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3.060.10 D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829—2019
散装铁矿粉 适运水分限量的测定
流盘试验法
Iron ore fines in bulk-Determination of transportable moisture limits-
Flow-table method
2020-07-01实施
2019-08-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782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
料检测技术中心、青岛硅鑫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管嵩、丁仕兵、孙灿、郭兵、于双民、张庆建、李晨、陈自斌。
一
GB/T37829—2019
散装铁矿粉适运水分限量的测定
流盘试验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提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散装铁矿粉适运水分限量(TML)的流盘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度为1mm的铁矿粉的适运水分限量的测定,公称最大粒度为
1mm~7mm的铁矿粉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1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 6379.2 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的重
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10322.1 铁矿石 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10322.5 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20565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5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态 flowstate 大量的颗粒状物质内液体饱和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震动、撞击或船舶摇摆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丧失
其内部抗剪切强度而呈现如同液体一样的特性,即试样达到塑性流动的状态 3.2
流动水分点flowmoisturepoint;FMP 试样产生流动状态即发生流态化时的水分含量
3.3
适运水分限量 transportablemoisturelimits;TMl 使用非特定船舶运输时,散装货物可安全运输的最大水分含量。在铁矿粉流盘法试验中,规定为
FMP值的90%。
注:适运水分限量又称适运水分极限。
4原理
用模具和夯具将含水均匀的铁矿粉试样制成截锥状,移除模具,试样在流盘仪上振动规定的次数,
1
GB/T 37829—2019
S一一夯具和试样接触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计算捣棒的压力时,若无货物深度资料,则应用货物的最大可能深度。 按式(1)调整捣棒压力对试样进行锤捣,底层锤捣35次,中层锤捣25次,上层锤捣20次,每一层均
应在全部表面上连续锤捣至边缘,以形成均匀的平整表面。 6.5 5撤去圆模
轻拍圆模四周便其松动,取出圆模,将截锥状试样留在流盘上。
7流动水分点的预备试验
7.1振动
用试样B做预备试验,按照6.3~6.5步骤进行试样的准备,启动流盘仪,使截锥形试样随流盘以 25次/min的速率,自12.5mm高处升落50次。 7.2流态的识别 7.2.1当试样随着流盘的连续升落发生碎裂或松散成碎块的现象时,可判断为试样的含水量低于流动水分点。此时停止振动,将试样重新装回搅拌机容器中,并在试样表面喷酒5mL~10mL或更多的水,然后把试样搅拌均匀。重复6.3~6.5步骤,直至达到流态。 7.2.2流盘的振动使颗粒间重新镶嵌,形成紧凑状态,使试样在某一状态下所含水分体积的百分数增加。水分在紧凑的试样中达到饱和并且试样产生塑性变形,即产生流动状态,则认为试样的含水量达到了流动水分点。这时截锥体会产生变形,形成凸面或凹面。大多数情况下测量变形有助于确定是否发生了塑性流动。以下状态作为判断试样是否达到塑性流动状态的特征之一:
a)用游标卡尺测得截锥体任何部分的直径增加3mm以上这个特征; b)加相当于0.4%~0.5%水分含量的水,重复6.3~6.5步骤,振动流盘25次,测量截锥体底部或
中部直径,第一次直径会增加1mm~5mm,再加一次水,底部直径会增加5mm~10mm; c) 当含水量(渐增)接近流动水分点时,截锥体会有黏结在圆模中的趋势 d)将截锥体推出流盘时会在流盘上留下湿痕(条迹),如果湿痕可见,则表明含水量可能超过了流
动水分点,但湿痕(条迹)不可见并不表明含水量低于流动水分点。
8流动水分点的主试验
在预备试验中达到流动状态之后,将试样C和试样D的含水量调成比预备试验中未引起流化状态
的最后一个含量水量低1%~2%。分别利用含水量经调整的试样C和试样D进行最后的试验,方法与预备试验相同,但每次加水的量不超过0.5%,预备试验的流动水分点越低,加水量也应越小。
将从试样C和试样D取出的试样调整到开始塑性流动或稍加水后开始塑性流动时,可将圆模中的
试样置于干净已知质量容器中并立即称量,并测试水分含量。否则可将其放回搅拌机容器中,继续上述步骤。此时的水分为流化状态到达之前的水分
将从试样C和试样D取出的试样调整到刚开始塑性流动之后,可将圆模中的试样置于干净已知质量容器中并立即称量,并测试水分含量。否则可将其放回搅拌机容器中,继续上述步骤。此时的水分为流化状态到达之后的水分。
达到流动状态前后,应分别测试试样C、试样D的各两份含水量,一份是含水量略低于流动水分点
的试样,另一份为含水量略高于流动水分点的试样。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应小于0.5%,并将每个试样的流动水分点取为该两个含水量的平均值。
3
GB/T37829—2019
流动水分点的计算
9
流动水分点(FMP)按照式(2)计算:
mm2 m3-m4
m;
m3
FMP =
X100%
......( 2)
2
式中: FMP 试样的流动水分点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试样刚达到流动水分点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刚达到流动水分点后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刚达到流动水分点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刚达到流动水分点前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 m2 ms m4
10 适运水分限量(TML)的计算
按式(3)计算适运水分限量(TML):
TML=FMP×90%
... (3)
式中: TML 适运水分限量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FMP 试样的平均流动水分点的质量分数,%,取试样C和试样D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11 精密度
本标准的精密度数据,是2017年由10个实验室对5个铁矿粉样品进行共同分析的试验结果,根据 GB/T6379.1和GB/T6379.2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重复性限r=0.17%,再现性限R=0.62%。用于试验的试样参见附录B。
1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样品编号; b) 关于样品的详细说明;
a)
依据标准(本标准编号); d) 特殊说明; e) 试验结果; f) 与标准的任何偏差; g) 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h) 试验日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