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7. 060. 10 G 54 备案号:48635—2015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786—2014
胶乳色浆
Colorantsforrubberlatices
2015-06-01实施
2014-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78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乳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4)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信织造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国家乳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化工橡胶株洲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仕铭、杜长森、梅成国、万强、沈余仓、潘晓鹏、付少海、马咪、邓一志、王金英。
-
HG/T4786—2014
胶乳色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乳制品用水性色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和丁苯胶乳、丁睛胶乳、丁基胶乳、氯丁胶乳等合成胶乳制品用水性色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725 色漆和清漆、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1864—2012 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颜料颜色的比较 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GB/T6680—2003 3液体化T.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13451.2一199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 光度计法 GB/T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 15357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旋转粘度计 测定液体产品的粘度 GB/T19077.1-2008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通则 GB/T 23972 纺织染整助剂中烷基苯酚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原色色浆冲淡比例 dilute ratio of primitive colorants 色浆质量与所加标准成膜基料质量的比例。
3. 2
彩色色浆冲淡比例 dilute ratio of color colorants 彩色色浆质量与所加标准白色成膜基料中钛白粉质量的比例。
3. 3
白色色浆冲淡比例 dilute ratio of white colorants 白色色浆质量与所加标准黑色成膜基料中炭黑质量的比例。
-
HG/T4786—2014 3. 4
相对着色强度 relative tinting strength of colorants 色浆与参照色浆赋予被着色物体颜色深度相比的相对值,也称相对着色力。通常定义参照样的着
色强度为100%。
注:参照样为应用效果和质量特性均得到客户确认的水性色浆实样, 包括经客户确认的限度样品。 4 要求 4. 1 基本性能
胶乳色浆的基本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基本性能
序号 1 外观状态 2 黏度偏差范围/(mPa·s) 3 细度/μm 4 固含量偏差范围/% 15 pH 值
项 日
指 标搅后呈均匀状态,无硬块
商定 ≤25.0 ± 2. 5 7.0~9.5 近似 AE≤2.0 近似 AE≤1.0 近似 AE≤1. 0 100 ± 5. 0 M1.0 ≤3.0 AE≤5.0
日视法仪器法目视法仪器法目视法仪器法
原色
6 颜色
冲淡色
白色色浆
相对着色强度或相对散射力/% 粒径分布/um
X s. X m.
9 耐迁移性
4. 2 安全性能
胶乳色浆的安全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HG/T4786—2014
表 2 安全性能
序号
项铅(Pb) 铬(Cr) 镉(Cd) 汞(Hg) 锑(Sb) 砷(As) 钡(Ba) 硒(Se) 工基酚(NP)
日
指 标
≤90 60 《75 ≤60 ≤60 ≤25 ≤1000 ≤500 ≤30 30 ≤500 ≤500 1000
可迁移元素限量
1
/(mg/kg)
烷基苯酚及烷基苯 辛基((P) 酚聚氧乙烯醚限量 工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
2
/(mg/kg)
卒基酚聚氧乙烯醚(()PE()) 总计
5 试验方法
5. 1 试验条件和环境
试验条件和环境应按照GB/T9278的规定执行。 5. 2 外观
用搅棒搅拌后目测。 5.3黏度
按GB/T15357的规定进行。 5. 4 细度
按GB/T6753.1-2007的规定进行。 5. 5 固含量
按GB/T1725的规定进行。 5. 6 pH值
用酸度计测定。 如样品太稠无法直接测试,可加适量蒸馏水(符合GB/T6682一2008中三级水的要求)稀释后测试, 但应注明稀释比例。 5.7 颜色
按照附录A进行。 5.8 相对着色强度或相对散射力
彩色色浆相对着色强度或白色色浆相对散射力应按照附录B进行。 5.9 粒径分布
按GB/T19077.1—2008的规定执行。 5.10 耐迁移性
按照附录C进行, 5. 11 可迁移元素限量
测试试样的制备和特定元素的提取按(B6675一2003附录C中(.8.9颜料进行。
3
HG/T4786—2014
注:样品处理时如过滤困难,可进行离心分离。 5.12烷基苯酚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限量
按GB/T23972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1.1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全性能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鉴定;
a)
b) 当遇新产品投产、产品配方或主要原料有变化时; c) 正常生产18个月时; d) 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1.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为正常生产一般检验。 6.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表2中的全部项目。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的全部项目。 6.3抽样方案
按GB/T6680—2003中7.1的规定取样,抽样方案规定如下:
型式检验的样本量为2kg。
a)
出厂检验时,每次提交的检验批应为同·配方、采用相同工艺连续生产的产品。产品批量为
b)
151,不足151亦作为一批,将抽取的样品量混合后共取2kg样品进行检验。
6.4合格判定
型式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表1、表2规定的要求时.则型式检验判为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再次检验,如仍不合格,则型式检验判为不合格。
出厂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判为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再次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每件产品的包装上应有下列标志: a)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b) 产品商标、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号; c) 产品类别、规格(颜色、净含量); d) 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 e) 使用说明(使用注意事项),产品的外包装箱标签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其他应符合
GB7718的规定。 f) 保质期。
7.2包装
按GB/T13491一1992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
HG/T 4786—2014
7. 3 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不得受潮、受热.保持干燥。 7. 4 4贮存
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贮存温度为5℃35℃。
1
HG/T4786—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颜色的测定
A.1试验环境
应符合GB/T9278规定的要求。 A.2试验材料和仪器 A.2.1 各色标准色浆样品。 A.2.2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由有关双方商定,用于制备原色、冲淡色色样。 A.2.3标准黑色色浆由有关双方商定,用于白色色浆颜色测定。 A.2.4 调墨刀:钢制,锥形刀身,长约140mm~150mm,最宽处约20mm~25mm,最窄处不小于12.5mm。 A. 2.5 涂膜制备器:规格适宜,选用能制备得到不透明涂层膜的规格。 A.2.6 分光测色仪:D65光源.能在波长400nm~700nm之间进行测定。 A.2.7天平:精确至0.001g。 A.2.8 3恒温箱。 A. 3 分散浆料的制备 A.3.1原色浆料的制备
按规定的原色色浆冲淡比例(色浆: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3:100)称取标准色浆和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搅拌均匀.待用。用同样方法制备试样。 A.3.2冲淡色浆料的制备
按规定的彩色色浆冲淡比例[色浆:R-钛白浆(70%):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1:5:100]称取标准色浆和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搅拌均匀,待用。用同样方法制备试样。 A.3.3白色色浆冲淡色浆料的制备
白色色浆原色:按规定的原色色浆冲淡比例(色浆: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3:100,)称取标准色浆和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搅拌均匀,待用。用同样方法制备试样。
白色色浆消色:按规定的白色色浆冲淡比例(色浆:标准黑色色浆: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3: 0.10:100)称取标准色浆和作为成膜基料的胶乳,搅拌均匀,待用。用同样方法制备试样 A.4色样的准备
选用规格适宜的涂膜制备器,将标准分散浆料和试样分散浆料并列涂敷在标准黑白铜版纸上,以形成两个宽度不小于30mm、接触边长不小于50mm的均匀不透明条带(见图A.1),将涂敷有浆料的标准黑白铜版纸在105℃土2℃恒温箱中烘至完全干燥.得到可测定的色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