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7.040 G 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811—2011
室内装饰装修用天然树脂木器涂料
Natural resin coatings for woodenware for indoor decorating and refurbishing
2012-06-01实施
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B 5A 数码防伪
GB/T27811—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要求… 5试验方法 . 6检验规则 7 标志、包装和存.. 参考文献·
4
U
GB/T 2781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冠军涂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
公司、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海、武宝珍、唐瑛、张军、罗启涛、胡基如。
1
GB/T27811—2011
室内装饰装修用天然树脂木器涂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天然树脂木器涂料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由亚麻油、桐油、葩麻油、松香等天然原料制成的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用松节油,橘油等来源于植物的天然稀释剂作为稀释剂,调制而成的氧化于燥型天然树脂涂料。产品主要用于室内木器表面的保护及装饰。
本标准不适用于人为加人甲苯、二甲苯等来源于矿物的稀释剂的天然树脂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5—20071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4893.1--2005 家具表面耐冷液测定法 GB/T4893.3—2005 家具表面耐干热测定法 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6750—2007 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 8170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6— -19981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18581-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在101.3kPa标准大气压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3.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ent 按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产品所得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1
GB/T27811—2011
3.3
天然树脂naturalresins 由亚麻油、桐油、篦麻油、松香等天然原料制成的树脂。
3. 4
天然稀释剂 naturalthinner 指松节油、橘油等来源于植物的稀释剂。
4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要求
项 自
在容器中状态细度/μm 干燥时间/h
搅拌后均勾无硬块
40 8
实结皮性(24h) 沉降性[(50±2)℃,7 an
结皮无异常正常商定
贮存稳定性涂膜外观光泽(60°), 单位值硬度(擦伤)
E
划格间距2mm)
附着力/级(划耐干热性/级[(702 C,15min 耐水性(24h) 耐碱性(50g/LNaHCO,溶液1h) 耐醇性(8h)
无异常无异常无异无异常无异常 450 0. 1
耐污染性(1h)
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g/L) 苯含量w/% ·甲苯、二甲苯、乙苯含量总和",w/% 卤代烃含量",w/%
≤ ≤ ≤ 铅Pb 镉Cd 铬Cr 秉Hg
1. 0 0. 1 90 75 60 60
可溶性重金属含量/(mg/kg)
:按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混合后测定。如稀释剂的使用量为某一范围时,应按照产品施工配比规定的最大稀释比例混合后进行测定。 b包括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四氯化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