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0103.1-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

GB/T 30103.1-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02 09:30:36



相关搜索: 检测 热工 方法 冷库 温度 试验 湿度 部分 性能 性能 30103

内容简介

GB/T 30103.1-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 JCS 97.130.20 J 7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103.1—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
Methods of testing for thermal performancc on cold store-
Part 1 :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esting
2013-12-17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103.1—2013
前言
GB/T301C33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第2部分:风速检测;第3部分:围护结构热流量检测。
本部分为GB/T3013的第1部分本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山:本部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洛朝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州晶雪冷冻设备
有限公司、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市居京西厨穷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集美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上虞市寿风冷设备有限公司、济南一诺振华防离保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华能共发低退科技有限贵任公司、保定欣达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商冰山制冷空成套设备有限公马、全国商业冷藏科技情报站、国家商用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小明、万锦康、肖杨、徐庆磊、史建斌、张建一、郭皓、张力、营阳、唐俊杰、中江、 刘容,贾高忠、倪黎敏、焦天学、李文江、下芯根、顾众、优子军、史玉成、李逃栋。 GB/T 30103.1—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
1范围
GB/T30103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类型冷库主要性能参数温度和度的检测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各型冷库的所有冷间及制冷系统中温度和湿度分布、表面温度、环境温度、制冷剂温
度、冷风机人出口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505—2005温度测量方法 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 SB/T10795强制通风与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的试验方法(ANSI/ASHRAE25-2001(RA2006),
IDT )
ANSI/ASHRAE41.1—1986(RA2006) 温度测量的标准方法(Standardmethodfortemperature mcasuremc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干球温度dry-bulbtemperature 选用准确度合适的温度计对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温度进行测量,并经过辐射修正后的指示值,
3.2
湿球温度 Ewet-bulbtemperature 温度计的感温包裹有水浸湿棉芯,并有一定流速的空气吹过棉芯,水分汽化所吸收的热量与空气提
供的热量达到平衡时,该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 3.3
相对湿度 relativehumidity 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用RH(%)表示。
3.4
库内(冷间)温度temperatureofcoldstorageroom 按6.1.1规定的各测量点上测得的铜质圆柱4.1f)内的温度。
3.5
库内(冷间)平均温度 average temperature of cold storage room t,(r) 同一时刻冷间各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1 GB/T 30103.1—2013
3.6
库内(冷间)工作温度runningtemperatureofcoldstoragerkam I.. 按6.1.1测温度期间,不间时刻库内(冷间)平均湿度t。()的算术平均值,
3.7
库内(冷间)平均温度波动值averagelemperaturefluctaationofcoldstorageroom AflAt: 按6.1.1测量温度期间,不同时刻库内(冷间)平均温度t。(t)的最大值t。及最小值+:m与库内
(冷间)厂作温度的差值。 3.8
库内(冷间》温度差值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old slorage room At,(r) 按6.1.1测虽温度期间,同-时刻不同测点上的冷库温度1.(i)禁值的最大值。 即:
Ar.()it.(i,)l (,)min
.( 1 )
式中:一时间,一测点编号.
3.9
库内(冷间)温度不均匀性temperaturentnuniformityofcoldstorageroom Atmux 按6.1.1测至温度期闻.不向时刻冷库温度差值。()的最大值,即:
Atmx=(())mm
(2)
3.10
库内(冷间)平均温差averagetemperaturedifferenceof coldstorageroom Ato 被6.1.1测量温度期间,各测点(i个测点)温度的总平均值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
3.11
制冷机组工作时间系数 relative running time 在规定的环晓条件和库内(冷间)温度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机组运行时间与机组运行和停机时
间之和的比值,即:
d D
R:
.( 3 )
式中: R & 一在规定的时间内,机组运行时间,单位为分或秒(min或s); D ·- 上述规定时间内,机红运行和停机时间之和,单位为分或秒(min或s)。
机组工作时间系数;
3.12
空气冷却器 aircooler 以空气为中间介质,制冷空间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是出热交换器等设备组成的装置,
3.13
强制循环式空气冷却器(冷风机)forcedcirculation-typeaircooler 荣机械装骨使空气循环的空气冷却器。
2 GB/T 30103.1—2013
4仪表
4.1在测试温度时,宜采用下列一种或儿种仪表:
a> 热电偶: h) 铂电阻温度计; c) 热缴电阻温度计: d) 干壶表; e) 其他使于远传且满足测量精度的温度测坚仪表 [) 库内(冷间)空气温度测量时采用热电偶,或者采用同等精度其他测温装时,感温部分应放置
在铜质圆柱中心内.柱的质虽为25g,直径和高度均约为15.2tⅡm。
4.2在测试湿度时,宜采用下列一种或儿种仪表:
=)电了湿度传感器: b)通风干湿表; c)其他便于远传且满足测其精度的湿度测至仪表,
4.3温度测量仪表的要求可按照ANSI/ASHRAE41.1-1986(RA2006)11.3的规定,湿度测量仪表的要求可按照GB/T116052005的规定。温度和湿度测量仪表试验允差见衣1。
5 温度测量
5.1 使用玻璃温度计等非远置传感器应避免人体热量干扰。 5.2 温度测至应避免线路较长时,测量传输的下扰和温差。 5.3 用子库内(冷间)温度测堡的传感器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热电偶、热电阻等单点式测温传感器土0.5; b)红外测温仪(表面温度)土1; c) 红外热成像仪土2℃。
5.4其他温度测量的传感器精度要求见表1。
表1 温度、湿度测量仪表试验允差和精度要求
1
推荐的试验工况允差(试验工况平均值与规定的试验工况的差>
推萃的群量操作时的单个该数允美(会师观察范围)
仪表分辨率
仪表准确
通营的测量范生
测量项日
空气·球孟度空气湿球湿相对靠RH 水或非拌发性制冷剂祖妥挥发性制冷剂温度
1 ℃ ±0.5 °C 1 7%
±o.1 r ±0.1 ℃ = 0.1 % ±0.1 ℃
± 0.3 10.2 ℃ - 3% 1 0.2 1 0.2 °℃
+0.5 ℃ 10.3 °C 13岁 10.3 10.3 °C
-- 30 -60 ℃ 30 --32 c 2c~100%
.
: 0.5 ℃
I C--43 "
34 T --121 :
±0.1 ℃
.c.5 C
,这是对个流规定的推差允差,此单个率数是车试验待续时问内用突求平均值的 ·系别读数的一个;
推荐的各个试验工况平均值的允差范图。
3
上一章:JG/T 388-2012 风机过滤器机组 下一章:GB/T 30103.3-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围护结构热流量检测

相关文章

GB/T 30103.2-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风速检测 GB/T 30103.3-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围护结构热流量检测 GB/T 2423.27-2020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和导则∶温度/低气压或温度/湿度/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7-2020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和导则:温度/低气压或温度/湿度/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4.6-2021 环境试验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导则温度/湿度试验箱性能确认 GB/T 2424.6-2021 环境试验 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导则温度 湿度试验箱性能确认 GB/T 2423.34-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GB/T 2423.35-201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和导则 气候(温度、湿度)和动力学(振动、冲击)综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