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7520.6-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镍量测定

JB/T 7520.6-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镍量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4:52:46



相关搜索: jb 化学分析 方法 部分 测定 铜基 7520 铜基

内容简介

JB/T 7520.6-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镍量测定 ICS 25.160.20 J33 备案号:6119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520.62017 代替JB/T7520.6—1994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
镍量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base brazing filler metalsPart 6: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520.6—2017
目 次
前言范围
II
1 2 3 总则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方法一: 丁二酮光度法 4.1 原理 4.2 试剂.. 4.3 仪器设备. 4.4 试验步骤 4.5 试验数据处理 4.6 允许差方法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5
5.1 原理 5.2 试剂及材料 5.3 仪器设备. 5.4 试验步骤. 5.5 试验数据处理. 5.6 精密度 5.7 质量保证和控制
A
表1 允许差表2 试料量及稀释体积. 表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条件(推荐)表4重复性限表5再现性限
3
A JB/T7520.6—2017
前言
JB/T7520《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铜量测定;第2部分:银量测定;一第3部分:磷量测定;第4部分:锑量测定;第5部分:锡量测定;第6部分:镍量测定。
本部分为JB/T752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7520.6一1994《磷铜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光度法测定镍量》,与JB/T
7520.5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本部分名称;一将原标准中“磷铜钎料”改为“铜基钎料”;一范围中扩大镍量测试范围至0.0001%~11.00%(质量分数);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增加了总则; -增加了仪器;一修改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一修改了称取试料量的表示;
修改了计算式中量的表示;一增加了方法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增加了数据修约的表述。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机
械研究所、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常熟市华银焊料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士芹、杨晶秋、金李梅、龙伟民、顾小龙、顾立勇、吕晓春、苏金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520.6—1994。
I JB/T7520.6—2017
铜基针料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镍量测定
1范围
JB/T7520的本部分规定了铜基针料中镍量测定的总则、原理、试剂、仪器设备、试样、试验步骤、
试验数据处理、允许差等内容。
本部分方法一适用于铜基针料中质量分数为0.20%0.80%镍含量的测定:方法二适用于铜基针料
中质量分数为0.0001%~11.00%镍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 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吸量管 GB/T12809 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理 GB/T12810 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3总则
3.1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的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且应符合GB/T6682的规定。 3.2所用仪器均应在检定周期内,其性能应达到检定要求的技术参数指标;玻璃容器使用GB/T12808、 GB/T12809、GB/T12806规定的A级,具体使用方法应符合GB/T12810的要求。
4方法一:丁二酮光度法
4.1原理
试样经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后,加入碘酸钾将大量铜分离,用柠檬酸盐掩蔽锡等干扰元素,在氧化剂存在下,加入丁二酮,与镍离子生成红褐色络合物,借此进行光度测定 4.2试剂 4.2.1纯铜(铜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05%)。 4.2.2盐酸(p=1.19g/mL),优级纯。 4.2.3 3过氧化氢[市售30%(质量分数)]。 4.2.4 碘化钾溶液(300g/L)。 4.2.5 5柠檬酸铵溶液(500g/L)。 4.2.6 镍标准溶液:称取0.1000g纯镍(其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于150mL烧杯中,分别加入 5mL硝酸(1+1),加热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1 JB/T7520.6—2017
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mg镍。
注:允许使用有证系列国家标准物质(溶液) 4.2.7丁二酮溶液(1g/L):称取1g丁二酮溶于1000mL氨水(1+1)中。 4.3仪器设备
4.3.1 分析天平:可精确至0.1mg 4.3.2 分光光度计。 4.4试验步骤 4.4.1试料
称取0.1g试料(粉末或屑样),精确至0.1mg。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4.4.2 空白试验
称取与试料量相同的纯铜(4.2.1)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4.4.3试料的处理
将试料(4.4.1)置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3mL盐酸(4.2.2)及2mL过氧化氢(4.2.3),待试样溶解后,微沸30min使过量的过氧化氢分解,冷却,加水至60mL左右,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4.2.4),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 4.4.4 试验溶液的制备、显色
准确吸取10mL溶液(4.4.3)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柠檬酸铵溶液(4.2.5)、10mL水、 10mL丁二酮溶液(4.2.7),以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 4.4.5吸光度测量 4.4.5.1概述
仪器波长设定在530nm处,用3cm吸收皿进行测定。当设备具有计算机系统控制功能时,工作曲线的建立、校标(漂移校正、标准化、重新校准)和镍含量的测定应按照计算机软件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4.5.2试液的测定
将部分样品溶液移入3cm吸收皿中,以随同试料空白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镍的质量。 4.4.6 校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称取0.1g纯铜(4.2.1)六份,精确至0.1mg。分别置于两用瓶中,加入3mL盐酸(4.2.2)及2mL 过氧化氢(4.2.3),待试样溶解后,微沸30min使过量的过氧化氢分解,冷却。依次准确加入0mL、 1.00mL、3.00mL、5.00mL、7.00mL、9.00mL镍标准溶液(4.2.6),加水至60mL左右,加入10mL 碘化钾溶液(4.2.4),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
以下按4.4.4操作。以0mL显色液为参比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镍量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 JB/T7520.6—2017
4.5 :试验数据处理
镍含量(质量分数)以@(Ni)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
w(Ni)=m×10-3
X100...
(1)
.........
moi
式中: m,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镍含量,单位为毫克(mg); V。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o—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一分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4.6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用标准试样校验时,分析结果与标准试样的标准值之差,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的二分之一。
表1允许差
镍含量(质量分数) %
允许差(质量分数) %
0.05
0.20~0.80
5 方法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5.1 原理
试样用硝酸、硝酸和盐酸混合酸、硫酸分解。在酸性介质中,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于对应的波长处测量镍的质量分数。当镍含量不大于0.001%(质量分数)时,电解除铜分离富集。 5.2 试剂及材料 5.2.1 纯铜(铜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05%)。 5.2.2 碳酸铵,优级纯。 5.2.3 氨水(p=0.91g/mL),优级纯。 5.2.4 硝酸(p=1.42g/mL),优级纯。 5.2.5 硝酸(1+1)。 5.2.6 硝酸(1+5)。 5.2.7 硝酸(1+100)。 5.2.8 盐酸(p=1.19g/mL),优级纯。 5.2.9 盐酸(1+1)。 5.2.10 盐酸(1+120)。 5.2.11 混合酸:1单位体积盐酸(5.2.8)、3单位体积硝酸(5.2.4)、4单位体积水。 5.2.12 硫酸(p=1.84g/mL),优级纯。 5.2.13 硫酸(1+1)。 5.2.14 硝酸锰(1+10)。 5.2.15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5.2.16 硝酸铅溶液(10g/L)。
3 JB/T7520.6—2017
5.2.17 酚酞乙醇溶液(10g/L)。 5.2.18 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镍(其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于150mL烧杯中,加入 10mL硝酸(5.2.5),加热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一组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组溶液1mL中分别含1mg镍。
注:允许使用有证系列国家标准物质(溶液)。 5.2.19 镍标准溶液A:将镍标准贮存溶液(5.2.18)稀释为每毫升中含10μg镍,并与镍标准贮存溶液保持一致的酸度。 5.2.20 镍标准溶液B:将镍标准贮存溶液(5.2.18)稀释为每毫升中含100μg镍,并与镍标准贮存溶液保持一致的酸度。 5.2.21 氩气(体积分数≥99.99%)。 5.3仪器设备 5.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分光室具有抽真空或驱气功能; -200nm处光谱分辨力应小于0.01nm。
5.3.2 具有自动搅拌装置的恒电流电解器,附有网状铂阴极、螺旋状铂阳极。 5.4试验步骤 5.4.1 1试料
按表2称取试料,精确至0.1mg。
表2试料量及稀释体积
试料量g
稀释体积mL
质量分数 % >0.0001~0.001 >0.001~0.10 >0.10~7.00 >7.00~11.00
5.0 1.0 0.1 0.1
50 100 100 200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5.4.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4.3 3试料溶液的制备 5.4.3.1 镍元素质量分数为0.001%11%:
不含银的试样:将试料(5.4.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15mL混合酸(5.2.11),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用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冷却。按表2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含银不含锡的试样:将试料(5.4.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15mL硝酸(5.2.5),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用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冷却。按表2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刻度,混匀。 含银、锡的试样:将试料(5.4.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5.2.5)、10mL硫酸(5.2.13),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用水洗涤表面血及杯壁,冷却。按表2移入
4 ICS 25.160.20 J33 备案号:6119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520.62017 代替JB/T7520.6—1994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
镍量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base brazing filler metalsPart 6: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520.6—2017
目 次
前言范围
II
1 2 3 总则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方法一: 丁二酮光度法 4.1 原理 4.2 试剂.. 4.3 仪器设备. 4.4 试验步骤 4.5 试验数据处理 4.6 允许差方法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5
5.1 原理 5.2 试剂及材料 5.3 仪器设备. 5.4 试验步骤. 5.5 试验数据处理. 5.6 精密度 5.7 质量保证和控制
A
表1 允许差表2 试料量及稀释体积. 表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条件(推荐)表4重复性限表5再现性限
3
A JB/T7520.6—2017
前言
JB/T7520《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铜量测定;第2部分:银量测定;一第3部分:磷量测定;第4部分:锑量测定;第5部分:锡量测定;第6部分:镍量测定。
本部分为JB/T752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7520.6一1994《磷铜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光度法测定镍量》,与JB/T
7520.5一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本部分名称;一将原标准中“磷铜钎料”改为“铜基钎料”;一范围中扩大镍量测试范围至0.0001%~11.00%(质量分数);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增加了总则; -增加了仪器;一修改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一修改了称取试料量的表示;
修改了计算式中量的表示;一增加了方法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增加了数据修约的表述。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机
械研究所、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常熟市华银焊料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士芹、杨晶秋、金李梅、龙伟民、顾小龙、顾立勇、吕晓春、苏金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520.6—1994。
I JB/T7520.6—2017
铜基针料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镍量测定
1范围
JB/T7520的本部分规定了铜基针料中镍量测定的总则、原理、试剂、仪器设备、试样、试验步骤、
试验数据处理、允许差等内容。
本部分方法一适用于铜基针料中质量分数为0.20%0.80%镍含量的测定:方法二适用于铜基针料
中质量分数为0.0001%~11.00%镍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 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吸量管 GB/T12809 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理 GB/T12810 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3总则
3.1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的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且应符合GB/T6682的规定。 3.2所用仪器均应在检定周期内,其性能应达到检定要求的技术参数指标;玻璃容器使用GB/T12808、 GB/T12809、GB/T12806规定的A级,具体使用方法应符合GB/T12810的要求。
4方法一:丁二酮光度法
4.1原理
试样经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后,加入碘酸钾将大量铜分离,用柠檬酸盐掩蔽锡等干扰元素,在氧化剂存在下,加入丁二酮,与镍离子生成红褐色络合物,借此进行光度测定 4.2试剂 4.2.1纯铜(铜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05%)。 4.2.2盐酸(p=1.19g/mL),优级纯。 4.2.3 3过氧化氢[市售30%(质量分数)]。 4.2.4 碘化钾溶液(300g/L)。 4.2.5 5柠檬酸铵溶液(500g/L)。 4.2.6 镍标准溶液:称取0.1000g纯镍(其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于150mL烧杯中,分别加入 5mL硝酸(1+1),加热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1 JB/T7520.6—2017
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mg镍。
注:允许使用有证系列国家标准物质(溶液) 4.2.7丁二酮溶液(1g/L):称取1g丁二酮溶于1000mL氨水(1+1)中。 4.3仪器设备
4.3.1 分析天平:可精确至0.1mg 4.3.2 分光光度计。 4.4试验步骤 4.4.1试料
称取0.1g试料(粉末或屑样),精确至0.1mg。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4.4.2 空白试验
称取与试料量相同的纯铜(4.2.1)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4.4.3试料的处理
将试料(4.4.1)置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3mL盐酸(4.2.2)及2mL过氧化氢(4.2.3),待试样溶解后,微沸30min使过量的过氧化氢分解,冷却,加水至60mL左右,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4.2.4),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 4.4.4 试验溶液的制备、显色
准确吸取10mL溶液(4.4.3)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柠檬酸铵溶液(4.2.5)、10mL水、 10mL丁二酮溶液(4.2.7),以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 4.4.5吸光度测量 4.4.5.1概述
仪器波长设定在530nm处,用3cm吸收皿进行测定。当设备具有计算机系统控制功能时,工作曲线的建立、校标(漂移校正、标准化、重新校准)和镍含量的测定应按照计算机软件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4.5.2试液的测定
将部分样品溶液移入3cm吸收皿中,以随同试料空白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镍的质量。 4.4.6 校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称取0.1g纯铜(4.2.1)六份,精确至0.1mg。分别置于两用瓶中,加入3mL盐酸(4.2.2)及2mL 过氧化氢(4.2.3),待试样溶解后,微沸30min使过量的过氧化氢分解,冷却。依次准确加入0mL、 1.00mL、3.00mL、5.00mL、7.00mL、9.00mL镍标准溶液(4.2.6),加水至60mL左右,加入10mL 碘化钾溶液(4.2.4),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
以下按4.4.4操作。以0mL显色液为参比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镍量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 JB/T7520.6—2017
4.5 :试验数据处理
镍含量(质量分数)以@(Ni)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
w(Ni)=m×10-3
X100...
(1)
.........
moi
式中: m,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镍含量,单位为毫克(mg); V。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o—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一分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4.6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用标准试样校验时,分析结果与标准试样的标准值之差,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的二分之一。
表1允许差
镍含量(质量分数) %
允许差(质量分数) %
0.05
0.20~0.80
5 方法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5.1 原理
试样用硝酸、硝酸和盐酸混合酸、硫酸分解。在酸性介质中,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于对应的波长处测量镍的质量分数。当镍含量不大于0.001%(质量分数)时,电解除铜分离富集。 5.2 试剂及材料 5.2.1 纯铜(铜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待测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05%)。 5.2.2 碳酸铵,优级纯。 5.2.3 氨水(p=0.91g/mL),优级纯。 5.2.4 硝酸(p=1.42g/mL),优级纯。 5.2.5 硝酸(1+1)。 5.2.6 硝酸(1+5)。 5.2.7 硝酸(1+100)。 5.2.8 盐酸(p=1.19g/mL),优级纯。 5.2.9 盐酸(1+1)。 5.2.10 盐酸(1+120)。 5.2.11 混合酸:1单位体积盐酸(5.2.8)、3单位体积硝酸(5.2.4)、4单位体积水。 5.2.12 硫酸(p=1.84g/mL),优级纯。 5.2.13 硫酸(1+1)。 5.2.14 硝酸锰(1+10)。 5.2.15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5.2.16 硝酸铅溶液(10g/L)。
3 JB/T7520.6—2017
5.2.17 酚酞乙醇溶液(10g/L)。 5.2.18 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镍(其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于150mL烧杯中,加入 10mL硝酸(5.2.5),加热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一组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组溶液1mL中分别含1mg镍。
注:允许使用有证系列国家标准物质(溶液)。 5.2.19 镍标准溶液A:将镍标准贮存溶液(5.2.18)稀释为每毫升中含10μg镍,并与镍标准贮存溶液保持一致的酸度。 5.2.20 镍标准溶液B:将镍标准贮存溶液(5.2.18)稀释为每毫升中含100μg镍,并与镍标准贮存溶液保持一致的酸度。 5.2.21 氩气(体积分数≥99.99%)。 5.3仪器设备 5.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分光室具有抽真空或驱气功能; -200nm处光谱分辨力应小于0.01nm。
5.3.2 具有自动搅拌装置的恒电流电解器,附有网状铂阴极、螺旋状铂阳极。 5.4试验步骤 5.4.1 1试料
按表2称取试料,精确至0.1mg。
表2试料量及稀释体积
试料量g
稀释体积mL
质量分数 % >0.0001~0.001 >0.001~0.10 >0.10~7.00 >7.00~11.00
5.0 1.0 0.1 0.1
50 100 100 200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5.4.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4.3 3试料溶液的制备 5.4.3.1 镍元素质量分数为0.001%11%:
不含银的试样:将试料(5.4.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15mL混合酸(5.2.11),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用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冷却。按表2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含银不含锡的试样:将试料(5.4.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15mL硝酸(5.2.5),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用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冷却。按表2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刻度,混匀。 含银、锡的试样:将试料(5.4.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5.2.5)、10mL硫酸(5.2.13),盖上表面皿,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用水洗涤表面血及杯壁,冷却。按表2移入
4
上一章:JB/T 7520.5-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锡量测定 下一章:JB/T 7520.2-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银量测定

相关文章

JB/T 7520.6-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镍量测定 JB/T 7520.6-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镍量测定 JB/T 7520.1-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测定 JB/T 7520.2-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量测定 JB/T 7520.3-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测定 JB/T 7520.5-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锡量测定 JB/T 7520.4-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锑量测定 JB/T 7520.5-2017 铜基钎料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锡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