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8878.7-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GB/T 28878.7-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26.6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14:14:49



相关搜索: 规范 可靠性 空间 试验 科学实验 部分 部件 28878

内容简介

GB/T 28878.7-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ICS _49.035
GB
V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878.7—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Specification of the rotating component in space science experiments-
Part 7 : Reliability test
2016-11-01实施
2016-08-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8878.7—2016
目 次
前言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试验分类和项目 3.1 概述
2
3
.
3.2 试验项目试验要求 4.1 受试部件标识 4.2 试验场所 4.3 试验程序 4.4 技术状态 4.5 故障的处理 4.6 修改、返修和重新测试试验内容 5.1 例行可靠性试验 5.2 高低温启动试验 5.3 真空冷焊试验 5.4 寿命验证试验附录A(资料性附录)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寿命验证试验统计方案和可靠性参数估计参考文献
&
5
.
11 GB/T 28878.7—2016
前言
GB/T28878《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分为以下10个部分:
第1部分:设计总则;第2部分:润滑设计要求;第3部分:滚动轴承验收;第4部分:润滑油验收;一第5部分:电机验收;第6部分:性能测试;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第8部分:装配; —第9部分:交付;一一第10部分:储存复验。 本部分为GB/T28878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溢、王伟成、王晨飞。
- -
I GB/T28878.7—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1范围
GB/T28878的本部分规定了空间科学实验装置转动部件的可靠性试验项目、方法和程序,以及试验条件制定、试验周期确定的方法和可靠性试验的实施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空间科学实验装置转动部件地面进行的可靠性试验。其他有效载荷和空间飞行器平台转动部件的可靠性试验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JB451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GJB89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3试验分类和项目
3.1概述
本部分所涉及的可靠性试验包括设计(工艺)验证试验、初样阶段或定型阶段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正样阶段或产品批阶段可靠性水平验证试验和寿命验证试验。可靠性试验的策划、实施和评估应符合 GJB451和GJB899的要求。
其中,设计(工艺)验证试验、初样阶段或定型阶段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正样阶段或产品批阶段可靠性水平验证试验、寿命验证试验内容见表1。
表1 试验分类和内容
试验类别
试验内容
在设计阶段,采用抽样试验方案,在实验室内模拟使用任务剖面所遇到的最严醋的环境
设计(工艺)验证 和工作条件,即鉴定试验条件适当加严,施加应力。 试验
新研制的转动部件应进行本试验,且应在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验证试验和寿命验证试验前进行。本试验可与部件所属机构或整机的工程研制试验结合进行
在设计定型阶段,采用抽样试验方案,在实验室内模拟使用任务剖面所遇到的最坏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施加应力。
初样阶段或定型阶段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正样阶段或产品批阶段可靠性水平验 到的实际环境和工作条件,施加应力。 证试验
本试验可与部件所属机构或整机的鉴定试验结合进行。当设计(工艺)更改后宜重新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
在产品批生产阶段,采用全数试验(100%抽样)方案,在实验室内模拟使用任务剖面所遇
本试验可与部件所属机构或整机的验证试验结合进行在研制阶段,采用抽样试验方案,在实验室内模拟使用任务剖面所遇到的实际环境和工
作条件,施加应力。必要时,在产品交付使用前后可抽样进行寿命验证试验。
寿命验证试验
本试验可与部件所属机构结合进行
1 GB/T28878.7—2016
3.2 试验项目
设计(工艺)验证性试验、初样阶段或定型阶段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正样阶段或产品批阶段可靠性水平验证试验项目见表2,试验的具体要求见5.1;寿命验证试验具体要求见5.4。
表2试验项目
设计(工艺)验证性
初样阶段或定型阶段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
正样阶段或产品批阶段可靠性水平验证试验
试验名称
试验 V V V V V V V V 。 1
专项试验
0 V V V
0 0 0 V 0 V V V
加速度冲击正弦振动随机振动
力学环境热环 常压热循环
V V V 0 V
热真空高低温启动真空冷焊 EMC


0
注:√必做项目;O选做项目;一不做项目。 :专项试验包括动平衡测试、运行振动频谱测试、热匹配验证试验、耐潮湿性能试验、转速稳定性检测、油膜电阻检测、摩擦力矩测试、最坏情况驱动余量测试等,具体试验项目可根据产品及使用特点选定,应在可靠性研制
试验计划中规定。
4试验要求
4.1 受试部件标识
受试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以下简称受试部件)及其附件应具有清晰可辨的唯一标识,该标识在试验中均不能发生失落、污损现象。 4.2 试验场所
试验应在具有空间设备试验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试验前应出具试验设备完好性和计量仪器的标定校正结果。 4.3 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为: a) 编制试验大纲和实施细则,并经委托方认可; b) 受试部件性能参数测试及状态检查; c) 试验设备、测试仪器的检查,构建试验及检测系统; d) 实施并完成试验; e) 受试部件试验后性能参数的复测或复检;
2 GB/T 28878.7—2016
f)试验结果的判定; g)形成试验报告,并进行试验总结。
4.4技术状态
受试部件的设计技术状态确定、工艺技术状态稳定。 受试部件的设计和工艺技术状态已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验收试验和寿命验
证试验,且受试部件应与产品技术状态一致且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否则应进行其试验有效性的确认。
寿命验证试验一般在验收级环境试验合格后进行。若两者有个别局部状态不一致,则必须确认其不影响寿命验证试验的有效性。
4.5故障的处理
试验中,应按试验大纲的要求,对监控测试要严格、及时;对故障记录要详细、认真;对故障分析要深入、细致;对故障处理要慎重、准确。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如下:
a)试验过程中发生任何故障均应详细记录; b)故障如属于非考核的转动部件(如测试系统或电机电源)故障,则排除后可继续试验; c) 故障如是转动部件故障,则参见GJB1452中航天相关产品质量问题归零,视结论决定是否重
新开始试验;
d)对于多台转动部件(同步)试验方案,发生故障时(除寿命验证试验),所有受试部件同时终止
试验。
4.6 5修改、返修和重新测试
在寿命周期内,转动部件修改、返修和重新测试要求如下: a)转动部件在研制过程中可对设计、工艺和材料进行局部修改,即局部技术状态更改; b)修改和重新加工的转动部件可不重复已完成的各项工程研制试验和部分寿命试验,除非更改
导致此前的试验数据无效; c) 所有设计和工艺更改完成后的转动部件产品必须通过鉴定试验: d) 交付后处于存储期内的转动部件产品,宜定期进行性能测试;使用前应验证并确认其性能
完好。
5试验内容
5.1 例行可靠性试验
例行可靠性试验包括加速度试验、冲击试验、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常压热循环、热真空试验和EMC试验。上述各项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依据委托方制定的可靠性和环境试验大纲或相关标准确定。 5.2高低温启动试验 5.2.1试验方法
高低温启动试验方法为: a)本试验应与热真空试验同时进行,除非试验大纲规定可在常压热循环试验中进行; b)启动次数和间隔应在试验大纲中规定。
3 GB/T28878.7—2016
5.2.2 2试验要求
高低温启动试验要求为: a)试验分别在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稳定状态下进行; b)启动时应对受试部件的性能进行监测并记录。
5.3真空冷焊试验 5.3.1试验方法
真空冷焊试验方法为: a)真空度:优于1×10-7Pa; b)试验工况通常分为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高温工况中,部件温度为产品任务书规定的最高工
作温度;低温工况中,部件温度为产品任务书规定的最低工作温度; c) 极端高(低)温保持时间:不小于6h。
5.3.2 试验要求
真空冷焊试验要求为: a) 设计和工艺技术状态未确定前,对转动部件摩擦副批次相同材料试样进行试验; b)试样防冷焊措施应符合设计状态; c) 密封部件进行真空冷焊试验时,应为非密封状态; d) 试验应在洁净的无油真空容器中进行,试验前应按要求对试样表面进行清洁、干燥处理; e) 试样应在实际负载和温度或适当加严条件下保持24h后,实施试样的“分离-压合”动作,间隔
时间:每4h动作一次,共计3次。
5.4寿命验证试验 5.4.1 1试验方法
寿命验证试验方法为: a)在真空环境下试验时,真空度一般优于10-3Pa,瞬态不大于0.1Pa;受试部件温度场分布应符
合在轨工况; b) 适用时,可在常压常温下进行试验; c) 受试部件负载应符合在轨工况。
5.4.2 试验要求
寿命验证试验要求为: a) 寿命验证试验一般在产品交付前完成。适用时,可与产品在轨运行同步进行; b) 采用油润滑的试件转动速度一般按1:1或等效1:1条件进行试验;采用固体润滑的试件可
考虑加速寿命验证试验(加速因子的选取参见A.5); c) 按试验大纲、试验细则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d) 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法可按附录A确定;
适用时,可中断试验,对试件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试验时间达到设计寿命时,宜继续进行试验,直至验证可靠性指标所需无故障试验时间终止或受试部件寿命终结。
e) f)
4 GB/T 28878.72016
5.4.3 3寿命定量验证
转动部件设计寿命的可靠度评估,应着重于综合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研制过程质量控制以及同类转动部件的在轨运行情况,并辅之于本次寿命验证试验给出,本次寿命验证试验不是唯一依据。统计结果可作为判定转动部件寿命特性的辅助定量依据。 5.4.4寿命验证试验的继续和终止
寿命验证试验中,试验的继续和终止遵循以下原则: a)需要时可以中止试验,对试验件进行拆检分析,根据记录的试验数据并结合拆检分析结果,对
试件寿命进行评价。评价结束后,在不影响受试产品性能参数的前提下,可重新装配并继续进行寿命验证试验;
b) 试验时间宜超过在轨额定寿命终止试验,加速寿命试验根据技术协议规定 c) 额定寿命验证试验期满后,如果条件允许可继续进行试验,对于数据采集和记录的要求不变; d) 试验延续至验证可靠性指标所需无故障试验时间终止或受试部件寿命终结。
5
上一章:Q/SY 05040-2018 海外天然气管道计量系统技术规范 下一章:JB/T 11543-2013 V法铸造振实台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28878-2019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9部分:交付 GB/T 28878.8-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8部分:装配 GB/T 28878.9-2019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9部分:交付 GB/T 28878.5-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5部分:电机验收 GB/T 28878.6-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6部分:性能测试 GB/T 28878.1-2012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1部分:设计总则 GB/T 28878.10-2019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10部分:储存复验 GB/T 28878.2-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2部分:润滑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