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B/T 4289-2012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289-2012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12.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0:57:38



推荐标签: 系统 钢管 方法 系统 探伤 自动 能测 综合性 yb 4289 4289 yb

内容简介

YB/T 4289-2012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ICS77.040.20 H26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289—2012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for automatic magnetic flux
leakageflawdetection systemfor steel tubes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289201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及定义 4 测试条件,
对比样管 6 测试准备测试项目及方法
5
7
8 测试报告 YB/T428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通过测试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的综合性能,包括系统的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
探伤规定灵敏度、信噪比、漏误报率、管端不可探区和系统的稳定性,以保证漏磁探伤的检测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卫、范弘、张克、沈海红、贾慧明、董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YB/T42892012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一般由漏磁探伤仪、探测元件、磁化装置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综合性能的测试条件、对比样管、测试准备、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应达到的最低性能指标及测试报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钢管直线前进和钢管螺旋前进的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对于钢棒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606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YB/T145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ISO10893-3钢管的无损检测一第3部分:用于纵向和/或横向缺陷探测的无缝和焊接铁磁性钢
管(埋弧焊除外)自动全周边磁漏检测
EN10246-4钢管的无损检验第4部分:检测横向缺陷用无缝铁磁钢管的自动全周边电磁变换
器/漏磁检验
EN10246-5 钢管的无损检验第5部分:检测纵向缺陷用无缝和焊接(除埋弧焊)铁磁钢管的自动
全周边电磁变换器/漏磁检验
ASTME570 铁磁性钢管制品漏磁检测方法 3术语及定义
GB/T12606、EN10246-4、EN10246-5、ISO10893-3和/或ASTME57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组合显示Combineddisplay 在漏磁探伤中,将多个探测元件合并到一个通道显示,或者,在软件上,将多个通道显示信号合并到
一个通道显示。 3.2
调试样管Calibratingpiece 刻有长纵向槽伤和/或环形横向槽伤,用于校准漏磁探伤系统检测灵敏度基准。
3.3
测试样管Testingpiece 依据探伤标准和本标准制作人工缺陷,用于测试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指标。
4测试条件
4.1漏磁探伤仪探伤信号幅度的线性和稳定性应经校准。
1 YB/T42892012
4.2测试速度 4.2.1纵向缺陷检测设备
测试时系统的测试速度应为正常使用的探伤速度。当每个探测元件通道(或组合显示通道)单独测试时,周向扫查线速度不变,检测速度应不小于正常探伤速度与探测元件通道数(或组合显示通道数)之比。 4.2.2横向缺陷检测设备
测试时系统的测试速度应为正常使用的探伤速度。 4.3对于增益按电压幅度调节的漏磁探伤仪器,在测试时应通过计算将响应信号幅度调节值换算成dB 值。 5对比样管
对比样管分调试样管和测试样管。 5.1调试样管用于将多个探测元件调整至同一检测灵敏度起点,样管长度和刻槽的尺寸应满足设备调整的要求,样管的弯曲度不大于1.5mm/m 5.2测试样管应根据产品种类及规格制作,其长度应满足探伤方法和探伤设备的要求,样管的弯曲度不大于1.5mm/m。人工缺陷形状通常为纵、横刻槽或钻孔。刻槽或钻孔的制作方法、等级、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2606或EN10246-4、EN10246-5、ISO10893-3和ASTME570等标准的规定。在探伤标准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人工槽的长度不大于50mm。采用刻槽的测试样管上人工缺陷的数量和位置如图1所示;采用钻孔的测试样管上人工缺陷的数量和位置如图2所示。管端不可探区不应包括刻槽或钻孔本身的尺寸。端部纵向刻槽到管端的距离1、端部横向刻槽到管端的距离12以及端部钻孔到管端的距离1可分别根据设备自身的检测能力选定。当探伤设备无法区分纵、横向刻槽时,可采用两根样管分别制作纵、横刻槽,或在同一样管的不同位置制作纵、横刻槽。
单位为毫米
11
1
图1采用刻槽人工缺陷的测试样管
单位为毫米
5-通孔

44
e
o
200/200
图2采用钻孔人工缺陷的测试样管
5.3调试样管和测试样管制作完毕,须经计量合格后方能使用。调试样管计量报告应记录样管的编号、 钢种、规格、表面状态、人工缺陷的尺寸。测试样管计量报告应记录样管的编号、钢种、规格、表面状况、所有人工缺陷的尺寸以及样管两端人工缺陷距钢管端部的尺寸1、1和(这些尺寸即为探伤系统管端不可 2 YB/T42892012
探区的长度表征)。刻槽的深度可用光学、机械或YB/T145规定的复型等方法进行测量,必要时,在系统测试完成后应对内壁刻槽进行验证;钻孔的直径可用读数显微镜、塞规或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5.4对于刻槽的测试样管,当样管内径较小或壁厚较厚时,依据探伤标准或相关方协商,可不刻制内壁槽伤。在不刻制内壁槽伤时,应在该样管内壁槽伤对应位置刻制外壁槽伤。 5.5测试样管应按系统所能检测钢管外径尺寸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制作。 6测试准备 6.1对于一个探测元件对应一个显示通道的多通道探伤设备,测试前应采用调试样管或测试样管,将横向缺陷检测设备中的所有单个探测元件对应通道调整为相同灵敏度。 6.2对于组合显示的多通道探伤设备,测试前应采用调试样管或测试样管,分别将纵向和横向缺陷检测设备中每个探测元件对应通道调整为相同灵敏度。 7测试项目及方法 7.1测试要求
测试应按探伤系统所能检测钢管外径的上限和下限规格进行动态测试,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信噪比和稳定性应逐个探测元件通道或逐个组合显示通道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对于单个探测元件通道显示的横向缺陷检测设备,在测试中仪器增益(dB值)的调节应对所有通道同步(同时等量)增减。 7.2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测试
纵向缺陷检测设备和横向缺陷检测设备的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应分别测试。 7.2.1当采用刻槽的测试样管测试钢管直线前进式探伤系统时,用图1所示样管使中部的外壁人工缺陷重复通过探伤系统,先将样管任意设定0°位置,调节仪器增益,记下人工缺陷刚刚报警时增益的dB值,旋转样管以同样方法测试并记录120°240°位置人工缺陷刚刚报警时的dB值。其中两个差别最大的dB 值相减,即为周向灵敏度差,此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3dB。连续测试3次,3次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 7.2.2当采用刻槽的测试样管测试钢管螺旋前进式探伤系统时,用图1所示样管使中部的外壁人工缺陷重复通过探伤系统,记录3次人工缺陷刚刚报警时的dB值,3次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周向灵敏度波动。此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3dB。连续测试3次,3次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 7.2.3当采用钻孔的测试样管测试探伤系统时,用图2所示样管重复通过探伤系统,使中部3个人工孔刚刚报警,记下此时增益的dB值;调整仪器增益,记下3个人工孔刚刚都不报警时的dB值,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值为周向灵敏度差,此差值的绝对值不得大于3dB。连续测试3次,3次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
对于外径大于等于100mm的钢管,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不得大于4dB。 7.3信噪比测试
纵向外壁缺陷信噪比、纵向内壁缺陷信噪比、横向外壁缺陷信噪比和横向内壁缺陷信噪比或钻孔缺陷信噪比应分别测试。
使测试样管重复通过探伤系统,调节仪器增益,分别记下样管上各种人工缺陷刚刚报警时的dB值,这些值即为各类缺陷的探伤规定灵敏度。连续测试3次,3次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
使测试样管重复通过探伤系统,调节仪器增益,分别记下噪声信号刚刚报警时的dB值,此值与探伤规定灵敏度之差即为信噪比。外壁缺陷信噪比应不小于8dB;内壁缺陷信噪比只作记录,视为设备性能的参考表征。连续测试3次,3次结果如不相同,取最劣值。 7.4漏、误报率测试
在测试样管上各类所有人工缺陷刚刚报警的基础上,可分别再提高3dB的增益,以正常使用的探伤速度连续测试样管25次,分别记下人工缺陷的漏、误报次数。系统在人工缺陷处不报警,称为漏报,每次
3 YB/T42892012
每漏报1个人工缺陷记1次;而在无人工缺陷处报警称为误报,每次测试中,出现1次或1次以上的误报均记为1次。若在此之内出现的漏、误报次数较多,可将测试次数增加到50次。系统的漏报率应不大于 1%,误报率不大于3%。漏、误报率分别以公式(1)和公式(2)计算:
漏报率 = 样管人型获陷不数度个数式次致×100% 误报率= 误报次数、 ×100%
漏报人工缺陷个数
.. (1)
: (2)
测试次数
7.5管端不可探区的测试
纵向缺陷检测设备和横向缺陷检测设备的管端不可探区应分别测试。 在7.4的基础上测试管端不可探区。如果在连续3次测试中,测试样管两端的人工缺陷均可靠报
警,则两人工缺陷距钢管端部的尺寸即记为管端不可探区。 7.6稳定性测试 7.6.1整套系统连续工作2h后,按照7.2重新测试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所测得指标与2h 前相比波动不得大于2dB,且仍能满足7.2的要求。 7.6.2整套系统连续工作2h后,按照7.3重新测试探伤的规定灵敏度和信噪比,所测得的探伤规定灵敏度与2h前相比波动不得大于2dB,且信噪比仍能满足7.3的要求。 7.6.3稳定性测试只测试上限规格。 8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周向灵敏度差(周向灵敏度波动)、探伤规定灵敏度、信噪比、漏报率、误报率、管端不可探区、稳
定性;
b) 探伤设备及仪器的制造厂名、型号、编号: c) 样管的材质、规格、表面状态、编号及人工缺陷尺寸; d) 探测元件类型与规格等参数 e) 测试时的增益、探伤速度、检测线速度(或旋转速度)等; f 测试者姓名、测试日期; g) 测试地点、环境条件等; h)特殊情况说明。
. FVU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准
钢管自动漏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4289—2012
*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北河沿大街嵩祝院北巷39号
邮政编码:100009
三河市双峰印刷装订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13年2月第一版 2013年2月第一次印刷
*
统一书号:155024·444 定价:25.00元
上一章:YB/T 4223-2010 给水加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下一章:YB/T 5059-2013 低碳钢冷轧钢带

相关文章

YB/T 4289-2020 钢管、钢棒自动漏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082-2011 钢管自动超声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083-2011 钢管自动涡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GB/T 25757-2010 无损检测 钢管自动漏磁检测系统 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082-2020 钢管、钢棒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083-2020 钢管、钢棒自动涡流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812-2020 钢板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369-2014 钢筋在混凝土中耐氯离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