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550-201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恒电位控制下的临界点蚀温度测定

GB/T 32550-201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恒电位控制下的临界点蚀温度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38.7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1:04:56



相关搜索: 控制 金属 合金 温度 测定 电位 临界点 32550

内容简介

GB/T 32550-201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恒电位控制下的临界点蚀温度测定 ICS 77.060
H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550—201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恒电位控制下的
临界点蚀温度测定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pitting
temperature underpotentiostatic control
(ISO17864:2005,MOD)
2016-11-01实施
2016-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2550—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原理试验装置 5.1 恒电位仪 5.2 电极电位测量仪 5.3 电流测量仪 5.4 控温装置 5.5 温度测量仪 5.6 试样架 5.7 电解池 5.8 辅助电极 5.9 参比电极 6 试样
3 N 5
试样温度相对于溶液温度的校准 8 试验步骤 8.1 参比电极的准备 8.2 试样的准备 8.3 溶液的准备 8.4 步骤
2
..
...
8.5 终止试验 9结果评价 10 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试验参数选择指南附录B(资料性附录) 阻止缝隙腐蚀发生的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 供选择的参比电极在25℃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SHE)的电位
X
11 GB/T3255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7864:2005《金属和合金腐蚀恒电位控制下的临界点蚀温
度测定》。
本标准与ISO17864: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123代替ISO8044:1999(见第2章);分别用06Cr17NiMo2、015Cr20Ni18Mo6CuN代替X5CrNiMo17-12-2、X1CrNiMoCuN20-18-7 (见A.5.3)。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青岛钢研纳克检
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东锐、侯捷、杨朝晖、黄桂桥。
I GB/T32550—201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恒电位控制下的
临界点蚀温度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单一试样快速测定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恒电位控制下测定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铁素体)临界点蚀温度。 注:本标准定义的临界点蚀温度可以作为性能的一个相对指标,例如,用于比较不同牌号不锈钢的相对性能。本标
准中的试验并非为了测定服役环境中点蚀发生时的温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2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GB/T10123—2001,eqvISO8044:1999)
3术语和定义
GB/T101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临界点蚀温度 criticalpittingtemperature CPT 特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表面稳态点蚀萌生、发展时的最低温度。
3.2
升温速率temperatureramprate 试验过程中,试样表面温度增加的速率。 注:升温速率以摄氏度每秒表述(℃·s-1)。
4原理
4.1将试样暴露在特定的试验环境中并保持试样的电位在一指定值,通过加热溶液以特定速率增加试样表面温度。 4.2临界点蚀温度定义为试样电流密度超过指定值60s时对应的试样温度。60s的延迟是为了确保观察到的电流增大来自于稳态点蚀的萌生、发展,而不是亚稳态点蚀引起的短时电流峰值。 4.3试样架的设计要确保在试样和试样架之间的密封处不会发生缝隙腐蚀。 4.4在本体溶液和试样之间会有温度梯度,其量级取决于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第7章给出了试样表面温度相对于溶液温度的校准方法。 4.5升温速率、试验环境和给定电位随材料不同而变化,奥氏体不锈钢和其他不锈钢试验参数选择指南参见附录A。 4.6本试验方法定义的临界点蚀温度,只作为性能的相对比较指标。
1 GB/T32550—2016
5试验装置
5.1恒电位仪
要求恒电位仪应将电极电位控制在给定值土1mV范围内。 5.2电极电位测量仪
电极电位测量仪宜具备1011α~10*α数量级的高输人阻抗,以尽量降低测量时由系统带入的电流。仪器的灵敏度和精密度要求能检测到1.0mV的电位变化。 5.3电流测量仪
电流测量仪通过测量一已知电阻上的电位降计算得出回路中的电流,其测量误差应在真实值的 2%范围内
注:多数恒电位仪内部集成了这一功能,但是通过在辅助电极和恒电位仪的辅助电极接口之间的导线上放置一个
电阻也可以实现电流的外部测量。
5.4控温装置
控温装置应以可控的速率将试样表面温度从0℃升温到100℃。通过加热和冷却溶液来实现这 - 要求。大于10℃时,试样温度变化的平均速率与设定值的偏差应控制在士30%范围内,此时的均值在 10℃的温度范围内计算得出。第7章给出了试样表面温度相对于溶液温度的计算方法。 5.5温度测量仪
温度测量仪测量试验溶液温度的精度应在士0.4℃。 5.6试样架 5.6.1试样架上任何与试验溶液接触的部分都应由惰性材料制成。 5.6.2试样架设计时应确保试样架和试样之间的接触部位不发生缝隙腐蚀。使用渗流式接口电解池或渗流式试样架来避免缝隙腐蚀的方法参见附录B。 5.7电解池 5.7.1电解池应包括测试试样,鲁金毛细管(连接测量电极电位的外部参比电极),辅助电极,放置测温装置的接口,放置以重复方式搅拌溶液的装置的接口。 5.7.2通常使用双层电解池达到对溶液的加热和冷却,通过向电解池外室循环通入外部热浴的液体来实现。 5.7.31 鲁金毛细管的尖端与试样的距离约为尖端直径的两倍。 5.7.4电解池和试样架与试验溶液接触的任何部分均由情性材料制成,适用的材料有聚碳酸酯、玻璃和聚四氟乙烯(PTFE)。 5.7.5电解池中的溶液体积与试样面积之比应不低于100mL/cm。 5.8辅助电极
辅助电极通常由高纯铂制成,也可采用其他惰性材料。辅助电极可以是片状、棒状或者镶在玻璃框里的网状。辅助电极的面积不小于试样的面积。
注:石墨也可用作辅助电极,但应注意避免污染。因为石墨上吸附的物质脱附后会优先参加电极反应,
2 GB/T 32550—2016
b) 试验材料的全面描述,包括成分和组织、产品类型、截面厚度; c) 试样的取样方位、几何形状和尺寸; d) 试样的表面状态,包括试样的最终表面处理到进行试验之间的储存时间; e) 试样的工作面积; f) 电解池类型和试验溶液的体积; g) 试验条件和电极电位; h) 升温速率; i) 试验终止后试样表面的描述;若未观察到点蚀,应注明; j) 临界点蚀温度(CPT); k) 试验溶液温度和试样温度间的转换公式。
5
上一章:GB/T 6730.72-2016 铁矿石砷铬镉铅和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下一章:GB/T 6730.36-2016 铁矿石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相关文章

GB/T 17899-202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在氯化钠溶液中点蚀电位的动电位测量方法 GB/T 37619-201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高频电阻焊焊管沟槽腐蚀性能恒电位试验与评价方法 GB/T 37619-201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高频电阻焊焊管沟槽腐蚀性能恒电位试验与评价方法 GB/T 37619-201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高频电阻焊焊管沟槽腐蚀性能恒电位试验与评价方法 GB/T 29088-2012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测量方法 GB/T 38430-201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金属材料在高温腐蚀条件下的等温暴露氧化试验方法 GB/T 38430-201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金属材料在高温腐蚀条件下的等温暴露氧化试验方法 GB/T 38231-201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金属材料在高温腐蚀条件下的热循环暴露氧化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