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HG/T 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59.3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7:56:00



相关搜索: hg 薄膜 聚氨酯 5070 热塑性 tpu 热塑性 tpu

内容简介

HG/T 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ICS 83.080.20 G 32 备案号:56271—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 film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07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氨酯塑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市昂斯鞋材有限公司、苏州市雄林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峰热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建雄、王一良、杨圳聪、谭华锋、骆效能、陈旭斌、姜志国。
1 HG/T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 (TPU)薄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以及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热塑性聚氨酯(TPU)颗粒料为原料,通过压延、流延、吹膜、涂覆等T艺制得的薄膜。该薄膜可应用于制衣、鞋材、箱包、医用品、汽车产品、电子品和充气产品等行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29-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
(邵尔硬度)
GB/T533-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密度的测定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
抽样计划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HG/T3689—2014 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以热塑性聚氨酯(TPU)颗粒料为原料,通过压延、流延、吹膜、涂覆等T.艺制成的薄膜。
3. 2
公称厚度通过设定生产工艺参数,理论上得到的厚度值。
4分类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按所采用原材料种类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 HG/T5070—2016
5 要求
5. 1 外观
热塑性聚氨酯 (TPU) 薄膜的外观要求见表1。
表1 热塑性聚氨酯 指(TPU)薄膜的外观要求
指标 <5 无无无无明显波浪松边无凹陷或缺口
检验项日
端面不整齐度/mm 端面划痕、油污、杂质气泡表面划痕、褶皱、油污、杂质展平度膜卷卷芯同卷膜接头
同卷薄膜里的接头应有明显标记,能从膜卷的侧面判断接头位置。 供需双方应就标记接头的方法达成一致。
5. 2 尺寸偏差 5. 2.1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的长度、宽度偏差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的长度、宽度偏差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热塑性聚氨酯(TPU) 薄膜的长度、 宽度偏差检验项日
指 标 0.00~1.00 ± 5. 00
长度/% 宽度/mm
5. 2. 2 热塑性聚氨酯(TPU) 薄膜的厚度偏差
热塑性聚氨酯(TPU) 薄膜的厚度偏差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的厚度偏差
平均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mm 0.01~0.05 0.05~0.10 0.10~0.50 0.50~1.00 1.00~2.50
厚度偏差/%
± 40 ± 30 ± 20 ± 10 ±10
± 35 ± 25 ± 17 ±8 ±7
5. 2.3 卷芯内径
卷芯内径宜取76寸"mm。
2 HG/T5070—2016 表5进行取样。将每点实测厚度除以层数,即为对应位置的薄膜厚度。各测量位置的厚度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厚度。
表5 厚度测试层数
试样层数/层
公称厚度/mm 0. 01~ 0. 1 0.1~0.2 0.2~0.7 0.7~2.5
10 5 3 1
平均厚度偏差应按公式(1)计算:
01-00
W,=
00 X 100
(1)
.:
式中: W. 平均厚度偏差,以%表示; 81一—平均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一公称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厚度偏差应按公式(2)计算:
02-00
×100
W.=
(2)
d0
式中: W. 最大(最小)厚度偏差,以%表示; 02- 各测量位置的厚度最大(最小)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Ou 公称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6. 3.3 卷芯内径的测量
卷芯内径用游标卡尺测量。 6.4 物理机械性能
6.4.1 硬度的测定
按GB/T531.1一2008规定的方法:使用部氏A型硬度计进行测试。试样厚度至少为6mm。若
试样厚度小于6mm,可用多层光滑、平行试样进行叠加,总厚度不小于6mm。 6.4.2密度的测定
按GB/T533一2008中A法加坠子法进行,使被测试的试样全部沉没在水中。分析天平应精确到0.0001g。 6.4.3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
按GB/T528一200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选择哑铃状试样,试样的试验长度和裁刀尺寸选择T 型,试验机夹持器的移动速度为500mm/min土50mm/min。 6.4.4撕裂强度的测定
按GB/T529一2008中方法B中试验程序(b)进行。试样裁刀的长度尺寸为100mm。标准试
4 HG/T5070—2016
样厚度为2.0mm士0.2mm;非标准试样,如取自成品的试样,最大厚度不超过3.0mm。 6.4.5耐黄变的测定
按HG/T3689一2014中A法进行。其中试样的形状规格:用斩刀或剪刀裁切尺寸为(32mm土 2mm)×(12mm土2mm)的长方形;照射时间为24h。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本产品检验为出厂检验。 7.2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5.1~5.3中规定的项目。 7. 3 组批规则和抽样方案
7.3.1批
以相同原料、相同T艺生产的同一规格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为一检验批,每批不超过 10 t。 7.3.2抽样方案 7.3.2.1 外观和尺寸偏差按GB/T2828.1一2012规定的一般检查水平为ⅡI,二次抽样方案,质量接收限AQL=6.5,按表6抽样检验。
5 HG/T5070—2016
表6 抽样方案
单位为卷
批基 2 ~8 9~15 16~25
样木第一第一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第一第二
样本量 2 2 3 3 5 5 8 8 13 13 20 20 32 32 50 50
累计样本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0 0
2 2 3 6 15 10 80 16 13 26 20 40 32 64 50 100
- - 2 2 2 2 3 4 3 15 15 7 6 10 9 13
1 0 - 0 3 1 4 2 6 3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15 12
501~1200
7.3. 2.2 物理机械性能应在每批中随机抽取1卷,按5.3中的规定进行检验。 7. 3. 3 :判定规则
若外观、尺寸偏差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5.1~5.3的要求,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外观、尺寸偏差检验结果按表6和GB/T2828.1-2012中11.1.2的规定进行合格、复验和不合
格判定。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若有 一项不合格,应在原批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 标志
产品标志的符号应符合GB/T1912008的规定。1 包装物外应粘贴有明显的标志,标明制造商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编号、商标、产品名称、规格、净质量、生产日期、批号、产品合格证明等。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 1 包装
本产品以卷为包装单元,每卷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用珍珠棉包裹,用聚乙烯薄膜包装好,捆扎紧,特殊包装由供需双方商定,
6
上一章:GB/T 33512-2017 织物芯输送带 环形输送带(拼接)净长度的测定 下一章:HG/T 5056-2016 GB 7544在天然橡胶胶乳避孕套质量管理中的使用指南

相关文章

HG/T 5877-2021 防水透湿薄膜用热塑性聚氨酯(TPU)颗粒料 T/ZZB 3663-2024 织物复合用远红外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HG/T 5500-2019 热塑性聚氨酯(TPU)颗粒料 QB/T 5351-2018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人造革通用技术条件 GB/T 40933-2021 塑料制品 薄膜和薄片 热塑性塑料薄膜试验指南 QB/T 4887-2015 热塑性聚氨酯表带 T/ZZB 3139-2023 热塑性聚氨酯自动充气床垫 QB/T 4196-2011 聚氨酯转移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