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 040. 30 G 63 备案号:65272—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344—2018
化字试剂
2- 丁酮(甲基基酮)
Chemicalosent- Butanof
2019-04-01实施
2018-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34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朗、张建锋、李静华、李利飞、张志斌、韩宝英、王玉华。
(3)
HG/T5344—2018
化学试剂
2-丁酮(甲基乙基酮)
警告: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2-丁酮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2-丁酮的检验。 分子式:CH.O 结构式:
0 H,C- VCH
相对分子质量:72.10(根据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号:78-9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5 化学试剂 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06 化学试剂 水分测定通用方法 卡尔·费休法 GB/T 611 2006 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4 化学试剂 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722- 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26- 2007 化学试剂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测定通则 GB/T9736—2008 化学试剂 酸度和碱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7 化学试剂 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40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346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HG/T3921 化学试剂 采样及验收规则
-
3性状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与水、醇混溶。
(5)
1
HG/T5344—2018
规格
4
2-丁酮的规格见表1。
表12-丁酮的规格
化学纯 ≥98.5 ≤15
分析纯 ≥99.0 ≤10 0.803~0.807 1.378~1.381
名 称
含量(C,H.O).w/% 色度/黑曾单位密度(20℃),p/(g/mL)折射率()与水混合试验蒸发残渣,w/% 水分(H,O),w/% 酸度(以H+计),b/(mmol/g)还原高锰酸钾物质(以O计):w/% 易炭化物质
0.803~0.807 1.378~1.381
合格 ≤0.005 ≤0.5 ≤0. 001 ≤0.002 合格
合格 ≤0.002 ≤0.2 ≤0.001 ≤0.002 合格
5 试验
5. 1 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5. 2 含量 5. 2. 1 试剂、材料和仪器
按GB/T9722一2006中第5章、第6章的规定。 5. 2. 2 测定条件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载气及柱流量:氮气,4mL/min。 色谱柱:聚乙二醇-20M(PEG-20M) (高惰性交联)毛细管柱(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
谱柱)。
柱长:30m。 柱内径:0.53mm。 液膜厚度:1.0μm。 柱温度:65℃保持10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50℃, 保持10min。 汽化室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250℃。
(6)
2
HG/T5344—2018
不对称因子:f≤1.3。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R≥1.3(叔丁醇/甲醇和2-丁酮)。 进样量:1μL。 分流比:40:1。 尾吹气流量:25mL/min。
组分相对主体的相对保留值:「正已统-2-T前=0.63,厂异丙醛-2-T耐=0.66,厂丙附-2-T附=0.81,乙酸乙酯-2前=0.95,双丁醇.2丁=0.97,甲醇-2-丁=0.97,异两醇-2-丁=1.05,之醇。2-丁酯=1.09,厂件丁醇,2-丁南=1.50,「正内醇.2-丁酯=1.61。 5.2.3定量方法
按GB/T9722—2006中9.2的规定测定。 5. 3 3色度
按GB/T605的规定测定。 5.4密度
按GB/T611一2006的规定测定(密度瓶法为仲裁法)。 5.5折射率
按GB/T614的规定测定。 5.6 与水混合试验
量取5mL样品,加人20mL水,摇匀。溶液应澄清。 5.7蒸发残渣
量取62mL(50g)样品,按GB/T9740的规定测定。 5.8水分
量取5mL(4g)样品,以20mL乙二醇甲醚为溶剂,按GB/T606的规定测定。 5.9酸度
按GB/T9736一2008中5.1的规定测定。量取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入2滴酚酰指示液
(10g/L),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加入25mL(20g)样品,摇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结果按GB/T9736一2008中5.1.2的规定计算。 5.10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按GB/T9726一2007中6.1的规定测定。量取25mL(20g)样品,置于干燥的磨口比色管中,调节温度至15℃,加人0.5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KMnO.)=0.1mol/L,摇匀,盖好塞子,于15℃避光放置10min。溶液所呈粉红色不应完全消失。 5.11 易炭化物质
按GB/T9737的规定测定。量取5mL样品,置于干燥的比色管中,冷却至10℃。在振摇下缓
(7)
3
HG/T 5344—2018 缓加人5mL预先已冷却至10℃的硫酸(优级纯,95.0%土0.5%),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30℃。冷却至10℃,并在10℃下放置15min。溶液所呈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K。
检验规则
6
按HG/T3921的规定进行采样及验收,
7 包装及标志
按GB15346的规定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并给出标志,其中:
包装单位:第4类、第5类;内包装形式:NB-20、NBY-20、NB-21、NBY-21、NB-23、NBY-23、NB-24、NBY-24、 NB-26、NBY-26、NB-27、NBY-27、NB-28、NBY-28; 隔离材料:GC-2、GC-3、GC-4 外包装形式:WB-1;标签:符合GB15258的规定,注明“易燃液体”。
(8)
4
ICS 71. 040. 30 G 63 备案号:65272—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344—2018
化字试剂
2- 丁酮(甲基基酮)
Chemicalosent- Butanof
2019-04-01实施
2018-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34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朗、张建锋、李静华、李利飞、张志斌、韩宝英、王玉华。
(3)
HG/T5344—2018
化学试剂
2-丁酮(甲基乙基酮)
警告: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2-丁酮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2-丁酮的检验。 分子式:CH.O 结构式:
0 H,C- VCH
相对分子质量:72.10(根据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号:78-9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05 化学试剂 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06 化学试剂 水分测定通用方法 卡尔·费休法 GB/T 611 2006 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614 化学试剂 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722- 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26- 2007 化学试剂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测定通则 GB/T9736—2008 化学试剂 酸度和碱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7 化学试剂 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40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346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HG/T3921 化学试剂 采样及验收规则
-
3性状
本试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与水、醇混溶。
(5)
1
HG/T5344—2018
规格
4
2-丁酮的规格见表1。
表12-丁酮的规格
化学纯 ≥98.5 ≤15
分析纯 ≥99.0 ≤10 0.803~0.807 1.378~1.381
名 称
含量(C,H.O).w/% 色度/黑曾单位密度(20℃),p/(g/mL)折射率()与水混合试验蒸发残渣,w/% 水分(H,O),w/% 酸度(以H+计),b/(mmol/g)还原高锰酸钾物质(以O计):w/% 易炭化物质
0.803~0.807 1.378~1.381
合格 ≤0.005 ≤0.5 ≤0. 001 ≤0.002 合格
合格 ≤0.002 ≤0.2 ≤0.001 ≤0.002 合格
5 试验
5. 1 一般规定
本章中除另有规定外,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5. 2 含量 5. 2. 1 试剂、材料和仪器
按GB/T9722一2006中第5章、第6章的规定。 5. 2. 2 测定条件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载气及柱流量:氮气,4mL/min。 色谱柱:聚乙二醇-20M(PEG-20M) (高惰性交联)毛细管柱(或能达到同等分离效果的色
谱柱)。
柱长:30m。 柱内径:0.53mm。 液膜厚度:1.0μm。 柱温度:65℃保持10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50℃, 保持10min。 汽化室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250℃。
(6)
2
HG/T5344—2018
不对称因子:f≤1.3。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R≥1.3(叔丁醇/甲醇和2-丁酮)。 进样量:1μL。 分流比:40:1。 尾吹气流量:25mL/min。
组分相对主体的相对保留值:「正已统-2-T前=0.63,厂异丙醛-2-T耐=0.66,厂丙附-2-T附=0.81,乙酸乙酯-2前=0.95,双丁醇.2丁=0.97,甲醇-2-丁=0.97,异两醇-2-丁=1.05,之醇。2-丁酯=1.09,厂件丁醇,2-丁南=1.50,「正内醇.2-丁酯=1.61。 5.2.3定量方法
按GB/T9722—2006中9.2的规定测定。 5. 3 3色度
按GB/T605的规定测定。 5.4密度
按GB/T611一2006的规定测定(密度瓶法为仲裁法)。 5.5折射率
按GB/T614的规定测定。 5.6 与水混合试验
量取5mL样品,加人20mL水,摇匀。溶液应澄清。 5.7蒸发残渣
量取62mL(50g)样品,按GB/T9740的规定测定。 5.8水分
量取5mL(4g)样品,以20mL乙二醇甲醚为溶剂,按GB/T606的规定测定。 5.9酸度
按GB/T9736一2008中5.1的规定测定。量取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加入2滴酚酰指示液
(10g/L),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加入25mL(20g)样品,摇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结果按GB/T9736一2008中5.1.2的规定计算。 5.10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按GB/T9726一2007中6.1的规定测定。量取25mL(20g)样品,置于干燥的磨口比色管中,调节温度至15℃,加人0.5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KMnO.)=0.1mol/L,摇匀,盖好塞子,于15℃避光放置10min。溶液所呈粉红色不应完全消失。 5.11 易炭化物质
按GB/T9737的规定测定。量取5mL样品,置于干燥的比色管中,冷却至10℃。在振摇下缓
(7)
3
HG/T 5344—2018 缓加人5mL预先已冷却至10℃的硫酸(优级纯,95.0%土0.5%),控制溶液温度不超过30℃。冷却至10℃,并在10℃下放置15min。溶液所呈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K。
检验规则
6
按HG/T3921的规定进行采样及验收,
7 包装及标志
按GB15346的规定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并给出标志,其中:
包装单位:第4类、第5类;内包装形式:NB-20、NBY-20、NB-21、NBY-21、NB-23、NBY-23、NB-24、NBY-24、 NB-26、NBY-26、NB-27、NBY-27、NB-28、NBY-28; 隔离材料:GC-2、GC-3、GC-4 外包装形式:WB-1;标签:符合GB15258的规定,注明“易燃液体”。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