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1
河南省地 方 電标准
DB41/T4192014
代替DB41/T419—2005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Highway Design Gudeliaes
省也方标准公共服务 2014-0 30发布
K
2014-12-01实施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河南省也方标公共务平台
DB41/T419—201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总体及路线路基工程路面工程
1
2
3 N 5 排水工程 6 防护工程
L
5
桥梁涵洞隧道工程交叉工程
7
8
9
9
10
10 安全设施 11 绿化工程. 12 沿线设施 13 交通机电工程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服务(停车)区选址报附录B(规范性附录) 车道划分和组合限过标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不同生态区域适用植物树
12 13 14 15 18 19 21
河南省也方标准
DB41/T41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419一2005《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与DB41/T419一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修改了特殊地基处理、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强度要求、路面结构、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桥梁
荷载标准、交通标志、绿化工程、沿线设施、交通工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一一删除了路基工程中“28m宽路基上布设六车道及中央分隔带的设置”、“设置地下水阻断结构
的条件和方案”,排水工程中“泄水槽的设置”、“蒸发池的设置”、“排水边沟的设置”,立交工程中“互通式立交的管理”,以及安全设施中“标线”、“隔离网”、“波形梁防撞护栏的设置”等方面的技术规定;
一一增加了总体及路线、隧道工程等专业的技术要求;一一增加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贡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兴文、武景顺、刘东心岳景波、杜战军、崔洪涛、梁永兵。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陈贵红、马奎杰、长良、黄新哲、赵志刚、周道、刘敏、王祖东、方芳
王笑风、刘焕宇、韩文涛、曹豫涛、金晨光、王武式岗、孙志欣、张洋、王卫中。
本标准于2005年10月首次发布。
河南省也方标佳
II
DB41/T4192014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总体及路线、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安全设施、 绿化、沿线设施、交通机电等工程的设计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勘察设计,一级公路也可参照执行。
2总体及路线
2.1总体
2.1.1应做好总体设计,使主体工程、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以及主体工程各专业间相互协调配套,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项目总体功能。 2.1.2高速公路设计速度应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定位、路网规划,给合地形、工程经济、预期运行速度等因素,按以下原则选取:
a)平原微丘区国家高速公路应采用120km/h; b)山岭重丘区国家高速公路应采用100km/h 童 件困难路段,经论证可采用80km/h; c) 平原微丘区河南省高速公路宜采用120km%,建文项目为支线高速公路时,可采用100km/h; d)山岭重丘区河南省高速公路宜采用10m/ 建设条件困难路段,可采用80km/h; e)改(扩)建高速公路应不小于原设速度
2.1.3应充分重视以下路段的安全设计:
平原微丘区设计速度不大于10km,h的路段,应采用运行速度对设计进行检验,优化路线线形,当运行速度大于设计速度,和立路段的视距、安全设施应满足运行速度的要求。
a)
b)山岭重丘区路段应进行安全性评介,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几何线形,完善交通工程和安全设施。
连续上、下坡路段,上应根据运行速度检验和通行能力分析结果合理设置爬坡车道;下坡方向应根据载重车物制动模拟分析结果合理设置避险车道
c)在长直线、长大7·城,以及隧道进出口、易结冰或较大横风的桥梁、多雾等特殊路段应采取路
侧、路面等整来措施。
d)位于连续长城踪段的服务区或停车区,应设置降温池、加水站、车况检查区等安全服务设
施。
2.1.4初步设计 股编制服务(停车)区的选址报告。服务(停车)区的设置与选址应在对项目区域路网服务设施 外析的基础上,结合沿线城镇、干线路网、人文景观、旅游区分布和规划情况,以及地形、地供水、供电等建设条件综合确定。选址报告的主要内容见附录A。 2.1.5 管 站区选址与设施设置应征求管理单位意见,结合管理模式,在对项目区域路网管理设施综合分析即其础上选定。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