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035.20 K15 备案号:32033—2011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1131—2011
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FEP-Fluorocarbon for wire and cable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1131—2011
目 次
前言,
....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产品分类、用途
1
要求.…. 4.1 概述. 4.2 有害物质含量要求 4.3 外形 4.4 颜色 4.5 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5.1 概述 5.2 外观.... 5.3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测定. 5.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5.5 熔点的测定. 5.6 密度的测定 5.7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定, 5.8 介电强度的测定 5.9 挥发分的测定… 5.10 耐热应力开裂试验 5.11 老化性能的测定
4
......................
....3
.
....................................
.3
....3
检验规则.…. 7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7.1 标志... 7.2 产品合格证.. 7.3 质量证明书... 7.4 包装. 7.5 贮存... 7.6 运输.. 表1各型号产品用途表2有害物质含量及检测试验方法.… 表3技术要求... 表4切样条件..
6
................................
........................
.................................
......5
JB/T 11131—2011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燕红、周厚高、金菊香、余考明、徐洪、王星、忻济民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1131—2011
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的产品分类、用途、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造粒后的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 1 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ISO 1183-1: 2004, IDT)
GB/T1408.1一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IEC 60243-1:1998, IDT)
GB/T1409一2006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波长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
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IEC 60250:1969,MOD)
GB/T 1842—2008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ASTMD 1693-08,MOD)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SO1133:1997,
IDT)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7141—2008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ASTMD5510:1994(2001),MOD]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 2904—1997 模塑和挤塑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SN/T2004.1一2005 电子电气产品中汞的测定 第1部分:原子荧光光谱法 SN/T2004.2一2005 电子电气产品中铅、镉、铬的测定 第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SN/T2005.2一2005 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测定 第2 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3产品分类、用途
根据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可将产品划分为三类。各产品分类和主要用途见表1。
表1各型号产品用途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型号 FEP W—1 FEP W—2 FEP W—3 注:若需要,供需双方可以协商选择合适型号的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用途
g/10 min >12.0 4.0~12.0 2.1~3.9
主要用于生产壁厚为0.3mm以下电线电缆主要用于生产壁厚为0.1mm~1.5mm 电线电缆主要用于生产壁厚为0.5mm以上电线电缆
I
JB/T 11131—2011
表3 (续)
技术要求 FEP W—2
项 目拉伸强度最小保留率%
FEP W—1
FEP W—3
80 80
热老化性能 (232℃ X 168 h) 断裂伸长率最小保留率%
5试验方法 5.1概述
试片厚度应符合各试验项目的规定。试片制备方法如下:在模板和聚全氟乙丙烯树脂间铺垫一层厚度约为0.07mm 的退火铝箔,将模具放在已加热至(325
土5)℃的液压机的下平板上,将液压机上平板下降至与模具接触,不加压保持(4~6)min。然后施加5 MPa 以上的压力,保持3min。在此过程中,液压机平板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5±5)℃。取出模具放入冷压机平板上,闭合上下平板,施加5MPa 以上的压力。当模具冷却至(50~60)℃时从模具中取出试片,剥掉铝箔。 5.2 外观
试验按HG/T2904—一1997中5.3的规定进行。 5.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测定
按 GB/T 3682一2000 的规定进行测定。其中: a)温度:(372±1)℃; b)负荷:5kg; c)口模内径:(2.095±0.005)mm; d)切样时间间隔和切取样条数见表 4。
表4切样条件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切样时间间隔
切取样条数
g/10 min 2.1~3.9 4.0~12 >12
s 20~60 10~30 5~10
5
5.4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按HG/T2904一1997中5.5的规定进行测定。试片厚度为(1.5±0.2)mm。 5.5熔点的测定
按 HG/T 2904—1997 中 5.7 的规定进行测定。 5.6密度的测定
按GB/T1033.1一2008 中 A法的规定进行,试样尺寸为38mm×25mm,厚度为(1.5±0.2)mm 5.7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定
按GB/T1409一2006 的规定进行,测定频率为10°Hz,试片厚度为(2.0±0.2)mm。 5.8介电强度的测定
按GB/T 1408.1一2006 的规定进行,试样厚度为(0.3±0.05)mm,选用25 mm 的对称电极。由零开始,以2000 V/s 均匀的速率上升直至发生击穿。在进行介电强度试验时,变压器油应清洁、新鲜 5.9挥发分的测定
按 HG/T 2904一1997 中 5.9 的规定进行测定。
3
JB/T 11131—2011
5.10耐热应力开裂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1842一2008 的规定进行,其中: a)试验温度:(250±1)℃; b)试验时间:6h; c)试验介质:空气; d)试片厚度:(3.0±0.2)mm。
5.11老化性能的测定
按GB/T7141一2008的规定进行,老化温度为(232土2)℃,老化时间为168h。试片厚度为(1.5 ±0.2)mm
拉伸强度保留率(%)和断裂伸长率保留率(%)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拉伸强度保留率=考化后拉伸强度
(1)
老化前拉伸强度 X100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100
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2)
6检验规则 6.1每批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并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2检验以批为单位,以每釜在同样条件下造粒或同样条件下混合处理为一批。 6.3采样单元以包装桶(袋)计,按 GB/T 6678—2003 中表1 的规定。采样按GB/T 6679—2003中 4.3.1的规定进行,从一定数量的包装桶(袋)内等量采取需用样品,所取样品总量不应少于500g。所取样品经充分混合后,立即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容器内密封。容器上粘贴标签,并注明生产厂厂名、 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采样人。一份样品交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另一份样品保存三个月备查。允许在生产线或包装线上抽取均匀的有代表性的样品。 6.4表3中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为出厂检验项目。其他为抽检项目,其中熔点、 密度、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介电强度和挥发分正常情况下每月抽检一次,耐热应力开裂及热老化性能正常情况下每半年抽检一次。 6.5当客户要求提供有害物质含量时,应提供有效的有害物质含量测试报告。 6.6检验结果的判定按 GB/T8170一2008 中 4.3.3 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某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应重新从该批产品双倍数量的包装单元中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6.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由法定质量检验部门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7.1标志
本产品的包装桶(袋)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识,标明生产厂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等。 7.2产品合格证
每一包装桶(袋)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生产厂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型号、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及本标准编号等。 7.3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厂名、批号或生产日期、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净含量及本标准编号等 7.4包装
本产品应包装在聚乙烯塑料袋内,然后装在硬质纸桶内;也可采用双层加强塑料袋包装;每桶(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