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JB/T 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04.3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1 09:15:45



推荐标签: jb 规范 无损检测 6064

内容简介

JB/T 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ICS 19.100 J 04 备案号:49954—2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64—2015 代替JB/T6064—2006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Non-destructive testing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enetrant blocks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064—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技术要求.
II
5.1A型试块 5.2B型试块 5.3C型试块 6检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6.2表面粗糙度 6.3尺寸.. 7检验规则.
7.1 组批规则, 7.2检验分类 7.3 检验项目 8标记, 8.1 总则 8.2 标记格式 8.3示例.. 9标志和标签 10包装、运输和贮存参考文献.
图 1 A型试块.. 图2 五点式B型试块图3 三点式B型试块. 图4 C型试块
-
表1 五点式B型试块表面的裂纹区长径表2C型试块表面裂纹的尺寸,表3A型试块的检验项目表4五点式B型试块的检验项目表5 三点式B型试块的检验项目,表6C型试块的检验项目
4
6 JB/T606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6064—2006《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与JB/T6064—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分类(见第4章,2006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检验方法(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10章,2006年版的第10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新美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上海诚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浙江云飞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新美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上海竹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威诚邦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归龙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宇飞、应荣福、陈翠丽、罗云东、冯剑飞、万升云、钱征宇、丁杰、赵成、 周玉官、张颖、丁鸣华、陈宏伟、李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6064—1992、JB/T6064—2006; -ZBH24002—1989、JB/T9213—1999。
II JB/T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用试块(或渗透试块)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渗透试块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本标准也可作为用户订货的验收依据。 注:本标准适用的渗透试块未包括GB/T18851.3规定的1型和2型试块。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JB/T7523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材料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本标准所适用的渗透试块应按如下进行分类: a)A型试块(铝合金淬火裂纹参考试块)。 b)B型试块(镀铬辐射裂纹参考试块),分为两种:
·五点式B型试块; ·三点式B型试块。
c)C型试块(镀镍铬横裂纹参考试块)。
5技术要求
5.1A型试块 5.1.1形状和尺寸
A型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图1。
1 JB/T6064—2015
单位为毫米
76±0.1
A
1'0F0S
38±0.5
图1A型试块
5.1.2材料
A型试块的材料应采用2A12或类似的铝合金板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 5.1.3制作要求
将铝合金板材加工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和尺寸,试块的长度取向应与板材轧制方向一致。 将试块的一面加工成表面粗糙度Ra1.2um~2.5um。 将Ra1.2um~2.5um的一面中间部位用喷灯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局部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后
进行淬火处理,使之产生淬火裂纹。
为方便使用,应将试块按图1所示分割成两块或两部分,分割为两部分时,分割槽口可为矩形,也可为60°V形。在分割成两块或两部分的试块上分别标上A和B。
试块的A、B两表面上应有无规则分布的宽度在3um以下、3um~5um和大于5um的开口裂纹,其中应至少有两条宽度不大于3um的开口裂纹。在单个表面上的裂纹总数不应少于4条。
试块的A、B两表面上的裂纹分布应大致相似。 5.2B型试块 5.2.1形状和尺寸
B型试块有两块,分别为五点式和三点式,其形状和尺寸分别见图2和图3。
2 JB/T6064—2015
单位为毫米
45±0.5
57±0.5
O
+
+
S
+
+
+
试块厚度,l=(2.5±0.5)mm。 图2五点式B型试块
单位为毫米
12
+
+
+
l——试块厚度,l=(3~4)mm: 1——试块长度,12=(100~130)mm; l——试块宽度,=(30~40)mm。
图3三点式B型试块
5.2.2材料
B型试块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板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4237的规定。 5.2.3五点式B型试块的制作要求
将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和尺寸。试块的一面分为两个区域。 在尺寸为152mm×57mm的区域喷砂,使该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1.2μm~2.5μm。 在尺寸为152mm×45mm的区域镀铬,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um,表面粗糙度Ra0.63μm~
1.25um;在此镀铬层背面的中心线上选相距25mm的5个适当点位,用布氏硬度计施加不同负荷(依次从大至小),使镀铬层面上形成从大至小、肉眼不易见的五个辐射状裂纹区,裂纹区长径见表1。
3 JB/T6064—2015
表1 1五点式B型试块表面的裂纹区长径
3 2.7~3.5
5
裂纹区次序裂纹区长径
2
4
1
1.6~2.4
3.7~4.5
0.8~1.6
5.5~6.3
mm 在靠近试块最大裂纹区一端的中间钻有一悬挂用的@6mm通孔(见图2)。
5.2.4三点式B型试块的制作要求
将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和尺寸。 在试块的一面镀铬,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um。 在镀铬层背面中央选相距约25mm的3个点位(见图3),以@12mm钢球用布氏硬度计依次施加
12500N、10000N和7500N的负荷,使镀铬层面上形成从大至小、裂纹区长径差别明显、肉眼不易见的三个辐射状裂纹区。 5.3C型试块 5.3.1形状和尺寸
C型试块有三块,其形状和尺寸均相同(见图4)。
单位为毫米
70±0.5
S'OFO01
l——试块厚度,l=(1±0.2)mm。
图4C型试块
5.3.2材料
C型试块的材料应采用黄铜板材,也可采用不锈钢板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或GB/T4237 的规定。
4 JB/T6064—2015
5.3.3制作要求
将黄铜板材或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在三块试块的一面镀镍,厚度分别为10μm~13μm、20μm~30μm和40μm~50μm;然后再镀铬,厚度约为1μm。
将试块拉伸或弯曲(镀面向外),使镀层表面产生裂纹,经过弯曲的试块须整平。试块表面上的裂纹深度与镀层的厚度一致,裂纹尺寸见表2。
表2C型试块表面裂纹的尺寸
裂纹宽度 μm 4~5 2~3 1~1.3
裂纹深度 μm 40~50 20~30 10~13
C型试块编号
1 2 3
6检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
应根据不同的材料采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 6.2 表面粗糙度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 6.3尺寸 6.3.1 覆盖层厚度、裂纹深度和宽度应采用准确度优于土1um(0.001mm)的适当方法测定。 6.3.2 裂纹区长径、试块外形尺寸应采用准确度优于土0.1mm的适当方法测定。
7检验规则
7.1 组批规则 7.1.1材料
每批由同一炉号、同一热处理状态的材料数量组成。 7.1.2试块
每批由每件渗透试块单独组成。 7.2 2检验分类 7.2.1 型式检验
试块的型式检验应由取得GB/T27025(ISO/IEC17025)认可的具有渗透试块型式检验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进行1。型式检验实验室应出具一份执行本标准的检验报告。
相关的实验室名录可以从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http://www.chinandt.org.cn)获得。
1)
5 ICS 19.100 J 04 备案号:49954—2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64—2015 代替JB/T6064—2006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Non-destructive testing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enetrant blocks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064—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技术要求.
II
5.1A型试块 5.2B型试块 5.3C型试块 6检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6.2表面粗糙度 6.3尺寸.. 7检验规则.
7.1 组批规则, 7.2检验分类 7.3 检验项目 8标记, 8.1 总则 8.2 标记格式 8.3示例.. 9标志和标签 10包装、运输和贮存参考文献.
图 1 A型试块.. 图2 五点式B型试块图3 三点式B型试块. 图4 C型试块
-
表1 五点式B型试块表面的裂纹区长径表2C型试块表面裂纹的尺寸,表3A型试块的检验项目表4五点式B型试块的检验项目表5 三点式B型试块的检验项目,表6C型试块的检验项目
4
6 JB/T606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6064—2006《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与JB/T6064—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分类(见第4章,2006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检验方法(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10章,2006年版的第10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新美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上海诚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浙江云飞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新美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上海竹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威诚邦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归龙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宇飞、应荣福、陈翠丽、罗云东、冯剑飞、万升云、钱征宇、丁杰、赵成、 周玉官、张颖、丁鸣华、陈宏伟、李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6064—1992、JB/T6064—2006; -ZBH24002—1989、JB/T9213—1999。
II JB/T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用试块(或渗透试块)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渗透试块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本标准也可作为用户订货的验收依据。 注:本标准适用的渗透试块未包括GB/T18851.3规定的1型和2型试块。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JB/T7523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材料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本标准所适用的渗透试块应按如下进行分类: a)A型试块(铝合金淬火裂纹参考试块)。 b)B型试块(镀铬辐射裂纹参考试块),分为两种:
·五点式B型试块; ·三点式B型试块。
c)C型试块(镀镍铬横裂纹参考试块)。
5技术要求
5.1A型试块 5.1.1形状和尺寸
A型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图1。
1 JB/T6064—2015
单位为毫米
76±0.1
A
1'0F0S
38±0.5
图1A型试块
5.1.2材料
A型试块的材料应采用2A12或类似的铝合金板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 5.1.3制作要求
将铝合金板材加工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和尺寸,试块的长度取向应与板材轧制方向一致。 将试块的一面加工成表面粗糙度Ra1.2um~2.5um。 将Ra1.2um~2.5um的一面中间部位用喷灯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局部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后
进行淬火处理,使之产生淬火裂纹。
为方便使用,应将试块按图1所示分割成两块或两部分,分割为两部分时,分割槽口可为矩形,也可为60°V形。在分割成两块或两部分的试块上分别标上A和B。
试块的A、B两表面上应有无规则分布的宽度在3um以下、3um~5um和大于5um的开口裂纹,其中应至少有两条宽度不大于3um的开口裂纹。在单个表面上的裂纹总数不应少于4条。
试块的A、B两表面上的裂纹分布应大致相似。 5.2B型试块 5.2.1形状和尺寸
B型试块有两块,分别为五点式和三点式,其形状和尺寸分别见图2和图3。
2 JB/T6064—2015
单位为毫米
45±0.5
57±0.5
O
+
+
S
+
+
+
试块厚度,l=(2.5±0.5)mm。 图2五点式B型试块
单位为毫米
12
+
+
+
l——试块厚度,l=(3~4)mm: 1——试块长度,12=(100~130)mm; l——试块宽度,=(30~40)mm。
图3三点式B型试块
5.2.2材料
B型试块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板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4237的规定。 5.2.3五点式B型试块的制作要求
将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和尺寸。试块的一面分为两个区域。 在尺寸为152mm×57mm的区域喷砂,使该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1.2μm~2.5μm。 在尺寸为152mm×45mm的区域镀铬,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um,表面粗糙度Ra0.63μm~
1.25um;在此镀铬层背面的中心线上选相距25mm的5个适当点位,用布氏硬度计施加不同负荷(依次从大至小),使镀铬层面上形成从大至小、肉眼不易见的五个辐射状裂纹区,裂纹区长径见表1。
3 JB/T6064—2015
表1 1五点式B型试块表面的裂纹区长径
3 2.7~3.5
5
裂纹区次序裂纹区长径
2
4
1
1.6~2.4
3.7~4.5
0.8~1.6
5.5~6.3
mm 在靠近试块最大裂纹区一端的中间钻有一悬挂用的@6mm通孔(见图2)。
5.2.4三点式B型试块的制作要求
将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和尺寸。 在试块的一面镀铬,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um。 在镀铬层背面中央选相距约25mm的3个点位(见图3),以@12mm钢球用布氏硬度计依次施加
12500N、10000N和7500N的负荷,使镀铬层面上形成从大至小、裂纹区长径差别明显、肉眼不易见的三个辐射状裂纹区。 5.3C型试块 5.3.1形状和尺寸
C型试块有三块,其形状和尺寸均相同(见图4)。
单位为毫米
70±0.5
S'OFO01
l——试块厚度,l=(1±0.2)mm。
图4C型试块
5.3.2材料
C型试块的材料应采用黄铜板材,也可采用不锈钢板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或GB/T4237 的规定。
4 JB/T6064—2015
5.3.3制作要求
将黄铜板材或不锈钢板材加工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在三块试块的一面镀镍,厚度分别为10μm~13μm、20μm~30μm和40μm~50μm;然后再镀铬,厚度约为1μm。
将试块拉伸或弯曲(镀面向外),使镀层表面产生裂纹,经过弯曲的试块须整平。试块表面上的裂纹深度与镀层的厚度一致,裂纹尺寸见表2。
表2C型试块表面裂纹的尺寸
裂纹宽度 μm 4~5 2~3 1~1.3
裂纹深度 μm 40~50 20~30 10~13
C型试块编号
1 2 3
6检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
应根据不同的材料采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 6.2 表面粗糙度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 6.3尺寸 6.3.1 覆盖层厚度、裂纹深度和宽度应采用准确度优于土1um(0.001mm)的适当方法测定。 6.3.2 裂纹区长径、试块外形尺寸应采用准确度优于土0.1mm的适当方法测定。
7检验规则
7.1 组批规则 7.1.1材料
每批由同一炉号、同一热处理状态的材料数量组成。 7.1.2试块
每批由每件渗透试块单独组成。 7.2 2检验分类 7.2.1 型式检验
试块的型式检验应由取得GB/T27025(ISO/IEC17025)认可的具有渗透试块型式检验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进行1。型式检验实验室应出具一份执行本标准的检验报告。
相关的实验室名录可以从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http://www.chinandt.org.cn)获得。
1)
5
上一章:GB/T 25743-2010 钢件深冷处理 下一章:JB/T 545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相关文章

JB/T 8428-2015 无损检测 超声试块通用规范 JB/T 13469-2018 无损检测涡流检测对比试块 JB/T 13469-2018 无损检测涡流检测对比试块 JB/T 13469-2018 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 对比试块 JB/T 13463-2018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斜入射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 JB/T 13463-2018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斜入射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 JB/T 13463-2018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斜入射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 JB/T 9218-2015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