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080 H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196—2017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Guid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grate-kiln iron ore pelletizing process
2017-09-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419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
有限公司、湘潭瑞通球团有限公司、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兵、何国强、叶恒、储太山、王兆才、王姜维、仇金辉、孙英、徐海伦、王菊香、 贺新华、朱晓春、李宗平、邵远敬、贺真、谢路奔、董宝利、栾元迪、高景俊、施春丽、高军驰。
一
GB/T34196—2017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能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步骤、边界及能源统
计范围、基准能耗、实际能耗、能效指数、能效分析及能效优化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生产企业的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潜力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1368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2866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8924 钢铁企业能效指数计算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GB/T289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修正的基准能耗 modifiedbenchmarkof energyconsumption 考虑评估对象的实际客观情况,对基准能耗进行修正之后的单位产品能耗基准值。
4基本原则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能效评估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合法合规原则:评估对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钢铁产业政策要求,符合相关节能减排强
制性标准要求; b) 高效用能原则: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或管理措施
改善低能效生产环节;
c) 突出重点原则:应重点考察能源消耗多、节能潜力大的关键过程及设备,重点分析影响能效的
主要因素; d) 科学合理原则:应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剔除不可比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估指标的可比性和评
价分析的合理性。
5 评估步骤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能效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
GB/T34196—2017
a) 确定边界与能耗统计范围; b) 采集评估对象的现场数据,计算实际能耗; c) 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计算修正的基准能耗: d) 计算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能效指数,评定能效等级; e) 分析用能水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以及节能潜力; f) 提出能效优化措施。
6 边界及能源统计范围
6.1 工序边界划分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边界以原料(铁原料)、能源及耗能工质的输人为起点,以终产品氧化球团矿的输出为终点。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边界划分参见附录A。 6.2 2能耗统计范围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能耗统计范围如下: a) 铁原料预处理,包括铁原料的干燥、细磨等; b) 原料备料,包括配料系统、混匀系统、生球制备系统等; c) 链算机-回转窑-环冷机成品球制备,包括生球筛分系统、布料系统、干燥预热系统、焙烧系统及
冷却系统等; d) 除尘系统,包括铁原料干燥除尘、烟气和环境除尘等; e) 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烟气脱硫单元耗能量; f) 运输系统,包括原燃料和球团矿运输过程耗能量;
g) 包含机修、检化验、计量、生产管理和调度系统、照明等辅助生产或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 h) 不包含与生产无关的用于生活目的的能耗,如食堂、休息室等。
7基准能耗
7.1 基准条件 7.1.1基准条件是若干可计量的对基准能耗影响较大的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7.1.2客观因素是受工序边界外固有条件的影响,工序内不可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料条件、产品条件、地理环境和气候温度等 7.1.3主观因素是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水平、操作水平等相关的因素,可通过技术装备优化与管理水平提升等途径进行改善和提高。 7.1.4基准条件选择应满足先进、成熟和经济的原则,取值通常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 7.2基准能耗确定
基准能耗的确定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 a): 基准能耗的确定首先需明确其边界及相关的基准条件; b) 基准能耗通常由一个量化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和基准条件组成: c) 基准能耗可以根据理论计算、统计分析和现场检测所获得; d) 采用基准能耗比较分析时,应尽量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估的合理性,
2
GB/T34196—2017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基准能耗见表1。
表1 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基准能耗
基准能耗 kgce/t 19
工序名称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
注1:只针对链算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不作为带式焙烧机和竖炉工艺的能效评估:以100%磁铁矿为铁原料,
若包含赤铁矿则按附录B中表B.2进行修正;不含铁原料预处理过程中干燥及细磨单元的耗能,若需干燥则按表B.2进行修正;未包括脱硫系统耗能量。
注2: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以配备烟气脱硫装置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GB28662一2012的要
求为基准。
注3:客观因素取值见表2。
7.3 修正的基准能耗
修正的基准能耗计算如式(1):
e"=e.+Ae.
..(1)
式中: eo 修正的基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基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eo
Deo 修正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修正量计算如式(2):
eo= f.(α’-r:)
.....(2)
式中: a a; m f,(:-r) 第i个客观因素差值对应的基准能耗修正量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客观因素取值及基准能耗修正量见表2
被评估对象的实际客观因素值;基准值对应的客观因素取值;客观因素的数量;
表 2 客观因素取值及基准能耗修正量
基准能耗修正量 f,(r’a;)
基准能耗对应的客观因素取值
变化量 3; 3; 增加10% 不满足要求(需干燥)不满足要求(需磨矿)增加0.5% 含脱硫
类别
客观因素
kgce/t 增加2.05
1/ 0 满足要求(无需干燥)满足要求(无需磨矿)
铁原料中赤铁矿的含量铁原料含水量是否满足
增加2+1.5×脱水率
原料条件 造球要求
铁原料比表面积和粒度是否满足造球要求生球水分脱硫系统
增加0.95
增加0.80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8% 不含脱硫
工艺条件
3
GB/T 34196—2017
表2(续)
基准能耗对应的客观因素取值
基准能耗修正量 f,(r’,)
变化量 x'-x 增加0.2 增加0.5% 增加或减少5℃
类别
客观因素
kgce/t 增加1.00 增加0.60
3; 0.2 0.35% 25 ℃
成品球团的碱度(二元)成品球团的含镁量
产品条件
减少或增加0.10
气候条件 环境温度
注:实际变化量小于表2中变化量(z,一3;)时,可用插值法计算基准能耗修正量。
8 实际能耗
8.1 数据采集
现场数据采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过程参数应取稳定生产条件下的数据,变化量应取统计期
内的平均值:
产量信息,包括生产规模、统计期内合格产品量等; b) 原料条件,包括原燃料结构、原燃料成分、原燃料温度等; c) 产品条件,包括产品结构、产品成分、产品温度等; d) 工艺设备配置,如铁原料预处理、原料备料、链算机-回转窑-环冷机成品球制备、除尘系统、烟
a)
气净化系统、运输系统、辅助系统等系统的耗能设备组成及主要参数; e) 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情况,如循环水、电、压缩空气、煤气等消耗量: f)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作业率、成品率、利用系数、转鼓指数、抗压强度等 g) 主要耗能过程的控制参数,如链算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生产线料量、风流系统内风温和风
量、重要耗能设备的功率及电机效率等; h) 环境温度。
8.2 能源及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取值原则 8.2.1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低位发热量为基础折算成标准煤量,未实测的参考表B.1 次、二次能源(燃料)平均低位发热值及折标准煤系数推荐值。 8.2.2蒸汽应以其热恰值为基础折算成标准煤量,可参考表B.2饱和蒸汽热恰及折标准煤系数推荐值。 8.2.3耗能工质折算标准煤参考表B.3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推荐值。 8.2.4 标准煤与热量的换算关系为1kgce=29307.6kJ。 8.2.5电力折标准煤系数取当量值,即1kW·h=0.1229kgce。 8.3 实际能耗计算
实际能耗按式(3)计算:
ein-eou
·(3)
ex
p
式中: e x ein 4
统计期内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实际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统计期内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序的直接耗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