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1/T 835-20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DB11/T 835-20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18:02:43



推荐标签: 垃圾 11 db 生活 恶臭 技术规范 填埋场 污染控制 835 污染控制

内容简介

DB11/T 835-20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ICS13.020.40 Z05 备案号:32948-2012
DB11
北華京 广東市東地 方 電标准
DB11/T83520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Odor Pollution Control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2012-04-01实施
2011-12-23发布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1/T 835—2011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1 2
技术措施. 监测.
4
5
..........3
1 DB11/T 83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按各自职责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涛、王军玲、苏昭辉、安同艳、刘桐坤、钟连红、申德轶、程伟、路鹏、李
春芸。
II DB11/T835—2011
标准名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填埋气收集处理、渗滤液收集处理等环节恶臭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物的监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控制和监督管理,以及新、改、扩建生活垃圾填理埋场的环
境影响评价、设计和峻工验收。
生活垃圾转运站、焚烧厂、堆肥厂等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控制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CJJ11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133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场界boundary 土地使用证、租赁合同等法律文件所确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边界。
3. 2
填埋气收集率collectionrateoflandfillgas 填埋气的收集量与理论产气量的比值。
3.3
覆盖cover 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设于垃圾层上的实施过程,根据覆盖的要求和作用不同分为日覆盖、中间覆盖和
封场覆盖。
1 DB11/T 835—2011 3. 4
暴露比exposureproportion 垃圾暴露面积的平方米数与垃圾日填埋量吨数的比例。
4技术措施
4.1基本要求 4.1.1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应符合GB16889的规定。 4.1.2生活垃圾填理场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其宽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4.1.3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应直接填埋餐厨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 4.1.4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量不应超过设计能力。如确需超过设计能力填埋,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 4.1.5垃圾应密闭运输。垃圾运输车辆应设置渗滤液收集装置,并防止沿途遗洒。垃圾运输车辆离场前应进行冲洗,冲洗水应集中处理。 4.1.6垃圾入场前宜进行分选,减少填埋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含量。 4.1.7生活垃圾填埋场场界范围内散发或可能散发恶臭的分选、堆肥、楚烧前储存等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应设置在室内,同时采用密闭、负压抽吸措施,将抽吸气体进行脱臭处理后有组织排放,并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4.1.8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GB14554和DB11/501中的相关规定。 4.1.9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恶臭污染防治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4.2填埋作业面恶臭污染控制 4.2.1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制订分区、分单元填埋作业计划,并按计划逐区、逐单元、逐层进行填埋作业。 4.2.2具备条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用全密闭填埋作业方式。如采用空气支撑膜结构进行全密闭填埋作业,在移动空气支撑膜结构之前,应采用HDPE膜、可降解塑料膜或者性能更好的材料对空气支撑膜结构内填埋的垃圾进行覆盖。 4.2.3垃圾填埋作业时应减少垃圾的暴露面积,暴露比应小于1:1。 4.2.4垃圾填埋作业时应缩短垃圾的暴露时间。垃圾进场后应于当日完成摊铺、压实、覆盖工作。装有垃圾的运输车辆不应在填埋场内停放过夜。 4.2.5日覆盖应采用素土、HDPE膜或者性能更好的材料。当采用素土时,日覆盖厚度不应小于20cm 当采用HDPE膜时,日覆盖所用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mm。中间覆盖应采用HDPE膜、可降解塑料膜或者性能更好的材料,不应仅用素土;当采用HDPE膜时,中间覆盖所用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4.2.6每日填埋作业结束后,应对全部作业面进行日覆盖;一个作业区填埋作业结束后,应于当日开始进行中间覆盖,10日内完成。中间覆盖工艺应做到全密闭,确保填埋气负压收集;填埋场封场时应按照CJJ112的规定建立完整的封场覆盖系统。 4.2.7进场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超过5%的垃圾填埋场,非作业区域应采用全密闭覆盖工艺。采用全密闭覆盖工艺时,除已进行封场覆盖的区域外,其它堆体表面均需采用规定的材料进行覆盖;覆盖材料边缘应埋入堆体60cm以上。 4.2.8当采用膜作为中间覆盖材料时,膜下应设置填埋气导排设施,将膜下填埋气收集后进行利用、 处理,并应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2
上一章:DGJ32/J 121-2011 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下一章:DBJ51/T 033-2014 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J/T 13-412-2022 城镇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B11/T 860-2020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评价规范 DB62/T 25-3119-2016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 DB/T 29-124-2010 天津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 CJJ 93-201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导则 GB 51220-20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