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30 G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663.5—2018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
Polyethylene (PE) piping systems for water supply-
.
Part 5 :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system
(ISO 4427-5:2007, Plastics piping systems—Polyethylene (PE) pipes and fittings for water supply-Part 5: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system, MOD)
2018-10-01实施
2018-03-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3663.5—2018
目 次
前言
m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 4组件类型及分组 5试样制备和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4427-5:2007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4427-5: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附录C(规范性附录) 内压密封性试验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外压密封性试验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 耐弯曲密封性试验方法参考文献
13 16
GB/T13663.5—2018
前言
GB/T13663《给水用聚乙烯管道系统》分为5个部分: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管材;一第3部分:管件;第4部分:阀门;一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 本部分为GB/T13663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4427-5:2007《塑料管道系统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和管
件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
本部分与ISO4427-5:200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SO4427-5:2007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SO4427-5:200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相关差异已编人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胜邦塑胶有限公司、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
份有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元枫叶管业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亚大集团公司、山东环球塑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北泉恩高科技管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景发岐、陈建春、李大治、黄剑、付志敏、张文龙、陈国南、李瑜、于小蛟、宋奇巨、 朱瑞霞。
II
GB/T13663.5—2018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
1范围
GB/T13663的本部分规定了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适用性的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组件类型、试样制备和要求
本部分与GB/T13663的其他部分一起,适用于水温不大于40℃,最大工作压力(MOP)不大于 2.0MPa,一般用途的压力输水以及饮用水的输配管道系统及其组件。
注1:参考工作温度为20℃,工作温度在0℃~40℃之间的压力折减系数,参见GB/T13663.1一2017附录C。 注2:采购者或选用者有责任根据其特定应用需求,结合相关法规、标准或规范要求,按本部分要求进行系统适用性
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11—200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ISO1167:1996,IDT) GB/T13663.1一2017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ISO4427-1:2007,MOD) GB/T13663.3—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ISO4427-3:2007,MOD) GB/T15820—1995 聚乙烯压力管材与管件连接的耐拉拔试验(eqvISO3501:1976) GB/T19278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19806—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ISO13955:1997,IDT) GB/T19807—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管材和电熔管件组合试件的制备(ISO11413:
1996.MOD
GB/T19808一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ISO13954:1997,IDT)
GB/T19809—2005 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PE)管材/管材或管材/管件热熔对接组件的制备 (ISO11414:1996,IDT)
GB/T19810—2005 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 热熔对接接头拉伸强度和破坏形式的测定 (ISO13953:2001,IDT)
3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
GB/T13663.1一2017、GB/T13663.3一2018和GB/T19278一20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符号、缩
略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熔连接 electrofusion connection 聚乙烯电熔承口管件(或电熔鞍形管件)与管材(或带有插口端的管件)进行连接的方式。利用电熔
管件集成发热元件的焦耳效应,使与之邻近的材料熔融,将电熔管件与管材(或管件)表面熔接在一起。
1
GB/T13663.5—2018
3.2
热熔对接连接 butt fusion connection 利用加热板加热管材或部件插口的端面(或斜切的平面),使其熔化并彼此对正、压紧直至熔接在
一起。 3.3
机械连接 mechanical connection 聚乙烯管材与管材(或管道系统中的其他元件)以机械方式装配连接在一起。通常具有一个压缩零
件,以提供耐压性、密封性和抗端部载荷的能力。
注1:可在管口内部安放支撑套,为聚乙烯管提供永久支撑,以阻止管壁在径向压力作用下的蟠变注2:管件的金属部分可以通过螺纹、压紧式接头、焊接装配。管件能够允许制成一个可拆卸的或永久装配的接头。
3.4
熔接兼容性 fusion compatibility 两种相似或不相似的聚乙烯材料熔接在一起,形成符合GB/T13663本部分性能要求的接头的
能力。
4组件类型及分组
4.1组件类型
组件按连接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电熔连接、热熔对接连接和机械连接。
4.2分组
管材和管件尺寸分组见表1。
表1管材和管件尺寸分组
单位为毫米
组别公称外径
2 75≤d.<250
3 250≤d.<710 710≤d.<1800 1800≤d.≤2500
4
5
1 16≤d.<75
5 :试样制备和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试验组件的制备应考虑管材/管件极限制造公差、现场装配、设备误差、安装过程中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密封、部件材料与公差的影响。 5.1.2压力试验采用A型密封接头。 5.1.3按照本部分进行试验,如果试验结果表明管件需要重新设计时,应重新设计并按照 GB/T13663.3—2018再试验。 5.1.4除非另有规定,按5.2制备试样后,组件应在温度为(23士2)℃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