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60 G 35 备案号:53230—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903—2016
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型
Dynamicallyfull vulcanize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PV)-
Ethylene-propylene-diene/polypropylene type
2016-07-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90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标致雪铁龙集团上海技术中心、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上海
红阳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洪池、刘晓平、田明、冯燕明、马秋、徐伟、赵磊、陈文泉、韩吉彬、张世甲。
HG/T4903—2016
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型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的命名,技术要求和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丙烯(PP)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动态全硫化技术制备的EPDM/PP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一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29一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GB/T53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533一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密度的测定 GB/T169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 2547 塑料取样方法 GB/T2941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6038 橡胶试验胶料的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 GB/T7759一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9352 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 GB/T25156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通用技术条件 SH/T1541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ISO6452—2007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物——汽车内装饰材料的雾化特性测定(Rubber-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Determination of f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im materials in the interior of au- tomobil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热塑性弹性体 thermoplasticelastomer,TPE 在其使用温度下具有类似于硫化橡胶的性能的聚合物或聚合物共混物,但是可以像热塑性塑料一
1
HG/T4903—2016 样在温度提升后进行加工或再加工。
[GB/T9881—2008定义2.431]
3. 2
动态全硫化dynamicfullvulcanization 在热塑性树脂与橡胶熔融共混时,橡胶相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化学交联(橡胶交联密度达7
10-5mo1/mL,即有97%的橡胶被交联硫化),并借助机械剪切作用,交联橡胶相被破碎成微米级颗粒,分散在连续的热塑性树脂基体中的过程。 3. 3
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vulcanizate,TPV 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由热塑性材料和通用橡胶的混合物组成,在混合和掺混过程中橡胶相通过动态硫化完成交联的热
塑性弹性体,
[改写GB/T9881—2008定义2.432和GB/T22027定义5.6]
4命名
产品的命名以材料的硬度为特征性能,辅以材料的加工性能(如注塑、挤出),以及材料的颜色作为辅助特征进行。可以采用如下命名,或者类似命名:
大写英文字母 A表示邵尔AD表示邵尔D 数字,表示材料硬度值数字,表示使用级别:
表示通用注塑级
表示挤出或吹塑级
1
数字,表示材料颜色:
表示黑色:表示本色:
0.
3 表示其他颜色
示例:
黑色通用注塑级别、硬度为73邵尔A的TPV材料命名为10-73A。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外观 5.1.1形态
目视检查,产品应为黑色、本色(浅黄色或白色)或其他颜色的无污染、无杂质的固体颗粒。
5.1.2粒径
当按SH/T1541检验时,颗粒的直径为2mm~5mm。
2
HG/T4903—2016
5.2性能
按附录A制备试样,按GB/T2941进行试样调节,TPV材料的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见表1.
表1 TPV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硬度等级
性 能
试验方法
G
A 40~49 50~59 60~69 70~75 176~85 86~92
B
C
D
E
邵尔A 邵尔D
1
硬度
GB/T 531. 1
40~45
GB/T 533-2008,
密度/(Mg/m)断裂拉伸强度/MPa 拉断伸长率/% 100%定伸应力/MPa
0.89~0.98
A法
≥4. 0 ≥5. 0 ≥6.0 ≥8.0 ≥10. 0 ≥12. 0 ≥16.0 ≥350 ≥350 ≥400 ≥400 ≥450 ≥450 ≥450 GB/T 528--2009,
1型试样
≥1.3 ≥1. 6 ≥2.5 ≥3.2 ≥4. 0 >5.5 ≥9.0 ≥13 ≥18 ≥25 ≥30 ≥40 ≥58 ≥100 《30 32 ≤35 ≤42 ≤48 ≤50 ≤65 GB/T 7759--1996,
GB/T 5292008. 无割口直角形试样
撕裂强度/(k.N/m)
压缩永久变形/% [压缩率25%,(70±1)℃×22h] 体积膨胀率/% [IRM903,(125±2)℃×70h] 热空气
A型试样
≤130 ≤120 ≤100 ≤100 ≤85 ≤60 ≤50 GB/T 1690
断裂拉伸强度变化率/% ≤15 ≤15 ≤15 ≤15 ≤15 ≤20 ≤20
加速老化 [(50±2)℃ X168 hJ 加热减量/% 挥发性有机物/(μgC/g) 冷凝组分/mg [(100±0.5)℃×(16±0.1)h) 燃烧特性/(mm/min)
GB/T 3512
≤20 ≤20 ≤20 ≤20 ≤20 ≤25 ≤25
拉断伸长率变化率/%
≤1. 0 ≤50.0
附录B 附录C
ISO6452—2007. 重量法,厚度 2mm±0.2mm
≤2.0
≤100
GB 8410
6 检验规则
6. 1 型式检验
第5章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定型、转厂生产或停产半年以上重新生产; b) 原料、配方或工艺条件改变;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d) 正常生产,时间间隔半年。
6. 2 出厂检验
邵氏硬度、 密度、断裂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100%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加
3
HG/T4903—2016 热减量为出厂检验项目。 6. 3 3组批
同一班组、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同一牌号的1t产品为一批,不足1t亦为一批, 6. 4 抽样
产品应按GB/T2547的规定进行抽样。 6. 5 合格判定
所有检验项目符合第5章规定为合格品。若检验结果有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重新自该批产品中取双倍采样单元数,对该不符合项进行复验。如复验结果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如复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1 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7.1包装
产品用内衬白色聚乙烯复合袋包装或者铝塑复合包装(或其他具有相同包装效果的包装容器),每包净质量为25kg,也可用其他质量的大包装, 7. 2 2标志
每个包装袋正面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内容包括商标、产品名称、牌号、标准编号、生产厂(公司)名称、地址、净质量、生产日期及生产批号等。 7. 3 3贮存
应存放在通风、常温、干燥、清洁的仓库中,严禁露天堆放和日光直接照射。贮存期限从生产日期起为1年。 7. 4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水浸泡和日光直接照射。运输车辆应整洁,避免包装袋破损和杂物混人。
4
HG/T4903—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试样的制备
A.1模压法
A.1.1设备及模具
开炼机:应符合GB/T6038的规定。 模压机:应符合GB/T9352的规定。 模具:应符合GB/T9352中溢流式模具的规定,模腔厚度为2.0mm士0.2mm。
A.1.2操作步骤
A.1.2.1取样
称取200g~300g粒料。 A.1.2.2高温塑炼
将开炼机辊距调节至1.0mm~1.5mm,辊温保持在170℃士10℃,塑炼时间为2min~4min。 在所有粒料均匀塑化后,将辊距调至2.5mm3.0mm,迅速取下胶料。将取下的胶料放置在平整、 洁净、干燥的金属板表面上,冷却至室温。冷却后的胶料应用铝箔或其他合适材料包好,以防被其他物料污染。塑炼好的胶料应平整、无气孔、无未熔融的颗粒。 A.1.2.3模塑
将A.1.2.2塑炼好的胶料裁成略小于模腔的样片,放人模具。将模具置于模压机上,模压机平板温度为180℃士5℃,在接触压力下对试样预热8min~10min。然后施加6.5MPa~9.0MPa压力,排气5次~8次,排气时间间隔3s。在该压力下保持1min,随即冷却。
注:接触压力是指压机刚好闭合.不致使材料流动的足够低的压力。全压是指足够使材料成型并把多余的材料挤
出的压力。
A.1.2.4冷却
将模具迅速取出,立即置于冷却模压机上,闭合压板,在模腔上施加6.5MPa~9.0MPa压力。 冷却速率参照GB/T9352表1的方法B,脱模温度≤40℃。 A.1.2.5样片的放置
试片应在平整、洁净、干燥的金属板表面冷却至室温,不应有撕扯及弯折现象。
A.2注塑法
A.2.1设备及模具
注塑机:螺杆的直径为18mm~40mm。应符合GB/T25156的规定。
5
HG/T4903—2016
模具:模具型腔尺寸为115mm×115mm×2mm,线浇口设计,注塑前确保模具干净、无油污 A.2.1.1 注塑机精度
注塑机的控制系统应该能够使操作条件保持在下列允许偏差内:注射时间:±0.15;保压压力:±5%;保压时间:士5%;熔体温度:土3℃;注塑件质量:±2%。
A.2.1.2锁模力
在所有的操作条件下注塑机的锁模力应足够大,以防止物料溢出。 A.2.2注塑
称取试样1.5kg~2kg。注塑条件见表A.1。注塑出的样片应无溢料、无缺料、无收缩。
表A.1 注塑条件
I :175℃~180℃ Ⅱ:180℃~185℃ I:180℃~185℃
模具温度注射压力
35℃~60℃ 4MPa~6MPa 100 s~200 s
料筒温度
注射时间(总周期)
A. 2. 3 3样片的放置
试片应在平整、洁净、干燥的金属板表面冷却至室温,不应有撕扯及弯折现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