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99 Y 2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946--2013
代替GB/T89461998,GB/T89471998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lastic woven sack
2014-06-01实施
2013-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94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89461998《塑料编织袋》和GB/T89471998《复合塑料编织袋》。 本标准整合了GB/T8946·1998和GB/T89471998,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袋的分类,增加了多层袋和方底阀口袋(见4.1.2和4.1.3);增加了装载质量10kg及以下的LA袋和物理性能指标(见4.2和表4);删除了袋的允许装载质量下限限定(见GB/T8946·1998和GB/T8947-1998的表1);修改了袋的规格,增加了袋宽系列(见4.3.1):
-
-修改了经密度和纬密度系列(见4.3.3);
增加了袋的命名(见4.4);增加了袋的标识(见4.5);删除了缝边底袋及技术要求(见GB/T8946-1998和GB/T89471998的3.1.2和表4);
--
删除了袋型的组织结构(见GB/T8946-1998的表1); -·删除了袋型的线密度规定(见GB/T8946·1998的表1);
删除了涂膜袋和复膜袋的单位面积质量限定(见GB/T8947--1998的表4);增加了材料和半成品一章(见第5章);修改了扁丝的技术指标及测试(见附录A);修改了袋的外观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见表2和7.1);修改了袋的有效宽度、长度允许偏差和试验方法(见表3和7.2);修改了袋的袋单位面积质量偏差测试与计算(见附录B);修改了袋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4);增加了袋的阀口向拉伸负荷指标(见表4); -修改了跌落性试验破包的判定原则(见6.5);增加了抗紫外线袋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6和7.6);修改了卫生性能和试验方法(见6.7和7.7);修改了物理性能试验的取样位置和试样尺寸以及缝底向试样形状(见附录C);增加了方底阀口袋取样位置和试样尺寸、试样形状(见附录C);
- -
-
一
一修改了物理性能试验的夹具间距和拉伸速度(见7.3.3); -修改了耐热性能的试验方法(见7.4); .修改了跌落性能的装载物料和质量(见7.5.2); .增加了跌落性能的填充系数测定方法(见7.5.3.2); -修改了复膜袋的跌落性能试验高度(见7.5.4.2);
增加了跌落性能的跌落面方向规定(见7.5.5.2);修改了检验规则的组批条数(见8.1); .-修改了检验规则的抽样规则和判定规则(见8.2和8.5);
..
1
GB/T8946—2013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9章)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塑集团有限公司、华正塑料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庆集团有限公司、广庆集团有
限公司、温州晨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健元春有限公司、唐山二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天脊集团塑料有限公司、沈阳鑫正发包装有限公司、广天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仁、林增标、赵伟、宋云鹤、姜集康、傅广星、黄日德、刘忠民、郑瑞辉、
史连民、陈宗宝、吴美秋、曾焕润。
本标准代替了GB/T8946和GB/T894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916 1988,GB/T8946 1998; GB/T 8947 1988,GB/T 8947 1998
II
GB/T8946—2013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编织袋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规格、命名、标识、材料和半成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则: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内烯、聚乙烯和聚酯等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编织、制袋而成的塑料编织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6288-2008 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16422.1 塑料试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GB/T16422.3 塑料试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25162.2-2010包装袋跌落试验 第2部分:热塑性软质薄膜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塑料扁丝 plasticflatthread 由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膜、分制后拉伸成型制成(简称扁丝)。
3. 2
塑料编织布 plastic woven cloth 由扁丝经纬交错编织制成(简称编织布)。
3. 3
经密度 warpdensity 编织布经向100mm长度内扁丝的根数。
3. 4
纬密度 weftdensity 编织布纬向100mm长度内扁丝的根数。
GB/T8946—2013
3. 5
塑料编织袋 plasticwovensack 由编织布或编织布与塑料薄膜或纸张等经印刷、裁切、缝制或粘合制成(简称袋)。
3. 6
单层袋 sackof singlelayer 由一层编织布制成。
3.7
多层袋 sackofmultilayer 由编织布和塑料薄膜或纸张等内衬、内粘膜或外层共同制成。这种方法生产的是二层或二层以
上袋。 3.8
涂膜袋sackofpaintedfilm 由编织布与流延到其上的热熔树脂等复合制成。这种方法生产的是二复合袋。
3. 9
复膜袋sackoflaminationfilm 由编织布与塑料薄膜、纸张等复合制成。复合方法可采用挤出复合、干法复合、湿法复合等。这些
方法生产的是三复合袋或多复合袋。
注1:挤出复合(extrusionlamination)是指编织布与塑料薄膜、纸张等基材间用挤出的热熔树脂粘接后层压成型。 注2:十法复合(drylamination)是指编织布与塑料薄膜、纸张等基材间用粘合剂粘接前烘干除去其中水分或溶剂后
层压成型。
注3:混法复合(wetlamination)是指编织布与纸张等基材间用粘合剂粘接层压成型后烘干除去其中水分或溶剂。
分类、型号、规格、命名和标识
4
4.1分类 4.1.1按袋的扁丝主要树脂分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和聚酯袋等。 4.1.2按袋的层间结构分为单层袋、多层袋、涂膜袋、复膜袋 4.1.3 按袋的封口方法分为散口袋、插口袋、方底阀口袋,见图1。
1>
插口
阀口
4
a)散口袋有效长度;有效宽度;
b)插口袋
方底阀口袋
说明:
h (i 总长度; ho" 方底阀口袋袋底宽度。
图1袋的封口方法
2
GB/T8946—2013
4.1.4按袋体编织布的圆周结构分为圆筒袋和中缝袋,见图2。
a)圆筒袋
b)中缝袋
说明: h I.
有效宽度;总长度。
图2袋体编织布的圆周结构
4.1.5按袋特殊使用功能分为抗紫外线袋、食品袋等。 4.2型号
按最大允许装载质量分为LA型、TA型、A型、B型和C型,见表1。
表1型号与允许装载质量
型 号 A型
项目
LA型 10
TA型 20
B型 50
C型 60
最大允许装载质量/kg
30
4.3规格 4.3.1袋的有效宽度从200mm~1050mm,每增加50mm为--个规格。折叠成“M"边的袋的有效宽度包括折叠宽度。 4.3.2袋的有效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4.3.3袋的经密度和纬密度分别可分为20根/100mm、26根/100mm、32根/100mm、36根/100mm、 40根/100mm、48根/100mm。经密度和纬密度允许不等。 4.4命名 4.4.1袋的命名由分类、型号和规格三个单元构成。彼此间用“.”连接。 4.4.2分类单元按4.1依次写出袋的主要材料、层间结构、封口方式、圆周结构和使用功能,其后用 “袋”字表示。圆简袋不宜写出;无特殊使用功能不应写出;多层袋或复膜袋应在“袋”字后增设的括弧内写明层间关系、层数和材质。 4.4.3型号单元按4.2规定,用一个或二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4.4.4规格单元按4.3规定,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有效长度×有效宽度/经密度×纬密度。
示例1:主要材料为聚内烯、层间结构为复膜、封口方式为散口、圆周结构为中缝,使用功能为抗紫外线,B型,长度为 1050mm,宽度为650mm,经密度为40根/100mm,纬密度为36根/100mm,命名为:
聚丙烯复膜散口中缝抗紫外线袋(外复一层纸袋纸)-B-1050×650/40×36 示例2:主要材料为聚乙烯、层间结构为单层、封口方式为敞口、圆周结构为圆简,无特殊使用功能,TA型,长度为
600mm,宽度为450mm,经密度为48根/100mm,纬密度为48根/100mm,命名为:
3
GB/T8946-2013
6.2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允许偏差
项
口
允许偏差 + 15 ~ 10 +20~10 +15~ 10 +20~ -10
≤700 >700 《1 000 >1 000
袋的有效宽度/mm
袋的有效长度/mm
经密度/(根/100mm)纬密度/(根/100mm)袋的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1 -1 ±7
6. 3 物理性能
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物理性能指标
号 A型 ≥565 ≥535 ≥275 ≥350 ≥400 ≥3.0
型
项 日
C型 ≥820 ≥780 ≥375 ≥400 ≥500
LA型 ≥360 ≥340 ≥175 ≥250 ≥300
TA型 ≥460 ≥440 ≥225 ≥300 ≥350
B型 ≥665 ≥635 ≥325 ≥400 ≥450
经向纬向缝底向粘合向阀口向
拉伸负荷/(N/50mm)
涂膜袋和复膜袋的剃离力/(N/30mm)
6.4 耐热性能
袋应无粘着、溶痕等异常现象。 6.5跌落性能
袋应不破裂,包装物不漏失。因跌落时从封口经、纬扁丝间或缝线孔冲击出来的物料,袋从地上抬起后不再泄漏,为合格。 6.6 抗紫外线性能
抗紫外线袋的经向、纬向、缝底向、粘合向和阀口向试样紫外老化后的拉伸负荷不应小于原始拉伸负荷的5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