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4002.5-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NB/T 14002.5-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6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5:56:00



相关搜索: 水平井 改造 页岩 作业 部分 14002

内容简介

NB/T 14002.5-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ICS 75.020 E 14 备案号:57301—2017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4002.5—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Shale gas reservoir stimulation-
Part 5 : Operation requirements for milling plug in horizontal well
2017—05-01实施
2016—1205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4002.5—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施工设计 5 施工准备 6 施工作业
4
...............
设备拆卸 8 资料处理 9 HSE管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 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桥塞作业推荐组合工具串
7
6 NB/T 14002.5—2016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NB/T14002《页岩气储层改造》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压裂设计规范;一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技术规范;一第3部分:压裂返排液回收和处理方法;
-第4部分:水平井泵送桥塞一射孔联作技术推荐作法;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一第6部分:水平井分簇射孔作业要求。

本部分为NB/T14002的第5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
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处、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服务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向刚、卢秀德、宋丹、李源源、郭彪、李睿、王汤、曾波、段友智。
II NB/T 14002.5—2016
页岩气储层改造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1范围
NB/T14002的本部分规定了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可钻桥塞作业的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作业、设备拆卸、资料处理、安全环境保护等。
本部分适用于页岩气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可钻桥塞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981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 SY/T 627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 6761 连续管作业机 SY/T 6895 连续油管 SY/T 7012 连续油管井控设备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短程起下 short trip 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桥塞作业中,在完成阶段性设计磨铣桥塞数量后所进行的上提连续油管及组
合工具串至安全井段,并重新下放至下一桥塞面的作业过程。 3.2
自锁 self-locking 连续油管在水平段施工作业时,因其自重、井斜角和方位角等因素影响,使得连续油管下推力不
足以克服连续油管与套管内壁间摩擦力,而出现的不能继续前行的现象。
4施工设计
4.1设计原则
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桥塞作业施工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保证强度和钻磨效率的原则。选择连续油管屈服强度宜不小于620.5MPa,外径宜不小于 50.8mm。
1 NB/T 14002.5—2016
保证井控安全的原则。井下组合工具串中应包含内防喷工具和安全接头,井控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井控安全要求。 保证施工安全的原则。井下组合工具串的外径(除磨鞋外)宜一致,选择磨鞋的外径与生产套管通径的差值,宜在6mm~20mm之间。
4.2设计内容
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桥塞作业施工设计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相关方签字确认的施工设计审批表。 井身结构图和井眼轨迹等基础数据及井况。 桥塞坐封位置及射孔井段数据。 预期达到的施工目的及方案。 针对施工过程提出的技术措施及配套要求。 施工前准备要求。 拟进行施工工艺的施工流程及操作步骤要求。 井控、安全及环保要求。 应急预案。
5施工准备
5.1i 连续油管设备 5.1.1连续油管作业机
连续油管作业机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应满足SY/T6761的要求。 5.1.2连续油管
连续油管的选择通常考虑油管外径、长度、压力等级、屈服扭矩、疲劳强度等参数:
油管长度的富余量应满足正常起下要求。 出厂试压压力宜不小于设计最大泵注压力的1.2倍。 屈服扭矩宜不小于所选螺杆马达制动扭矩的2倍。 最大疲劳强度宜不超过80%。 其他参数应满足SY/T6895的要求。
5.1.3井控设备 5.1.3.1防喷器、防喷盒和防喷管等井控设备的选择应满足SY/T7012的要求。 5.1.3.2 ,防喷管的长度应大于组合工具串长度。 5.1.3.3 防喷管内通径应大于组合工具串最大外径,其差值宜不小于6mm。 5.2泵注设备 5.2.1配液设备的工作能力应满足作业所需工作液的配制要求。 5.2.2 供液设备的工作能力应满足设备稳定泵注的要求。 5.2.3 泵注设备的排量和性能应满足螺杆马达施工排量和超压停泵保护要求。 5.2.4 高、低压过滤器应满足工作液中固相物的过滤要求,并能方便地清理过滤出的固相物。 2 NB/T 14002.5—2016
5.3井下工具 5.3.1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作业组合工具串推荐为下列组合之-一,结构简图参见附录A:
磨鞋(钻头)螺杆马达循环阀液压丢手震击器双活瓣单流阀抗扭连接接头 连续油管。 磨鞋(钻头)螺杆马达水力振荡器循环阀液压丢手震击器双活瓣单流阀抗扭连接接头连续油管。
一一磨鞋(钻头)螺杆马达震击器马达头(含内防喷工具)抗扭连接接头连续油管。 一一磨鞋(钻头)螺杆马达水力振荡器震击器马达头(含内防喷工具)抗扭连接接头
连续油管。
5.3.2抗扭连接接头应满足抗拉、承压、抗扭和投球通径的要求。 5.3.3双活瓣单流阀应满足投球通径和井控的要求。 5.3.4马达头应满足井控和安全丢手的要求。 5.3.5循环阀应满足正常打开和泵注循环的要求。 5.3.6震击器宜具备上/下双向震击功能,且根据其通径选择震击器连于投球工具间的组合方式。 5.3.7水力振荡器应满足正常泵注的要求。 5.3.8螺杆马达应具备防转子坠落装置,根据作业环境应满足施工排量、扭矩和工作温度等的要求。 5.3.9磨鞋(钻头)类型的选择应与待磨铣桥塞的材质、结构相匹配,且作业时对套管无明显伤害。 5.4 工作液 5.4.1 工作液的降阻效率应满足连续油管低摩擦阻力、低泵注压力的要求。 5.4.2 工作液满足水平井碎屑高携带能力和低沉降速度要求。 5.4.3 工作液量满足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5.5F 吊装设备 5.5.1酉 配备的吊装设备应满足提升吨位和高度的要求。 5.5.2吊装设备的摆放应满足正常的设备安装拆卸、不影响其他设备作业及人员紧急撤离的要求。 5.5.3吊装索具应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外观检查无损伤。 5.6 井场 5.6.1井场地面应平坦、整洁,有足够的空间摆放作业设备,连续油管工作滚筒中心距井口的距离应满足施工及安全要求。 5.6.2连续油管工作滚筒与井口之间无障碍物。 5.6.3井场电源及照明满足连续作业要求,夜间作业时井口、连续油管工作滚筒、高压泵注区等关键位置确保充分照明。 5.7人员资质 5.7.1作业人员应取得井控培训、硫化氢防护培训及HSE培训合格证。 5.7.2高处作业人员、吊装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操作证件。 5.7.3特种作业人员按钻磨桥塞施工现场指挥人员指令操作。 5.7.4泵车操作人员应持有有效操作证件,开泵、停泵、调整排量等按指挥人员指令操作。
3 NB/T 14002.5-2016
6施工作业 6.1前期准备 6.1.1 召开联席会议,对关键环节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责任区域、技术及HSE要求。 6.1.2 作业人员配备统一的防爆无线通信设备。 6.1.3 摆放作业设备并设置警示标志,预留安全通道。 6.1.4 正确连接液压管线,设备试运转正常。 6.1.5 防喷盒胶芯和铜套组件应满足作业动密封要求, 6.1.6 防喷器、防喷盒和防喷管等井控设备符合设计要求。 6.1.7 井下工具的类型、外径、长度、通径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6.1.8 钻磨桥塞作业开始前,套管井口压力宜小于40MPa。 6.2 安装试压 6.2.1 连续油管安装 6.2.1.1连续油管通径应大于需投球的井下工具配套球直径的1.2倍。 6.2.1.2 连续油管工作滚筒高压管汇及总旋塞阀密封性承压能保障井控安全要求。 6.2.1.3防喷器功能测试正常,半封、全封试压合格。 6.2.1.4抗扭连接接头的抗拉测试和密封性测试合格 6.2.1.5组合工具串地面功能测试合格,并记录不同稳定泵注排量下对应的泵注压力。 6.2.1.6 井口井控装置、双活瓣单流阀试压合格。 6.2.2 地面流程安装 6.2.2.1采油树上主阀之上应连接泄压通道。 6.2.2.2泵注设备低压上水端、高压排出端应安装过滤装置,高压排出端应安装泵排量和压力传感器。 6.2.2.3 套管四通两翼均须连接放喷测试流程。 6.2.2.4过套管四通后,流程宜先通过钻屑捕集装置再进人出砂器或节流管汇。 6.2.2.5 放喷测试流程应满足SY/T5981的要求。 6.3钻磨桥塞过程 6.3.1 开井 6.3.1.1衣 补平衡压力,推荐所补平衡压力高于井口压力3MPa~5MPa。 6.3.1.2 打开井口阀门,缓慢下放管串。 6.3.2下油管探塞面 6.3.2.1 管串人井速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6.3.2.2 管串人井过程中,应小排量间断性泵注,保护螺杆马达。 6.3.2.3井段液体温度达到螺杆马达工作温度的90%,应连续小排量泵注,保持循环。 6.3.2.4 ,下探塞面遇阻吨位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探得塞面后上提管串宜不小于5m。 6.3.3i 调整排量 6.3.3.1 工作液泵入排量应满足螺杆马达正常高效运转要求。 4
上一章:NB/T 14009-2016 页岩气 钻井液使用推荐作法 油基钻井液 下一章:NB/T 14002.6-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6部分:水平井分簇射孔作业要求

相关文章

NB/T 14002.5-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5部分:水平井钻磨桥塞作业要求 NB/T 14002.4-2022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4部分:水平井泵送桥塞-射孔联作技术推荐作法 NB/T 14002.4-2015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4部分:水平井泵送桥塞-射孔联作技术推荐作法 NB/T 14002.6-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第6部分∶水平井分簇射孔作业要求 NB/T 14002.6-2016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6部分:水平井分簇射孔作业要求 NB/T 14002.2-2023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规范 NB/T 14002.2-2017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技术规范 NB/T 14002.2-2017 页岩气储层改造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