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9.020 A21 备案号:4551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595—2014 代替 JB/T 8595—1997
机械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分等分级
Classification and gradation for surface protection coating of
machinery products
2014-10-01实施
2014-05-06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机械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分等分级
JB/T 8595—2014
*
机械工业山版社山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人街22号
政编码:100037
*
210mmX297mm·1印张·32字 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
定价:42.00元
*
书号:15111·11832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 8595—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义件 3分等分级.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试验结果的判断及复试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面涂层质量等级样板参照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表面涂层附着力等级样板参照图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镀化学处理层等级样板参照图. 图A.1涂层质量等级为1等. 图 A.2 涂层质量等级为2等C级……. 图A.3 涂层质量等级为3等A级.. 图 A.4 涂层质量等级为3等B级. 图 A.5 涂层质量等级为4等.图 B.1 涂层附着力质量等级为0等图 B.2 涂层附着力质量等级为1等.. 图 B.3 涂层附着力质量等级为2等图 B.4 涂层附着力质量等级为3等。 图 B.5 涂层附着力质量等级为4等图 B.6 涂层附着力质量等级为5等. 图 C.1 电镀化学处理层(镀Ni/Cr层)质量等级为1等图 C.2 电镀化学处理层(镀Ni/Cr层)质量等级为2等B级或3等A级.. 图 C.3 电镀化学处理层(镀Ni/Cr层)质量等级为3等B级.. 图 C.4 电镀化学处理层(镀Ni/Cr层)质量等级为4等图 C.5 电镀化学处理层(镀锌层)质量等级为1等图C.6电镀化学处理层(镀锌层)质量等级为2等B级或3等A级.. 图 C.7 电镀化学处理层(镀锌层)质量等级为3等B级图C.8电镀化学处理层(镀锌层)质量等级为4等表1涂层质量外观等级表2 涂层附着力等级. 表3电镀化学处理层等级表4刀刃间距选择
1
(
......
.6 6
8
8
8
10
0
2
.12 .12
JB/T 8595—2014
前言
小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木标准代替JB/T8595—1997《机械产品表面防扩层质量分等分级》,与JB/T8595—1997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根据GB/T1.1一2009的要求,将原4.2、5.1、5.2、5.3、5.4下的各条改为列项形式; 一对4.2中附着力测试方法,根据最新的GB/T 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的相关技内容,作出了修改; -根据GB/T1.1一2009的要求,取消了原附录C巾的分图,将原图C.1.1、图C.1.2、图C.1.3、图 C.1.4、图C.2.1、图C.2.2、图C.2.3与图C.2.4对应改为图C.1、图C.2、图C.3、图C.4、图C.5、图 C.6、图C.7与图C.8。
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T电了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勇、陈心欣、徐忠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85951997。
II
JB/T 8595—2014
机械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分等分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分等分级、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热带、湿热带、寒带、寒温带、高原等地区使用的机械产品的表面防护层质量的分等
分级。类似用途的出口产品的表面防护层质量也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小不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不适用于小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小(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小文件。
GB/T2423.1一2008 电工电了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2423.4一2008 电T电了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 交变湿热(12 h+
12 h 循环)
GB/T2423.17一2008 电.T电了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14522一2008机械T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T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光紫外灯
3分等分级
3.1涂层 3.1.1 涂层不得有漏底和明显的厚薄不均等缺陷,其质量外观等级见表1
表1涂层质量外观等级
等级 1等
图号a 图 A.1
外观检查要求
外观良好,无明显变化和缺陷
A级 允许涂层表面轻微失光(失光率为16%~30%),轻微褪色[色差值(NBS)3.1~
6.0],有少量针孔等缺陷对丁表面防护层为平光的涂层,不得有明显的桔皮或流挂现象产品主要表面的涂层,任一平方分米止方形面积内直径为0.5mm的气泡不得超过 2个,不允许出现直径大丁1mm的气泡及超过10%表面面积的隐形气泡
2等 B级
C级 D级 铁心叠片表面锈蚀面积不得超过5%
图 A.2
产品主要表面的涂层,任一平方分米正方形面积内直径为0.5mm~3mm 的气泡不
A级 得多」9个,共中直径大」1mm 的气泡不得超过3个,直径大」2mm 的气泡不得 图A.3
超过1个,不允许il现直径大了3mm的气泡及超过30%表面面积的隐形气泡允许底金属现个别锈点(即试样大」一平方分米的,最多不得超过一个锈点,小」一平方分米的试样不得有锈点)以及涂层边缘有少量起皱
3等
B级 C级 不得有脱落、开裂、严重的桔皮或流挂现象 D级 铁心叠片衣面锈蚀面积不得超过15%
图 A.4
4等见附录A:衣面涂层质量等级样板参照图。
图 A.5
缺陷超过3等即为4等
1
JB/T 8595—2014
3.1.2 涂层附着力等级见表2。
表2 涂层附着力等级
等级 0等 1等 2等 3等
图号a 图 B.1 图 B.2 图 B.3 图 B.4
要 求
刀痕十分光滑,无涂层小片脱落在栅格交点处有细小涂层碎片剥落,剥落面积约占栅格面积5%以下涂层沿刀痕和(或)栅格交点处剥落,剥落面积约占栅格面积的5%~15%以下涂层沿刀痕部分或全部呈条状剥落和(或)从各栅格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面积约占栅格面积的15%~35%以下涂层沿刀狼呈条状剥落和(或)从各栅格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面秋约栅格面积的 35%~65%以下涂层剥落而积超过栅格而秋的65%
图 B.5 图 B.6
4等 5等
见附录B:表而涂层附着力等级样板参照图。
a
3.2 电镀化学处理层
电镀化学处理层等级见表3。
表3电镀化学处理层等级
等级 1等
图号a
外观检查要求
允许镀层轻微尖光(尖光率为16%~30%),轻微褪色[色差值(NBS)3.1~6.0], 图 C.1 但电镀化学处理层和金属表面不得出现腐蚀
图 C.5
标牌、导电部分的接触部位,活动零件的关键部位等影响产品性能的零件(或部件)不得出现腐蚀除2等A级零件外的其他零件(或部件)出现腐蚀破坏面积,为该零件主要表 图 C.2
A级
2等
B级
图 C.6
面面积的5%~25%的零件数不得超过产品零件总数的20% 2等A级的零件(或部件)il;现腐蚀破坏面积,为该零件主要表面面积的5%~ 图 C.2
A级
图 C.6 图 C.3 图 C.7 图 C.4 图 C.8
25%的零件数不得超过产品零件总数的20% 除2等A级零件外的其他零件(或部件)iI;现腐蚀破坏面积,为该零件主要表
3等
B级 面面积的5%~25%的零件数不得超过产品零件总数的30%。但允许个别零件的腐
蚀破坏面积人于25%,小于30% 缺陷超过3等即为4等
4等电镀化学处理层等级按附录C的样板参照图进行比较,可用网格或类似的测量器具或镜像分析仪直接测量。
3.3等级说明
本标准只规定表面防护层的分等分级,合格标准由各行业产品标准选定。
4 技术要求
4.1机械产品表面涂层、镀层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及装饰性。 4.2机械产品表面涂层按GB/T2423.4一2008规定的条件进行12周期的40℃交变湿热试验。 4.2.1湿热试验后进行外观检查。
2
JB/T 8595—2014
4.2.2湿热试验后的附着力测试必须在12 h正常化处理后进行,其方法如下:
a)涂层附着力测试采用25格划格法,其刀具采用6刃刀具。按实测涂层厚度,选用刀具,刀具刀
刃间距选择见表4。
表4 刀刃间距选择
涂层厚度 μm ≤60 >60 且≤120
刀刃间距 mm
1 2 3
>120
b)根据表4所列涂层厚度范围选择相应间距的刀具。在产品表面涂层上划6道深及底金属的水平
直痕,并在与此6条水平直线成90°的方向上再划6道垂直并与水平直线刀痕相交的刀痕,形成25个方格的栅格。划格时,刀具速度应均匀连续地划出刀痕,不得停顿或跳跃。刀尖必须及底金属,不应过深地切入底金属。若涂层硬度过高或厚度过厚,致使刀痕不能触及底金属,则应在报告中说明。
c)划好栅格后,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组对角线轻轻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d)用透明的压敏胶粘带[宽25 mm,粘着力(10±1)N/25 mm或商定」,以均匀速度拉出一段,
除去最前面一段,然后剪下长约75mm的胶粘带。把胶带中心点放在网格上方,方向与一组切割线平行,并用手指尖把胶粘带在网格上方的部位斥平(胶粘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 mm),使得胶粘带与涂层全面接触。在粘上胶粘带的 5min 内,拿住胶粘带悬空的一端,并尽可能以接近60°的角度,在 0.5s~1.0s 内平稳地剥离胶粘带。
e)剥离胶带后立即按表2进行等级评定。 4.3机械产品表面电镀化学处理层按GB/T2423.17一2008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试验后按本标准中 3.2 评定等级。 4.4在户外使用的机械产品表面涂层,还需进行紫外线冷凝试验。按GB/T14522一2008 中的紫外线冷凝试验方法进行,并按本标准中3.1.1及3.1.2评定等级。 4.5在寒带、寒温带地区.使用的机械产品需增加低温试验。按GB/T 2423.1一2008 规定的低温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按本标准中 3.1.1、3.1.2评定等级。
5 试验方法
5.1交变湿热试验
按GB/T2423.4一2008的规定进行40℃交变湿热试验,按以下步骤,对涂层质量考核 a)试验前检杏:在正常条件下(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对试样进行涂层外观质
量检查,测厚并记录。 b)预处理:在正常条件下,按以下条件将试样放入湿热箱(空)进行试验前预处理。
1)预处理条件:温度25℃±3℃;相对湿度45%~75%; 2)预处理时间:人型样品不得少』3h,中型样品不得少」2h,小型样品不得少」1h。
c)试验周期为 12 周期。 d)对」-呼吸效应不明显的产品,降温阶段相对湿度下限值可为85%。 e)试验后检测:12周期试验结束后,将试样取山试验箱(室)外,在正常条件下检杏外观,然后
在正常条件下放置 12 h 后进行附着力测试
3
JB/T 8595—2014
5.2盐雾试验
按GB/T 2423.17一2008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按以下步骤,对金属表面电镀化学处理层质量进行考核:
a)测定被试零件(部件)镀层厚度并记录; b)根据镀层的镀种、镀层厚度选择盐雾试验持续时间,推荐试验持续时间为16 h、24 h、48 h、
96 h、168 h、336 h、672 h c)试验结束后,经恢复后立刻进行外观检查,并按本标准中 3.2评定等级。
5.3荧光紫外线/冷凝试验
按GB/T14522一2008的规定进行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按以下步骤,对在户外使用的机械产品巾的由粉末涂料、涂料材料制成的零部件进行荧光紫外线/冷凝试验考核:
a)将试样固定安装在样品架上,面对荧光灯; b)试验温度:光照阶段采用50℃、60℃、70℃三种温度中的一种,冷凝阶段的温度为50℃。温度
的容差为±3℃; c)光照和冷凝周期可选择以下两种之一:光照 4 h 冷凝4h,或光照8 h 冷凝4h。涂料的试验持续
时问可选择 240 h、500 h或1000 h; d)试验后按照本标准中3.1.1及3.1.2评定等级。
5.4低温试验
按GB/T2423.1一2008的规定进行低温试验,按以下步骤,考核在寒带、寒温带地区使用的机械产品的涂层、镀层质量:
a)试验温度:-30℃、-40℃或-55℃; b)试验周期:2h、16h、72h 或96 h; c)根据产品使用地区或需方要求,选a)、b)中的一个试验温度及试验周期进行试验; d)试验后按本标准中3.1.1、3.1.2及3.2评定等级。
6检验规则
6.1本标准是对同金属底材、同涂(镀)层材料、同一工艺及同一施工条件下的机械产品、出口产品进行表面防护层质量考核、检验及评定等级的依据。 6.2试验数量:同金属底材、同涂(镀)层材料、同一工艺及同一施工条仆的试样三仆: 6.3在下列情况之一时,需用本标准对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进行重新评定等级:
a)新产品投产前; b)产品涂(镀)层工艺或涂(镀)层材料改变可能影响其表面防护层质量; c)不经常生产的机械产品及出口产品再次投产, d)对批量生产及出口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定期抽试,一般为一年一次; e)仲裁。
7试验结果的判断及复试要求
按5.1~5.4 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对照3.1和3.2进行评定等级。若三件试样全部处」一个等级或其中两件处同一等级,则该试样即评定为此等级;若三件试样试验后为三个等级,则另取加倍数的试样进行复试。复试试样的 2/3试验后为同一等级则评定为该等级,若少」2/3 的试样为一等级,则该批产品不得评定等级且不得再复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