作,对工业CT在各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件是GB/T41123的第3部分,规定了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系统在执行不同检测任务时
进行性能验证的基本要求,旨在为检测人员提供相关技术信息,以便在检测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参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评定。
IV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CT)系统在执行不同检测任务时进行性能验证的基本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非医学应用)检测,并给出一组统一的CT性能参数定义,
以及这些性能参数与CT系统技术规格的关系,
本文件适用于计算机轴向层析成像,不适用于平移扫描层析成像和断层照相合成等其他类型的层析成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123.2—2021 1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ISO15708-3:2017,IDT)
ISO15708-1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1部分:术语(Non-destructivetesting Radiation methods for computed tomographyPart 1:Terminology)
注:GB/T12604.12—2021无损检测 则术语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ISO15708-1:2017,
MOD)
3术语和定义
ISO1570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维护的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地址如下:
-IEC电子百科:http://www.electropedia.org/; —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s://www.iso.org/obp。
4检测验证
4.1概述
工业CT用于缺陷检测和尺寸测量,通过CT扫描无法直接给出尺寸测量值(如孔径或壁厚),应根据由CT灰度值表征的X射线衰减数据经计算得到。特征可检性和检测精度取决于检测任务、检测设备及采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当检测任务、检测设备及采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确定后,应对CT系统进行相应的验证,验证方法见4.2和4.3。验证宜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实施。受训人员应证明其经过培训并取得数字射线或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资格
1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4.2 缺陷检测的验证 4.2.1概述
检测验证中,宜确认CT检测技术是否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下列验证是确定工业CT适用性的典型过程。 4.2.2 质量特征
典型被检特征包括气孔、孔洞、裂纹、夹杂物、污染物的尺寸以及材质分布和组件的装配和安装位
置。因CT系统的检测性能取决于测试样品和被检特征的类型、位置和尺寸,故宜已知以下信息
a) 被测物体:
1)尺寸; 2)重量; 3)材质; 4)X射线在材料中的透照厚度。
b) 被检特征:
1)类型; 2)位置; 3)尺寸; 4) 分布、频率。 特征可检性: 1)极限缺陷; 2)极限特征。
c)
由于特征可检性直接决定CT系统性能参数进而影响成本,因此在确定检测灵敏度要求时应特别谨慎。如因缺少信息而无法设定被检特征的极限值,针对特定方法和CT系统宜使用尽可能好的检测灵敏度,并采用破坏性试验验证被检特征的可检性
4.2.3特征可检性/检测系统/系统参数设置
CT系统的适用性和系统参数的选择由特征可检性的要求决定。典型变量包括以下内容
?
a) 空间分辨率:
1)CT图像整体空间分辨率; 2)扫描几何布置; 3) 探测器空间分辨率; 4) 射线源焦点尺寸。
b) 对比度分辨率:
CT图像整体对比度分辨率;
1 2) 探测器设置;
3)管电压; 4)管电流。 重建/可视化: 1) 投影数量; 2) 重建/可视化CT灰度值动态范围;
c)
X、Y、Z轴CT图像尺寸。
3)
2 ICS 19.100 CCS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Non-destructive testingRadiation methods for 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Part3:Qualification
(ISO 15708-4 :2017,Non-destructive testing—Radiation methods for computed
tomography—Part 4 :Qualification,IDT)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目 次
前言引言
II IV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测验证 5CT系统验证 6CT系统分辨率评价方法示例
1 GB/T41123.3—2021/IS015708-4:20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123《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的第3部分。GB/T4112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原理、设备和样品;一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第3部分:验证。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5708-4:2017《无损检测 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4部分:验证》。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修改了使用有误的引用文件(见第2章、4.2.3、5.3.3、6.3);修改了引用有误的章节号(见4.2.3);修改了图1的图题(图1);修改了编写有误的较高能量设备加速电压范围(见6.4.1);修改了CT灰度值符号(见6.4.4)。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瑞景检测(上海)有
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固鸿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建生、张义凤、张杰、王、肖永顺、倪培君、丁杰、裘吕超、刘振鑫、郭智敏、 黄冬琴、安康、付康、王福全、周志政、叶青、王晓勇、徐国珍、刘军。
II GB/T 41123.3—2021/ISO 15708-4:2017
引言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简称工业CT)是通过对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射线投影测量而获取物体横截面信息的成像技术,涉及放射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图形图像学和机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工业CT具有不受被测物体材料种类、组成结构、表面状况等限制,能给出与被测物体组分、密度、几何结构及尺寸特性等对应的断层图像,成像直观,空间及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冶金、机械、汽车制造、高铁、电子、地质、生物、考古等领域,用于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密度表征、装配结构分析、逆向工程等多种场合。
为了规范工业CT检测工作,并和国际接轨,在总结多年来工业CT研究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将 ISO15708(共四部分)转化为我国的标准文件,其中ISO15708-1修改采用转化为GB/T12604.12 《无损检测术语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纳入我国无损检测术语标准体系。 ISO15708-2~ISO15708-4等同转化为GB/T41123系列文件。GB/T41123分为3个部分:
-GB/T41123.1无损检测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第1部分:原理、设备和样品; —GB/T41123.2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GB/T41123.3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第3部分:验证。 GB/T41123规定了工业CT原理、设备和样品、操作和解释、验证等内容,对工业CT检测全过程
提出了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促进工业CT技术发展、交流及合作,对工业CT在各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件是GB/T41123的第3部分,规定了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系统在执行不同检测任务时
进行性能验证的基本要求,旨在为检测人员提供相关技术信息,以便在检测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参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评定。
IV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CT)系统在执行不同检测任务时进行性能验证的基本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非医学应用)检测,并给出一组统一的CT性能参数定义,
以及这些性能参数与CT系统技术规格的关系,
本文件适用于计算机轴向层析成像,不适用于平移扫描层析成像和断层照相合成等其他类型的层析成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123.2—2021 1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ISO15708-3:2017,IDT)
ISO15708-1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1部分:术语(Non-destructivetesting Radiation methods for computed tomographyPart 1:Terminology)
注:GB/T12604.12—2021无损检测 则术语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ISO15708-1:2017,
MOD)
3术语和定义
ISO1570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维护的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地址如下:
-IEC电子百科:http://www.electropedia.org/; —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s://www.iso.org/obp。
4检测验证
4.1概述
工业CT用于缺陷检测和尺寸测量,通过CT扫描无法直接给出尺寸测量值(如孔径或壁厚),应根据由CT灰度值表征的X射线衰减数据经计算得到。特征可检性和检测精度取决于检测任务、检测设备及采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当检测任务、检测设备及采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确定后,应对CT系统进行相应的验证,验证方法见4.2和4.3。验证宜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实施。受训人员应证明其经过培训并取得数字射线或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资格
1 GB/T41123.3—2021/ISO15708-4:2017
4.2 缺陷检测的验证 4.2.1概述
检测验证中,宜确认CT检测技术是否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下列验证是确定工业CT适用性的典型过程。 4.2.2 质量特征
典型被检特征包括气孔、孔洞、裂纹、夹杂物、污染物的尺寸以及材质分布和组件的装配和安装位
置。因CT系统的检测性能取决于测试样品和被检特征的类型、位置和尺寸,故宜已知以下信息
a) 被测物体:
1)尺寸; 2)重量; 3)材质; 4)X射线在材料中的透照厚度。
b) 被检特征:
1)类型; 2)位置; 3)尺寸; 4) 分布、频率。 特征可检性: 1)极限缺陷; 2)极限特征。
c)
由于特征可检性直接决定CT系统性能参数进而影响成本,因此在确定检测灵敏度要求时应特别谨慎。如因缺少信息而无法设定被检特征的极限值,针对特定方法和CT系统宜使用尽可能好的检测灵敏度,并采用破坏性试验验证被检特征的可检性
4.2.3特征可检性/检测系统/系统参数设置
CT系统的适用性和系统参数的选择由特征可检性的要求决定。典型变量包括以下内容
?
a) 空间分辨率:
1)CT图像整体空间分辨率; 2)扫描几何布置; 3) 探测器空间分辨率; 4) 射线源焦点尺寸。
b) 对比度分辨率:
CT图像整体对比度分辨率;
1 2) 探测器设置;
3)管电压; 4)管电流。 重建/可视化: 1) 投影数量; 2) 重建/可视化CT灰度值动态范围;
c)
X、Y、Z轴CT图像尺寸。
3)
2
上一章:GB/T 41120-2021 无损检测 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检测 下一章:GB/T 12604.12-2021 无损检测 术语 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相关文章

GB/T 41123.3-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3部分:验证 GB/T 12604.12-2021 无损检测术语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GB/T 12604.12-2021 无损检测 术语 第12部分: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GB/T 41123.2-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2部分:操作和解释 GB/T 41123.1-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第1部分:原理、设备和样品 TB/T 3105.4-2014 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无损检测 第4部分: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 GB/T 34365-2017 无损检测术语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 GB/T 29070-2012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 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