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100.20 J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5—2015 代替GB/T275-1993
滚动轴承 配合
Rolling bearings-Fits
2015-10-01实施
2015-02-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7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75-19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与GB/T275—1993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和首页,1993年版的封面和首页);修改了轴承公差等级代号表示方法(见第1章和表6,1993年版的第1章和表6);细化并重新编排了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见第3章,1993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套圈运转及承载情况”表(见表1);修改了向心轴承载荷大小的划分标准(见表2,1993年版的表1);细化了向心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孔配合表中的示例(见表3、表4,1993年版的表2、表3);
-
修改了基准标注符号(见图4,1993年版的图4);删除了表面粗糙度代号Rz及其数值(见1993年版的表7); -增加了直径500mm以上轴承座孔的几何公差和配合表面的粗糙度(见表7和表8);修改了附录的性质,增加了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与直径500mm以上轴承座孔配合的计算值(见附录A,1993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公称内径400mm~500mm圆锥滚子轴承与轴配合的计算值(见1993年版的表A.5)。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优特轴承有限公司、上
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慈兴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飞雪、张小玲、郑子勋、赵联春、黎桂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275—1964GB275—1984、GB/T275—1993。
I
GB/T275—2015
滚动轴承 配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作条件下的滚动轴承(以下简称“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孔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注:一般工作条件系指主机对旋转精度、运转平稳性、工作温度等无特殊要求的情况。 本标准规定的配合适用于下列情况: a)轴承外形尺寸符合GB/T273.1—2011、GB/T273.2—2006、GB/T273.3-2015,且公称内
径d<500mm; b) 轴承公差符合GB/T307.1—2005中的0、6(6X)级; c) 轴承游隙符合GB/T4604.1-2012中的N组; d) 轴为实心或厚壁钢制轴; e)轴承座为钢或铸铁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内(外)圈轴承和特殊用途轴承(如飞机机架轴承、仪器轴承、机床主轴轴承等)。
2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
2.1运转条件
套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或摆动时,应选择过盈配合;套圈相对于载荷方向固定时,可选择间隙配合,见表1。载荷方向难以确定时,宜选择过盈配合。
表1套圈运转及承载情况
示意图
套圈承载情况内圈承受旋转载荷外圈承受静止载荷
推荐的配合内圈过盈配合外圈间隙配合
典型示例
套圈运转情况内圈旋转外图静止载荷方向恒定内圈静止外圈旋转载荷方向恒定内圈旋转外圈静止载荷随内圈旋转内圈静止外圈旋转载荷随外圈旋转
皮带驱动轴
内圈间隙配合外圈过盈配合
内圈承受静止载荷外圈承受旋转载荷
传送带托辑汽车轮毂轴承
内圈承受静止载荷外圈承受旋转载荷
离心机、振动筛、
内圈间隙配合外圈过盈配合
振动机械
内圈过盈配合外圈间隙配合
内圈承受旋转载荷外圈承受静止载荷
回转式破碎机
2.2载荷大小
载荷越大,选择的配合过盈量应越大。当承受冲击载荷或重载荷时,一般应选择比正常、轻载荷时
1
GB/T275—2015
更紧的配合。对向心轴承,载荷的大小用径向当量动载荷P,与径向额定动载荷C.的比值区分,见表2。
表2向心轴承载荷大小
载荷大小轻载荷正常载荷重载荷
P./C. ≤0.06 >0.06~0.12 >0.12
2.3轴承尺寸
随着轴承尺寸的增大,选择的过盈配合过盈量应越大或间隙配合间隙量应越大。 2.4轴承游隙
采用过盈配合会导致轴承游隙减小,应检验安装后轴承的游隙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以便正确选择配合及轴承游隙。 2.5温度
轴承在运转时,其温度通常要比相邻零件的温度高,造成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变松,外圈可能因为膨胀而影响轴承在轴承座中的轴向移动。因此,应考虑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温差和热的流向。 2.6旋转精度
对旋转精度和运转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一般不采用间隙配合。在提高轴承公差等级的同时,轴承配合部位也应相应提高精度。
注:与0、6(6X)级轴承配合的轴,其尺寸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 2.7 轴和轴承座的结构和材料
对于剖分式轴承座,外圈不宜采用过盈配合。当轴承用于空心轴或薄壁、轻合金轴承座时,应采用比实心轴或厚壁钢或铸铁轴承座更紧的过盈配合。 2.8安装和拆卸
间隙配合更易于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对于要求采用过盈配合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应用场合,可采用可分离轴承或锥孔轴承。 2.9 游动端轴承的轴向移动
当以不可分离轴承作游动支承时,应以相对于载荷方向固定的套圈作为游动套圈,选择间隙或过渡配合。
3公差带的选择
3.1向心轴承 3.1.1[ 向心轴承和轴的配合,轴公差带按表3选择。
2
GB/T 275—2015
表3向心轴承和轴的配合 轴公差带
-
圆柱孔轴承
深沟球轴承、调 圆柱滚子轴承
和圆锥滚子 调心滚子轴承 公差带
心球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
举例
载荷情况
轴承轴承公称内径/mm
h5 j6 k6 m6* j5 js5 k5b m56 m6 n6 p6 r6 n6e p6c r6c 17c
≤18 >18~100 >100~200
≤40 >40~140 >140~200
≤40 >40~100 >100~200
轻载荷
输送机、轻载齿轮箱
内圈承受旋转载荷或方向不定载荷
≤18 >18~100 >100~140 >140~200 >200~280
≤40 >40~65 >65~100 >100~140 >140~280 >280~500 >50~100 >100~140 >140~200
≤40 >40~100 >100~140 >140~200 >200~400
一般通用机械、 电动机、泵、内燃机、正齿轮传动
正常载荷
装置
>50~140 >140~200 >200
铁路机车车辆轴箱、 牵引电机、破碎机等
重载荷
>200
f6 g6 h6 j6 j6、js6
内圈 内圈需在轴向 非旋转轴上的各承受 有 易移动
A
种轮子
所有尺寸
固定 载 内圈不需在轴载荷 荷 向易移动
张紧轮、绳轮
所有尺寸
仅有轴向载荷
圆锥孔轴承
h8(IT6)d. h9(IT7)d.e
所有尺寸所有尺寸
铁路机车车辆轴箱一般机械传动
装在退卸套上
所有载荷
装在紧定套上
凡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应用j5、k5、m5代替j6、k6、m6。 b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配合对游隙影响不大,可用k6、m6代替k5、m5。 重载荷下轴承游隙应选大于N组。 d凡精度要求较高或转速要求较高的场合,应选用h7(IT5)代替h8(IT6)等。 “IT6、IT7表示圆柱度公差数值。
3.1.2向心轴承和轴承座孔的配合,孔公差带按表4选择。
3
GB/T275—2015
表4向心轴承和轴承座孔的配合一 孔公差带
公差带球轴承 滚子轴承
载荷情况
举例
其他状况
外圈承受 轻、正常、重 一般机械、铁路机 轴向易移动,可采用剖分式轴承座固定载荷
H7,G7b
车车辆轴箱
冲击轻、正常正常、重重、冲击轻正常重
轴向能移动,可采用整体或剖分式轴承座
J7、JS7
电机、泵、曲轴主轴承
方向不定载荷
K7 M7
牵引电机皮带张紧轮 轴向不移动,采用整体式轴承座
J7 M7
K7 N7 N7、P7
外圈承受旋转载荷
轮毂轴承
·并列公差带随尺寸的增大从左至右选择。对旋转精度有较高要求时,可相应提高一个公差等级。 不适用于剖分式轴承座。
3.1.3向心轴承与轴、轴承座孔配合的计算值参见附录A。 3.2推力轴承 3.2.1推力轴承和轴的配合,轴公差带按表5选择。
表5推力轴承和轴的配合一轴公差带
载荷情况
轴承类型推力球和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轴承公称内径/mm
公差带
仅有轴向载荷
所有尺寸
j6、js6
≤250 >250
j6 js6
轴圈承受固定载荷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径向和轴向
联合载荷 轴圈承受旋转载荷或 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200 >200~400 >400
k6a m6 n6
方向不定载荷
要求较小过盈时,可分别用j6、k6、m6代替k6、m6、n6。
3.2.2 推力轴承和轴承座孔的配合,孔公差带按表6选择。
GB/T 275—2015
表6推力轴承和轴承座孔的配合一 一孔公差带
公差带 H8 H7 a H7 K7b M7°
载荷情况
轴承类型
推力球轴承推力圆柱、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仅有轴向载荷
座圈承受固定载荷
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 座圈承受旋转载荷 承、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
或方向不定载荷
:轴承座孔与座圈间间隙为0.001D(D为轴承公称外径)。 一般工作条件。 。有较大径向载荷时。
4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孔配合的常用公差带
0级公差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孔配合的常用公差带见图1、图2
过盈+
0
轴承内径公差
间隙
65 8171615
66
LR
1S
过盈
间隙或过盈
图10级公差轴承与轴配合的常用公差带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