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S/T 3009-2012 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技术规范

YS/T 3009-2012 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4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08:55:59



推荐标签: 地下水 ys 3009 技术规范 观测 动态 黄金矿

内容简介

YS/T 3009-2012 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技术规范 ICS 73.060.99 H60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金行业标准
YS/T3009-2012
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技术规范
Dynamic ob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in gold mine
2013-03-01实施
2012-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3009——2012
目 次
前言
=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地下水动态观测站(点)的布设
1 2 3
5
5.1 建站的一般要求 5.2 观测站(点)的布设原则 5.3观测点布设位置的选择 6观测孔结构设计和施工 6.1 观测孔分类及布设要求 6.2观测孔的设计及质量要求 6.3 观测孔的施工 7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内容和方法 7.1流量观测 7.2水质观测 8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汇编与管理· 8.1 资料整理、汇编· 8.2 地下水动态观测点基本特征资料 8.3 流量资料 8.4水质资料附录A(资料性附录)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 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时间间隔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 工业用水常规分析项目表.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矿区地下水中不稳定成分的水样采取及保存方法附录E(资料性附录)地下水动态观测点特征资料附录F(资料性附录) 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年报表
10 11 13 14 16
- YS/T 3009-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黄金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中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国彦、修国林、李夕兵、毕洪涛、宫凤强、杨竹周、王善飞、李地元、李威、梁腾、
马明辉。
= YS/T3009-—2012
热的方式除去,称为永久硬度。 3.7
矿化度dissolved solids 单位水体积内含有的矿物离子总量。
4总则
4.1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流量观测和水质观测;对与地下水有密切联系的地表水体应进行水位(包括洪水位)、水深、流速、水质、结冰厚度等的观测,必要时应测定含沙量。 4.2在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中,应把各个观测站(点)组成一个完整的观测网。 4.3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的开展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 4.4黄金矿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地下水动态观测站(点)的布设
5.1建站的一般要求 5.1.1黄金矿地下水各观测站建站前应编写包括观测项目、观测层位、钻孔深度、钻孔结构、施工要求、 止水方法、止水要求、孔口装置以及管材选择等内容的详细设计。 5.1.2观测地下水的同时,应进行地表水观测项目。--般应包括与地下水密切相关的滨海、地表河流、 湖泊、水库及池塘等的水质、渗漏量和流量(或积水量)等。 5.1.3地表水观测点应以能监控矿区范围内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的滨海、河流(渠)、池塘及湖泊等为主要布置原则。 5.1.4地下水观测点的分布应与水文观测网协调一致,对与矿井安全关系密切的观测项目,要求采用自动记录仪进行连续观测。 5.2观测站(点)的布设原则 5.2.1黄金矿观测站(点)的布设密度,取决于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不同水文地质的矿山(具体分类见附录A),观测站(点)的布设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山,以利用勘探阶段所设动态观测点和矿山排水点为主。另外针
对矿山具体情况,对可能影响矿山安全的地段设点观测; b)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山,除对勘探阶段保留下来的观测点继续观测外,对尚未控制到
的,或由于采掘工程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各个有代表性的地段,均应增设新的监测站(点);
c)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为保证监测资料在时间、空间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连续
性和完整性,要求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监测网; d)凡在矿区采掘范围内出现的涌水点,均应进行流量观测,当流量小于0.5L/s时,可分区段汇
流观测,当流量大于1L/s且稳定期超过一个月时,均应成为长期观测点; e) 对各项采掘工程施工中新出现的涌水点,雨季时涌水量剧增和重现的旧涌水点,以及由于地层
岩体不稳固而又未搞好安全处理的涌水点,均应安排短期观测,以便确定其补给状况和发展趋势。对15日后涌水量仍无大幅度衰减者,应转为长期观测点。
5.2.2地下水观测网由观测点和观测线组成,其范围应能覆盖黄金矿整个地下水系统。 5.2.3观测点或观测线应尽可能具有多种监测功能,能同时观测水流量和水质。 5.2.4 4一般观测点应布置在矿坑充水来源地段。如:开采设计范围内影响矿坑充水的含水层、岩溶发
2 YS/T3009—2012
育区段、构造破碎带、接触带;地表水体与矿坑间以及由于采矿影响可能成为矿坑充水因素的含水层等;勘探期间尚未查明可能对矿坑充水有影响的区段。 5.2.5对进行预先疏干或采用惟幕注浆、防渗墙防治水的黄金矿,进行地下水观测时,观测孔宜控制到疏干与堵水区的外围,以检验治水效果和监控地下水对采矿的影响。 5.2.6观测孔组成的观测剖面,应控制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动态变化特征不同的区段。一般矿区,观测剖面不应少于两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不应少于三条;每个面应有2~3个观测点。 5.2.7观测剖面线的组合形式,一般有“L”、“T”、“十”、或放射状等几种形式。各矿区具体布设形式的选用,应视本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而定 5.2.8地表有河流流过的黄金矿,观测剖面应沿地下水流向或垂直河谷方向布设。当剖面横切几条河流时,观测点应布设在溪流、湖泊、水塘、洼地的边上。 5.2.9监测地下水流向时,应布设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并使观测孔构成三角形观测网。 5.2.10应尽量利用地质勘探阶段已设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设施。地下水监测应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地下水天然或人工露头。利用地质钻孔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小口径和泥浆钻进孔。 5.2.11对矿区内地面渗水地段,应着重在雨季观测。记录其范围,估计渗漏量。漏失严重的重要地段,应在汇水范围内分段观测其漏失量。 5.3观测点布设位置的选择 5.3.1流量观测站(点)布设位置的选择 5.3.1.1矿井的每一个开采阶段,每一阶段的不同开采翼、不同开采层,疏干石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开采区域,或某些重要的涌水点(长期涌水的大突水点、放水孔等),都应设立固定站,长期进行涌水量测定。 5.3.1.2 采掘工作面的探放钻孔、一般出水点、井筒新揭露的含水层等,通常都设置临时站测定涌水量。 5.3.1.3重要水点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排水井的下游、疏干石门水沟的出口处或各主要含水层水沟的下游、不同开采翼大巷水沟人水仓处等,应设置站(点)。 5.3.1.4大巷水沟设站处3m~5m内的水沟应顺直,断面应规格,沟底坡度应均匀,流水应通畅稳定。特别是大巷入水仓处的测站,应远离水仓口20m以外,避开紊流段。测站处应用油漆书写站名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5.3.2水质观测站(点)布设位置的选择 5.3.2.1水质观测网应以能监控黄金矿矿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化学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质扩散途径、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变化规律及边界上的水质分布特征为主要布置原则,对于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各种污染源分布地段均应布置观测点或辅助观测线, 5.3.2.2采样点应布设均匀,一般主要含水层不应少于3个点,次要含水层1~2个点,其位置应布置在:
a) 矿坑排水点的总出口处; b)坑道内占总涌水量5%以上的涌水点; c) 水质异常及地热异常的涌水点; d) 位于矿坑充水主要径流方向上的钻孔; e) 矿床底板承压含水层及可能与矿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体和泉水; f) 地表水取样位置应分布于矿石、废石、尾砂的堆放场及工业废水排放点的上下游,并尽可能与
流量测量位置--致。
3 YS/T3009—2012
5.3.3河流观测站位置选择 5.3.3.1河流观测站应选择在顺直匀整的河段。顺直河段的长度一般不应少于洪水时主河槽河宽的 35倍。 5.3.3.2河流观测站的水流要平稳,应避开回流、死水及有显著比降的地段。 5.3.3.3应避开妨碍观测工作的地物、地貌、冰塞、冰坝及工业生产中排泄废水、污水的地点。 5.3.3.4观测站的上、下游附近,不应有砂洲、浅滩、淤积故道(牛轭湖)。 5.3.3.5山区河流观测站应选择在急滩或窄口的上游,水流比较稳定,河底比较平坦的河段。 5.3.4其他地表水的观测站位置选择 5.3.4.1在池塘、湖泊、内涝积水与塌陷集水区进行观测站布置时,应选择易观测的地方设立固定标桩和水尺,测量水深、积水范围、积水时间,并计算积水量。 5.3.4.2矿区附近有水库时,应收集水库的水位标高、库容量与渗漏量等资料。
6观测孔结构设计和施工
6.1观测孔分类及布设要求 6.1.1黄金矿地表观测孔可用来观测水质。流量、水质的观测主要集中在矿井内部各中段的涌水点,可根据矿区其体情况确定。 6.1.2地表观测网剖面上的观测孔的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区边缘孔:布置在距开采边界50m的地段内。当分期开采和露天开采阶段下降时,应充分
利用上部坑道或露天台阶重新布孔,使观测孔不远离采区。当采区与不均匀含水层接触边界较长时,除剖面上的边缘孔外,应沿边界加密观测孔。加密的孔距,在岩溶含水层为50m,孔隙、裂隙含水层为100m;
b) 中圈孔:孔位应设在勘探或设计所预测的疏干漏斗水力坡度发生转折地段; c) 外围孔:布设在补给边界和影响边界的附近,掌握降落漏斗发展方向及预测塌陷区的扩展
范围; d) 安全监测孔:孔位应根据陷区的安全问题,不稳定的补给区和起重要阻水作用的构造、岩脉、
岩层等隔水边界的分布状况来确定。这些地段中的勘探评价孔,应保留1~2个钻孔作为长期观测孔。
6.2观测孔的设计及质量要求 6.2.1观测孔的结构应符合观测目的和要求。 6.2.2观测孔的一般口径应大于91mm,终孔口径不应小于75mm。需安装自记水位计的钻孔,口径应大于110mm,若动水位埋深大于50m时,口径应大于150mm。 6.2.3井壁地层为稳固基岩的观测孔,可采用裸露井壁;井壁地层为不稳定岩层或松散岩系时,应安装套管和过滤器,过滤器的孔隙率应大于10%。 6.2.4观测第四系以下含水层水位时,对第四系岩层应下护壁套管,严格止水,止水类型宜用水泥或粘土止水。 6.2.5对观测孔孔口的固定测点、地面标高,均应作四级水准测量和坐标测量。 6.2.6孔口应加盖、上锁或安装保护装置。 6.2.7抽水单位涌水量大于0.1L/s·m、注水单位吸水量大于0.5L/s·m或注水水头高1m后,水位能在2h内完全恢复的孔,才可作为长期观测点。
上一章:YS/T 3010-2012 黄金矿地下水水量管理模型技术要求 下一章:YS/T 3007-2012 电加热载金活性炭解吸电解工艺 能源消耗限额

相关文章

YS/T 3013-2012 水下黄金矿开采巷道岩体变形观测技术规范 KA/T 8-2023 矿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技术规范 YS/T 3010-2012 黄金矿地下水水量管理模型技术要求 CJJ 76-2012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YS/T 3012-2012 黄金矿水害防治水化学分析技术规范 YS/T 3011-2012 黄金矿开采工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技术规范 复杂动态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观测及其应用(英文版) DB/T 32.1-2020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下流体观测仪第1部分∶压力式水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