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01.040.25 J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6312017
再制造 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指南
Remanufacturing-Residual life assessment guideline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2018-05-01实施
2017-10-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463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
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泰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滨上,张伟,董丽虹,史佩京,周新远,李恩重,郑汉东菜凡刘海,于鹤龙
奚道云、王越仟王文宇,罗建明昊益文、刘欢王海斗、董世运、乔玉林,蔡志海王秀腾韩刚王德伦
GB/T34631—2017
再制造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制造前的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的基本准则。一般要求和常用的评估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再制造机械零件的剩余寿命评估,其他机械零件的剩余寿命评估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619再制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86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制造机械零件剩余寿命residual life of remanufactured mechanical parts 再制造生产中回收的废旧零件所具有的元余寿命。一部分废旧零件的元余寿命是由于不等寿设计
导致的设计寿命中的未消耗的寿命另一部分废旧零件的余寿命是设计寿命中具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导致的强度允余。
4再制造剩余寿命评估的基本准则
4.1对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时应综合考虑其制造,服役及失效形式的影响,应收集机械零件制造工艺,服役状态和故障信息,为剩余寿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4.2对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时应确定评估方案,并以该评估方案指导机械零件的再制造生产。 4.3 建立评估方案时根据实际需要,结合采用有损和无损的评估方法。 4.41 评估方案要依据特定评估对象的失效诱因和再次服役的工况要求来确定。 4.5再制造生产中进行关键和重要件的剩余寿命评估工作时,优先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测定表征该关键和重要件劣化速率的参量。 4.6采用寿命评估方法时应考虑成本和效率。
5剩余寿命评估的一般要求
5.1对具有预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避免预处理工艺对再制造零件及评估设备造成损伤。 5.2寿命评估时再制造零件的存放、周转、安装、调试等,应避免再次损伤。 5.3 评估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要求,保持设备精度稳定。 5.4寿命评估人员应进行专门培训。 5.5应对寿命评估过程进行记录和存档管理,作为后续处理的依据。
GB/T34631—2017
5.6应定期对评估的结果进行评审和反馈,将评审结果作为指导生产质量提升和合理使用的依据。 5.7评估后的机械零件应按照不同的评估结果进行标识、存放、处置。
6剩余寿命评估的常用方法
6.1评估方法分类
针对机械零件三种典型失效型式:磨损,腐蚀和疲劳应采用适宜的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分为有损方法和无损方法两种类型,应根据具体对象选择其一或二者兼用。具体检测方法参见附录A。 6.2有损评估方法
有损评估方法包括力学、物理,化学等性能测试评估方法,如强度、硬度、塑形,韧性等指标:也包括磨屑分析、腐蚀产物分析、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等失效痕迹的评估方法。 6.3无损评估方法 6.3.1磨损损伤零件无损评估方法
发生磨损失效的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时应针对零件磨损量采用满足适当精度要求的无损测试评估方法,获得机械零件的磨损劣化速率。
6.3.2腐蚀损伤零件无损评估方法
发生腐蚀失效的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建模时应采用化学方法分析腐蚀产物,应针对腐蚀缺陷的深度和长度采用满足适当精度要求的无损测试评估方法,获得机械零件的腐蚀劣化速率。 6.3.3疲劳损伤零件无损评估方法
发生疲劳失效的机械零件,进行剩余寿命评估应分为两种情形进行。一种是针对疲劳裂纹萌生前的剩余寿命评估,应针对应力应变状态采用满足适当精度要求的无损测试评估方法:另一种是针对疲劳裂纹萌生后的剩余寿命评估,应针对裂纹缺陷或当量裂纹缺陷的位置,长度深度等采用满足适当精度要求的无损测试评估方法。
7评估结果
根据第6章采用适宜的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并结合机械零部件的实际使用状态,给出可再制造或报废的结论。
GB/T34631—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再制造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检测方法
表A.1再制造机械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检测方法
检测层次
有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
应力应变电测法、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试、疲劳极限磁性测试等
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等测试方法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光学性能、传热性能、结晶学性能等测试方法抗氧化、耐腐蚀、耐有机溶剂耐老化、化学稳定性等 化学测试,稳定性测试测试方法环块式、销盘式
磁性测试、光学测试、热学测试等
材料级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坐标测量、机器视觉测量
摩擦磨损测试
盐雾腐蚀、应力腐蚀、大气腐蚀、电化学腐蚀承力件结构疲劳旋转件结构疲劳、传动件结构疲劳
腐蚀测试
内窥镜检测
零件级
红外检测.声发射检测
结构疲劳测试
声发射噪声测试,应变测试、动平衡测试、振动模态测试功率测试,油液测试使用特性测试、温度测试等整机测试
部件级
耐久性测试、加速寿命测试、磨合测试
耐久性测试加速寿命测试磨合测试
整机级
GB/T34631—2017
参考文 献
[1] GB/T12604.5—2008 无损检测术语 磁粉检测 [2] GB/T12604.6—2008 无损检测术语 涡流检测 [3] GB/T12604.9—2008 无损检测术语 红外检测 [4] GB/T12604.10—2011 无损检测术语 磁记忆检测 [5] GB/T 28618 2012 机械产品再制造 通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