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_29.020 L 10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069—2017
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特性与分类 General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sensor
2017-07-31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4069—2017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I IV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基于功能角度的智能传感器一般构成 4.1 概述 4.2 智能计算单元 4.3 接口单元特性 5.1 通用特性 5.2 智能特性 5.3 物联网特性分类
3
4
5
6
6.1 传感器通用分类 6.2 智能化分类 6.3 物联网相关分类 6.4 按其他方式分类参考文献
.+
T
12
13
GB/T3406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云南云电同方科技有限公司、绵阳市维博电子
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物联网中心、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志群、余国瑞、杨晴、阮赐元、王健、许晨光、陈志扬、戈剑、金辉、徐文劫、单联海、 王小文、茅晓晨。
m
GB/T34069—2017
引言
智能传感器由传感单元、智能计算单元和接口单元组成,具有智能与物联网特性,其类别繁多,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为规范我国智能传感器的研究、生产与应用,有必要对智能传感器特性与分类进行标准化。
本标准对智能传感器的特性与分类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生产、使用和检验评定智能传感器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V
GB/T34069—2017
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特性与分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领域中涉及的智能传感器特性,并给出了智能传感器分类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传感器的设计、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其他有关技术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33905.3一2017智能传感器第3部分:术语 GB/T34068一2017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7665-2005和GB/T33905.3—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sensor 具有与外部系统双向通信手段,用于发送测量、状态信息,接收和处理外部命令的传感器。 [GB/T33905.3-2017,定义3.2]
3.1.2
传感器智能特性intelligentcharacteristicofsensor 传感器根据设定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能使输出量更加准确或有利于信号分析的特性。
3.1.3
智能传感器节点 intelligentsensornode 在传感器网络中,由传感器(可外接)、智能处理单元和能量供给单元组成,能实现数据的采集、处
理、传输和控制的设备。 3.1.4
响应response 输出随被测量变化的特性。 [GB/T7665-2005,定义3.5.1.86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
GB/T34069—2017
MCU:微控制单元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ASIC:专用集成电路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SoC:芯片级系统/片上系统
4基于功能角度的智能传感器一般构成
4.1概述
智能传感器基于功能角度一般由传感单元、智能计算单元和接口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
智能计算单元
传感单元1
信号调理
外部网络/ 系统
接口单元
传感单元2 :传感单元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图1基于功能角度的智能传感器
4.2智能计算单元
智能计算单元能根据设定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特定的输出结果。
4.3 接口单元
智能传感器通过网络接口与物联网其他装置进行双向通信。 网络接口应符合GB/T34068一2017的规定。
5特性 5.1通用特性 5.1.1概述
传感器通用特性分为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输入为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信号时,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人量之间的关系;动态特性是输入为随时间变化的信号时,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人量之间的关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