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3877-2017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GB/T 33877-2017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90.4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8:31



相关搜索: 无损检测 方法 荧光 测定 亮度 渗透剂 33877

内容简介

GB/T 33877-2017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ICS 19.10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877—2017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 method for comparing the brightness of
fluorescent penetrants
20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
甜涂屏查真伪 GB/T33877—2017
目 次
前言
II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装置 ...
-
2
3
4
5
6 试样制备
测定方法 8 计算附录A(资料性附录) 荧光亮度计校准方法
7
2 GB/T3387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
公司、四川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北京德高航空检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学冬、乔海燕、赵宏达、李秀芬、刘素平、徐永明、丛长林、邵建华、王海岭。
E GB/T 33877—2017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用荧光渗透剂亮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荧光渗透剂出厂时的亮度检验和使用中的亮度校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别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界定的术语定义适用一般要求
a
4.1 荧光亮度计
荧光亮度计应配有能激发渗透剂的黑光。 ,每年应对荧光亮度计进行校准校准方法参见附录A。 4.2 试样
试样分为标准试样和被测试样。 测定结果的有效性
4.3
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同一试样的读数偏差。不同的试样,即使由同等数量的同一原始渗透剂制备而成,也不会精确地重现读数。 读数差异由滤纸及其所吸收渗透剂量的差异造成。 4.4 置信极限
为确定测定结果的置信极限,应进行统计计算。置信极限按式(1)和式(2)计算:
CL=X±
....(1)
Vn
2(X -X)? n-1
(2 )
式中: CL X
所测值的置信极限;所有读数的平均值;统计值,本标准中t值为3.182;标准偏差;
s GB/T33877—2017
所用的试样个数,本标准中n值为4;
n X—单个读数。 使用中,置信极限应至少达到95%。
5装置
5.1 滤纸:不退色的开式纹理纸。 5.2 移液管:1mL。 5.3 容量瓶:带塞子,25mL。 5.4 烧杯:50mL。 5.5 滤纸干燥夹:“鳄鱼”型套夹,长51mm,开口13mm,干燥夹应保持干燥。 5.6 酒精或丙酮:工业级。 5.7 干燥器,直径不小于250mm。 5.8 干燥剂:硅胶。 5.9 试样夹持架:放置试样,试样夹持架与仪表相连。
试样制备
6
6.1 在准备被测试样的同时应制备一套标准试样。 6.2用移液管将1mL渗透剂滴入容量瓶中,再将丙酮或酒精注入容量瓶至25mL刻度线处,塞紧瓶塞并混合。 6.3将10mL~20mL的混合液倒人烧杯中。用镊子将4片滤纸分别在烧杯中浸一下,取出时在瓶口处将多余的渗透剂排出,并将其分别夹在滤纸干燥夹上。干燥夹应尽量小地遮盖滤纸。 6.4将滤纸垂直挂在干燥器内直至干燥。也可将其放在室温下干燥约5min。
7 测定方法
7.1 打开仪器并预热10min~15min。 7.2在黑光灯下目视标准试样,选出最亮的一张,将其放入试样夹持架,然后插入荧光亮度计的试样槽口内。 7.3转动调节钮,调至“80”。 7.4取出试样夹持架,用未处理的空白滤纸换下标准试样,再重新插入仪器内。 7.5转动调零按钮,调至“0”。 7.6 取下空白纸插人被测试样测定。交替测定被测试样和标准试样,以降低仪表偏差。
8计算
按式(3)计算被测试样的相对荧光亮度值(以标准试样的百分比表示):
X
X100
.(3)
S
式中: X 被测试样的读数平均值; S 标准试样的读数平均值。 2 GB/T33877—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荧光亮度计校准方法
A.1概述
本方法适用于使用中、维修后的荧光亮度计的校准。
A.2 计量特性
A.2.1 测量范围:亮度01x~5001x。 A.2.2 荧光亮度曲线:4%与2%连线的斜率小于4%与1%连线的斜率。
A,3 校准条件
A.3.1 校准场地:无腐蚀、无电磁干扰和无机械振动。 A.3.2 校准器材:1mL移液管,25mL、50mL、100mL容量瓶,滤纸。
A.4 校准项目
A.4.1 浓度为1%、2%和4%的荧光渗透剂的荧光亮度曲线。 A.4.2 4%与2%连线的斜率;4%与1%连线的斜率。
A.5 校准 A.5.1 制作浓度函数曲线 A.5.1.1 1打开仪器电源,预热15min。 A.5.1.2 将一个空白的、未经处理的滤纸放人试样夹持架,插入仪器内。 A.5.1.3 通过转动调零旋钮,使仪器指“0” A.5.1.4 溶液配置:配制3份4级灵敏度荧光渗透剂溶液。1份4%(1mL渗透剂用24mL酒精稀释),1份2%(1mL渗透剂用49mL酒精稀释),1份1%(1mL渗透剂用99mL酒精稀释)。具体配置方法如下:
a) 用移液管将1mL渗透剂移入容量瓶内; b)用酒精将容量瓶填充至刻度线,盖上盖子并混合均匀; c) 将10mL~20mL溶液倒人一个50mL的烧杯内。
A.5.1.5试样制作:对每种溶液准备5张滤纸,均裁成与试样夹持架尺寸相当。用镊子将5张滤纸同时浸入烧杯内。取出滤纸,在烧杯杯口排掉多余液体,然后将其固定在滤纸干燥架上,直至干燥。 A.5.1.6试样测量:在仪器稳定于“0”位后,取出空白滤纸,插入试样进行测量,交替测量1%、2%、4% 的试样以减少任何可能发生的仪器漂移的影响;记录仪器读数,计算每种浓度稀释液的5张滤纸的亮度平均值。
3 GB/T33877—2017
A.5.1.7 以浓度为横坐标,亮度值为纵坐标,将1%、2%、4%试样的亮度平均值绘制在坐标纸上,并用直线分别连接1%和4%点、2%和4%点,制成浓度函数曲线图。浓度函数曲线如图A.1所示。
亮度值
2%与4%
400 300
1%与4%
200
100
1
4
3
0
1
浓度/%
4
图A.1 浓度函数曲线图
A.5.2 结果评价 A.5.2.1计算2%与4%连线的斜率及1%与4%连线的斜率。 A.5.2.2 4%与2%连线的斜率小于4%与1%连线的斜率为合格。若4%与2%连线的斜率不小于4% 与1%连线的斜率,则重新制作试样,再次进行校准。若4%与2%连线的斜率仍不小于4%与1%连线的斜率,则该仪器不合格。
N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GB/T 33877—2017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0.75字数10千字 2017年7月第一版 2017年7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56716定价 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33877-2017
上一章:GB/T 33643-2017 无损检测 声发射泄漏检测方法 下一章:JB/T 11779-2014 无损检测仪器 相控阵超声检测仪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33877-2017 无损检测 荧光渗透剂亮度测定方法 GB/T 24981.2-2020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试验方法第2部分∶余辉亮度的测定 GB/T 24981.2-2020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试验方法第2部分∶余辉亮度的测定 GB/T 24981.2-2010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试验方法 第2部分:相对亮度的测定 GB/T 24981.2-2020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试验方法 第2部分:余辉亮度的测定 GB/T 14634.1-2010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试验方法 第1部分:相对亮度的测定 JB/T 13470-2018 无损检测陶瓷球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JB/T 13470-2018 无损检测陶瓷球荧光渗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