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40.99 H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0592013
热交换器用耐蚀合金无缝管
Seamless corrosion-resisting alloy tubes for heat-exchanger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FOB 数码防伪
GB/T3005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照ASMESB-163(2010版)《无缝镍和镍合金冷凝器及热交换器管子》和ASMESB-444
(2010版)《镍-铬-钼-锯合金(UNSN06625)和镍-铬-钼-硅合金(UNSN06219)公称管和管子》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永兴特种不锈钢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勇、石军、栾燕、方轶、王建勇、邵羽、褚艳丽、华杨康、陈杰。
I
GB/T30059—2013
热交换器用耐蚀合金无缝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交换器用耐蚀合金无缝管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镍基、铁镍基热交换器用耐蚀合金冷轧(拔)无缝管(以下简称合金管)。其他用途的合金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4 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5 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氟化钠分离-EDTA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GB/T223.9 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分光光度法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223. .1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223.1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5-CI-PADAB分光光度法测定钻量 GB/T223.2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钻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GB/T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α-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量 GB/T223.3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重量法测定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4 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67 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1
1
GB/T30059—2013
GB/T223.70 钢铁及合金 铁含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23.73 钢铁及合金 铁含量的测定 三氯化钛-重铬酸钾滴定法 GB/T223.84 钢铁及合金 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GB/T223.85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41 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GB/T242 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 GB/T246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2102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GB/T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4—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5777—2008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7735—2004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11170 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5007—2008 耐蚀合金牌号 GB/T15260—1994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ASTMA262 2010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硝酸试验方法(Standardpracticesforde
tecting susceptibility to intergranular attack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3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购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产品名称; c)合金牌号; d) 交货状态; e) 尺寸规格(外径×壁厚,单位为毫米); f) 数量(总重量或总长度); g) 其他特殊要求。
4尺寸、外形、重量
4.1 外径和壁厚及允许偏差 4.1.1除非合同中另有规定,钢管按公称外径(D)和公称壁厚(S)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钢管可按公称外径(D)和最小壁厚(Smin)交货。 4.1.2 2合金管的通常尺寸:外径为6mm~219mm,壁厚为0.5mm~10mm,其尺寸规格应符合
2
GB/T30059—2013
GB/T17395一2008中表3的规定。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外径和壁厚的合金管。 4.1.3合金管按公称外径(D)和公称壁厚(S)交货时,其公称外径(D)和公称壁厚(S)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合金管按公称外径(D)和最小壁厚(Sm)交货时,其公称外径(D)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的规定,最小壁厚(Smm)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4.1.4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表1和表2规定以外尺寸允许偏差的合金管。
表1合金管公称外径和公称壁厚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0.10 ±0.15 ±0. 25
6~10 >10~30 >30~50 >50~159 >159~219
公称外径D
70%D ±0. 75%D ±0.10 10%S
公称型厚S
>1.1
单位为毫米
表2 合金管最小壁厚的允许偏
公称里摩
允许偏差 +0.2
最小壁厚S
+20%Smi
>1. 0
0
4.2长度
4.2.1通常长度
合金管一般以通常长度交货,通常长度为2000mm~12000mm。 4.2.2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的合金管或超长合
金管。定尺和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全长允许偏差为+mm。每一倍尺长度应留出切口余量 5mm~10mm。 4.3弯曲度
合金管的每米弯曲度应不大于1.5mm;全长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15%。 4.4不圆度和壁厚不均
合金管的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应分别不超过外径和壁厚公差的80%。
3
GB/T30059—2013
4.5端头外形
合金管两端端面应与合金管轴线垂直,并应清除切口毛刺。 4.6重量
合金管应按实际重量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按理论重量交货。合金管每米理论重量按式(1)计算:
W=
(1)
1 000AS(D-S)
式中: W 合金管的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3.1416; 合金的密度(参见表C.1),单位为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合金管的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合金管的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元 p S D
-
5 技术要求
5.1 牌号和化学成分 5.1.1 耐蚀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3的规定。 5.1.2 成品合金管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5007一2008中表3的规定。 5.2 制造方法 5.2.1冶炼方法
耐蚀合金应采用真空感应炉加电渣重熔,或非真空加电渣重熔,或电弧炉加炉外精炼冶炼。 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其他冶炼方法。
5.2.2 2合金管的制造方法
合金管应采用冷轧(拔)无缝方法制造。 5.3交货状态 5.3.1合金管应经固溶处理并酸洗交货。合金管推荐的热处理制度见表4。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合金管可采用表4规定以外的其他热处理制度。凡经整体磨、镗的或经保护气氛热处理的合金管,可不经酸洗交货。 5.3.2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合金管也可以冷拔或冷轧状态交货。
4
GB/T30059—2013
S100> 100 0000 000V S100 100> S100 S10'0> 0000 00000 00000 08000 000V 0000 0000V 100 0ST> 0S'1> ~09'0 OS'T 00'T> 00'T> 00T> 090V 090V 00'T> 00> ~080 02'0 02'0> 000 09'0 09'0> 000V
S
d
uw IS
001> ~S' SI 0F0 F0>
1
1
1
I
1
-
I
qN IL
1
-
-
-
1
-
/
~1'0 09°0 ~ST 09°0 ~S1' 09°0 ~0%0 060 ~090 0 ~S1'0
1
-
IV 09'0 ~sT'0 09°0 ~S1'0 0 020 S20> 0 ~0' 0% ~s'T 0'℃ 090> 09'0>
-
-
-
-
~02 0" ~'2 S'
~08 0'01
OW
一 -
一
1
雪 真灸 真 022 ~0"9 0'O1 ~02 O'TT 0'9> ~008 0S ~008 0'S8 ~0'18 0'28 ~08 028 ~08 0'9% ~0'61 0 ~0'61 080 02 9.92 ~09 022 ~0'61 5 ~0 021 ~022 0'T8 ~002 02 010> ~90°0 O1'0 0000 00000 S0'0> ST'0> S00> 01'0> IOLISN ZOIISN COIISN TONISN TOS ZES SOSN 900S
IN
C
各制
古燥一薪 00880H 01880H COILOH TOOH S2880H 00990H 06990H 1990H 中然 1 2 3 4 5 9 7
80
5
GB/T30059—2013
5.4力学性能 5.4.1 固溶处理状态交货合金管的纵向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合金管的推荐固溶热处理制度及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m/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o.2/ 断后伸长率A/
序号 牌号 推荐固溶热处理制度/℃
%
MPa
MPa 不小于 207 172 205 215 241 241 241 276
1 NS1101 2 NS1102 3 NS1103 4 NS1401 5 NS1402 6 NS3102 7 NS3105 8 NS3306
1000~1060急冷 1100~1170,急冷 980~1050,急冷 1000-1050,急冷 960~1070 急冷 1000~1050,急冷 1000~1100急冷 960~1030 急冷
517 448 515 540 586 552 586 690
30 30 30 35 30 30 30 30
5.5液压试验 5.5.1合金管应逐根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按式(2)计算,最大试验压力为20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时间不少于5s,合金管不允许出现渗漏现象
2SR D
....·.··(2)
.....
式中: P 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S 合金管的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 R- 允许应力,为表4规定Rp0.2的50%,单位为兆帕(MPa); D- 合金管的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5.5.2 供方可用涡流探伤代替液压试验。用涡流探伤时,对比样管人工缺陷应符合GB/T7735一 2004中A级的规定。 5.6工艺性能 5.6.1 压扁试验
壁厚不大于10mm的合金管应做压扁试验。试样压扁后不允许有裂缝和裂口。试样压扁后的平板间距离H按式(3)计算:
H=(1+a)s
...(3)
α+S/D
式中: H- 压扁后的平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
合金管的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