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80 G 6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90—2014
溶菌酶活性检测方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activity of lysozyme
2015-03-01实施
2014-07-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国
国家标 准溶菌酶活性检测方法 GB/T30990—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 字数7千字 2014年12月第一版 2014年12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50531 定价 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 3099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晓芳、谭和平、林霖、孙登峰、赖心田、兰全学、杨国武、李意、李浙、潘兰芳
杨泽、莫秋华。
GB/T30990—2014
溶菌酶活性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溶菌酶活性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化试剂、不同工业产品及其原料中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溶菌酶lysozyme 一种葡萄糖苷酶,通过其肽链中的Glu35和Asp52残基构成的活性部位催化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
N-乙酰胞壁酸的C1与N-乙酰氨基葡糖的C4之间的β-糖苷键,从而迅速溶解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
注:又名球蛋白G、胞壁质酶、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
3.2
溶菌酶活性 lysozymeactivity 在25℃,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2)中,以溶壁微球菌为底物,于450nm处每分钟使吸光
度值下降0.001时所需的酶量。活性单位为U/mg或U/g或U/mL。
4原理
本检测方法以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lysodeikticus)为反应底物,使用溶菌酶催化水解其细胞壁,细菌因失去细胞壁的保护无法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平衡而裂解死亡,导致菌悬液的浊度降低,通过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450m处的吸光光度值的变化并换算出样品酶活性单位
5 : 仪器设备及器具
5.1 生物安全柜。 5.2 灭菌锅。 5.3 摇床:(37士1)℃。 5.4 恒温培养箱:(37土1)℃。 5.5 离心机:可达12000g/min。
1
GB/T30990—2014
5.6pH计:精确至0.01pH。 5.7电子天平:分度为0.001g。 5.8恒温水浴锅:(25士1)℃。 5.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吸光度值精确至0.001。 5.10石英比色皿:1cm。 5.11 微量移液器:100μL~1000μL。
6试剂
6.1总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882规定的三级水。 6.2磷酸盐缓冲液(pH6.2)
二水合磷酸二氢钠11.71g,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7.85g,定容至1L。 6.30.1mol/L氢氧化钠
称0.4g氢氧化钠充分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 4℃保存备用,用时恢复至室温。 6.4液体LB培养基
胰蛋白陈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加适量去离子水充分溶解,采用0.1mol/L氢氧化钠(6.3)调节pH至7.4,并定容至1L。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4℃保存备用,用时恢复至室温。 6.5LB琼脂斜面
胰蛋白陈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粉20g,加适量去离子水充分溶解,采用 0.1mol/L氢氧化钠(6.3)调节pH至7.4,并定容至1L。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采用无菌试管,分装制成琼脂斜面,4℃保存备用,用时恢复至室温。 6.6LB琼脂平板
胰蛋白陈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粉20g,加适量去离子水充分溶解,采用 0.1mol/L氢氧化钠(6.3)调节pH至7.4,并定容至1L。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采用无菌平血,分装制成琼脂平板,4℃保存备用,用时恢复至室温。
7分析步骤
7.1反应底物制备
注:若市售溶壁微球菌冻干粉经验证与经上述制备的反应底物等效,则可直接使用。 7.1.1菌株复苏
以无菌操作方式,取0.5mL液体LB培养基(6.4),滴人装有溶壁微球菌标准菌株(Micrococcusly sodeikticusFleming,CGMCC1.634)冻干粉的安瓶中,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呈悬浮状。将菌体悬浮液移植人LB琼脂斜面(6.5),37℃培养箱,培养18h~24h。4℃保存备用。 2
GB/T 309902014
7.1.2菌株扩大培养
以无菌操作方式,挑取适量菌体至LB琼脂平板(6.6)中划线纯化,在(37士1)℃培养箱中培养24h,并观察单菌落形态。选取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呈黄色的菌落,于LB琼脂平板(6.6)中再次划线纯化,在(37士1)℃培养箱中培养24h。平板于4℃保存,一个月内使用。
挑取二次划线纯化的LB琼脂平板(6.6)中的单菌落于50mL液体LB培养基(6.4)中混匀,于(37士1)℃恒温摇床中,110r/min摇菌18h后于4℃保存,用时恢复至室温,一周内使用。
取500μL菌液至50mL液体LB培养基(6.4)中混匀,于(37土1)℃恒温摇床中,110r/min摇菌 18h后用于制备菌悬液。 7.1.3菌悬液制备
将菌液(7.1.2)离心(12000g,5min)收集菌体,采用磷酸盐缓冲液(6.2)洗涤菌体至无培养基状态。
开机(5.9),调波长至450nm,于(25土1)℃室温预热,将一定量菌体悬浮于按6.2配制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调节菌体浓度,使450nm处吸光度值为1.300。 7.2测定 7.2.1试样制备 7.2.1.1前处理
工业产品及其原料应充分溶解,除去不溶物后再进行量取;鸡蛋样品应采用蛋清分离器取其蛋清后再进行称重。 7.2.1.2生化试剂
准确称取1mg(精确至0.001g)固体酶粉或量取1mL(精确至0.01mL)液体酶液,于适量磷酸盐缓冲液中,用磷酸盐缓冲液(6.2)稀释,使其1min内吸光度值变化量处于0.025~0.125,且1min时读值不应小于1.000。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7.2.1.3工业产品及原料
准确称取1g(精确至0.01g)样品,于适量磷酸盐缓冲液(6.2)使其充分溶解并定容至100mL,使其1min内吸光度值变化量处于0.025~0.125,且1min时读值不应小于1.000。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7.2.2检测
于(25士1)℃的室温或恒温水浴锅中,于反应管中加入2.5mL菌悬液(7.1.3),加人0.5mL酶液,反应1min时记录450nm处的读数A,,反应2min时记录450nm处的读数A2。通过公式换算得出对应的酶活性。每个样品做两个平行。
8结果
8.1 结果计算
用式(1)计算酶活性:
GB/T 30990—2014
A,-A2 0.001XEw
I
.(1)
式中: I IA,-A2|——450nm处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 Ew
酶活性;
-0.5mL检测用酶液中含有原始酶液的质量(mg或g)或体积(mL);
0.001 以每分钟使450nm处吸光度值下降0.001为一个活性单位。 注:生化试剂中,固体样品活性单位为U/mg,液体样品活性单位为U/mL;工业产品及原料活性单位为U/g。
8.2 质量控制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算数平均值的10%。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50531
GB/T 30990-2014
14.00元
定价:
打印日期:2015年1月9日F0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