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030;35.240.50 J 07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4612019
增材制造 云服务平台模式规范
Additive manufacturing-Specification for cloud service platform mode
2019-12-01实施
2019-05-1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7461—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服务模式 4.1 概述 4.2 制造服务模式 4.3在线设计与制造服务模式 4.4委托设计与制造服务模式 4.5在线选购服务模式·.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服务模式文本示例。 参考文献
3
h
8
10
L2
H
GB/T3746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2)和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清华大学、安徽魔猴三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青岛三迪时空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北京南极熊科技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创瑞增材制造质量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辉、黄双喜、张勇、薛莲、尹作重、李海斌、王小军、田小永、杜峻、李培学、 吕新峰、黎海雄、单忠德、吕忠利。
1
GB/T37461—2019
增材制造 云服务平台模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的术语和定义,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模式本标准适用于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的研发与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18质量管理顾客满意企业-消费者电子商务交易指南 GB/T35351增材制造术语
术语和定义
3
GB/T353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3535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以三维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制造零件或实物的工艺。 [GB/T35351—2017,定义2.1.1
3.2
云服务cloud service 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注:云服务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3.3
云服务平台 cloud service platform 提供云服务的软硬件集合注:提供服务的云基础设施及其服务层软件。
3.4
增材制造商品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modity 以交易为目的、用于增材制造的三维数字模型,或由增材制造生产的实体
3.5
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additive manufacturing cloud service platform AMCSP 基于增材制造和云服务技术,提供增材制造商品及相关服务(例如设计、支付、交易、配送等)的
平台。 3.6
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服务商serviceproviderofAMCSP 提供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并进行平台运营和管理的行为主体。
1
GB/T37461—2019
3.7
消费者customer 在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上购买、使用增材制造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等服务需求主体,
3.8
设计师designer 在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上出售设计作品、开展设计服务的行为主体。
3.9
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additivemanufacturingserviceprovider 提供增材制造加工服务的行为主体。
4服务模式
4.1概述
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包括制造、在线设计与制造、委托设计与制造和在线选购与制造四种基本服务
模式,如图1所示。消费者可以上传三维数字模型到平台,在线下单打印成实物产品;或通过平台上提供的设计软件或资源完成个性化创意设计并打印成实物产品;或在平台上找到设计师帮助实现自已的创意设计并打印成实物产品;或在平台上直接选择符合自已需求的已有增材制造商品。设计师可以在平台上开展设计接单服务,或开设店铺出售自已的设计作品并按特定比例提成,也可以与用户沟通交流。进行设计作品的修改和完善。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实物产品,并交付到用户手中。
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
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制造服务模式
在线设计与制造
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 (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服务模式
消者
设计师
(提供委托设计服务)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委托设计与制造
服务模式
设计师
(开店和售卖设计作品)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在线选购与制造
服务模式
图1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服务模式示意图
2
GB/T37461—2019
4.2 制造服务模式 4.2.1 基本流程
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
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
消费者
a)上传三维数字模型,选择打印材料等订单信息,付款下单
b)平台将订单信息及订单进度推送给消费者
c)生成生产订单
d)筛选并选定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
e)发送生产订单信息 f)接收并确认生产订单信息
g)开始加工生产
h)快递发货
i)确认收货并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图2制造服务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消费者上传三维数字模型到平台,在线下单打印成实物产品。 如图2所示,制造服务模式的基本流程如下: a 消费者上传三维数字模型,选择打印材料颜色,数量,产品性能等订单要求,在线提交订单信
息,并在付款后完成下单; b)平台将订单信息及订单进度(包含制造、物流等)推送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可以登录平台自主查
询); ) 平台接收到消费者需求信息,生成生产订单信息: d) 通过一定的筛选机制(例如根据制造工艺、生产服务价格、地理位置、用户评价等因素),对符合
要求的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进行显示或排序,由平台选定某个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某些情况下也可由消费者选定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平台将生产订单信息发给选中的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
e
f) 该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接收并确认生产订单信息
3
GB/T37461—2019
g) 该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开始加工; h)) 该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加工完成后,给消费者发货: i) 消费者收到增材制造商品。在平台上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反馈。
4.2.2 消费者交易订单要求
消费者交易订单应包含以下要素: a)订单编号; b) 消费者信息(收件人、联系方式、配送地址等); c) 打印数量: d)产品三维数字模型(文件格式、产品尺寸等); e) 打印材料(塑料类、金属类、陶瓷类等); f)产品外观(颜色、表面处理方法、表面粗糙度等)。 消费者交易订单宜包含以下要素: a)最迟交付日期; b) 制造工艺: c)产品性能(力学性能、加工精度等)。 消费者交易订单参见附录A的表A.1。
4.2.3平台生产订单要求
平台生产订单应包含以下要素: a)生产订单编号; b)消费者信息(收件人、联系方式、配送地址等); c) 打印数量: d) 预期生产完成日期: e)j 产品三维数字模型(文件格式、产品尺寸等); f) 打印材料(塑料类、金属类、陶瓷类等): g) 制造工艺: h)产品外观(颜色、表面处理方法、表面粗糙度等); i)生产报价。 平台生产订单宜包含产品性能(力学性能、加工精度等)要素。 平台生成的生产订单参见表A.2。
4.2.4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筛选机制要求
筛选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的机制应包含以下元素: a)打印材料: b)生产服务价格; c)生产完成时间。 筛选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的机制宜包含以下元素 a)制造工艺; b)地理位置;
4
GB/T37461—2019
c)设备空闲状态: d)信用等级。 筛选增材制造生产服务商的机制参见表A.3。
4.2.5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评价要求 4.2.5.1评价指标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a)质量水平:包括实体类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类产品质量水平,其中:
1)实体类产品质量水平可依据产品的类型和特征从性能、寿命、外观、经济,安全、可靠性等
方面进行评测,参见GB/T35022、ISO/ASTM52901。 2)服务类产品质量水平可依据产品的类型、特点和细节从响应性、准确性、明确性、保障性等
方面进行评测。
b)服务能力:衡量增材制造商品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水平。 4.2.5.2 评价元素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应包含以下元素: a)产品质量; b)产品包装: c) 交货时间: d) 服务人员态度; e) 购买满意度。
4.2.5.3 评价等级
具体评价等级分为5级:★★★★★ 【一一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 一一比较不满意;★一一非常不满意。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参见表A.4。 4.2.6其他要求
除本标准规定外企业-消费者(B2C)电子商务交易应符合GB/119018的要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