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 060. 20 G 13 备案号:37827—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572—2012 代替HG/T2572—2006
活性氧化锌 Activated zinc oxid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2572—2012
活性氧化锌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活性氧化锌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湿法制得的活性氧化锌。该产品主要用于橡胶或电缆的补强剂、活化剂(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的硫化剂。还可用于电子、陶瓷、催化剂等行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GB/T19587-2004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3768-2009无机化工产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HG/T3696.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ZnO 相对分子质量:81.38(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微细粉末。 4.2活性氧化锌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HG/T2572—2012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亮黄色即为终点。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人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 5.4.4结果计算
氧化锌含量以氧化锌(ZnO)的质量分数wi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1)
(V-V。)cMX10-
X100
m
式中: V-—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 (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氧化锌(ZnO)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81.38)。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
5.5105℃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5.5.1方法提要
试料在105℃士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根据试料干燥前后的质量确定105℃ 挥发物含量。 5.5.2仪器、设备 5.5.2.1称量瓶:50mm×30mm。 5.5.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2℃。 5.5.3分析步骤
用已于105℃士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在105℃土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此干燥后的试料留作灼烧减量的测定。 5.5.4结果计算
105℃挥发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2)
m)m2×100
U2
m
式中:
-干燥前试料和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干燥后试料和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l
m2 m"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5.6水溶物含量 5.6.1方法提要
试样溶解于水中,经加热、搅拌、过滤后,取一定量的滤液蒸发,烘干至质量恒定,根据烘干后残留物的量,确定水溶物的含量。 5.6.2仪器、设备 5.6.2.1瓷蒸发Ⅲ:150mL。
(
:
5.6.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2℃。 5.6.3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200mL无二氧化碳的
3
HG/T2572—2012 水,在不断揽拌下加热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后,全部移人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的20m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100mL滤液,置于已在105℃土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瓷蒸发Ⅲ中,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移人电热恒温下燥箱,在105℃士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5.6.4结果计算
水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3计,数值以%表示,按式(3)计算:
mmo
Ws"
mX100/250 X100
(3)
式中: mo m1-—残留物和瓷蒸发血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瓷蒸发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5.7灼烧减量的测定 5.7.1方法提要
在高温下,将试样灼烧至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减少的质量,确定试样的灼烧减量。 5.7.2仪器、设备 5.7.2.1高温炉:控制温度850℃±25℃。
5.7.2.2瓷。 5.7.3分析步骤
称取约3g测定挥发物后的试料(5.5.3),精确至0.0002g,置于在850℃±25℃下质量恒定的瓷埚中,于850℃土25℃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5.7.4结果计算
灼烧减量以质量分数W4计,数值以%表示,按式(4)计算:
m1-m2×100
W4
(4)
m
式中: m1- m2 一灼烧后试料和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灼烧前试料和瓷甘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8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5.8.1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溶解后,经过滤、洗涤、灰化、灼烧至质量恒定。根据不溶物的质量,确定盐酸不溶物的含量。 5.8.2试剂 5.8.2.1盐酸溶液:1+1。 5.8.2.2硝酸银溶液:17g/L。 5.8.3仪器、设备
高温炉:控制温度850℃土25℃。 5.8.4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50mL盐酸溶液,加热使试样全部溶解,冷却。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水洗涤不溶物至无氮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不溶
o,- -
4
:
HG/T2572—2012
物连同滤纸移人已于850℃士25℃下质量恒定的瓷甘中,于电炉上低温灰化后,再于850℃土25℃ 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5.8.5结果计算
盐酸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5计,数值以%表示,按式(5)计算:
mimo
(5)
X 100
ws=
m
式中: m -灼烧后不溶物和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o—-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
5.9铅含量的测定 5.9.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9.2试剂 5.9.2.1盐酸溶液:1十1。 5.9.2.2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铅(Pb)0.1mg;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播匀。 5.9.2.3其余同GB/T23768—2009第5章。 5.9.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5.9.4分析步骤 5.9.4.1试验溶液A的制备
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00mL盐酸溶液,加热使其全部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铅、锰、 铜、镉含量的测定。 5.9.4.2空白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4mL的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9.4.3测定
用移液管各移取10mL试验溶液A,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00mL、 1.00mL、2.00mL、3.00mL铅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一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铅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 5.9.5结果计算
1 5
铅含量以铅(Pb)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6)计算:
m)×10-3
(6)
s=
mX10/500×100
式中: mi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1%。
-
: - -
5
2
HG/T2572—2012 5.10锰含量的测定 5.10.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10.2试剂 5.10.2.1盐酸溶液:1+1。 5.10.2.2锰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锰(Mn)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锰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0.2.3其余同GB/T23768—2009第5章。 5.10.3仪器、设备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锰空心阴极灯。 5.10.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各移取25mL试验溶液A(5.9.4.1),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 0.00mL、2.00mL、4.00mL、8.00mL锰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用空白试验溶液(5.9.4.2)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锰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锰的质量。 5.10.5结果计算
锰含量以锰(Mn)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7)计算:
m1X10-
m×25/500 X100
U
(7)
式中: m)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锰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试料(5.9.4.1)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27.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2%。 5.11铜含量的测定 5.11.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11.2试剂 5.11.2.1盐酸溶液:1+1。 5.11.2.2铜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铜(Cu)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铜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1.2.3其余同GB/T23768—2009第5章。 5.11.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铜空心阴极灯。 5.11.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各移取25mL试验溶液A(5.9.4.1),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 0.00mL、2.00mL、4.00mL、8.00mL铜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用空白试验溶液(5.9.4.2)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铜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铜的质量。 5.11.5结果计算
铜含量以铜(Cu)质量分数wg计,数值以%表示,按式(8)计算:
mi×10-3
g m×25/500 X100..
(8)
-
6
--
ICS 71. 060. 20 G 13 备案号:37827—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572—2012 代替HG/T2572—2006
活性氧化锌 Activated zinc oxid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2572—2012
活性氧化锌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活性氧化锌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湿法制得的活性氧化锌。该产品主要用于橡胶或电缆的补强剂、活化剂(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的硫化剂。还可用于电子、陶瓷、催化剂等行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GB/T19587-2004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3768-2009无机化工产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HG/T3696.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ZnO 相对分子质量:81.38(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微细粉末。 4.2活性氧化锌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HG/T2572—2012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亮黄色即为终点。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人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 5.4.4结果计算
氧化锌含量以氧化锌(ZnO)的质量分数wi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1)
(V-V。)cMX10-
X100
m
式中: V-—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 (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氧化锌(ZnO)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81.38)。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
5.5105℃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5.5.1方法提要
试料在105℃士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根据试料干燥前后的质量确定105℃ 挥发物含量。 5.5.2仪器、设备 5.5.2.1称量瓶:50mm×30mm。 5.5.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2℃。 5.5.3分析步骤
用已于105℃士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在105℃土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此干燥后的试料留作灼烧减量的测定。 5.5.4结果计算
105℃挥发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2)
m)m2×100
U2
m
式中:
-干燥前试料和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干燥后试料和称量瓶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l
m2 m"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5.6水溶物含量 5.6.1方法提要
试样溶解于水中,经加热、搅拌、过滤后,取一定量的滤液蒸发,烘干至质量恒定,根据烘干后残留物的量,确定水溶物的含量。 5.6.2仪器、设备 5.6.2.1瓷蒸发Ⅲ:150mL。
(
:
5.6.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2℃。 5.6.3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200mL无二氧化碳的
3
HG/T2572—2012 水,在不断揽拌下加热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后,全部移人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的20m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100mL滤液,置于已在105℃土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瓷蒸发Ⅲ中,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移人电热恒温下燥箱,在105℃士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5.6.4结果计算
水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3计,数值以%表示,按式(3)计算:
mmo
Ws"
mX100/250 X100
(3)
式中: mo m1-—残留物和瓷蒸发血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瓷蒸发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5.7灼烧减量的测定 5.7.1方法提要
在高温下,将试样灼烧至质量恒定,根据试样减少的质量,确定试样的灼烧减量。 5.7.2仪器、设备 5.7.2.1高温炉:控制温度850℃±25℃。
5.7.2.2瓷。 5.7.3分析步骤
称取约3g测定挥发物后的试料(5.5.3),精确至0.0002g,置于在850℃±25℃下质量恒定的瓷埚中,于850℃土25℃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5.7.4结果计算
灼烧减量以质量分数W4计,数值以%表示,按式(4)计算:
m1-m2×100
W4
(4)
m
式中: m1- m2 一灼烧后试料和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灼烧前试料和瓷甘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8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5.8.1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溶解后,经过滤、洗涤、灰化、灼烧至质量恒定。根据不溶物的质量,确定盐酸不溶物的含量。 5.8.2试剂 5.8.2.1盐酸溶液:1+1。 5.8.2.2硝酸银溶液:17g/L。 5.8.3仪器、设备
高温炉:控制温度850℃土25℃。 5.8.4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50mL盐酸溶液,加热使试样全部溶解,冷却。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水洗涤不溶物至无氮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不溶
o,- -
4
:
HG/T2572—2012
物连同滤纸移人已于850℃士25℃下质量恒定的瓷甘中,于电炉上低温灰化后,再于850℃土25℃ 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5.8.5结果计算
盐酸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5计,数值以%表示,按式(5)计算:
mimo
(5)
X 100
ws=
m
式中: m -灼烧后不溶物和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o—-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
5.9铅含量的测定 5.9.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9.2试剂 5.9.2.1盐酸溶液:1十1。 5.9.2.2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铅(Pb)0.1mg;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播匀。 5.9.2.3其余同GB/T23768—2009第5章。 5.9.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5.9.4分析步骤 5.9.4.1试验溶液A的制备
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00mL盐酸溶液,加热使其全部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铅、锰、 铜、镉含量的测定。 5.9.4.2空白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4mL的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9.4.3测定
用移液管各移取10mL试验溶液A,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00mL、 1.00mL、2.00mL、3.00mL铅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一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铅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 5.9.5结果计算
1 5
铅含量以铅(Pb)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6)计算:
m)×10-3
(6)
s=
mX10/500×100
式中: mi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一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1%。
-
: - -
5
2
HG/T2572—2012 5.10锰含量的测定 5.10.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10.2试剂 5.10.2.1盐酸溶液:1+1。 5.10.2.2锰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锰(Mn)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锰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0.2.3其余同GB/T23768—2009第5章。 5.10.3仪器、设备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锰空心阴极灯。 5.10.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各移取25mL试验溶液A(5.9.4.1),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 0.00mL、2.00mL、4.00mL、8.00mL锰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用空白试验溶液(5.9.4.2)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锰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锰的质量。 5.10.5结果计算
锰含量以锰(Mn)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式(7)计算:
m1X10-
m×25/500 X100
U
(7)
式中: m)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锰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试料(5.9.4.1)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27.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2%。 5.11铜含量的测定 5.11.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11.2试剂 5.11.2.1盐酸溶液:1+1。 5.11.2.2铜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铜(Cu)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铜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1.2.3其余同GB/T23768—2009第5章。 5.11.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铜空心阴极灯。 5.11.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各移取25mL试验溶液A(5.9.4.1),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 0.00mL、2.00mL、4.00mL、8.00mL铜标准溶液,以下按GB/T23768-2009中*7.5.2标准加入法”,用空白试验溶液(5.9.4.2)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铜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铜的质量。 5.11.5结果计算
铜含量以铜(Cu)质量分数wg计,数值以%表示,按式(8)计算:
mi×10-3
g m×25/500 X100..
(8)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