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 040. 30 J 28
5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799—2011
点胶机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of dispenser
2011-12-01实施
2011-07-2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799—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点胶机分类 5 性能 6 技术要求 7 试验方法 8
tt母ttt
++.++--
■
检验项目 9 检验规则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中雪雪一
GB/T 26799—2011
前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特盈自动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厦门理工学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曼、黄清文、林建燕、杨大鹏、杨书评、王思斯。
GB/T 26799—2011
点胶机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角三坐标点胶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对电子元器件或相关产品进行点胶或封胶的直角三坐标点胶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 780:1997,MOD) GB/T3768一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eqv,ISO 3746:1995)
GB/T3785.1—2010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IEC61672-1:2002) GB/T 3785.2—2010 电声学 声级计 第2部分:型式评价试验(IEC61672-2:2002,IDT) GB/T4768—2008 防霉包装 GB/T 4879—1999 防锈包装 GB/T 5048-—1999 防潮包装 GB 5226. 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5,
IDT)
GB/T 6107 -2000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 9813 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 11291. 1—2011 工业机器人安全要求第1部分:机器人(ISO10218:2006,IDT) GB/T 12642- -2001 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ISO9283:1998,EQV) 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8896—1999 工业机器人验收规则
一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点胶机dispenser 按照预定程序实现三坐标连续移动,完成对工件进行点胶的机械设备。
4点胶机分类 4.1按结构分:
a)台式点胶机; b)立式点胶机; c)其他点胶机。
4.2按应用领域分:
1
GB/T 26799—2011
a)电子设备点胶机; b) 信息设备点胶机; c) 汽车配件点胶机; d) 仪器仪表点胶机; e) 半导体点胶机; f)E 医疗器件点胶机; g)其他点胶机。
5 性能 5.1点胶机的性能指标,应在产品标准中加以规定,包括下列各项:
a)点胶头数; b)额定负载; c) 有效行程; d) 最高速度; e) 运动精度; f) 驱动方式; g) 控制方式; h) 编程方式; i) 存储容量; j) 外接方式; k) )耗电功率; 1) 外形尺寸和重量。
6技术要求 6.1 一般要求
点胶机由机座、工作台、横梁、点胶系统(含点胶头)、电气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组成。 6.1.1点胶机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6.1.2点胶机配置的计算机应符合GB/T9813—2000的规定。 6.1.3点胶机的使用软件应符合GB/T14394—2008的规定。 6.1.4制造点胶机所用材料及外购元器件、部件,人厂时需经检验部门复检,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6.2工作环境要求
见JB/T 8896--1999 中的第 5.1。 6.3外观和结构要求 6.3.1点胶机结构应布局合理,操作方便,造型美观,便于维修。 6.3.2点胶机表面不得有裂缝、明显的凹痕、划伤、变形和污染;表面覆盖层(漆膜或镀层)应均匀,无起泡、划伤、脱落和磨损等缺陷;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6.3.3成套点胶设备中,所有紧固部分应无松动;活动部分润滑和冷却状况良好。 6.3.4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应清晰、端正。 6.3.5具有的串行接口应符合 GB/T 6107—2000 的规定。 6.3.6外露的电气线路和气管应排列整齐、美观,不应与其他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发生摩擦。 6.4 功能 6.4.1开关、按钮、显示、出胶装置及联锁装置,功能应正常。 6.4.2 2各轴运动平稳、正常。 2
GB/T 26799---2011
6.4.3在操作中,指令与动作协调-致。 6.4.4电气设备如遇突然停电,在恢复供电时,不得自行接通。 6.5安全 6.5.1点胶机的安全性应符合GB11291.1--2011(ISO10208:2006)的规定。 6.5.2接地
a)点胶机上应设主接地端子,且接地端子附近应有明显牢固的接地符号“一”; b)接地电阻测量见GB5226.1一2008中的18.2; c)接地装置应符合GB50169—2006的规定。
6.5.3绝缘电阻
点胶机电源带电部件与可触及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Q。 6.5.4耐电试验
点胶机动力交流电源电路与邻近的非带电导体间,应能承受交流(50Hz),电压有效值1500V,持续 1min 的耐电试验,无击穿、闪络或飞弧现象。 6.5.5持续运行
点胶机在额定负载和工作速度下连续工作72h,工作应正常。 6.6 噪声
点胶机在空载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应不大于70dB(A)。 6.7电源适应能力
当供电网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的一15%~十10%,频率为50Hz时,点胶机工作应正常。 6.8成套性 6.8.1点胶机应包括操作机、控制装置、示教装置、连线电缆等成套设备。 6.8.2点胶机出厂时,应备有供正常生产使用的附件、维修用的备件及专用工具。 6.8.3点胶机出厂时,应提供点胶机特性数据表、技术说明书或操作、安装、维修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及合格证。 7 试验方法 7. 1 试验条件
见 JB/T 8896-1999 的 5.1。 7.2外观和结构检查
按JB/T8896—1999的5.2进行检查,应符合条件。 7.3功能检查
见 JB/T 8896-1999 的 5.3。 7.4安全检查 7.4.1接地电阻检测
见 GB 5226. 1--2008 的 18. 2 。 7.4.2 绝缘电阻测量
见 GB 5226.1—2008 的 18.3。 7.4.3耐电强度实验
见 GB 5226.1--2008 的 18. 4。 7.4.4连续运行试验
见 JB/T 8896—1999 的 5.6。
3
GB/T 26799—2011
7.5噪声 7.5.1测试条件
点胶机在额定负载、额定速度条件下运行。测试时室内其他设备不运行。 7.5.2测试仪器
应使用GB/T3785.1—2010、GB/T 3785.2--2010中规定的2型或2型以上的声级计,以及准确度相当的其他测试仪器。 7.5.3A声及测量
按GB/T3768-1996的规定进行。 7.6 性能测验 7.6.1实验条件 7.6.1.1选用点胶机推荐使用的针筒,胶量分别为100%容量、50%容量和10%容量。 7.6.1.2胶水采用中等粘度环氧树脂。 7.6.1.3注胶元件采用 PVC透明板,厚度为0.1 mm~~l mm。 7.6.1.4 试验时采用两种典型点(注)胶程序:
a) 典型的点胶点为10点×10点的矩阵,点间距3mm; b) 典型的注胶轨迹按图 1规定。
Z轴工作行程
点胶轨迹
Y轴工作行程
X轴工作行程
图 注胶轨迹
7.6.1.5采用分析天平称重 7.6.2 编程功能试验
分别设定不同的注胶压力、移动速度、注胶时间等功能,通过实际点、注胶进行验证。 7.6.3 有效行程
设定最大 X、Y、Z轴的有效行程,按本标准的7.6.1.3规定在 PVC板上进行注胶,用游标卡尺测量 PVC板上 X、Y轴工作行程和点胶头的上下运动工作行程,测出的数值应不小于型号规格中 X、Y、Z轴的有效行程。 7.6.4重复性试验
见GB/T 12642—2001 中的7.3.3。 点胶机主要测量X、Y和Z轴运动始、终点位置的重复精度。
7.6.5注胶重复性试验
设定典型的注胶轨迹,针简内胶容量分别为100%、50%和10%三种工况进行试验,每种胶容量下取5片样,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重量偏差的百分比,即为注胶重复性。 7.6.6移动速度试验
见GB/T12642--2001的8.6。在空载的条件下,分别测量 X、Y、Z轴单轴的最大轨迹速度准确度(AV)。
4
GB/T 26799--2011
7.6.7点胶速度试验
定最大点胶速度,采用本标准7.6.1.4a)的点胶方法,用秒表测量典型点胶时间,计算出每分钟的点胶数量。 7.6.8点胶系统密封性
在点胶头上将出胶口封闭,压力调整至1.25倍的工作压力,保持1min,检查工作压力系统漏气情况。 7.6.9超载试验
在点胶机台面上均布1.25倍最大载重的载荷,并在点胶头上(不装针筒)挂上1.25倍最大载重的载荷,保持1min,点胶机应无损坏。 8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检验方法 7. 2 7.3 7. 6.2 7.6.3 7.6. 4 7.6.5 7.6.6 7.6.7 7.6.8 7. 6.9 7.4.1 7. 4. 2 7.4.3 7.4.4 7.5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外观和结构
出厂检验 0
型式检验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功能编程功能有效行程重复性试验注胶重复性移动速度点胶速度点胶系统密封性超载试验接地电阻检测绝缘电阻测量耐电强度连续运行噪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注:“○"为检查项目。
&
能
安全性
9检验规则
见JB/T 88961999第 3章。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1标志 10.1.1点胶机产品应装有标牌,标牌上应包括下述内容:
a)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 b)外形尺寸和重量; c)工作台面最大载重量和点胶头最大载重量;
5