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069-2011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SY/T 6069-2011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2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10:35:46



相关搜索: 系统 油气 仪表 管道 运行 自动化 6069 系统 技术规范

内容简介

SY/T 6069-2011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ICS 75. 200 E 10 备案号:33527—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069-2011 代替SY/T6069—2005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running technology for the instrument and automatic
system of the oil and gas pipeline
2011-11-01实施
2011-07-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069—2011


前言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
N
测量与控制仪表 4. 1 一般规定 4. 2 取源部件 4.3 温度测量仪表 4. 4 压力测量仪表 4.5 流量测量仪表 4.6 液位测量仪表 4.7 振动测量仪表 4.8 在线分析仪表 4.9 火灾测量仪表 4.10 其他测量仪表 4.11 控制仪表阀门类执行器 5.1一般规定 5.2开关型执行机构 5.3 调节型执行机构典型设备控制系统·
5
6
6. 1 一般规定. 6.2 温度控制系统 6.3 输油泵机组监控装置· 6.4 加热炉单回路燃烧控制系统 6.5 加热炉多回路燃烧控制系统· 6.6 输油进/出站压力调节阀控制系统 6.7 输油进/出站压力调速电机控制系统 6.8 罐区火灾监控系统·.. 6.9 天然气调压计量装置· 6.10 压缩机组监控装置辅助设备 7.1安全栅· 7.2 电涌防护器· 7.3仪表盘、台、箱和线路·
16 16
18
19 19 19 19
7
.. SY/T6069—2011 7.4供电与接地
20 20
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8
8. 1 一般规定· 8.2 站控系统 8. 3 中控系统 9 安全仪表系统· 10 运行管理 10. 1 安全维护要求 10.2 巡检与维护 10.3 测量仪表检定与校准 10.4 测试仪器与备品备件管理 10.5 资料管理 10.6 管理指标及报表附录A(资料性附录)泵机组保护参数测量范围和定值附录B(规范性附录) 常用测量仪表的检定和校准周期附录C(规范性附录) 管理指标计算公式和统计原则. 参考文献
20 21 22
22
23
23 23 24 25 25 25 27 28 30 33
Ⅱ SY/T6069—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069一2005《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与SY/T6069-
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部分常识性术语;将“仪表及控制系统”一章分解为“测量与控制仪表”、“阀门类执行器”、“典型设备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四章;在“测量与控制仪表”一章中增加了“在线分析仪表”和“火灾测量仪表”两节内容;在“阀门类执行器”一章中增加了“开关型电液执行机构”和“开关型气液执行机构”两个内容;在“典型设备控制系统”一章中增加了“输油泵机组监控装置”、“输油进/出站压力调速电机控制系统”、“罐区火灾监控系统”和“压缩机组监控装置”四个内容;删除了“电磁阀”一节内容;将“一体化燃烧器定值燃烧控制系统”和“分体燃烧器串级优化燃烧控制系统”一节更名为“加热炉单回路燃烧控制系统”和“加热炉多回路燃烧控制系统”;将“天然气分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节更名为“天然气调压计量装置”,并补充了相关内容;增加了“安全仪表系统”一章;将“巡回检查”一节更名为“巡检与维护”,并调整和补充了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毅、姚志强、程德发、李官政、郭凤林、孙铁良、梁建青、李宏、周明。 本标准代替SY/T6069—2005。 SY/T6069一2005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SY/T6069—1994; SY/T6324—1997。 SY/T6069-2011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测量与控制仪表、阀门类执行器、典型设备控制系统、辅助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技术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油气管道贸易计量方面仪表设备的运行技术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5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GB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环境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1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 4716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 4717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T6075.3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 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
定转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GB 12791 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 GB15322.1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1部分: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GB 15631 特种火灾探测器 GB16280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19880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T20438(所有部分)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IEC61508(所有
部分),IDT
GB/T2119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0090 油气田及管道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JJF1183 温度变送器标准规范 JJG49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JG 52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JG 74 工业过程测量记录仪检定规程 JJG130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 SY/T6069—2011
JJG 226 双金属温度计 JJG 229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JG 351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370 在线振动管液体密度计检定规程 JJG535 氧化锆氧分析器检定规程 JJG 544 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 JJG617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 JJG 640 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667 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676 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 JJG693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JJG882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JJG 971 液位计检定规程 JG1029 涡街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1030 超声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1033 电磁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1037 涡轮流量计检定规程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量仪表 measuring instrument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仪表。它包括各种实验测量仪器、现场仪表和盘装显
示仪表。
注:油气管道进出站压力、进出站温度、储罐液位和参与控制的仪表属于重要参数测量仪表。 3. 2
火灾测量仪表 fire measuring instrument 用于火灾监控的测量仪表。
3.3
电涌防护器electricalsurgeprotectivedevice 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一种防护装置。
3. 4
执行器 finalcontrollingelements 控制系统中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元件。 注:在油气管道中常用的受控执行器有阀门、机组、燃烧器和电加热器等。阀门类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阀体组件
两部分组成。
3. 5
执行机构 actuator 将信号转换成相应运动的机构。 注:为信号和运动的机械力提供能量的物理介质可是电、气、液或三者的任意组合。运动可由模片、杠杆、活
塞、旋转动作或电磁线圈产生。通常,阀门执行机构推动阀杆。
2 SY/T6069—2011
3. 6
安全仪表系统safetyinstrumentedsystem(SIS)用来实现一个或几个仪表安全功能的仪表系统。SIS可由传感器、逻辑控制器和最终元件任意
组成。 3.7
中控系统centercontrolsystem(CCS) 位于控制中心的监控整条管线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3.8
站控系统stationcontrolsystem(SCS) 位于站场的监控站场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4测量与控制仪表
4.1一般规定 4.1.1选用测量仪表时,仪表的型号、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宜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和规格统一的产品,并符合SY/T0090的有关规定。 4.1.2生产过程测量仪表的允许误差应满足工艺要求。在合适的测量范围下,重要参数变送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0.25级,开关量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 4.1.3取源部件结构尺寸、材质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应符合GB50093和SY/T 0090的有关规定。 4.1.4温度计保护套管内孔长与传感器尾长之差应小于10mm。 4.1.5选用现场仪表时,电气接口与过程接口的夹角宜为90°,仪表壳体宜具有密封隔离的双室结构,其中电气接口宜选用M(公制)螺纹方式, 4.1.6防爆和防护等级应符合GB3836和GB4208的规定。 4.1.7 变送器宜具有反接极性,电压超高和防雷的保护功能。 4.2取源部件 4.2.1 温度取源部件 4.2.1.1 保护套管安装时,端部应处于被测管道的轴线附近。 4.2.1.2 同一测量部位安装多个保护套管时,其直径、插人深度和迎流方向应一致 4.2.1.3在直径小于50mm管道上安装温度计保护套管时,应加装扩大管。 4.2.1.4 温度计保护套管内应充有导热物质,其物位的覆盖范围以刚超过感温元件的长度为宜。 4.2.2压力取源部件 4.2.2.1取压短节、法兰、仪表阀门、引压导管和连接部件应满足强度要求,不渗漏、不堵塞。选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介质、不同压力、不同环境温度和方便维护的因素, 4.2.2.2引压导管与主管线相连端应设置一次仪表阀,与各仪表相连端应设置二次仪表阀, 4.2.2.3宜采用煨管工艺和焊接方式安装引压导管,同时应设置活节方便引压导管的拆装。 4.2.2.4引压导管终端安装位置的确定应有利于仪表的读数和维护。 4.2.2.5压力类仪表的连接宜采用M20×1.5活节件。若活节件处温度不超过180℃,密封垫片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垫片。 4.2.2.6对于易冷凝的被测介质,引压导管应加装隔离器和伴热设施;对于压力波动大的场合,引
3 SY/T6069—2011
压导管应加装缓冲器;对于测点振动大的场合,引压导管应加装固定装置 4.3温度测量仪表 4.3.1玻璃温度计的感温液柱不应有中断、倒流或毛细管管壁挂色现象。 4.3.2双金属温度计分度盘上的分度线、数字和计量单位清晰完整,表玻璃应无色透明,各部件无锈蚀和松动。 4.3.3宜采用带有液晶显示器(LCD)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测量上限小于或等于300℃的温度变送器,宜配用分度号为Pt100、允许误差为A级和3线制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测量上限大于300℃的温度变送器,宜配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4.3.4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宜选用分度号为K或E、允许误差为I级、绝缘型和铠装热电偶,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应选用匹配的补偿导线 4.3.5温度开关应在设定值±30%的范围内可调,设定值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重复性误差应在 ±1%范围内。 4.4压力测量仪表 4.4.1 弹簧管式压力表的表盘分度应清晰完整,各部件完整无锈蚀、无松动、无指针过幅摆动和无渗漏,并具有铅封挂孔和有效期内的铅封。就地数显式压力表显示数据清晰,准确度不应低于0.5 级,回差应小于0.5%。 4.4.2压力开关的设定点重复性误差应在±0.5%范围内,切换差不应大于量程的10%。 4.4.3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宜选用带有LCD显示的产品,压力变送器的误差应在土0.075%范围内。 4.4.4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不宜选用毛细管结构的引压导管。 4.5流量测量仪表 4.5.1 过滤器应与被测介质清洁程度和流量计所要求的过滤精度相匹配。 4.5.2 应根据差压指示的报警信息及时清洗过滤器 4.5.3 用空气或蒸汽吹扫管线时,不应使空气或蒸汽经过液体容积式流量计。输气管道投用时,应限制涡轮流量计的气体通过量。 4.5.4在流量变化范围超出流量计测量范围时,应切换流程、更换流量计或更换流量测量元件。 4.5.5 流量开关的检测范围应满足技术要求,设定点误差应在土2%范围内,重复性误差应在±1% 范围内,响应时间应小于5s。 4.6液位测量仪表 4.6.1 进行防爆区域液位计维护时,应检查液位计防爆和防雷设施,发现缺损部件应及时更换 4.6.2 液位开关的校准方法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4.6.3车 输油泵轴密封泄漏液位开关检测罐的出口应设置过滤器和节流孔板,同时宜设置手动试验功能。在低温使用场合,液位开关检测罐和相连的管道应设置连续的伴热保温设施。 4.7振动测量仪表 4.7.1 传感器的安装基面应与被测物体紧固连接,其绝缘垫片应齐全完好。 4.7.24 传感器的信号线应为屏蔽线,屏蔽线应连续、绝缘和单点接地。 4.7.37 在旋转机械设备轴承上安装振动传感器时,振动传感器的轴线应与旋转机械设备轴承上的径线共线,偏差应小于5° 4.7.4车 输油机组测量径向振动时,变送器应选用速度型振动变送器,速度型振动变送器宜配用加速 4 ICS 75. 200 E 10 备案号:33527—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069-2011 代替SY/T6069—2005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running technology for the instrument and automatic
system of the oil and gas pipeline
2011-11-01实施
2011-07-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069—2011


前言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
N
测量与控制仪表 4. 1 一般规定 4. 2 取源部件 4.3 温度测量仪表 4. 4 压力测量仪表 4.5 流量测量仪表 4.6 液位测量仪表 4.7 振动测量仪表 4.8 在线分析仪表 4.9 火灾测量仪表 4.10 其他测量仪表 4.11 控制仪表阀门类执行器 5.1一般规定 5.2开关型执行机构 5.3 调节型执行机构典型设备控制系统·
5
6
6. 1 一般规定. 6.2 温度控制系统 6.3 输油泵机组监控装置· 6.4 加热炉单回路燃烧控制系统 6.5 加热炉多回路燃烧控制系统· 6.6 输油进/出站压力调节阀控制系统 6.7 输油进/出站压力调速电机控制系统 6.8 罐区火灾监控系统·.. 6.9 天然气调压计量装置· 6.10 压缩机组监控装置辅助设备 7.1安全栅· 7.2 电涌防护器· 7.3仪表盘、台、箱和线路·
16 16
18
19 19 19 19
7
.. SY/T6069—2011 7.4供电与接地
20 20
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8
8. 1 一般规定· 8.2 站控系统 8. 3 中控系统 9 安全仪表系统· 10 运行管理 10. 1 安全维护要求 10.2 巡检与维护 10.3 测量仪表检定与校准 10.4 测试仪器与备品备件管理 10.5 资料管理 10.6 管理指标及报表附录A(资料性附录)泵机组保护参数测量范围和定值附录B(规范性附录) 常用测量仪表的检定和校准周期附录C(规范性附录) 管理指标计算公式和统计原则. 参考文献
20 21 22
22
23
23 23 24 25 25 25 27 28 30 33
Ⅱ SY/T6069—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069一2005《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与SY/T6069-
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部分常识性术语;将“仪表及控制系统”一章分解为“测量与控制仪表”、“阀门类执行器”、“典型设备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四章;在“测量与控制仪表”一章中增加了“在线分析仪表”和“火灾测量仪表”两节内容;在“阀门类执行器”一章中增加了“开关型电液执行机构”和“开关型气液执行机构”两个内容;在“典型设备控制系统”一章中增加了“输油泵机组监控装置”、“输油进/出站压力调速电机控制系统”、“罐区火灾监控系统”和“压缩机组监控装置”四个内容;删除了“电磁阀”一节内容;将“一体化燃烧器定值燃烧控制系统”和“分体燃烧器串级优化燃烧控制系统”一节更名为“加热炉单回路燃烧控制系统”和“加热炉多回路燃烧控制系统”;将“天然气分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节更名为“天然气调压计量装置”,并补充了相关内容;增加了“安全仪表系统”一章;将“巡回检查”一节更名为“巡检与维护”,并调整和补充了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毅、姚志强、程德发、李官政、郭凤林、孙铁良、梁建青、李宏、周明。 本标准代替SY/T6069—2005。 SY/T6069一2005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SY/T6069—1994; SY/T6324—1997。 SY/T6069-2011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测量与控制仪表、阀门类执行器、典型设备控制系统、辅助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技术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油气管道贸易计量方面仪表设备的运行技术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5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GB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环境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1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 4716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 4717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T6075.3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 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
定转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GB 12791 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 GB15322.1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1部分: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GB 15631 特种火灾探测器 GB16280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19880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T20438(所有部分)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IEC61508(所有
部分),IDT
GB/T2119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0090 油气田及管道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JJF1183 温度变送器标准规范 JJG49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JG 52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JG 74 工业过程测量记录仪检定规程 JJG130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 SY/T6069—2011
JJG 226 双金属温度计 JJG 229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JG 351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370 在线振动管液体密度计检定规程 JJG535 氧化锆氧分析器检定规程 JJG 544 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 JJG617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 JJG 640 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667 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676 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 JJG693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JJG882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JJG 971 液位计检定规程 JG1029 涡街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1030 超声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1033 电磁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1037 涡轮流量计检定规程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量仪表 measuring instrument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仪表。它包括各种实验测量仪器、现场仪表和盘装显
示仪表。
注:油气管道进出站压力、进出站温度、储罐液位和参与控制的仪表属于重要参数测量仪表。 3. 2
火灾测量仪表 fire measuring instrument 用于火灾监控的测量仪表。
3.3
电涌防护器electricalsurgeprotectivedevice 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一种防护装置。
3. 4
执行器 finalcontrollingelements 控制系统中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元件。 注:在油气管道中常用的受控执行器有阀门、机组、燃烧器和电加热器等。阀门类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阀体组件
两部分组成。
3. 5
执行机构 actuator 将信号转换成相应运动的机构。 注:为信号和运动的机械力提供能量的物理介质可是电、气、液或三者的任意组合。运动可由模片、杠杆、活
塞、旋转动作或电磁线圈产生。通常,阀门执行机构推动阀杆。
2 SY/T6069—2011
3. 6
安全仪表系统safetyinstrumentedsystem(SIS)用来实现一个或几个仪表安全功能的仪表系统。SIS可由传感器、逻辑控制器和最终元件任意
组成。 3.7
中控系统centercontrolsystem(CCS) 位于控制中心的监控整条管线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3.8
站控系统stationcontrolsystem(SCS) 位于站场的监控站场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4测量与控制仪表
4.1一般规定 4.1.1选用测量仪表时,仪表的型号、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宜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和规格统一的产品,并符合SY/T0090的有关规定。 4.1.2生产过程测量仪表的允许误差应满足工艺要求。在合适的测量范围下,重要参数变送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0.25级,开关量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 4.1.3取源部件结构尺寸、材质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应符合GB50093和SY/T 0090的有关规定。 4.1.4温度计保护套管内孔长与传感器尾长之差应小于10mm。 4.1.5选用现场仪表时,电气接口与过程接口的夹角宜为90°,仪表壳体宜具有密封隔离的双室结构,其中电气接口宜选用M(公制)螺纹方式, 4.1.6防爆和防护等级应符合GB3836和GB4208的规定。 4.1.7 变送器宜具有反接极性,电压超高和防雷的保护功能。 4.2取源部件 4.2.1 温度取源部件 4.2.1.1 保护套管安装时,端部应处于被测管道的轴线附近。 4.2.1.2 同一测量部位安装多个保护套管时,其直径、插人深度和迎流方向应一致 4.2.1.3在直径小于50mm管道上安装温度计保护套管时,应加装扩大管。 4.2.1.4 温度计保护套管内应充有导热物质,其物位的覆盖范围以刚超过感温元件的长度为宜。 4.2.2压力取源部件 4.2.2.1取压短节、法兰、仪表阀门、引压导管和连接部件应满足强度要求,不渗漏、不堵塞。选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介质、不同压力、不同环境温度和方便维护的因素, 4.2.2.2引压导管与主管线相连端应设置一次仪表阀,与各仪表相连端应设置二次仪表阀, 4.2.2.3宜采用煨管工艺和焊接方式安装引压导管,同时应设置活节方便引压导管的拆装。 4.2.2.4引压导管终端安装位置的确定应有利于仪表的读数和维护。 4.2.2.5压力类仪表的连接宜采用M20×1.5活节件。若活节件处温度不超过180℃,密封垫片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垫片。 4.2.2.6对于易冷凝的被测介质,引压导管应加装隔离器和伴热设施;对于压力波动大的场合,引
3 SY/T6069—2011
压导管应加装缓冲器;对于测点振动大的场合,引压导管应加装固定装置 4.3温度测量仪表 4.3.1玻璃温度计的感温液柱不应有中断、倒流或毛细管管壁挂色现象。 4.3.2双金属温度计分度盘上的分度线、数字和计量单位清晰完整,表玻璃应无色透明,各部件无锈蚀和松动。 4.3.3宜采用带有液晶显示器(LCD)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测量上限小于或等于300℃的温度变送器,宜配用分度号为Pt100、允许误差为A级和3线制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测量上限大于300℃的温度变送器,宜配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4.3.4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宜选用分度号为K或E、允许误差为I级、绝缘型和铠装热电偶,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应选用匹配的补偿导线 4.3.5温度开关应在设定值±30%的范围内可调,设定值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重复性误差应在 ±1%范围内。 4.4压力测量仪表 4.4.1 弹簧管式压力表的表盘分度应清晰完整,各部件完整无锈蚀、无松动、无指针过幅摆动和无渗漏,并具有铅封挂孔和有效期内的铅封。就地数显式压力表显示数据清晰,准确度不应低于0.5 级,回差应小于0.5%。 4.4.2压力开关的设定点重复性误差应在±0.5%范围内,切换差不应大于量程的10%。 4.4.3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宜选用带有LCD显示的产品,压力变送器的误差应在土0.075%范围内。 4.4.4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不宜选用毛细管结构的引压导管。 4.5流量测量仪表 4.5.1 过滤器应与被测介质清洁程度和流量计所要求的过滤精度相匹配。 4.5.2 应根据差压指示的报警信息及时清洗过滤器 4.5.3 用空气或蒸汽吹扫管线时,不应使空气或蒸汽经过液体容积式流量计。输气管道投用时,应限制涡轮流量计的气体通过量。 4.5.4在流量变化范围超出流量计测量范围时,应切换流程、更换流量计或更换流量测量元件。 4.5.5 流量开关的检测范围应满足技术要求,设定点误差应在土2%范围内,重复性误差应在±1% 范围内,响应时间应小于5s。 4.6液位测量仪表 4.6.1 进行防爆区域液位计维护时,应检查液位计防爆和防雷设施,发现缺损部件应及时更换 4.6.2 液位开关的校准方法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4.6.3车 输油泵轴密封泄漏液位开关检测罐的出口应设置过滤器和节流孔板,同时宜设置手动试验功能。在低温使用场合,液位开关检测罐和相连的管道应设置连续的伴热保温设施。 4.7振动测量仪表 4.7.1 传感器的安装基面应与被测物体紧固连接,其绝缘垫片应齐全完好。 4.7.24 传感器的信号线应为屏蔽线,屏蔽线应连续、绝缘和单点接地。 4.7.37 在旋转机械设备轴承上安装振动传感器时,振动传感器的轴线应与旋转机械设备轴承上的径线共线,偏差应小于5° 4.7.4车 输油机组测量径向振动时,变送器应选用速度型振动变送器,速度型振动变送器宜配用加速 4
上一章:SY/T 4132-2016 油气田集输双金属复合钢管施工技术规范 下一章:SY/T 6996-2014 钢质油气管道凹陷评价方法

相关文章

SY/T 6069-2020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Q/SY 05038.3-2018 油气管道仪表检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计量及分析系统 Q/SY 05038.6-2018 油气管道仪表检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规范 第6部分:远程诊断与维护系统 Q/SY 05038.4-2018 油气管道仪表检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规范 第4部分: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Q/SY 05038.5-2018 油气管道仪表检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火灾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Q/SY 1595-2013 油气管道安全仪表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Q/SY 05038.2-2018 油气管道仪表检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规范 第2部分:检测与控制仪表 GB/T 42834-2023 油气管道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运行维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