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730.37-2017 铁矿石 钴含量的测定 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https://pic.duodown.com/27/91/76/2791768.png)
ICS 73.060.10 D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730.37—2017 代替GB/T6730.37—1986
铁矿石 钴含量的测定 4-(5-氯-2-吡啶)
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4-L(5-chloro-2 pyridyl) azo]-1,3-diamino-benze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2018-06-01实施
2017-09-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6730.37—2017
前 言
GB/T6730《铁矿石》分为几十个部分。 本部分为GB/T6730的第3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6730.37—198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光
度法测定钻量》,本部分与GB/T6730.37一1986比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铁矿石钻含量的测定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增加了“警示”“规范性引用文件”“仪器”和“试验报告”章条;一明确并规范了取样和制样的具体要求;一将标准中“试样量”改为“试料量”,并明确了称量精度;删除了式(1)中的系数“K”及对"K”的表述。
-
-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二连浩特检验检疫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任春生、陈贺海、宁国东、黄世杰、廖海平、余青、王艳、付冉冉、陈自斌。 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730.37—1986。
I
GB/T6730.37—2017
铁矿石钴含量的测定4-(5-氯-2-吡啶)
偶氮-1,3-二氢基苯分光光度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6730的本部分规定了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氮基苯分光光度法测定钻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铁矿石、铁精矿、烧结矿和球团矿中钴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0.0050%~0.1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730.1铁矿石分析用预干燥试样的制备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0322.1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12806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7 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GB/T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3原理
在pH5的乙酸盐介质中,钻与5-CI-PADAB形成组成为1:2的红色络合物,加人盐酸后,转变为稳定的酒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70nm处,测量其吸光度,借此测定钻。
铜、镍和铁也与5-CI-PADAB生成有色络合物,在沸水浴中加热时,铜和镍的有色络合物被破坏,
而钻的络合物不被破坏。大量铁的干扰,在加显色剂前的溶液中,加人磷酸及在沸水浴中加热条件下,可以消除其影响。
4试剂和材料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以上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 4.1过氧化钠。 4.2盐酸,p约1.19g/mL。 4.3盐酸,1+十1。 4.4盐酸,1十9。 4.5磷酸,15+85。
1
GB/T 6730.37—2017
4.6氢氧化铵,1十1。 4.7乙酸钠溶液,50%。称取50g结晶乙酸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如浑浊应过滤后使用。 4.84-[(5-氯2-吡啶)偶氮J-1,3-二氨基苯(简称5-CI-PADAB,或钻试剂)乙醇溶液,0.05%。称取 0.100g5-CI-PADAB于250mL干燥的烧杯中,加180mL无水乙醇,搅拌使溶解(如有不溶物,可放置过夜或置于温水中1h,仍不溶可过滤),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200mL,移入干燥的棕色瓶中贮存。 4.9钻标准储备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钻(99.9%),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后,加5mL硫酸(1十1),继续加热至冒浓厚白烟5min~8min,取下,冷却。加人15mL~ 20mL水,摇动溶液,加热煮沸2min~3min,冷却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并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钻100.0μg。也可使用市售的有证钻标准溶液。 4.10钻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钻标准储备溶液(4.9)置于1000mL容最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钻1.0μg。
5仪器
分析中除非特别说明,使用通常实验室仪器。单标线容量瓶、分度吸量管及单标线移液管应分别符合GB/T12806、GB/T12807和GB/T12808的规定。 5.1分光光度计。 5.2马弗炉。 5.3刚玉埚,25mL。
6取样和制样
6.1实验室试样
按照GB/T10322.1进行取制样,一般试样粒度应小于100μm,如试样中化合水或易氧化物含量较高时,其粒度应小于160μm。
注:化合水和易氧化物含量高的规定参见GB/T6730.1。
6.2预干燥试样
充分混匀实验室试样,采用份样缩分法取样。按GB/T6730.1的规定,在105℃士2℃温度下干燥试样,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7分析步骤
7.1测定次数
按照附录A,对同一预干燥试样,至少独立测定两次。 注:“独立”是指再次及后续任何一次测定结果不受前面测定结果的影响。本分析方法中,此条件意味着在同一实
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独立进行重复测定,包括采用适当的再校准。
7.2试料量
按表1称取预干燥试样(见6.2),准确至0.0002g。
2
GB/T 6730.37—2017
表1不同含量范围所需试料量和分取比例
试样量/g 0.20 0.20 0.10
钻的质量分数范围/%
分取试液体积/mL
0.005~0.010 >0.010~0.050 >0.050~0.100
20.00 10.00~5.00 10.00~5.00
7.3空白试验和验证试验 7.3.1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进行空白试验,所有试剂应取自同一试剂瓶。 7.3.2验证试验
随同试料分析同类型标准样品做验证试验。 7.4测定 7.4.1试料的分解 7.4.1.1将试料(见6.2)置于25mL刚玉埚中,加2g~3g过氧化钠(见4.1)混匀,再以1g覆盖表面。在700℃左右熔融5min~10min。取出摇动,冷却后将其放人250mL烧杯中,从杯嘴注人 25mL~30mL温水,待剧烈作用停止后,用少量热盐酸(见4.4)洗出埚,煮沸5min~10min,冷却。 加15mL~20mL盐酸(见4.3),加热至沉淀溶解后,煮沸5min~10min,冷却。分别用氢氧化铵(见 4.6)和盐酸(见4.3)调至氢氧化铁沉淀恰好溶解,煮沸2min3min,冷至室温,移人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形成钻-5-C1-PADAB络合物的酸度很重要(本法要求pH5.0土0.7),因此在用氢氧化铵和盐酸调节溶液酸度时,当大部分氢氧化铁沉淀溶解后,每加1滴盐酸(见4.3)均应充分摇动并放置片刻,直至氢氧化铁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溶液应为pH2.0左右)。 7.4.1.2用中速滤纸干过滤,按表1移取部分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1mL磷酸(见4.5),摇动溶液并放置2min~3min。 7.4.1.3加4mL乙酸钠溶液(见4.7),混匀,准确加人1.0mL5-CI-PADAB乙醇溶液(见4.8),混匀。 将容量瓶放人沸水浴中加热5min,取出,放置2min~3min(放置后的溶液温度不应低于50℃),在不断摇动下加15mL盐酸(见4.3),以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应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溶液)。 7.4.2测量
将部分溶液移人2cm比色皿中,以随同试样空白为参比,于波长57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钻量。
在一般情况下,钛不妨碍测定,如测量吸光度前发现钛水解使溶液浑浊时,可重新分取试液,加磷酸以前加2mL氟化钾溶液(10%),可消除10mg二氧化钛的影响。但绘制校准曲线时,应加人相同量的氟化钾。
3
GB/T 6730.37—2017
7.5 校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0.0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钻标准溶液(见4.10),分别置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10mL,各加1mL磷酸(见4.5),摇动溶液,放置2min~ 3min,以下按7.4.1.3进行,将部分溶液移人2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波长57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钻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8 结果计算及其表示
8.1 钴含量计算
按式(1)计算试样中钻含量(质量分数)w(Co),其数值以%表示:
w(Co)= m×V×10-6
....()
m XV, X100%
式中: m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的钻量,单位为微克(ug); m 试料量,单位为克(g); V一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8.2 分析结果的一般处理 8.2.1 允许差
分析结果的允许差见表2。
%
表2允许差
允许差r 0.000 9 0.003 0.005
钻含量(质量分数) 0.0050~0.010 >0.010~0.050 >0.050~0.10
8.2.2 分析结果的确定
根据附录A的程序,按式(1)计算两个独立测量结果,并与允许差r进行比较,来确定实验室最终分析结果。 8.2.3 最终结果的计算
试样有效分析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平均值计算至小数第六位,并按照GB/T8170数值修约至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试验报告
试样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4
GB/T 6730.372017
a)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b) 试样报告发布日期 c) 本部分的编号; d) 样品识别必要的详细说明; e) 分析结果; f) 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任何异常特性以及标准中未规定而可能对试样或认证标样的分析结果产生
影响的任何操作。
5
GB/T6730.37—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样分析结果验收程序
试样分析结果验收程序见图A.1。
从独立结果开始分析结果x、2
3;+X 2
是
[x1x2/ ≤r
μ=
否再次测定
是
I.xman=Xmin|≤1. 2r
X+x2+x
1
3
否
再次测定x4
X+x2+.rs+x4
IXmxTmi/≤1. 3r
4
否
=中位值(2)
注:r为分析结果允许差,见表2。
图A.1 试样分析结果验收程序流程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